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班级管理的激励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96
浅谈小学班级管理的激励策略
■王 静/哈尔滨市公滨小学校摘 要:班级是我国学校教育的最小单元,我们每个人学生时期的大部分光景都是在班级中度过的,因此班级管理在学校的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概述了小学班级中班级管理激励策略的内涵和意义,并例举了在班级管理中实施激励策略的有效途径,希望能与各位同事相互交流学习。
关键词:小学教育 班级管理 激励策略
一、在班级中实行激励策略的内涵和意义
在班级管理中,所谓的“激励策略”就是教师通过对学生渴望积极向上思想的利用,对小学生进行适当的表扬、鼓励和引导,激发出小学生思想和情感上更加向上的动力,从而保证班级的管理工作能够更加有效的完成。
激励策略在小学的班级管理中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教师的一句“你真棒!”、“做的真好!”,可以转化成为一种内在的动力,充分的调动起小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更认真的向着既定的目标努力。
其次,教师通过适当的激励性语言,可以使小学生增加对道德标准的基本辩知能力,让小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观。
最后,借助激励的方式,可以增强教师和小学生之间的互动感,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同时教师也能在这种关系中更好的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对产生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教导和纠正,更顺利的完成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二、小学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实施激励策略的有效途径
(一)根据不同的个体采用不同的激励方式
每个个体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共性和差异性,小学生也不例外,甚至他们之间的个性化差异更大,由于每个孩子的出生地点、家庭环境、受教育背景都各不相同,导致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差异性也较大,因此教师要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性格特点、不同个性进行差别化分析并采取与之相对应的激励策略。
例如,对于一些性格内向,不爱交流的
学生,教师应该多鼓励他们在班级中发言,在发言结束后引导全班同学为其鼓掌,慢慢的树立起他们在公共场合敢于讲话的信心。
对于一些平时好动的学生,教师应该在发现他们能够认真的坐在课桌前看书学习的同时,对其进行语言上的表扬或者为其印上一朵小红花,这样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教师应当注意的是,不必让全班同学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因此实行激励的时候也应该因人而异。
(二)运用全员参与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责任激励心理学家研究表明,集体中的全体成员以不同的形式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可以有效的提高团队的士气、改善人际关系、提高团队的学习工作效率,对于团队建设有积极的激励作用。
这个研究理论运用到小学班级管理中效果同样良好。
例如,在班级中实施轮流当选班级干部的制度,班长、组长、课代表、生活委员、劳动委员等职位都进行按周排班、轮流当值,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与建设当中,满足了学生被重视的心理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了学生的责任心。
(三)积极寻找学生的闪光点进行荣誉激励人们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集体中的优秀分子,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教师应当抓住这一心理学规律,在学生通过努力取得一定的成绩的时候给与积极的评价,适当的时候可以给与一定的“光荣称号”作为荣誉激励。
获得“光荣称号”的小学生往往在内心中有被认可的兴奋感,这种兴奋感能够有效的推进他们继续努力进取。
班主任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应该积极寻找、努力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特别是要关注那些“中等生”和“落后生”,在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进步时,老师应该及时的给与表扬,并可以在全班同学的面前为其颁发光荣证书。
这种激励方式为小学生提供了寻找、克服自身缺点,发现、发扬自身优点的机会,加速了小学生自我完善自我教育的过程。
(四)选择先进榜样模范进行情
感激励小学阶段在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属于初级教育阶段,是未开教育的基础。
因此这一阶段应该使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这一阶段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树立出先进的榜样,使小学生遇事向榜样中的人和事进行学习。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运用一定的情感激励策略实施在教育过程中,向学生介绍有激励作用的榜样。
例如耳熟能详的雷锋叔叔、张海
迪、孔融等。
同时,教师可以在班级中选举出一些某方面具有优异表现的学
生,作为全班同学的榜样,一方面能够激励优秀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能够激励全班同学的不断进步。
(五)对不良行为要有批评措施凡事都有适当的范围,鼓励教师在管理中使用激励策略不代表可以一味的表扬称赞。
在对学生的优点、进步进行激励的同时,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也要进行适当的批评教育。
例如当学生出现违反学校相关纪律或者出现不尊师重道的情况时,教师应当给与相应的教育和批评,要让学生懂得做了错事要接受相应的惩罚。
三、结语在当前小学班级的管理工作中,
进行合理激励的方式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应当加强对激励策略的认识,并不断的运用到实际管理应用中,从而使班级得到更有效的管理,促进小学生身心更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相西红,刘洁.如何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构建激励机制[J ].中国校外教育,2017(10):30~31.[2]郑宇.浅谈情感激励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 ].科技经济导刊,2017(03):179.
[3]王保卫.情感激励在班级管理中的有效运用[J ].现代教育,2015(0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