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市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
1. (2分)(2019·濉溪模拟) 科学技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下列技术或工艺中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 . 量子技术的信息传输
B . 石墨转换石墨烯
C . 机器人踢球
D . 太阳能发电
2. (2分)(2017·郑州模拟) 空气中含量较多,且能用于填充食品包装袋的气体是()
A . 氮气
B . 氧气
C . 稀有气体
D . 氢气
3. (2分)(2017·秀洲模拟) 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A . 中子数不同
B . 质子数不同
C .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 . 核外电子数不同
4. (2分)(2018·葫芦岛) 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A . 泥土
B . 面粉
C . 冰糖
D . 豆油
5. (2分)(2016·崇川模拟) 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 . 液态氧
B . 加碘盐
C . 酸牛奶
D . 不锈钢
6. (2分) (2016九上·唐河期末) 用CO2和NH3合成尿素[CO(NH2)2]是固定和利用CO2的成功范例,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H3=CO(NH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尿素中有2个氮原子
B . 参加反应的CO2与NH3的质量比是44:17
C . 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g
D . 该反应是充分利用CO2的一种有效途径
7. (2分)为防止面粉加工厂爆炸,应张贴的标志是()
A .
B .
C .
D .
8. (2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 . 氧气急救病人
B . 干冰人工降雨
C . 生铁铸造铁锅
D . 铜丝制造导线
9. (2分)(2018·长沙模拟) 下列有关资源、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铜
B . 石油炼制可得到汽油、煤焦油、航空煤油等
C . 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
D . 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其他能源有氢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
10. (2分)(2017·平谷模拟) 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氧分子的是()
A . O2
B . 2O
C . 2O2
D . 2O2-
11. (2分)一种铁原子的原子核内有26个质子和3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 . 4
B . 26
C . 30
D . 56
12. (2分)(2016·淄博) 如图为实验室新购置的盐酸试剂瓶标签上的内容,用掉一部分盐酸后(忽略盐酸
的挥发),不能再表示试剂瓶中剩余盐酸信息的是()
A . 37%
B . 36.5
C . 1.19g/cm3
D . 500mL
13.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室内放置一盆水,就可防止煤气中毒
B . 夜晚厨房天然气泄漏,应立即开灯检查
C . 在加油加气站,可以随意接打手机
D . 久未开启的地窖,进入之前应做灯火实验
14. (2分)(2018·吉林) 有关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 . 石墨做电极
B .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 . NH4Cl当做复合肥使用
D . 小苏打用于焙制糕点
15. (2分) (2018九上·宜宾期末) 下列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粒子中,易失去电子的是()
A .
B .
C .
D .
16. (2分)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 . 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B . 用警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分子在不断运动
C . 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
D . 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17. (2分)(2017·宝应模拟) 如图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
B . t1℃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C . t2℃时,将10g甲加入50g水中,得到60g饱和溶液
D . 将t3℃时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18. (2分)(2017·秦淮模拟) 有些共享单车非常轻便,其车身主要是航空铝合金材质。

铝合金属于()
A . 合成材料
B . 金属材料
C . 天然材料
D . 复合材料
19. (2分)下列物质常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是()
A . 大理石和稀硫酸
B . 石灰石和稀盐酸
C . 碳酸钠和稀盐酸
D . 碳酸氢钠和稀盐酸
20. (2分)(2017·深圳模拟) 下列实验中,仪器和用品的选择合理的是
A . 用KMnO4制O2——①②
B . 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O2—⑦⑧⑨
C . 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CO2——②③④⑤
D . 收集CO2气体——⑥⑦
二、填空题 (共14题;共67分)
21. (3分)(2018·齐齐哈尔)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铁强化酱油”可补充人体所需的铁元素,铁元素摄入不足可能会引起哪种疾病?________
(2)塑料的用途广泛,请写出塑料的一条优点。

________
(3)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这是为什么?________
22. (4分) (2018九上·邵阳期末) 学好化学,能使我们更好地认识各种现象,更合理地解决实际问题。

(1)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干冰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将天然水变成最接近纯水的方法是________。

(3)生理盐水中溶质为________(填名称)。

(4)在新农村建设中,许多家庭兴建沼气池,沼气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填化学式)。

23. (3分) (2018九上·丰台期末) 根据下图装置回答实验室制取氧气及氧气性质的相关问题。

(1)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操作是________。

(3) B中观察到木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说明氧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

24. (5分)(2018·东莞模拟) 2016年8月我国自主研制的“海斗”号无人潜水器成功进行万米级下潜应用,这标志着我国研制无人潜水器能力已进入先进国家行列之中。

(1)无人潜水器耐压壳使用的是钛铝合金材料。

下列不属于钛铝合金性质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密度大 b.硬度大c.抗腐蚀
(2)无人潜水器通信传输系统中使用了光导纤维。

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则光导纤维属于________(填字母)。

a.金属材料b.无机非金属材料
c.合成材料d.复合材料
(3)无人潜水器中的管道通常用聚乙烯为原料生产。

此类合成材料还有聚丙烯、涤纶、聚酯、氯纶、聚氯乙烯等。

①聚乙烯属于________(填字母)
a.塑料b.合成橡胶c.合成纤维
②聚乙烯的化学式为(C2H4)n,则聚乙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③生活中区分聚乙烯、聚氯乙烯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

25. (2分)(2018·长沙模拟) 按照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镁带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
(2)实验室常用锌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取氢气:________。

26. (4分) (2017九上·东平期末) 目前,我国的能源主要依赖于化石燃料,因此开发利用新能源显得格外重要.
(1)常见的三种化石燃料包括石油、天然气和________.美国墨西哥湾石油钻井平台爆炸,大量石油泄漏燃烧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开发公司采用堵塞油管、喷水的方法灭火.其中喷水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_;
(2)利用新能源发电的类型有潮汐能发电、地热能发电、________等(请举一例);
(3)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其主要成分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如果开采和贮存方法得到突破,“可燃冰”可以成为未来的新能源.“可燃冰”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7. (4分)(2017·钦州港模拟) 鸡蛋腐败时会产生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硫化氢气体(H2S),硫化氢气体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吸入量过多会使人中毒身亡,它在空气中点燃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硫和水,把硫化氢气体通入浓硫酸中,发生的反应为H2S+H2SO4(浓)= SO2+X↓+2H2O根据以上信息回答问题:(1)
硫化氢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
(2)
硫化氢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
(3)
硫化氢与浓硫酸反应时,生成物中X的化学式是________
(4)
若尾气中含有硫化氢气体,用浓硫酸来吸收行吗?为什么?________
28. (3分)人体所需的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主要从蔬菜、水果中摄取.请计算:
(1)
维生素C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的最简整数比为________ .
(2)
若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0.3%的维生素C溶液1000g,需要维生素C的质量为________ g,水的质量为________ g.
29. (4分)(2016·宽城模拟) 回答下列问题.
(1)
已知4NH3+3O2 2X+6H2O,其中X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
除去稀盐酸中的少量硫酸,通常加人的一种盐溶液是________溶液;
(3)
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 . 酒精灯使用后一及时用嘴吹灭火焰
B . 厨房中煤气泄漏一立即打开抽油烟机
C . 家用电器着火一直接快速用水浇灭
D . 房间内着火逃生时一要弯腰低姿行进.
30. (8分)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制备常见气体,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
(2)装置A为气体发生装置,在试管内的适当位置放入________、________制取氧气,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若用装置B收集的氧气不纯,原因可能是________(写一种).
(4)用装置C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________.
(5)选择仪器D~I完成下列实验操作: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CO2并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应选仪器________(填序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1. (3分) (2018九上·绵阳期末) 如图是一个具有刻度和活塞可滑动的玻璃容器,其中有空气和足量的白磷,将它放在盛有沸水的烧杯上方,进行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测定空气中________的体积分数.白磷着火燃烧,活塞先右移,后左移,
最后
停在刻度约为________(填整数)的位
置上.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
算,
________约占.
32. (13分) (2017九下·盐城月考) 以下是两位同学参加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考查测试的情况和对实验的思考,请回答相关问题。

【小华同学抽到的题目是“氧气的制取”】
(1) E仪器名称________;H用完后,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原因是________。

(2)该题要求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实验时小华选用的仪器(毛玻璃片、胶皮管等未画出)可能是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3)下面是小华同学的部分实验操作,其中不合理的是。

()
A . 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加药品
B . 先固定试管,后放置酒精灯
C . 先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后加热试管
D . 实验结束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
(4)【小刚同学抽到的题目是“粗盐的提纯”】
小刚完成该实验的部分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其中有明显错误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5)小刚查阅相关资料得知:粗盐中除含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外,还含有少量的MgCl2、CaCl2等可溶性杂质。

则上述实验得到的蒸发皿中的固体属于(填字母序号)
A . 化合物
B . 单质
C . 纯净物
D . 混合物
(6)为了得到纯净的氯化钠,小刚将蒸发皿中的固体又作了如下处理(假定杂质只有MgCl2、CaCl2二种):
A.该方案中加入的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要稍过量的原因是________。

B.操作②的名称________;操作③中滴加的试剂的名称是________。

C.操作④是将溶液B倒入蒸发皿中,加热并不断搅拌,直到________时(填现象),停止加热。

33. (5分)(2018·重庆模拟) 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_____(填序号)。

A . 铂金饰品
B . 铁锅
C . 铜导线
D . 铝合金门窗
(2)为验证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丽丽和强强同学设计了不同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都达到了实验目的。

他们所用的试剂有锌片、铁片、铜片、硫酸锌溶液、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

实验方案如下:实验方案方案一方案二
实验操作
一种金属放入两种溶液中两种金属同时放入一种溶液中
①方案一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②方案二中选择的溶液是________溶液。

③军军同学又设计了一个新的方案,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将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一种溶液中,该溶液中的溶质在物质分类上和前两位同学所用的试剂不同,他选择的溶液是________。

34. (6分) (2018九上·无为期末) 某同学利用“多米诺骨牌”效应,设计了如下图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

打开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很快看到E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且溶液由紫色变红色。

请据图回答问题:
(1) 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B中白磷不燃烧,原因是________。

(2) C、D中看到的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E中颜色变化的原因________;用F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共1题;共11分)
35. (11分) (2016九上·新野期末)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要求发达国家限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
(1)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2)科学家采用“组合转化”技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X和水,2CO2+6H2═X+4H2O请写出该化工原料X的化学式________
(3)为了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康康用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进行了如图的实验.
观察到Ⅰ、Ⅱ中的小花均不变色,Ⅲ中的小花变为红色,请回答:
①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________
②老师认为此实验还不足以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酸,请补充实验加以证明.________
(4)为了减少CO2的排放,某同学依据所学知识,设计了如下方案.
CaO+H2O═Ca(OH)2 Ca(OH)2+CO2═CaCO3↓+H2O你认为该同学的思路能减少CO2的排放吗?请简述理由.________
(5)为减缓温室效应对环境的影响,你能做些什么?(列举一条具体措施)________
(6) 10gCu和CuO的混合物在加热情况下通入CO充分反应后,冷却得固体质量为8.4g,求原混合物中CuO 质量分数.
四、简答题 (共1题;共5分)
36. (5分)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现有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20g.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8%,高温加热该混合物一段时间后,产生4.4g二氧化碳.计算:
(1)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
(2)剩余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到0.1%).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二、填空题 (共14题;共67分)
21-1、
21-2、21-3、22-1、22-2、22-3、22-4、23-1、23-2、23-3、24-1、24-2、
24-3、25-1、25-2、26-1、26-2、26-3、27-1、27-2、27-3、27-4、28-1、
28-2、29-1、29-2、29-3、30-1、
30-2、30-3、30-4、30-5、31-1、32-1、32-2、32-3、32-4、32-5、
32-6、33-1、
33-2、
34-1、
34-2、
34-3、
三、实验探究题 (共1题;共11分)
35-1、
35-2、
35-3、
35-4、
35-5、
35-6、
四、简答题 (共1题;共5分)
36-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