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义和团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 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B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C 甲午战争后外国教会势力猖獗 D 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c
6、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 可是距今一百年前 (1901年)西方列强给中华民 族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新世纪贺礼是( ) A、甲午中日战争 B、鸦片战争 C、《辛丑条约》 D、血腥镇压义和团运动
2、战争的经过(1894—1895)
爆发标志:日本在朝鲜丰岛海面偷袭清军 英雄人物:丁汝昌、邓世昌(黄海海战) 结局:中国战败,签定《马关条约》(1895年)
3、战争的影响
(1)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 程度大大加深了。 割地辽台澎湖岛,—— 严重破坏领土主权,仅次于沙俄 赔款白银二亿两。—— 加重财政负担,被迫举借外债 开放沙重苏与杭,—— 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通商口岸设工厂。—— 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上升到 资本输出为主,严重阻碍民族资 本主义的发展 (2)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中体西用),民族危机日 益严重,中国人民开始探索新的救亡图存道路
(维新派—戊戌变法 义和团—扶清灭洋 革命派——辛亥革命)
(3)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序幕—三国干涉还辽) (4)清王朝开始进行军事改革(袁世凯编练北洋新军)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战争的背景
根本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列强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19C末),加紧对外侵略扩张,瓜分世界 直接原因:义和团运动的兴起沉重打击了列强利益 为其提供了借口 义和团兴起原因:19C末反洋教斗争的迅速发展 清政府态度由镇压变为安抚利用 义和团口号:扶清(体现爱国,但易放松对朝廷的警惕) 灭洋(体现反外来侵略,但盲目排外) 义和团性质: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
1892年明治天皇又决定每年从宫廷经费中拨 出30万日元,再从百官的薪金中抽出十分之一,补 充造船费用。
到甲午战争前夕,日本已建立了一支拥有 63000名常备军的陆海军,并拥有排水量72000 多吨的海军舰只,总吨位大大超过了北洋海军.
———摘自《中国近代史》
国难当头,慈禧做“万寿《马关条约》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危害是 (1)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2) 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3)造成国 家财政困难(4)中华民族面临空前的危机
A、123 B、134 C、234 D、1234
D
3、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口号的原因是 A 清政府安抚政策 D B 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C 袁世凯疯狂镇压 D 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 4、“扶清灭洋”口号,反映的中国社会实 质问题是 A 清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矛盾缓和 B B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十分尖锐 C 义和团对清政府和帝国主义认识不清 D 义和团运动发展到成熟阶段
万 寿 无 疆 普 天 同 庆
平壤战役:
先定守局,再图进取.
黄海海战:
不许巡海迎敌
威海战役:
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
想一想:中国为什么会战败?
主观上:清政府极端腐败、避战求和、 妥协退让,清军防务松弛,官兵临阵脱 逃,武器装备落后等。 客观上:日本蓄谋已久,军事力量比 较强大。 根本原因:清政府的腐朽落后 ( 封建制度 )
C
满蒙 中国
台湾 朝鲜 日本
亚洲乃至全世界
大陆政策
黄海战役 辽东战役 平壤战役 丰岛海战
威海战役
1、甲午战争的爆发: 3、黄海大战:邓世昌、林永升 丰岛海战 1894年
2、平壤战役: 左宝贵
4、威海战役:
丁汝昌
激战中的 “致远 ”
北洋水师 旗舰“定远” 号模型
晚清海军 青龙旗
日本从1890年就拿出60%的国家财政,建立和 发展近代化的海陆军。
第15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 八国联军侵华
一、中日甲午战争
1、战争的背景
根本原因:日本为了解决发展资本主义过程中的矛盾 把侵华作为既定目标,由来已久(大陆政策) 推动因素:1890年日本的经济危机加速了侵略步伐 中国的贫弱、清政府的腐朽、列强的纵容 使之敢于侵略 导火线:朝鲜的东学党起义为其提供了出兵借口
(3)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成为众矢之的,为了挽 救自身统治,进行“新政”等改革运动
作业:试从主观和客观的角度分析义和团运动 失败的原因,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 动救国相继失败,你有什么启示?
1.19世纪对中国危害最为严重的不平 C 等条约()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战争的经过(1900—1901)
八国联军进攻方向:天津——北京 帝后西逃,下令剿杀义和团 1901年,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3、战争的影响
(1)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的深渊
巨额赔款——加重负担 使馆区——侵略据点
(2)义和团体现了反抗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气焰, 粉碎了列强直接瓜分中国的图谋,列强不得不改变 侵华策略,扶植清政府为代理人
八国联军将领在天津合影
八国联 军司令 瓦德西 率军穿 过午门 进入紫 禁城
八国公使纷纷冲进紫禁城争坐龙椅
列强纷纷在中 国土地上 划分势力范围, 中国面 临着亡国灭种 的危机。
义和团团旗
义和团团民
八国联军在北 京朝阳门外屠杀义 和团团民
宁死不 屈的义和团 团民
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仓皇逃往西安
1900年6月帝国主义列强 以“救护驻华使馆,并助中 国剿匪”为借口,由英国海 军中将西摩尔带领八国联军 从天津进犯北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