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感特征比较东西方爱情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传媒学院09广播电视新闻1班刘娇娇090142
从xx特征比较东西方xx
内容提要:
俗语xx: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诗中总是不乏赞美情人的美的诗句。
但是犹豫中西方历史传统与文化背景的不同,对于美的理解也有很大不同。
本文主要探讨中西爱情诗中对于美的不同表达方式。
主要聂鲁达的《女人的身体》和《西厢记》中张生邂逅崔莺莺为主要例子进行比较。
关键词:
肉体、脸部五官、神态、聂鲁达《女人的身体》、《西厢记》、直接描写、比喻
爱情,无论在中西方都是很重要的。
孔子云:
不学诗,无以言。
而《诗经》开篇:
《关雎》,说的正是爱情。
在西方世界如此重要的《圣经》也有这样的句子:
爱情,众水不能息灭,大水也不能淹没,若有人拿家中所有的财宝要换爱情,就全被藐视。
爱情,不同于亲情,没有血缘的联系却成为一家人。
也不同于友情,爱情是灵与肉的交欢。
美人是祸水,但依然让人趋之若鹜。
正如诗云: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xx城,再xx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诗人们总是乐此不疲地赞美着美丽情人的美。
但是中西方的审美观是存在很大差异的:
西方社会历来崇尚肉体美,并奉之为偶像。
他们认为美妙肉体是上天的恩赐,应该欣赏和赞美。
而西方人情感的表达又是直接而奔放的,所以西方的使人们大都直截了当地赞美情人的肉体。
正如聂鲁达诗作《二十首情诗与一支绝望的歌》中开篇那首《女人的身体》:
女人的身体
xx
女人的身体,白色的xx,白色的大腿,
你委身于我的姿态就像这世界。
我粗犷的农人的身体挖掘着你,
并且让儿子自大地深处跃出。
我曾孤单如隧道。
群鸟飞离我身,
而夜以其强大的侵袭攻占了我。
为了存活,我锻造你如一件武器,
如我弓上之箭,如我弹弓里的石头。
但报复的时刻已到临,而我爱你。
啊,乳房之杯!啊,迷离的双眼!
啊,阴部的玫瑰!啊,你缓慢而悲哀的声音!
我的女人的身体,我将固守你的xx。
我的渴望,我无尽的苦恼,我游移不定的路!
流动着永恒渴望,继之以疲惫,
继之以无穷苦痛的黑暗的河床。
这首诗饱含热情地xx了情人的肉体:
大腿、乳房、眼睛、阴部、声音……让人比较费解的是诗歌的最后三句,似乎充满了痛苦。
我有几种猜测:
一、他不能与情人在一起。
游移不定的路是否说明他将离去,而远方未知。
二、肉体美是短暂的,为这美的消逝感到苦恼。
上一句中:
我将固守你的xx。
然而对于残酷的时间来说、固守美人的美是一件虚妄的事,所以痛苦。
三、对于生命的悲观。
诗中说道:
我曾孤单如隧道。
群鸟飞离我身,而夜以其强大的侵袭攻占了我。
生命最大的悲剧是孤独。
而孤独的夜晚更是让人难受。
诗人也许感受到这一点,那么美好的肉体也无法改变这一事实,想来也叫人心酸痛苦。
也许我的猜测有些荒谬,但是诗歌最有趣的地方不就是用跳脱的意象让读者猜测其中意味。
这首诗虽然热热闹闹地赞美了情人的肉体,但依旧透露出隐隐的哀伤。
可见西方诗歌并非都是单纯的赞美肉体,这就深刻多了。
中国的诗歌则表现得含蓄的多。
中国诗人对美人的赞美似乎更注重细节。
诗经中: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
xx,美目盼兮。
这几句是中国古诗中描写美人最经典的几句,也只是着力于对细微处的描写,比如:
手、肤、齿、目……善用比喻,形象仿佛让人刻进脑子里。
再看看《西厢记》中,张生邂逅崔莺莺的描写:
初初见面:
身单着香肩,只将花笑拈。
未语人前先腼腆
樱花红绽
玉粳白露
解舞腰肢娇又软
千般袅娜
万般旖旎
似垂柳晚前风
短短几句描写中,三个比喻,以樱花喻朱唇,以玉粳喻皓齿,以垂柳晚前风喻腰肢,无一不让人遐想万千。
中国古诗词美在含蓄,中国美人亦美在含蓄。
似神仙归洞天
空余下xx烟
只闻得鸟雀喧
似乎是在说:
美人离去,整个世界都安静了。
三句话中并无一句直接写美人如何美,但句句都在说这个美人了不得啊!简单的描写似乎让人感觉身临其境,幽思飘远。
中西方爱情诗在描写美人是最大的不同应该就是赞美的具体内容与赞美方式上的差别。
西方爱情诗大都直接赞美肉体,热烈奔放。
而中国诗歌善用比喻、神态描写等各种方面来形容美,语言也较之西方含蓄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