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闽侯第四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闽侯第四中学2018-2019 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
生物试题
第I卷(选择题50 分)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 分)
1.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
遗传物质有所差异,导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B.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分裂、
分化和凋亡对于生物体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C.细胞分裂存在于个体发育整个生命过程中,
细胞分化仅发生于胚胎发育阶段 D.多细胞生物细胞的衰老与机体的衰老总是同步进行

2.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主要能源物质依次() A.核酸、蛋白质
3.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的形成和出现分别发生于下列哪个时期(

A. 产生于间期,出现于前期
B. 产生于前期,出现于前期和中期
C. 产生于间期,出现于前期和中期
D. 产生于后期,出现于中期和后期
4.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硫氨酸的R基是
—CH2—CH2—S—CH3 ,则它的分子式是C5H11O2NS B.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而精氨
酸易溶于水,这种差异是由R基的不同引起的
C.n 个氨基酸共有m个氨基,则这些氨基酸缩合成的一个多肽中的氨基数必为m-
n 个
D.甜味肽的分子式为C13H16O5N2 ,则甜味肽一定是一种二肽
5.动物卵细胞的形成与精子形成过程的不同点是( )
①次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②一个卵原细胞最终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③一个卵原细胞经复制后形成一个初级卵母细胞
④卵细胞不经过变形阶段
⑤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分裂成的两个细胞大小不等
⑥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初级卵母细胞的一半 A.②④
⑤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①④

6.图1为A TP 的结构,图2为A TP 与A DP 相互转化的关系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的A代表腺苷,b、c 为高能磷酸键
B.图2中反应向右进行时,图1中的b、c 键断裂并释放能量
C.图2中
ADP 转化为A TP 的能量可来自光能或化学能
D.图2中酶1和酶2的的功能相同,化学结构也相同
7.细菌在
15
N 培养基中繁殖数代后,使细菌D NA 的含氮碱基皆含有
15
N,作为亲代.然后再移入
14
N 培养基中培养,抽取其子代的D NA 经高速离心分离,如图①~⑤为可能的结果,黑色带的宽窄代表D NA 量的多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第一次分裂的子代D NA 应为④
B.
第二次分裂的子代D NA 应为① C.第
三次分裂的子代D NA 应为③ D.亲代
的D NA 应为⑤
8.研究者探究不同光照条件下,两种不同浓度C O2 对某种蓝藻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和“▲”分别表示高浓度和低浓度C O2 下的测量结果
B.若
相同条件下测量O2 的释放量,可得到相似的实验结果 C.低光强时,
不同的C O2 浓度对干重增加的影响不显著 D.高浓度C O2 时,不同的光
强对干重增加的影响不显著
9.下列关于研究的方法及结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A.采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T2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明了D NA 是遗传物质
B.采用人工杂交的方法,发现了基因分离与自由组合定律
C.采用同位素标记的方法证明D NA 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的复制
D.萨顿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10.美国亚得桑那沙漠上生活着一种蜥蜴,其体温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当体温28℃时体色灰绿,随着体温逐渐升高体色逐渐变蓝和鲜亮;体温36℃时体色呈艳丽的蓝色。

这表明
A.这种蜥蜴的体温控制着体色性状B.这种蜥蜴的体温能够引起体色的可遗传变异
C.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D.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11.下列有关遗传和进化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 B.生物进化的实质
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C.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
连续性 D.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减小
12.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
B. 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
C. 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
D. 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13.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了“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的实践活动,以下调查方式或结论不合理的是( )
A. 调查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多基因遗传病,如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等
B. 调查时应分多个小组、对多个家庭进行调查,以获得足够大的群体调查数据
C. 为了
更加科学、准确调查该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应特别注意随机取样
D. 若调查结果是男女患病比例相近,且发病率较高,则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14.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①基因突变只能通过外界的物理、化学、生物因素诱发产生,生物体不会自发产生②对某种生物而言,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③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④所有基因突变对生物体都是有害的⑤一个基因可以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⑥基因突变一定能够改变生物的表现型
A.②③⑤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①④⑥
15.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需
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厌氧呼吸不产生二氧化碳 B.需氧呼吸产生的
[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C.厌氧呼吸不需要氧气的参与,
该过程有[H]的积累 D.相同质量的油脂和糖元彻底氧化分解,油脂
释放的能量多
16.下列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是()
A.溶酶体 B.高尔基体 C.中心体 D.内质网
17. 只有在保持细胞活性的条件下,才能显示细胞中某种物质或结构的实验是()
A. 苏丹Ⅲ染液染色观察花生种子子叶细胞中的脂肪
B. 健那绿染液染色观察动物细胞中的线粒体
C. 双缩脲试剂染色观察鸡蛋清中的蛋白质
D. 甲基绿、吡罗红染色观察动物细胞中的D NA 和R NA
18.已知某条肽链由88 个氨基酸缩合而成,其中共有氨基6个,甲硫氨酸5个且在肽链中的位置为3、25、56、78、88,甲硫氨酸的分子式为C5H11O2N S,以下叙述错误选项是()
①合成该多肽的氨基酸共有N原子数目94 个
②若去掉多肽中的甲硫氨酸,肽键数目会减少10 个
③若去掉该多肽中的甲硫氨酸,氨基和羧基均分别增加5个
④若去掉该多肽中的甲硫氨酸,新形成的多肽中氧原子数目比原来减少1个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9.图表示雄果蝇体内某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D NA含量变化(甲曲线)及与之对应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乙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D 与F G 对应的时间段,细胞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B.D 点所
对应时刻之后,单个细胞中可能不含Y染色体
C.EF 所对应的时间段,DNA 含量的变化是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BD 对应
的时间段,可发生姐妹染色单体相同位点上的基因变化
20.研究发现果蝇有一种储存及利用能量的基因(Indy 基因),该基因变异后,可以对果蝇细胞级别的能量吸收进行限制,即让果蝇的细胞节食,进而使果蝇的寿命明显的延长。

而人类有着和果蝇类似的D NA 序列。

关于上述研究成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Indy 基因变异后,果蝇体内细胞将不再衰老
B.对I ndy 基因进行诱变,一定可以使果蝇寿命明显延长
C.Indy 基因
的正常表达能限制果蝇细胞级别的能量吸收 D.人类有可能研制出
一种既能延长寿命又能控制体重的药物
21.用某红色溶液处理苔藓小叶后在显微镜下很快观察到如图现象,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红色区域溶液的渗透压大于绿色区域
B.绿色是由于与试剂反应所致
C.
细胞已经死亡,细胞膜解体 D.RNA 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22.下图是在不同情况下成熟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曲线。

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A到B时间内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C 点时细胞液浓度等于外界溶液的浓度
B.乙图中b点之后细胞液浓度下降速度减慢的原因可能是细胞壁的限制
C.丙图中A到B
时间内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 D.丁图可表示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的过程,C 点后细
胞开始从外界溶液吸收溶质
23.下图为某植物细胞一个D NA 分子中a、b、c 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图中Ⅰ、Ⅱ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 中碱基对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B.c 中碱基对若发生变化,生物体性状不一定会发生改变
C.在减数
分裂的四分体时期,b、c 之间可发生交叉互换 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
线性排列,基因的首端存在起始密码子
24.下图是先天聋哑遗传病的某家系图,II2 的致病基因位于1对染色体,II3 和I I6 的致病基因位于另1对染色体,这2对基因均可单独致病。

II2 不含I I3 的致病基因,II3 不含I I2 的致病基因。

不考虑基因突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II3 和I I6 所患的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若I I2 所患的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III2 不患病的原因是无来自父亲的致病基因
C.若I I2 所患的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III2 与某相同基因型的人婚配,则子女患
先天聋哑的概率为1/4
D.若I I2 与I I3 生育了 1 个先天聋哑女孩,该女孩的1条X染色体长臂缺失,则该X染色体来自母亲
25.以二倍体植物甲(2 N=10)和二倍体植物乙(2n=10)进行有性杂交,得到的 F1 不育。

以物理撞击的方法使F1 在减数分裂时整套的染色体分配至同一个配子中,再让这样的雌雄配子结合产生F2。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植物甲和乙能进行有性杂交,说明它们属于同种生物
B. F1 体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其染色体组成为2N+2n
C. 若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F1 幼苗,则长成的植株是可育的
D. 物理撞击的方法导致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产生的F2 为二倍体第I I
卷(非选择题50 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满分50 分)
26. (10 分)图甲表示豌豆种子圆粒性状的产生机制,图乙表示细胞中发生的某些生理变化,请据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若图甲中的基因R 所在的 DNA 进行复制,其中的氢键会发生断裂,该断型过程需要的条件是,通过复制形成的子代DNA 有两条链,一条来自亲代,一条是新形成的子链,这种复制方式称为。

(2)写出图乙下列代号所表示的物质或结构的名称:②;④。

(3)图乙中从①到④的过程即是图甲中的过程[ ] ([ ]填图中字母,横线上填文字)。

(4)图乙中合成产物⑤的过程即是图甲中的过程[ ] ([ ]填图中字母,横线上填文字),其原料是[ ] ([ ]填图中序号,横线上填文字),该过程的产物除了⑤外,还有。

(5)当基因 R 中插入了一段外来DNA 序列后,豌豆不能合成淀粉分支酶,而使增多,导致种子较甜,其发生的变异类型是。

27. (12 分)肉毒梭菌(厌氧性梭状芽抱杆菌)是致死性最高的病原体之—,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肉毒梭菌的致病性在于其产生的神经麻痹毒素,即肉毒类毒素。

它是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为一条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lmg 可毒死20 亿只小鼠。

煮沸l min 或75℃下加热5—lOmin,就能使其完全丧失活性。

可能引起肉毒梭菌中毒的食品有腊肠、火腿、鱼及鱼制品、罐头食品、臭豆腐、豆瓣酱、面酱、豆豉等。


面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
请据此回答:
(1)肉毒类毒素的化学本质是,其基本组成单位的结构通式是。

(2)高温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的主要原理是。

(3)由上图可知,该片段由种单位组成。

(4)—分子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个羧基。

(5)肉毒类毒素可用
(填试剂名称)鉴定。

(6)现另有一个含2条环肽的蛋白质,其是由800 个氨基酸合成的,其中氨基总
数为810 个,竣基总数为808 个,该蛋白质中共有个肽键和个氨基。

28. (14 分)某科学家欲探究甲苯对小鼠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

请完成相关问题:
实验课题:探究甲苯溶液的浓度大小对小鼠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的抑制性强弱。

实验材料:浓度为1.6 μg/g、3.2 μg/g、4.8 μg/g 的甲苯溶液、生理盐水、育龄相同的雄性小鼠若干、秋水仙素等。

实验步骤:将小鼠随机等分成四组,分别皮下注射等量的三种浓度的甲苯溶液和生理盐水。

48 h 后注射秋水仙素并处死小鼠,剥离小鼠睾丸曲细精管,将其捣碎、离心、染色,制成临时装片,观察小鼠减数分裂相。

实验结果如下表。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实验分析:
(1)该实验中,实验的自变量为;因变量为。

(2)处死小鼠前,注射秋水仙素的目的是。

(3)该实验可选用作为染色试剂。

(4)从机理上推测,甲苯作用于精母细胞,可能抑制了。

(5)甲苯是致
癌剂,从实验结果上看,过量接触甲苯易造成机体功能减退。

29. (14 分)下图显示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甲病G g)在两个家族中的遗传系谱,其中,Ⅱ—9 不携带致病基因,Ⅲ—14 是女性。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

Ⅲ–14 的基因型是。

(2)除患者外,Ⅲ–13 的直系血亲中,携带有甲病基因的是。

下图显示Ⅲ–14 细胞内9号染色体及其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过程中的变化。

A、B、 C、D、E 是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其中A a 控制乙病,乙病为显性遗传病。

(3)上图甲表示的过程显示9号染色体的结构发生了变异,这种结构变异的类型是。

上图乙的过程①中,染色体发生的行为有(多
选)。

A.螺旋化B.交换C.联会D.自由组合
(4)下列对甲病和乙病致病基因的描述中,正确的是(多选)。

A.两
者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不同
B.各自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遗传
C.两者之间能发生基因重组 D.致
病基因仅由母亲传递
(5)Ⅲ–14 与健康的Ⅲ–13 生育一个患甲乙两种病孩子的概率是。

2018-2019学年上学期开学考试
高二生物试题答案
1.B
2.C
3.C
4.C
5.A
6.C
7.A
8.D
9.D 10.D
11.C 12.C 13.A 14.A 15.D 16.C 17.B 18.A 19.C 20.D
21.A 22.B 23.B 24.D 25.C
26. 高尔基体核糖体(1)解旋酶和A TP 半保留复制
(2)转运R NA(或t RNA ) 信使R NA (或m RNA)
(3)[a]转录(两项都对给1分)
(4)[b]翻译(两项都对给1分)[③]氨基酸(两项都对给1分)水(H2O)
(5)蔗糖(或游离蔗糖)基因突变
内质网—COOH(或羧基)内质网脂质核膜一定流动性受体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27. 蛋白质(多肽) 高温使蛋白质空间结构被破坏 5
2 双缩脲试剂 800 10
28. 甲苯溶液的浓度越高,对小鼠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抑制作用越强 甲苯溶液 的浓度 减数分裂进行的情况 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让减数分裂停止在某一时刻 龙胆紫溶液(醋酸洋红液) DNA 的复制或蛋白质的合成 生殖 29. 伴 X 隐性遗传/X 连锁隐性遗传 X G X G 或 X G X g
Ⅰ–2 和Ⅱ–7 倒位
ABC ABC
12.5%或(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