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影音乐的欣赏原则——以电影《海上钢琴师》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04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



、影视评论
浅析电影音乐的欣赏原则——
—以电影《海上钢琴师》为例
李宛燭
(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一、引言
(一)电影音乐发展的背景
新媒体技术发展带来的视听冲击对电影艺术的发展有着长远的推进作用。

电影的发展历经无声影片到之后离不开人声与音乐点缀的画面,期间优秀电影音乐一直作为一部优秀影片的评定标准,可见其重要性。

电影音乐作为影片情感流露的重要载体,是电影语言艺术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伴随着制片技术的发展与电影艺术的渐趋成熟,电影已作为一个艺术形式的综合载体,其中蕴含多类艺术具象的具体表现,电影与电影音乐已然成为一个相辅相成的共融体。

电影与音乐之间彼此依靠相互作用将艺术性发挥至极、将情感推至浓烈处,音乐在影片中已占据了不可替代的地位。

(二)电影音乐的内容及意义
本文将“浅析电影音乐的欣赏原则”作为主要研讨,向外发散并论及电影音乐的审美特征及其价值功能,且以《海上钢琴师》为主要范例。

探讨分析电影音乐对于电影发展的重要性以及电影音乐配乐的方向及其欣赏原则。

笔者认为,电影的意义在于将生活的镜子打碎,然后将碎片重新拼贴成另一面镜子。

一部好的电影理论著作不是简单的影评呈现,也不是枯燥的学术名词的堆砌,最起码要超越纯粹视听感性,去思考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

电影音乐作为电影的调味剂,将影片所流露的真实情感用音乐的听觉感应传达给观众,达到视听效果的结合,二者犹如鱼儿之于水不可分离,是相互通融的艺术呈现。

二、电影音乐的审美特征与价值功能
电影作为20世纪的伟大发明之一,其丰富人们生活、发展艺术方向,是艺术形式的综合载体。

电影音乐是影片专属的创作音乐,音乐特点符合影片的中心思想,是电影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音乐情感载体。

电影音乐应运而生的背景是音乐与电影的结合,是视听结合的盛宴,也使画面具体形象与抽象情感的综合载体。

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无一不是由优秀导演创新力与接近完美的音乐所结
合而成的,二者的内在互通魅力尤为强烈。

随着制片技术的发展与人们对于审美视角的转变,电影在丰富人们生活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发挥了其艺术魅力的效应,因而电影音乐变得尤其重要,对于更高质量的电影音乐配乐在影片中发挥的艺术价值远高于其经济效益。

电影音乐拥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呈现方式,多感官多方面地丰富升华了电影画面想象以及潜在情感的深层内涵和意蕴,为电影情感主题的表达提供了强有力的听觉支撑,增强了观众的听觉记忆以及主题内涵,也是影片热卖的重要因素。

电影音乐指挥大师孔泽东曾说“电影音乐是现代音乐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些电影音乐在某种意义上甚至比电影本身更具有艺术价值。


(一)电影音乐之审美特征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因为它容易与人类内心产生强烈共鸣,能从人类潜意识中因为它与人类的内心情感最接近,并且常常是从潜意识角度影响我们内在情感的,因而它作为全类艺术中抽象性较强的艺术形式之一。

电影是流动的综合性艺术,在一部完整的电影呈现中,有着众多艺术的碎片体现。

从无声影片、有声影片再到当代的立体3D、4D影片,期间经历了众多的艺术手段发展以及各类艺术家的整体创新努力,其中的科技、艺术形式的发展与是拥有长足进步的。

音乐在节奏、情绪把握等方面也有着各领域的艺术共性,这与电影的画面突显、蒙太奇手法的影片呈现有着相近类似的特点。

当今时代,电影音乐发展形态可以说已接近成熟,从它审美特征以下三方面来看,电影音乐已作为音乐特立独行的分支,产生强大的艺术效应、经济商业效应等,同时又为电影事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资源输入。

因而,电影音乐在电影艺术中有着别致的价值功能与审美情趣。

1.画面的描绘性
随着制片技术的发展与现代电影艺术审美的不断进步,画面、音乐、音效常常作为电影的三元素而共同体现。

“音画同步”是影片中音乐与画面互融的常见形式,也指音乐与画面的情感表达一致,节奏、速度相同,是电影艺术中最常见的
摘要:电影音乐作为画面与情感流露的升华载体,巧妙精细的将影片中的人物形象特点通过音乐表达出来,并将其与观众的主观反映恰当相融。

在欣赏电影音乐的同时应当结合画面的效果,通过视听结合将音乐的潜在情感挖掘出来。

通过浅易分析电影音乐的审美特征以及欣赏原则我将电影音乐之于电影的重要性进行浅析阐释。

通过电影音乐的价值来看,优秀的电影音乐能更好的将画面与音乐结合,最大极限的将电影内容的潜在蕴意、情感传递给观众,升华情感主体,最终达致完美的视听效果。

关键词:电影;电影音乐审美;电影音乐欣赏原则;《海上钢琴师》
中图分类号:J6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9)12-0107-03
作者简介:李宛燭(1998-),女,四川成都人,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
院,音乐表演民族声乐方向在读本科生。

107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04
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
影视评论
音乐描绘手法。

该手法运用普遍,音乐能够恰当的对影片情节的描述产生更好的听觉效果,能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影片的画面感以及视觉冲击下带来的情感体验。

2.情感的互融性
优秀的电影音乐除了拥有冲击力强的画面感之外,应该还要在影片的情节上下功夫,从而表现深层次的情感思想,同时还要增加电影情节的表现力和扩张力,将人物的特点与个性放大,同时也是情感载体的单位体现。

当音乐出现在画面之外的情节中,“听觉蕴积”作为重要的视听方向,使观众在画面与听觉引领下沿着非音乐因素指定的方向联想、想象。

“听觉蕴积”是指具有相当丰富的审美经验、审美心理、音乐积累、个人趣味等。

观众的想象程度往往取决于个性的情感释放与内在文化修养的共同体现。

3.构思的艺术性
法国影视评论家萨杜尔曾说“电影的伟大就在于它是很多其他艺术的综合。

”不可否认的是电影集合了各种艺术形式,如美学、心理学、声学、设计学等,它是艺术整体形式的集中再现。

不过对于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而言,其构思精妙性、伦理道德性以及艺术性都是衡量整部作品的重要标尺。

音乐的基本要素有旋律、节奏、和声、音响,其对于影片画面的整体构造有着重要的影响。

反之,电影音乐创作的音乐形象会受到影片艺术的总构思和视觉画面冲击的制约。

音乐创作的灵感来源于作曲家的主观内心世界的流露。

传统的音乐创作多是曲作家人生经历感慨或者是为时代应运而生的伟大作品。

通过初探发现,在电影作品中音乐,多是以服务画面的视觉效果而生的,很少有作曲家内心情感世界的流露,最多是创作风格上的差异。

如日本作曲家久石让,为宫崎骏的动画配乐以及北野武的影片作品配乐的风格就有很大差异,一是轻快活泼,另一方是沉稳带有创新含义。

因而影片创作构思必须以影片的思想中心流露、艺术结构为基础,将音乐的听觉效果与电影音乐结合,融合为一,必须与影片主角的喜怒哀乐结合,将影片中人物情感流露融为一体,是为情感再现服务的。

相较于纯音乐而言,电影音乐更容易被听众所理解感悟,因为它伴有创作的画面感,其视觉记忆可让听众更好的记住电影音乐的音效。

从而更将音乐的情感含义升华,更好的传播与理解。

(二)电影音乐的价值功能
音乐在电影中的价值功能体现在多个角度。

首先具有艺术构思性,紧扣电影内容和情节的进展来阐述影片主题和表达人物情感;其次采用强化画面表现力或者通过渲染、暗喻式的表现方法,实现与影片的整体内容相结合,增加剧情内容的表现力,为故事情节的深入发展埋下伏笔;电影音乐还可以对场景氛围进行烘托以及对人物性格进行刻画,引起观众共鸣。

三、电影音乐的欣赏原则
《海上钢琴师》这部电影作品是由意大利著名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所总执行导演的,脚本的撰写根据长篇名著《二十世纪》改编而来。

音乐由著名的意大利作曲家埃尼奥·莫利康内作曲,该影片获得过1999年第57届金球奖中的最佳音乐奖。

影片中用爵士钢琴的音响效果作为整部作品的音响呈现。

不仅在音响上为影片铺垫华丽色彩,同时在拍摄手法上面也充分体现出场面的独特性、独特视角以及画面的充实性,给观众带来极大的情感冲击,是一部深受观众喜爱的、能够从中体味人生百态的优秀作品。

爵士钢琴在整部作品中的运用也是及其
成功并具有典型性的。

(一)影片背景及创作目的
《海上钢琴师》以两次世界战争作为时代大背景,结合后现
代音乐风格。

当时的音乐风格主要以爵士乐为主。

电影主人公出
生在海上,从小对钢琴有着莫名的天赋,那时的钢琴音乐深受爵
士音乐的影响,主人公是位擅长爵士钢琴的天才音乐家,从而使
这部自传体式的影片作品的音乐具有浓厚的、独特的爵士风格,
从而使整部电影充满了浪漫式罗曼主义的味道。

该影片音乐基调方向的建立则主要受到影片故事的时代大
背景、主人公独特设定的性格特点、传奇经历等因素的影响。


而将音乐与故事的情节性巧妙结合,从而一部完整的影视作品
呈现出来了。

爵士钢琴的主要特点主要分为三方面:
(1)带有时代性蓝调色彩的旋律;
(2)复杂多变的节奏形态,充分运用切分音等特殊节奏,比
如探戈类、歌舞类以及摇摆式音乐风格;
(3)钢琴技法炫技特写。

爵士钢琴是一种综合节奏、旋律的
创造式音乐类型,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其特殊的节奏形态。

惯用
休止、连线以及重音记号等,将特殊的节奏形态寓于爵士风格特
色的音乐特色之中,为影视作品的情感所说增添光彩。

(二)深入探析影片音乐风格的特点
对于爵士钢琴,除了拥有蓝色魅力的完全移动性的旋律,人
们可以欣赏表演的快乐。

激情表演是另一个特点吸引了人们的
关注。

特殊技能是即兴爵士乐钢琴家必不可少的。

由于没有事先
的完整记谱法,因而它需要即兴演奏。

因此,其优点和缺点是完
全依赖于有艺术性钢琴家。

其中主人公英雄电影《海上钢琴师》,
当然,为了证明他的高超技能对于导演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考验,
诸如这样的爵士音乐与电影的组合,需要用到许多特殊的摄影
技术与创新角度、演奏技巧和个人风格等。

特殊拍摄角度,选择
另一种方式来表达夸张表现的影响。

相较于古典钢琴,爵士钢琴都有自己的和弦和对位的功能。

剩下的旋律爵士钢琴音乐为九和弦,节奏强烈的方向和节奏的
节奏和韵律的节奏,和谐的和弦使用,并与爵士钢琴中额经典记
谱法相结合,从而更丰富这样的摇摆节奏和娱乐。

许多电影来证
明爵士乐,《海上钢琴师》的各种特性的音乐,使它们成为最有魅
力电影作品之一。

具体来说,爵士钢琴的音乐风格是人格、情绪
变化,以及人物性格的变化。

(三)恰当结合音乐与画面的融合
以情入心与画面感的恰当结合,再结合电影的背景以及其
他的创作手法。

电影《海上钢琴师》中,作曲家埃尼奥·莫利康内
造诣颇高,他对各种音乐风格的的理解有自身独到的见解,对情
感的理解有加以主观情感色彩的流露。

爵士钢琴为影片营造了特有的氛围与浓烈的情感色彩,烘
托主人公高超的琴技,加强音乐的爵士风格的显现、也突出即兴
演奏的魅力、在凸显人物性格与个性特征方面起了极其重要的
作用。

四、结语
通过对初探电影音乐的艺术特性,我们大体知道电影音乐
的审美特征可以从画面的描绘性、情感的互融性以及构思的艺
术性三方面来分析。

并且将作品的背景元素以及各种系统元素
的音乐形式带入作品中进行深入领悟,才能体会到电影音乐的
独具魅力与美感。

欣赏电影音乐的原则实际是将个人主观情感

108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04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影视评论

,,。

与音乐的潜在情感相结合,从而将其中的画面艺术性进行深化。

电影音乐只是一个主观思想的载体,是为电影作品添彩的一个
重要艺术形式。

通过对《海上钢琴师》电影音乐的浅易探析,我们对具体作
品的分析有了一个初步的方向,通过导演创作背景、创作目的、
影片主要内容以及电影音乐的作曲家的创作风格、手法的分析
等等。

对电影音乐的总体分析有了艺术分析的大方向,这是让我
们更好理解电影作品的重要载体。

在今后的电影音乐欣赏中,我们应该深入的将影片作品与
音乐相结合比较,这样更能将电影音乐的专属效应深化,从而达
到它的价值功能且同时兼具美感的艺术性。

参考文献:
[1]闻大卫.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的完美结合—简析电影《海上钢琴
师》中的画面与音乐[J].中国音乐,2010(03).
[2]刘盛楠.由《海上钢琴师》浅析电影音乐的功能[J].大舞台,2011
(04).
[3]扣蕊.论电影《海上钢琴师》中钢琴音乐的巧妙运用[J].电影音
乐,2013(12).
[4]王敏.音乐中的精灵:爵士钢琴—《海上钢琴师》中的钢琴音乐
[J].电影文学,2012(05).
[5]陈晓芸.用音乐演绎生命—电影《海上钢琴师》钢琴作品赏析[J].
电影文学,2012(11).
[6]侯燕.音画统一与视听合一—电影音乐特性研究[J].中国音乐,
2007.
品变得容易被更加广泛的听众们所接受。

而实践
的证明则无疑是成功的,毕竟雅俗共赏的创作往往更加容易得
到大众们的欢迎。

这种尝试极大的拓宽了萨克斯管音乐发展的
路径与方向,相信在往后,会有更多的容易被听众接受的作品出
现。

(三)向更加学术化的发展
任何曲目的产生都离不开作曲家与演奏者的协同合作,而
萨克斯管亦是如此。

与其他的历史悠久的乐器不同,萨克斯管本
身因为其发展起步时间较晚,所以它在二十世纪之前的曲目库
等同于虚无。

但这也恰恰让萨克斯管脱离了与其他乐器不同的
束缚,使其成为一个拥有着丰富变化的乐器,而这种特性,则非
常适合于现代音乐的演奏。

所以近几十年来,为数众多的作曲家
们为萨克斯管创作了丰富的现代音乐曲目。

萨克斯管音乐在学术化发展的方面,主要是依托于各个音
乐学院里面的教师与学生对最新创作出来的曲目进行探讨研
究。

笔者也曾参与过自己音乐学院的作曲教师最新作品的试演
当中,作曲家当时模仿苏格兰风笛为四把萨克斯管创作了一首
室内乐作品,并获得了成功。

然而在更多的时候,作曲家们会像
科学研究人员做实验一样尝试各种各样全新的演奏手法和模
式,并通过学生以及听众的反馈进行研究、学习。

在这种尝试模
式中,作曲家会将摒弃以往的手法,追求创新。

例如将节奏变化
为完全自由、大量使用微分音程从而创作出极端的听觉效果以
及迅速且夸张的力度变化等等。

将音乐变得学术化,其核心在于不停地尝试、进行创新。


院里的研究更多的是将其产出的作品变得具有引领性,例如各
个时期的先锋派音乐作品。

现在也有更多的作品的表现形式已
经不限于谱面上所有的音符,甚至开始追求其在舞台上展现时
的效果,包括舞台上的灯光,演奏者的演奏姿势等等。

这是因为
在过去几十年中,即兴音乐(improvisation)被越来越多的人所
接受,即兴音乐讲究偶然性,也就是在音乐表演过程中带给听众
与预期不一样的效果。

这种形式的创作对于萨克斯管音乐的曲
目丰富量以及表演形式的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三、结语
萨克斯管音乐的发展在近几十年里,拥有着一个视野无限
的历史。

从最初只拥有着一个固定且狭小的曲目量的乐器,发展
为今天的一位拥有着丰富变化的宠儿。

值得高兴的是,在各个风
格的音乐里,萨克斯管都拥有着重要的一席之地;然而也并不是
所有的曲目都能够完全被大众接受。

我们需要做的,是在现有的
基础上不停的进行创新以及尝试,也只有这样,萨克斯管音乐的
发展才能变得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陈鸿铎.一曲充满人性力量的悲歌梁雷的协奏曲《潇湘——
—为中
音萨克斯管与管弦乐队而作》评析[J].音乐研究,2016.
(上接第74页)
109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