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区不同退耕年限植被多样性变化及其与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土丘陵区不同退耕年限植被多样性变化及其与土壤养分和酶
活性的关系
郭曼;郑粉莉;和文祥;安韶山;刘雨;安娟
【期刊名称】《土壤学报》
【年(卷),期】2010(047)005
【摘要】通过野外植被调查研究黄土丘陵区草原带退耕地植被在自然恢复过程中
的演替规律及物种多样性特征,通过室内土壤样品分析土壤有机碳、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含量及土壤脲酶、转化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动态变化过程,并对植
物多样性指数和土壤养分及酶活性进行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黄土丘陵区草原带
退耕地在长达75a的自然恢复过程中,植物群落演替以菊科(猪毛蒿)与黎科(虫实)等为主的一年生草本开始,逐步演替为多年生草本群落,最后形成以大针茅+长芒草为
优势种的顶级草原群落,植物物种数总体上呈现增加趋势;物种多样性指数随退耕年
限延长均呈波动性上升趋势;土壤养分及酶活性均随退耕年限的增长亦呈波动性上
升趋势.自然恢复75a,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ner指数及Pielous指数分别增加83.3%、31.8%、21.4%;土壤有机碳、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含量分别增
加了185.0%、164.8%、152.9%、109.8%;土壤脲酶、转化酶、碱性磷酸酶及过
氧化氢酶活性分别增加了64.0%、7.8%、51.1%、11.8%.土壤养分及酶活性与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ner指数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与Pielous指数相关性不显著.
【总页数】8页(P979-986)
【作者】郭曼;郑粉莉;和文祥;安韶山;刘雨;安娟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陕西杨凌,712100;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陕西杨凌,712100;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陕西杨凌,712100;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陕西杨凌,712100;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712100;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712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154.4
【相关文献】
1.黄土丘陵区不同撂荒年限自然恢复的退化草地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特征 [J], 张成娥;陈小利
2.不同种植年限的菠萝园土壤养分变化及其与酶活性的关系 [J], 陈明智;李东海;符青苗;张世鹏;刘芯晓
3.不同恢复年限紫花苜蓿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研究——以黄土丘陵区神木县为例 [J], 雷琼
4.晋西黄土丘陵区不同退耕年限刺槐林土壤养分效应 [J], 于博威;刘高焕;刘庆生;冯九梁;王小平;韩国忠;赵忠贺;杨军
5.嘉陵江流域不同类型植被多样性与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关系 [J], 杨秉珣;刘泉;王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