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菱湖中学2018学年高二化学3月月考试题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菱湖中学2018-2018学年高二3月月考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u -64 Ag-118
第I卷(选择题共54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54分)
1.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计量数表示()
A.分子个数 B.原子个数 C.物质的质量 D.物质的量
2.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A.碳酸钙受热分解B.乙醇燃烧
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氧化钙溶于水Array 3.关于右图所示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铜是负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B.铜片质量逐渐减少
C.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D.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
4.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g) B(g)+C(g)。
若反应物的浓度由2 mol/L 降到0.8 mol/L需20 s,那么反应物浓度由0.8 mol/L降到0.2 mol/L所需反应时间为()
A.10 s B.大于10 s C.小于10 s D.无法判断
5.有a、b、c、d四种金属,将a与b用导线连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不易腐蚀;将a、d分别投入等浓度盐酸中,d比a反应激烈;将铜浸入b的盐溶液中,无明显变化;若将铜浸入c的盐溶液中,有金属c析出,据此判断它们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d>c>a>b B.d>b>a>c C.d>a>b>c D.b>a>d>c
6.反应C(s)+H2O(g) CO(g)+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A.增加H2的浓度 B.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C.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N2不参加反应)使体系压强增大
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增大
7.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
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
D.同温同压下,H2(g)+Cl2(g) 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
8.稀硫酸和亚硫酸钠粉末反应,能使该反应的起始速率加快的是()
A.增大亚硫酸钠粉末的量 B.硫酸浓度增大一倍,用量减少到原来的1/2
C.硫酸浓度不变,用量增大一倍 D.使反应在较低温度下进行
9.下列各个装置中铁棒被腐蚀由易到难的顺序是正确的是( )
A .③①②④ B.④①③② C.①③②④
D .②④①③
10.下列事实中,与电化学腐蚀无关的是( )
A .在空气中,光亮的银表面逐渐变暗
B .为保护海轮的船壳,常在船壳上镶入锌块
C .埋在潮湿土壤里的铁管比埋在干燥土壤里的铁管更易被腐蚀
D .镀银的铁制品,镀层部分受损后,露出的铁表面易被腐蚀
11.铅蓄电池的电极材料是Pb 和PbO 2,电解液是硫酸溶液。
现用铅蓄电池电解饱和硫酸钠溶液一段时间,假设电解时温度不变且用惰性电极,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 .电解后,c (Na 2SO 4)不变,且溶液中有晶体析出
B .电解池的阳极反应式为:4OH -- 4e -==2H 2O + O 2↑
C .蓄电池放电时,每消耗0.1molPb ,共生成0.1molPbSO 4
D .蓄电池中每生成2molH 2O ,电解池中就消耗1molH 2O
12. 右图是298K 时N 2与H 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曲线图。
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
A .加入催化剂, 该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和反应热都改变
B .b 曲线是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
C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 2(g) + 3H 2(g) 2NH 3(g);ΔH = -92kJ·mol -1
D .在温度、体积一定的条件下, 通入lmol N 2和3molH 2 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Q 1kJ, 则Q 1<92
13.下图是某空间站能量转化系统的局部示意图,其中燃料电池采用KOH 为电解液,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
A .该能量转化系统中的水也是可以循环的
B .燃料电池放电时的负极反应:H 2-2e -+2OH -
=2H 2O
C .水电解系统中的阳极反应:4OH --4e -=2H 2O +O 2↑
D .燃料电池系统产生的能量实际上来自于水
14.爱迪生电池在充电和放电时发生的反应:Fe+NiO 2+2H 2O
Fe(OH)2+Ni(OH)2,下列
对该蓄电池推断错误..
的是:( ) ① 放电时,Fe 参与负极反应,NiO 2参与正极反应 ② 充电时,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Fe(OH)2 + 2e -= Fe + 2OH -
③ 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向正极方向移动
④ 放电时,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Fe + 2H 2O-2e - = Fe(OH)2 + 2H
+ ⑤ 蓄电池的电极必须浸入某种碱性电解质溶液中
A .只有③ B.③④ C .④⑤ D.①②⑤
15. 500mL KNO 3和Cu(NO 3)2的混合溶液中c (NO 3—)=6mol·L -1,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L 气体(标准状况),假定电解后溶液体积仍为500m 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混合溶液中c (K +)= 4mol·L -1
B .电解得到的Cu 的物质的量为0.5mol
C .电解后溶液中c (H +)=2mol·L -1
D .向电解后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Cu(OH)2可恢复为原溶液
16.下图装置中,小试管内为红墨水,具支试管内盛有pH=4的雨水和生铁片。
观察:开始
导管内液面下降,一段时间后导管内液面回升,略高于小试管液面。
以下有关解释合理( )
A .生铁片中的碳是原电池的阳极,发生还原反应
B .雨水酸性较强,生铁片仅发生析氢腐蚀
C .墨水回升时,碳极反应式为:O 2 + 2H 2O + 4e - = 4OH -
D .具支试管中溶液pH 逐渐减小 红墨水
生铁片pH =4
17.白磷与氧气可发生如下反应:P 4+5O 2=P 4O 10。
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
P —P w kJ·mol —1、P —O x kJ·mol —1、P=O y kJ·mol —1、O=O z kJ·mol —1。
根据图示
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估算该反应的△H ,其中正确的是( )
A .(4y +12x -4w -5z )kJ·mol —1
B .(4y +12x -6w -5z )kJ·mol —1
C .(6w+5z -4y -12x )kJ·mol
—1 D .(4w +5z -4y -12x )kJ·mol
—1
18.对于可逆反应N 2+3H 2 2NH 3下列各项所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 .V(N 2)=0.01mol/(L ·S) B .V(H 2)=0.2mol/(L ·S)
C .V(H 2)=0.6mol/(L ·min)
D .V(NH 3)=1.2mol/(L ·min)
第II 卷(非选择题 共46分)
二、填空题
19.(9分)(1)家用液化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是丁烷(C4H10),当1 kg丁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热量为5×118kJ,试写出表示丁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2)已知:C(s) + O2(g) = CO2(g) ΔH = -393.5 kJ·mol-1
2H2(g) + O2(g) = 2H2O(g) ΔH = -483.6 kJ·mol-1
现有0.2 mol的炭粉和氢气组成的悬浮气,且混合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共放出63.53 kJ热量,则混合物中C与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
有些反应的反应热虽然无法直接测得,但可通过间接的方法测定。
现根据下列3个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Fe2O3(s)+3CO(g)== 2Fe(s)+3CO2(g) ΔH = -24.8 kJ·mol-1
3Fe2O3(s)+ CO(g)==2Fe3O4(s)+ CO2(g) ΔH = -47.4 kJ·mol-1
Fe3O4(s)+CO(g)==3FeO(s)+CO2(g) △H = +640.5 kJ·mol-1
写出CO(g)还原FeO(s)得到Fe (s)和CO2(g)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20.(8分)某温度时,在2L容器中X、Y、Z三种物质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曲线如图所示。
(1)由图中的数据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开始至2min、5min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3)5min后Z的生成速率比5min末Z的生成速率(大、小、相等)。
21.(4分)根据氧化还原反应:Cu(s) + 2Ag+(aq) == Cu2+(aq) + 2Ag(s) ,试设计一个简单的原电池。
(1)在方框中画出此原电池的装置简图,并注明原电池的正
极和负极以及外电路中电子流向。
(在装置图中标出);
(2)写出两个电极上的电极反应:
负极,正极。
22.(10分) 下图是一个电化学过程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池的名称 (填“原电池”“电解池”或“电镀池”)。
(2)写出通入CH3OH的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3)乙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当乙池中B 极的质量增加5.4g时,甲池中理论上消耗O2的体积为 L(标准状况下),此时丙池中电极(填“C”或“D”)析出1.6g某金属,则丙池的某盐溶液可能
是 (填序号)
A.MgSO4溶液 B.CuSO4溶液 C.NaCl溶液 D.AgNO3溶液
23.(7分)50ml0.50mol·L-1盐酸与50mL0.55mol·L-1NaOH溶液在如下图所示的
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
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
回答下
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有两处缺点,其一是有处错误安装会导致热量散失较大,应该改正为小烧杯和大烧杯口应相平,其二尚缺少一种玻璃仪器,这玻璃
仪器名称是。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3)若大烧杯上不盖硬纸板,求得的反应热数值(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实验中该用60mL0.50mol·L-1盐酸跟50mL0.55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填“相等”或“不相等”)。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数值会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6)若三次平行操作测得数据中起始时盐酸与烧碱溶液平均温度相同,而终止温度与起始温度差t2-t1分别为2.2℃、2.4℃和3.4℃,则最终代入计算式的温差均值为
℃。
24.(8分)在2L容器中,放入0.4molA和0.6molB,在一定温度下,压强为P,放入催化剂(体积忽略)发生反应:2A(g)+3B(g) x C(g)+2D(g),在2min后,容器中c(A)=0.1mol∕L。
(1)若温度与压强均未改变,求v(B)和x的值;
(2)若温度不变,压强变为9/10P,求v(C)和x 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