高血压护理中护理沟通的应用效果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6 Vo1.16 No.59
398
·临床监护·
高血压护理中护理沟通的应用效果分析
任冬梅
(四川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雅安 625000)
摘要:目的研究护理沟通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12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在此基础上行个性化护患沟通,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
结果护理后两组SAS及SD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P< 0.05)。
结论在高血压护理中实施护理沟通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护理沟通;高血压;护理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59.369
0 引言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慢性疾病,发病率较高,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目前,高血压的治疗主要依靠药物治疗配合生活行为调控,但由于患者对疾病认识不足或病理生理因素等,导致患者多存在严重的心理负担,影响生活质量[1]。
因此,完善对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与生活指导,对于提高其治疗护理依从性、改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对高血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开展护理沟通,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20例原发性高血压,除外合并严重心、脑、肝、肾等脏器疾病者。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35~82岁,平均(45.71±5.36)岁;病程2~30年,平均(6.78±1.02)年。
对照组60例,其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39~85岁,平均(46.65±5.71)岁;病程2~34年,平均(5.92±1.49)年。
两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病程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健康教育、生活指导、运动指导、心理指导、饮食指导与用药指导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沟通:(1)语言交流:加强与患者的语言交流,针对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针对性地采取得当的言行举止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注意在健康知识讲解与患者疑问解答过程中,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确保患者能够理解。
耐心、细致地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沟通过程中使用说服性、肯定性的语言,并不断予以安慰、支持和鼓励,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可缓解负性情绪。
(2)非语言沟通:护理沟通中注重非语言性沟通交流,例如通过肢体语言、眼神交流等配合语言交流,向患者表示友好与尊重,消除患者的陌生感,争取其信任与配合,并可使患者从坚定的眼神中获得治愈信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3)家属沟通:主动与患者家属沟通交流,做好其思想沟通,鼓励其主动关心和照顾患者的生活饮食,督促患者遵医嘱服药,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活及用药习惯。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护理前及护理后,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越高则患者的心理状态越差。
评价患者对本次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按照非常满意、满意与不满意三级进行评价,计算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 18.0进行分析,以(—χ—±s)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比较。
干预前两组SDS及S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比较
组别例数
SAS SDS
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
观察组6057.68±6.1236.15±4.0456.17±5.6637.27±5.74对照组6058.32±5.9140.01±4.4957.25±6.2342.26±6.03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45例非常满意,12例满意,3例不满意,总满意度为95.00%。
对照组35非常满意,15例满意,10例不满意,总满意度为83.33%。
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
3 讨论
高血压是全球范围内最为普遍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同时也是脑卒中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高血压的致病因素较为复杂,多于饮食不当、吸烟、酗酒、不良生活习惯等有关,治疗多依靠口服降压药物的同时,调节饮食与生活行为习惯[2]。
但由于高血压患者多缺乏正确、充分的疾病认知,加之患者多为老年群体,治疗依从性相对较差,这势必影响治疗干预效果。
护理作为疾病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在巩固甚至提高治疗效果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于受心理因素及生活行为习惯等影响较大的高血压疾病而言更为重要。
护理沟通是营造和谐护患关系、确保治疗护理措施落到实处的关键,同时,在护理中合理应用沟通技巧,不仅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还可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与配合度,从而更好地提高护理质量[3]。
文献研究表明,护患沟通障碍是医院护理纠纷发生的主要原因,而由于护理差错或者护理事故所致护患纠纷相对更少[2]。
由此可见,加强护理沟通、改善护患关系对于预防护患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中,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通过与患者进行良好的语言及非语言沟通,并配合家属护理沟通,实现了护理服务的人性化,不仅改善了护患关系、赢得了患者的信任与配合,同时也进一步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SAS及SDS评分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而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95.00% vs 83.33%),这与窦红伟等[4]报道相似。
综上所述,在高血压护理中实施护理沟通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及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闫俊文.护患沟通在高血压护理过程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指
南,2015,(3):257-257.
[2] 文桂芳.护患沟通在高血压护理过程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指
南,2013,(32):275-275,276.
[3] 李凌,邱晓君.分析护患沟通在高血压护理过程中的意义[J].中
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1):31-32.
[4] 窦红伟.护患沟通在高血压护理过程中的作用[J].心血管病防治
知识(下半月),2015,(4):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