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 第三单元总结 课件-湖南省湘潭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考(艺体生)政治一轮复习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列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识正确的是
C
①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中 ②是
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③体
现了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④展示了中华
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 在“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期间,某班以“做 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宣传委员让同 学们从《时事》杂志中查找了下列资料。你认为适合 使用的有 ①第五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圆满落幕 ②实施“中国未成年人网脉工程”,推动青少年文明 上网 ③抢救保存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中国语 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启动 ④“学习英雄少年,弘扬抗 震救灾精神”主题教育活动在各地开展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 第(2)问,列出提纲,其实就是用教材上的知识术 语,概括正确的做法,注意不要遗漏角度。
(2)请你就倡议书的内容,分别从生活与哲学、经济 生活的角度,各列出三条提纲。 生活与哲学角度: ①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弘扬奉献精神。 ②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弘扬集体主义精神。 ③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弘扬自强不息的精神。 经济生活角度: ①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自觉抵制拜金主义。 ②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立志艰苦创业。 ③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继承节俭美德。
方法指导
1.确定研究课题类 课题语词的表达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是什么?如:
关注××城市石油价格波动、聚焦出租车价格调整。 ②为什么?如:××城市石油价格波动原因初探、出 租车价格调整的背景分析。③怎么办?××城市石油 价格波动的因素及对策研究、出租车价格调整方案的 初步设计。 2.选择研究方法类
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问卷调查法、现场观察 法、小组合作法、比较法、文献查阅法、走访专家、 上网查询、社会调查法、讨论法、实验操作法等。
典型例题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某校高三(6)班同学通
过主题班会、课外学习等活动,进一步了解了五四运动 以来中华民族走过的风雨历程、社会主义新中国取得的 伟大成就,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精神的强大力 量。大家商定开展以“弘扬民族精神,共建精神家园”为 主题的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1)参与讨论
你认为还可以将建议书发送给本市的其他哪 些机关,并请你运用所学的政治生活知识,分别 说明发送给这些机关的理由。
解析 第(3)问,注意设问中的“还可以”,就是除了政府之 外的部门,就是市委和市人大。理由围绕党的知识和人大的 知识回答。
(3)你认为还可以将建议书发送给本市的其他哪些机 关,并请你运用所学的政治生活知识,分别说明发 送给这些机关的理由。 ①市委(或市委所属部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②市人大(或市人大所属部门)。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本行政区域内的一切重 大问题,都由它讨论决定,并由它监督实施。
在资料搜集过程中,有同学把收集到的以下三幅图 片挂到班级网页上,引起了同学们的关注。大家纷纷把 自己收集到的相关图片也挂到网上。
这些图片大多反映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 的重大事件,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精神。同学们被深 深感染,并跟帖展开讨论。
有同学跟帖认为,“只有参与重大社会实践活动,才 能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者”。 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第一轮复习
《文化生活》 第三单元总结
网络构建
知识盘点 知识专题——全面盘点中华民族精神
1.从公共参与的角度看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的内涵 参见三维P147
2. 中华民族精神的特征
特征
内涵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悠久历史的积淀,是一个 民族性 民族的理想信念,蕴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烙
印
时代性
民族精神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特定的历史条 件下形成的,是与时俱进的体现
解析 本题考查同学们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围绕“做一个有 道德的人”的主题,②④符合题意。①强调文化和经济的关 系,③强调文化语言的重要性。答案 B
题型特点 方法专题——“综合探究”类主观题解题方法技巧
高考政治综合探究题是要求同学们在一 定的情景中发现问题,根据所研究的课题来 设计解题方案,并通过探索、研究求得问题 的解决。
解析 第(1)问,回答评析类主观题,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 点,弄清观点的正确之处和错误之处,全面进行分析。
①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的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 发展,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推动中华民族 社会实践的精神动力。 ②它不仅集中体现在重大社会实践活动中,也体现在人们 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中。 ③因此,并非只有参与重大社会实践活动,才能成为中华 民族精神的弘扬者。 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 建设者。
根据时代的进步、世界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 先进性 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魅力在
于它的活力,在于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对应训练
1.在我国的古代经典著作《论语》《孟子》《韩非子》
以及四大名著中,在鲁迅的《狂人日记》、茅盾的
《白杨礼赞》、冰心的《致小读者》中都凝聚着民族
精神,只要认真阅读它们,都能受到它们的熏陶。下
(2)倡议行动 通过个别访谈和网上调查,大家发现在部分中学 生中存在以下问题:有的片面强调自我,不能主 动关心集体和他人;有的意志薄弱,害怕困难, 缺乏耐挫力;有的贪图享受,追求“时髦”,盲目 攀比;有的只想从事报酬优厚、安逸、“体面”的 职业,不愿从事艰苦的工作。针对上述问题,大 家准备以“弘扬民族精神,从我做起”为主题向 全校同学发出倡议。 请你就倡议书的内容,分别从生活与哲学、经济 生活的角度,各列出三条提纲。
(3)建言献策 随着探究活动的深入,大家认识到,学生中
存在的上述问题与社会环境尤其是社会文化环境 的影响密切相关。建设精神家园,需要全社会的 共同努力。经过进一步调查、论证,同学们就“优 化文化环境,共建精神家园”形成了一份建议书。 有同学认为政府具有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等职 能,提议采用电子邮件的方式,将该建议书发送 给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