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生态足迹模型的应用研究文献回顾与展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生态足迹模型的应用研究文献回顾与展望
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不断突出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普及,生态足迹模型作为衡量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的重要工具,备受关注。

本文就国内外生态足迹模型的应用研究文献进行回顾与展望。

1. 建立和完善生态足迹模型体系
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立和完善生态足迹模型,包括中国生态足迹模型、城市生态足迹模型、工业生态足迹模型等。

2. 生态足迹模型与生态平衡分析
生态平衡分析是评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生态足迹模型则是量化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通过将两者结合分析,可以更全面、准确地评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

因此,研究者逐渐将生态足迹模型与生态平衡分析结合,进行综合评估,例如江苏省生态足迹与生态平衡分析。

3. 生态足迹模型应用于可持续发展评价
生态足迹模型作为评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正在被广泛使用。

在我国,也有一些相关研究,例如上海市可持续发展评价。

4. 生态足迹模型应用于环境政策制定
生态足迹模型在环境政策制定中也有广泛应用。

例如,海南省在制定《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中,也使用了生态足迹模型。

1. 生态足迹模型应用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比较
生态足迹模型可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生态环境进行比较,从而评估其可持续性。

例如,Wackernagel等人使用生态足迹模型分析了乌干达、荷兰和美国三个国家的生态问题。

生态足迹模型也可以应用于城市规划中。

例如,美国洛杉矶市使用生态足迹模型,评估城市的生态足迹,并制定出可持续城市发展计划。

生态足迹模型对企业的可持续性评价也有重要作用。

例如,帕特尔等人使用生态足迹模型评估了印度两家制药公司的可持续性。

三、展望
尽管生态足迹模型在可持续发展评价、环境政策制定、城市规划等领域已经有较多应用,但仍需进一步完善,例如:如何量化不同能源的影响、如何量化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等问题。

2. 生态足迹模型需要和其他评价模型结合使用
生态足迹模型是评估人类对生态系统影响的一种重要方法,但其本质是量化方法,仍需与其他评价模型结合使用,如可持续发展指数、生物多样性指数等。

3. 生态足迹模型应用的制度和法规落地需要加强
随着生态足迹模型的不断完善和应用,相关的制度和法规亦需要相应调整。

因此,可以加强相关法规和标准的制定工作,推动生态足迹模型在实践中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