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树桩的各种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盆景树桩的各种技术
盆景树桩的促老催古技术
一盆艺术性较高的树桩盆景,往往需要几年、几十年时间才能创作出来,在较短时间内创作出形神皆佳的桩景伤口无疑是盆景爱好者和制作者的愿望。

实践证明,通过人工促老催古的技术处理,可以达到短时间内使桩成形的目的。

其技术措施是:
1、选材每年冬季或早春,可到荒山瘠地、崖头风口、悬崖峭壁等处选取适宜作盆景的植物材料。

这些地方由于生长条件差,树木多低矮畸形,容易形成干低枝曲、姿态优美的奇特老桩,并易移植成活。

2、截枝养冠它是桩景造型中必不可少的措施。

操作方法是:待树枝干的第一培养到一定粗度时加以短剪,让其生出斜枝或横枝。

修剪轻重根据树木的生长特性决定。

之后,依次培养出第二节、第三节等。

通过不断地修剪,使树冠达到树桩造型的需要。

3、蟠扎用铁丝等材料绑扎树扎的枝干,使之按要求的弯曲姿态生长,待其生方向固定后,再解除蟠扎物。

蟠扎宜在适宜的季节进行,否则,易扎断枝干。

4、撬树皮在植物生长旺盛的季节,在树干的一定部位用尖刀插进皮层中,顺韧皮部轻轻撬动,使树皮与木质部慢慢分开,这样在树干上可形成瘤疤而具古干之态。

5、挖干在主要观赏面上用刀凿、木钻钻出一些小洞,然后再填满湿土,使小洞渐渐烂成大洞。

这样可形成千疮百孔的自然景观。

6、撕开把树桩上需要疏掉的干或枝,不用剪刀剪截,而用手从其基部强行撕裂取下,或经攀折拿掉,从而使保留的树干上产生自然的劈疤,有被风雷袭击之状。

待植株恢复正常生长后,在疤处涂上少许盐酸,则树桩更显苍白自然。

另外,为使树干苍古奇特,还可用刻刀在树干上刻上条状小沟,经一段时期的生长,树干上也能出现枯朽斑剥、自然暴皮的景观。

或采取劈干、扭干、剥干等方法,使树干产生伤疤,形态古拙,具有历
经沧桑之状,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一试。

树桩盆景放置在什么地方才好?
树桩盆景放置的地方,除了需要通风透气外,必须考虑到光线的问题。

每一树种对光线的要求都不尽相同,但是大体上可以把它们分为两大类:喜光类和耐荫类。

因此要根据对光的要求来决定盆景是摆放在阳光下还是在有遮荫的地方。

例如对于喜光类,如果把盆景放在阳光充足和空气流通的庭园或天井中,则树木生长健壮,叶色翠绿,花繁果茂,尽显盆景的观赏性;反过来如果把它们放在树丛浓荫下或庭隅廊下,因为阳光空气都不充分,也没有雨露的滋润,树木往往生长不良,叶片发黄容易脱落,长时间可能会导致树木死亡。

而对于耐荫类,例如罗汉松、山茶等,在夏季如果放在阳光下直射,就会使叶片尖端和边缘枯焦,甚至整片叶枯焦脱落。

盆景树木对光的要求可以根据下面几个方面来进行判断:
第一,针叶的松类树种,大多为喜光类;而叶片呈扁片或鳞形的一些柏类树种以及竹柏、罗汉松等,都是耐荫类。

第二,常绿阔叶树种如黄杨、冬青、山茶等,多是耐荫类;而落叶阔叶树种如梅、紫薇、石榴等,多为喜光类。

第三,叶质较厚或革质的阔叶树,多为耐荫类;叶质薄而较大的阔叶树,多为喜光类。

第四,野生林下的小灌木如六月雪、南天竹等,多为耐荫类;原生长在旷野或阳坡地的树种如 ji木、雀梅等,多为喜光类。

树桩盆景根部处理技术
自然界深山老林溪边涧畔的一些老树,由于泥土被水冲击而流失,树根常裸露于地面,蟠曲如龙爪,非常奇特。

为了使树桩盆景也能产生这种形态,提高观赏效果,可用提根法来达到此目的。

(1)深盆高栽壅土提根法先将树桩栽于深盆中,使其主根和侧根
高出盆面,然后在根部周围壅土成馒头形,不使根外露。

一年后,用小耙自上而下一层层掏去表土,每掏一层后间隔半年至一年再掏一层,使树根逐渐露出土面,不致因突然露出土壤而损伤根的柔嫩组织。

经2-3年后,再结合翻盆,逐年将根向上提,使树根裸露即成。

(2)圆筒沙培提根法选深40-50厘米的圆筒,在筒的下部填培养土10-20厘米,然后把易发侧根和不定根的树种桩胚栽人圆筒,再用河沙填满圆筒,并加强肥水管理,待桩根在筒中生长伸入培养土层后,分3-5次逐渐掏出上面的河沙。

每次掏沙间隔半年或一年。

待根长好后,即可把树桩从圆筒中脱出,栽于浅盆,栽时予以适当整修造型,使根裸露于盆面。

(3)深盆平栽冲水提根法树桩深度栽植以根不露出盆面为好,栽后植株根系不断向深处伸长。

养护一段时间后,在每次浇水时,提高水壶,使水冲于根部,逐渐将根部泥土冲掉而使根部露出。

再结合翻盆提高根部的栽培位置,使根部裸露部分逐渐增多,使其造型逐步完美,以供观赏。

树桩盆景环剥换根法
环剥换根法即应用花木无性繁殖时常用的环剥高压技术,促进需要改造的树桩在主干的适当位置发出二重根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再将植株原来的根系连同有缺陷的部分一起截除,从而达到更新的目的。

它是近年来树桩盆景整根技法中提倡的一项新技术,也是一种常用的整根技法。

现将其措施介绍如下。

一、环剥时期及条件
环剥换根法要求必须植株在生长健康的状态下,于春季新芽萌动前(一般为2月中旬)进行。

二、所需工具与器材
手锯、切接刀、狭凿、手锤、钢丝钳、铁丝网一块、直径4MM 的铜(或铝)线一段,山泥与砂适量。

三、环剥换根手术步骤
1)观察整株植株,选择适当的换根位置,并做上记号;
2)用手锯、切接刀和狭凿在换根位置上刻出宽4㎜、深3㎜的一圈槽(也不一定要完全环剥),切面尽可能地保持光滑为宜;
3)将铜线或铝线嵌入环剥槽中,并用手锤敲击,使其贴合树干,这样容易促发新根;
4)将铁丝网剪成适当大小,围成直径3-5倍于树干的圆筒,下端埋入盆中(必要时通过盆底漏水孔加以固定),注意使上端平面超出环剥平面3㎝以上。

在圆筒底部先放入一层粗砂,再填入山泥和砂混合土,稍加振动后浇水,最后将土填至环剥平面上3㎝左右处;
5)将盆景放在阳光充足又稍有遮阴的场地养护。

尽可能把树桩处于温度为15-25℃和湿度为70-90%的条件下,从6月份开始,每隔半个月将盆旋转180℃,使植株发根均匀(注意不能把盆景放于完全背阳的地方,否则影响发根);
6)8月份可以扒开表土,观察发根情况,并经常调整盆景朝向,进一步促发新根。

9月中下旬开始,分几次将表土取出,使新根露出土面,促其成熟板结。

此时新根旺发,可以从铁丝网中看到白色的根尖,由于铁丝网限制了强根的进一步发展,又促使弱根、侧根与更多的新根发育、产生。

注意冬季照常养护,并可适当采取一些保温防冻措施;
7)翌年2月,解天铁丝网除去土与铜丝,将已生发的均匀根系分类修剪;大部分根剪成5㎝长;长势太强的根剪留3㎝左右;细弱根可以不剪。

同时将原来环剥槽向下加宽2㎝,加深1㎝左右,在槽内上部重新扎上铜丝,进一步减少老根对植株的营养供应,以促发根系,再重新围上铁丝网并培上山泥;
8)到第三年2月,当初剪短的新根上发出的须根已长到铁丝网处时,可以起盆,从铜丝下端无根处截取主干,去掉铜丝植入泥盆,精心养护;
9)上盆一个月之后,可开始施淡肥。

再经过数年的精心培育,待新根长粗能初步露出土石后,换根手术已经基本完成。

上述步骤与要求,可以按树种及主干的粗细加以灵活变化与调整。

换根截下的带根残桩,经过适当处理后,也可继续栽培(如作劈桩盆景等)。

四、剥换根法优点
1)植株的干与根是树桩盆景艺术美的主要所在,在长期的栽培过程中,可以避免主干与露根因各种原因而受到损伤;
2)植株幼小时的一些小缺陷可以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明显起来,直至影响盆景的观赏效果。

采用此法后,可以减少盆景植物的主要生理缺陷,如片根(俗称鸡爪,指盆景的露根在偏向一侧发育)、腰高(指主干部分因过长而失趣)、基细(俗称小脚,指植株根颈明细细于上部主干,是嫁接最常有也最常见的毛病)以及扁平干等。

树桩盆景叶的控制
树桩盆景树种中,小叶观赏价值较高,而植物的先遗传因素决定了叶的大小。

如果从原种上得到小叶,除了嫁接法脱换品种外,就要靠控叶来实现小叶化。

控叶的方法有水控法在春季发芽前后,让盆土保持偏干状态一至二个月时间,直到出芽长叶定型,叶色转深后,才给以较充足的水肥。

夏末秋初温度开始下降,秋芽将出,也要进行控水。

特别在出芽时让盆土保持短时间干燥,新芽会明显偏小。

出芽后在三片叶处摘心,既能控叶,又能保持树桩构图比例,效果更好。

控水需在发芽长新叶期间重复多次进行,稍有不慎,水多就会前功尽弃,水过少使树体失水脱去老叶,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控水期间必须十分注意观察,每天判定盆土的含水量。

当出现老枝叶无力下垂,叶色发暗,中度发黄时,就必须浇水,以防进一步掉叶枯枝。

几天内的浇水量要严格掌握,做到心中有数,这也是脱衣换景观骨的操作手法之一。

局部的老叶掉落,是植物适应干旱,自我保护的生理功能作用的结果。

只有出现全株严重的焦叶干枝且不掉叶或掉叶少,才是真正危及生命的失水状态。

控水期间遇上下雨未及时遮盖或转移,控叶失败,某些树种叶控可采用剪叶法得到小美的叶。

迎接重要的客人、节日和展出,也可用剪叶法。

控叶树剪叶时间应在春天,秋天发新芽前,或春叶发出后过大时;迎展剪叶时间多在展出前一个月到一个半月。

将整株叶悉数剪
除并剪去较长的枝梢,剪叶前适度浇水施肥,一月内会重新出叶,新叶会明显小于上一轮叶。

笔者有一盆友,每年春夏都采用摘叶法培育小叶,摘叶同时进行缩剪,初春发芽后摘心,满树小叶十分可爱。

如因品种问题或其它因素,初春摘叶后所发新叶仍然偏大,可在加强水肥的同时,再次摘除新叶,必须再发较小的新叶。

本人的岩石盆景用此法,培育出满树蚕豆大的小叶,更小者仅黄豆般大小。

小叶榕叶也小到黄豆、蚕豆般大小。

如将控水法与剪叶法相结合效果会更佳。

剪叶法适合在该树种生长旺盛期、新陈代谢功能强的春夏秋初时节进行,且必须在成熟的树上进行,三年以下的幼龄桩不宜应用。

摘叶后短期内会影响树的光合作用,影响为根榆送养分,必须在叶的生长期进行,只有特殊情况才在晚春和初夏时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