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凝治疗:一个以病人为中心的成功模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凝治疗:一个以病人为中心的成功模式Geschwindner RF;冯艳平(摘)裴志勇(校)
【期刊名称】《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年(卷),期】2005(24)9
【摘要】抗凝治疗的目的是干扰血液凝固,防止血栓形成,而抗凝到一定强度就有出血的危险,已有多项研究探讨了获益最大、危险性最小的理想抗凝治疗范围.只有在给药剂量合适、国际标准比率(INR)在治疗范围内时,抗凝治疗才会获益.如INR值波动在指南推荐的范围以外时,需要经常抽血化验,调整剂量.频繁的剂量调整会给病人带来诸多不便,如老年人可能觉得麻烦,年轻人可能觉得会耽误工作.
【总页数】1页(P521-521)
【关键词】抗凝治疗;病人为中心;治疗范围;给药剂量;血液凝固;血栓形成;国际标准;INR值;抽血化验
【作者】Geschwindner RF;冯艳平(摘)裴志勇(校)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4.2;R472
【相关文献】
1.抗凝治疗:一个以病人为中心的成功模式 [J], 冯艳平
2.维持性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抗凝治疗多中心流行病学分析 [J], 冷彦飞;李磊;王学鹏;王若霜
3.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成功消融后的长期抗凝治疗必要吗? [J], 杜为;曹克将
4.单中心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状况分析 [J], 杨玉辉;郑卫星;黄明方;林毅;曹小织;章文莉;罗助荣
5.以中心医院支持基层医院主导的门诊抗凝管理模式对房颤患者抗凝效果的影响[J], 於成元;莫懿飞;徐栋敏;汪华成;王美仙;陈春华;李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