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思想道德修养及法律基础》作业入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不定项选择题
1.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中国梦”的基本内容包括()
A.国家富强
B.民族振兴
C.人民幸福
D.时代进步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必须()
A.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B.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C.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D.坚定世界主义信念
3.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我们之所以要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因为()
A.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
B.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C.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D.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而封闭的体系
二、判断题
1.马克思主义是指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的科学理论体系。

A 正确
B 错误
2.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就是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A 正确
B 错误
一、不定项选择题
1.“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

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

”这形象地说明
A.理想就是现实 C.理想是可以自发实现的
B.现实不能成为理想 D.理想的实现必须落实在行动上
2.“有志者,事竟成”、“志不强者智不达”,立志对于个人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当()
A.立志当高远
B.立志做大事
C.立志做大官发大财
D.立志须躬行
3.人们在确立理想和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会感受到理想和现实的矛盾。

当人们发现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时,应该()
A.以理想来否定现实
B.以现实来否定理想
C.在行动中化理想为现实
D.否认理想和现实的统一性
4.通往理想的路是遥远的,但起点就在脚下,在一切平凡的岗位上,在扎实的学习和工作中。

实现崇高的理想,必
须() A.要有坚定的信念 B.要积极投身于实践
C.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
D.要不加分析地接受当下现实
二、判断题
1.个人理想的确立要以社会理想为指导,社会理想的实现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

A 正确
B 错误
2.顺境和逆境都会对人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影响。

A 正确
B 错误
3.理想是现实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
A 正确
B 错误
一、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
1.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反映了个人对祖国国的依存关系。

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
A.道德要求
B.政治原则
C.法律规范
D.经济规则
2.教育家陶行知说:“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我觉得凡是脚踩中国土地,嘴吃中国五谷,身穿中国衣服的,无论男女老少,都应当爱中国。

”那么,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包括()
A.民族历史
B.祖国山河
C.民族文化
D.国家主权
3.江泽民指出:“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

这体现了爱国主义的哪些特征的?()
A.历史性
B.具体性
C.阶级性
D.普遍性
4.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任务,这一任务反映到爱国主义的内容上,就是特定时代条件下爱国主义的主题。

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A.救亡图存
B.新民主主义革命
C.实现共产主义
D.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作为一个民族群体意识的载体,常常被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胎记,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是培养民族心理、民族个性、民族精神的摇篮,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A.祖国的大好河山
B.自己的骨肉同胞
C.祖国的灿烂文化
D.自己的国家
二、判断题
1.爱国就要爱国家,因此推翻中华民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就是不爱国的表现
A 正确
B 错误
2.爱国主义无论在什么样的历史时代和文化背景下总是具有相同的内涵。

A 正确
B 错误
3.辛弃疾出生在当时的金国,却从少年时就抗金而后归宋,因此他并非是爱国词人。

A 正确
B 错误
一、不定项选择题
1.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三元里人民抗英,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浴血八年的全民族抗日战争等,这些爱国壮举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中()
A.热爱祖国,矢志不渝的精神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
C.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精神
D.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2.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中()
A.热爱祖国,矢志不渝的精神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
C.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精神
D.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3.古往今来,无论那些对历史作出过较大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艺术家,还是那些在祖国历史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的千千万万普通劳动群众,启迪、指引他们壮丽人生的一个共同思想因素是()
A.爱国主义
B.集体主义
C.自由主义
D.社会主义
4.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爱国主义的历史作用主要体现在()
A.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B.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C.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D.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5.个人通过道德修养可以使自己的品德高尚、人格完善。

古人的下列说法中,对我们今天进行道德修养、锤炼个人品德仍具有很好借鉴作用的有()
A.“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B.“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D.“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二、判断题
1.爱国主义无论是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A 正确
B 错误
2.爱国主义体现了每一个中华儿女对祖国的责任,这种责任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但并非是每个人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

A 正确
B 错误
3.中国古代抵抗北方蒙古人、女真人的南下体现了同仇敌忾、抗御外辱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

A 正确
B 错误
一、不定项选择题
1.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是历史上最高类型的爱国主义。

与以往的爱国主义相比,它必然带有自己的时代特征。

这些时代特征表现在()
A.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
B.爱国主义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统一
C.爱国主义与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
D.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
2.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称为()
A.民族精神
B.风俗习惯
C.历史传统
D.道德观念
3.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
A.时代精神
B.民族精神
C.奉献精神
D.敬业精神
4.在当今,中华儿女只有爱社会主义才能称得上爱国者()
A.墨守成规
B.改革创新
C.趋利避害
D.明荣辨耻
二、判断题
1.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不再是本民族整体利益的最具权威的代表者。

A 正确
B 错误
2.出国发展或者定居国外就是不爱国的表现。

A 正确
B 错误
3.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A 正确
B 错误
4.在当今,中华儿女只有热爱拥护社会主义才能称得上爱国者。

A 正确
B 错误
5.民族精神包括中国精神。

A 正确
B 错误
一、不定项选择题
1.做新时期忠诚的爱国者,除了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外,还需要()
A.维护祖国统一
B.促进民族团结
C.增强国防观念
D.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2.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人民共同利益的最集中的体现,是人民获得其他利益的根本前提和保障。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理性维护国家利益的方法有()
A.自觉承担对国家应尽的义务
B.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C.掌握维护国家利益的正确方式
D.抵制日货
3.五千多年的历史证明,各民族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因此每个公民都要(),自觉做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建设者、维护者、促进者。

A.深入学习,牢固树立民族团结意识
B.立足实际,主动促进民族团结
C.明辨是非,自觉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
D.信仰宗教
4.热爱祖国,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也是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为此,每个公民都要()
A.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持续推进两岸交流合作
C.努力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
D.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图谋
5.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
A.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
B.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
C.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
D.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
二、判断题
1.国防观念是指一个国家和民族对国防建设的目的、内容、途径和重要性等问题的认识,它主要包括国防忧患意识、国防目标意识、国防价值意识、国防责任意识、国防法制意识和国防献身意识等。

A 正确
B 错误
2.国防主要是军人的事,与大学生关系不大,因而军训或者开设军事课程是“劳命伤财”、“费时费力”之事。

A 正确
B 错误
3.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A 正确
B 错误
4.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进程,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A 正确
B 错误
一、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
1.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在人生观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A.人生目的
B.人生态度
C.人生价值
D.人生境界
2.在人生观中,回答“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是()
A.人生态度
B.人生目的
C.人生价值
D.人生境遇
3.人生态度属于人生观的范畴,指的是()
A.人生实践活动的总目标
B.人的实践对于社会、他人和自身所具有的意义
C.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
D.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愿
4.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他人或自己需要的满足,称为()
A.人的本质
B.人生目的
C.人生价值
D.人生态度
5.尽管在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涌现过的人生目的五花八门、形形色色,但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值得终身践行的科学而高尚的人生目的是()
A.享乐主义的人生目的
B.拜金主义的人生目的
C.个人主义的人生目的
D.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
6.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有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

下列选项中,属于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有()
A.自强不息,自制自励
B.身处逆境而能够百折不挠
C.用乐观的心态看待周围世界
D.在顺境当中安于现状,得过且过
7.马克思说“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人不仅可以有目的而且必须有目的。

人生目的作为人生观的核心,对于人生道路、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具有决定作用,对于人生具有()作用。

A.推动
B.支撑
C.安慰
D.保障
8.马克思说:“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

”在这里,马克思所说的以“我们自身的完美”为主要指针,就是追求我们自身的人格高尚、才智发展、生活幸福,这是()
A.人生的现实境遇
B.人生的存在状态
C.人生的自我价值
D.人生的社会价值
二、判断题
1.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因此世界观正确人生观一定正确。

A 正确
B 错误
2.从价值内容看人生价值可以分为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

A 正确
B 错误
3.一个的一生既可以创造物质价值又可以创造精神价值。

A 正确
B 错误
一、不定项选择题
1.爱因斯坦说:“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而不应看他取得什么。

”这句话强调的是,一个人社会价值的实质在于()
A.贡献
B.索取
C.占有
D.享用
2.在社会生活中,人生实践体现出两种价值:一种是人生的社会价值,一种是人生的自我价值。

下列关于人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不创造社会价值就无从实现自我价值
B.人生的自我价值必须通过社会价值表现出来
C.一个人社会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其自我价值实现的程度
D.社会价值的创造过程和个人价值的实现过程是统一的
3.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有()
A.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B.自觉提高自我的主体素质和能力
C.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创造性实践活动
D.选择与社会主导价值观相一致的人生价值目标
4.如何客观、公正、准确地评价社会成员人生价值的有无和大小,除了要掌握科学的标准外,还需要掌握恰当的评价方法。

人生价值评价的方法包括()
A.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B.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C.坚持实现自我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D.坚持动机与效果相统一
5.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却可以不同。

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是()
A.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B.自觉提高自我的主体素质和能力
C.正确认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
D.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创造性实践活动
6.美好的人生价值目标要靠社会实践才能化为现实。

要实现人生价值,需要()
A.科学选择人生价值目标
B.充分利用人生价值实现的客观环境
C.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
D.积极培养人生价值实现的根本力量
二、判断题
1.生价值评价的普遍标准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

A 正确
B 错误
2.大学教师的价值比中学教师的价值大
A 正确
B 错误
3.人生价值实现的根本途径是实践。

A 正确
B 错误
1.一个健康的人,不仅要有健康的生理,而且要有健康的心理。

下列选项中,反映了健康心理的是()
A.长期焦虑,郁郁寡欢
B.妄自菲薄,过于自卑
C.性格孤僻,交往困难
D.乐观向上,心情愉快
2.身心健康不仅直接影响人的幸福程度,而且通过影响人的意志品质、做事效率等影响人生价值和人生幸福实现的程度。

保持心理健康的主要方法有()
A.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C.合理调控情绪
B.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D.增进人际交往
3.人际关系和谐是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是事业成功的需要、是人生幸福的需要。

在与人交往中,做到一视同仁,不嫌贫爱富,不因为家庭、地位、经历、特长等方面的原因而对人另眼相看。

这主要体现了人际交往中应该遵循的()
A.平等原则
B.诚信原则
C.宽容原则
D.互助原则
4.在人生过程中,每个人都要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下列选项中,对这一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个人只能被社会所决定
B.社会的存在不依赖于个人
C.个人可以不依赖于社会而存在
D.特定的社会条件决定个人的生存发展
5.促进个人与社会和谐归根结底是由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决定的。

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需要()
A.正确认识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关系
B.正确认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
C.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
D.正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利与承担社会责任的统一关系
6.“竞争作为竞赛争胜的活动,既可产生积极影响又可能产生消极影响。

因此对待竞争还要有正确的心态和方法”( )
A.敢于竞争
B.善于竞争
C.遵循“双赢”的原则
D.不择手段
7.社会生活中有竞争,有合作。

下列有关竞争与合作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
B.竞争是击败对手,无须也无法合作
C.竞争与合作是统一的,相辅相成
D.竞争与合作构成人生和社会生存、发展的两股力量
8.“任何人都要面对并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下列选项中,真正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是”()
A.人高于自然
B.人独立于自然而存在
C.人消极地依赖自然生活
D.人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和改造自然
9.当人们为史无前例的飞速发展而兴高采烈的时候,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能源枯竭、人口膨胀、土地荒漠化、酸雨增多、森林退化、粮食短缺、温室效应、物种减少等现象日益严重,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与日俱增。

在这样的困境之下,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
A.消极地依赖自然生活
B.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C.先污染后治理、先开发后保护
D.继续扩大人类干涉自然的范围和程度
二、判断题
1.宽容就是要迁就对方、不一味容忍对方。

A 正确
B 错误
2.竞争离不开合作,合作愈好,成功的可能性愈大。

A 正确
B 错误
3.社会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个人是构成社会的前提,没有个人就不可能形成社会。

A 正确
B 错误
4.人是万物之灵,所以,人可以任意支配和改造自然。

A 正确
B 错误
一、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
1.人类社会需要道德,也产生和发展了道德。

关于道德起源的科学解释是()
A.道德起源于人性中的情感、欲望
B.道德是动物合群感和社会本能的简单延续
C.道德起源于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
D.道德产生于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中
2.从时间上看,道德是产生最早的社会规范,并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从空间上看,道德涉及社会生活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艺术等一切领域;从社会群体上看,任何社会成员都是道德的主体和道德评价的客体。

这说明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规范调节方式()
A.对社会行为的调节具有强制性
B.调节的社会关系范围具有广泛性
C.能够直接决定社会经济基础的性质
D.对人们行为的调节和规范具有易变性
3.道德具有不同于法律规范的特征,主要包括:()
A.道德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行为规范
B.道德是一种借助于传统习惯、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起作用的行为规范
C.道德一种需要通过内化才能起作用的行为规范
D.德是一种着重调整人们内心世界和事前调整的行为规范
4.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本质,认为道德是()
A.“天”的意志、“神”的启示
B.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
C.决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根本力量
D.一种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5.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

道德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其中居于主要地位的是()
A.教育功能和导向功能
B.激励功能和评价功能
C.调节功能和认识功能
D.沟通功能和辩护功能
6.恩格斯曾经指出,道德“或者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和利益辩护,或者当被压迫阶级变得足够强大时,代表被压迫者对这个统治的反抗和他们的未来利益“。

这主要说明的是()
A.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B.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C.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D.道德能够保护或者破坏一定阶级的政治统治
7.社会经济基础对道德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
A.社会经济关系相同必然导致道德规范完全相同
B.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C.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直接决定社会道德体系的性质
D.社会经济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二、判断题
1.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

A 正确
B 错误
2.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关系就有什么样的社会道德。

A 正确
B 错误
3.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能够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

A 正确
B 错误
4.道德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社会意识形态,在原始社会就没有道德。

A 正确
B 错误
一、不定项选择题
1.两千多年前的《诗经》提出“夙夜在公”,西汉的贾谊提出“国而忘家,公而忘私”,明代的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这些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
A.注重整体利益,见利思义
B.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C.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D.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2.我国古代先贤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这些话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
A.注重整体利益,见利思义 C.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B.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D.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3.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大都认为,在塑造理想人格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奋发向上、切磋践履、修身养性。

下列名言中体现了这种思想的是()
A.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C.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B.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绝,不断发展壮大,优良道德传统起了很大作用。

今天,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为:()
A.有助于促进个人的健康成长 C.有助于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B.有助于改善社会风尚 D.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判断题
1.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是一个矛盾体,既有精华的部分也有糟粕的部分。

A 正确
B 错误
2.在对待传统道德的问题上,要反对两种错误观点。

一种是虚无论,另一种是复古论。

A 正确
B 错误
3.“复古论”对传统道德不加分析地全盘否定,甚至主张“全盘西化”,认为西方的道德传统才是优秀的。

A 正确
B 错误
一、不定项选择题
1.道德的核心体现着社会道德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道德的原则体现着社会道德建设的根本要求。

下列关于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原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原则
B.以公平正义为核心,以团结互助为原则
C.以诚实守信为核心,以知荣明耻为原则
D.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2.一心一意、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无私奉献是为人民服务,顾全大局、先公后私、爱岗敬业、办事公道也是为人民服务;热心公益、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扶贫济困、帮残助残是为人民服务,同事间、邻里间、师生间、同学问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也是为人民服务,遵纪守法、通过诚实劳动获取正当的个人利益也还是为人民服务。

这说明,为人民服务()
A.不能推广到全体人民中间
B.是人类社会普遍的道德要求
C.包含着社会主义道德的不同层次的要求
D.只是对共产党员和一切先进分子的要求
3.社会主义道德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依据包括()
A.为人民服务是对道德本质的科学揭示 C.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
B.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
D.为人民服务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的统一
4.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

下列关于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为了个人利益可以牺牲集体利益
B.重视个人的正当利益和自觉创造精神
C.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不会发生矛盾
D.集体主义是对个人的压制和对个性的束缚
5.“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集体主义原则包括最高层次的要求、较高层次的要求和最基本的要求。

其中,对共产党人和先进分子的最高层次的道德要求是”()
A.无私奉献、一心为公
B.先公后私、先人后己
C.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
D.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
二、判断题
1.有偿服务不符合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要求。

A 正确
B 错误
2.社会主义集体主义要求在任何情况下都为集体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

A 正确
B 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