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富阳二中10-11学年高二语文3月质量检测试题苏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富阳二中高二3月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一、语基题( 18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
1.下列词语加点的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雇佣.(yōng) 风靡.(mǐ) 复辟.(pì) 愀.(qiǎo)然作色
B.鸩.(zhèn)毒编纂.(zuǎn) 分蘖.(niè) 纡.(yū)尊降贵
C.场.(cháng)院鳍.(qí)翅剽.(biāo)悍戎马倥偬.(zǒng)
D.笑靥.(yè) 铜臭.(chòu)骟.(shàn)马载.(zài)歌载舞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我举起沉得像铁棍似的单管猎枪,冒冒失失地朝天开了一枪,随着砰的一声震耳欲聋的
巨响,一道红光直冲云霄。

B.如果这个斑点是一只钉子留下的痕迹,那一定不是为了挂一副油画,而是为了挂一副小
肖像画。

C.大炮滚动得太猛烈,使得它的形状也看不清楚,有时在灯光下它显出黑色,有时在黑暗
中它反射出蒙胧。

D.她头上的确长着一对“掎角”——那是盘在头顶两旁的发辫,上面还包着几方头巾,因
此她的头显得格外大。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 从“文学史”到“学术史”,再到“教育史”,十五年间,我的学术兴趣时有推移;每
次转折,《读书》都曾慷慨地提供篇幅,让我留下雪泥鸿爪
....,真是感激不尽。

B. 雨果是一个谙熟艺术奥秘并且酷爱建筑艺术的作家,他的赞誉可谓切中肯綮
....,圆明园确实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艺术宝库中最璀璨的瑰宝之一。

C. 姚明因为右脚踝再次应力性骨折,将缺席本赛季余下的全部比赛,这个消息对于热爱
姚明的球迷来说无疑于平地一声雷
.....。

D. 本周,陈水扁之子陈致中带着33名新当选的扁系新科议员,在关押陈水扁的台北监狱
墙外宣誓就职。

场面不大,只有200来人围观支持,但反映出扁系欲卷土重来
....的态势。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如果我们这一代人智慧不够,难以解决钓鱼岛争议,起码可以就如何防止危机不再升
级而作出努力,这有助于中日战略关系重新起航。

B. 因此,当出现食品推动的通货膨胀时,政府不仅要采取一些应急的措施,如对低收入
者发放临时价格补贴,更应该在制度层面上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和失业保险标准。

C. 中国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产品开发的同时,需要将旅游业建设的构想更多地和
当地普通民众沟通,游客和居民之间有一个良性和谐的关系。

D. 我们生活的情态就如同描绘在瓷砖上的粗细条图案:过于靠近,便无法看清这些图案
所营造的效果;只有从远距离审视,才能从整体上感受这些图案的美丽。

5.写出下列条件中对应的内容。

(2分)
(1)迷惘的一代《太阳照样升起》美国对应的作家:▲
(2)娜塔莎史诗般的巨著列夫·托尔斯泰对应的作品:《▲》不同的作家用自己独特的生活经验和个性的艺术手法清晰或隐晦地表现对母题的阐述与发挥,从而出现同一母题下不同风格的经典作品。

根据你的阅读,写出下面不同作品的母题。

(3)《丹柯》、《老人与海》、《西游记》、《水浒传》:▲
(4)《雪山飞狐》(金庸)、《哈姆雷特》、《铸剑》(鲁迅《故事新编》):▲
6. 人肉搜索一般是指通过众多网友的力量,每个遇到困难的人提出问题,而有这方面知识
或者线索的人就对其解答、分析,可以说是一种问答式搜索。

当然人肉搜索也带来一些问题,请你拟两点反对人肉搜索的理由。

(4分)
(1)▲
(2)▲
二、现代文阅读(22分)
(一)阅读下面《炮兽》的片段,完成相应的题目。

(7分)
老头儿转向布瓦斯贝特洛伯爵,把他身上的圣路易十字勋章取下来,系在炮手的短衫上。

“乌拉!”水手们欢呼起来。

海军陆战队的兵士们举枪致敬。

那个年老的乘客用手指指着受宠若惊的炮手,继续说:
“现在,把这个人拉去枪毙。


惊惶代替了欢呼。

于是在坟墓般的静寂中,老人抬高了嗓音。

他说:
“一个疏忽危害了这只船。

到了现在,这只船也许已经没法挽救。

在海上,就是面对着敌人。

一只渡海的船就是一支作战的军队。

风暴隐藏着,可是并没有消失。

整个大海就是一个陷阱。

面对着敌人的时候,犯了任何过失都要处以死刑。

没有任何过失是可以补救的。

勇敢必须奖励,疏忽必须惩罚。


这些话,一句一句说出来,缓慢地,严肃地,带着一种毫不变动的节奏,仿佛斧子砍在橡树上。

老头儿望着兵士们,加上一句:
“执行。


那个胸前闪耀着圣路易十字勋章的汉字低下了头。

布瓦斯贝特洛伯爵做了一个手势,两个水手走下中甲板,然后带着裹尸布回来。

船上的随军神甫从开船起一直在军官们的饭厅里祈祷,也跟着两个水手来了。

一个曹长从排列着的海军陆战队中喊出了十二个兵士,把他们排成两行,六个一行。

炮手一句话也不说,走到两行兵士中间。

随军神甫手里拿着十字架,走上前,战在炮手旁边。

“开步走。

”曹长说。

两排兵士用慢步向船头走去,两个水手拿着裹尸布跟在后面。

一种阴郁的静寂笼罩着全船。

远远的飓风在呼啸。

过了几分钟,黑暗中响起了枪声,闪过一道亮光,然后一切复归静寂,再听见尸首跌落海里的声音。

老人仍旧靠在主桅上,抱着双臂在沉思。

布瓦斯贝特洛用左手食指指着他,低声对拉维厄维尔说:
“旺代有首领了。


7、“这些话,一句一句说出来,缓慢地,严肃地,带着一种毫不变动的节奏,仿佛斧子砍在橡树上。

”为什么这些话会是“缓慢地,严肃地”说出来?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8、多用“对照法”使雨果的场景创作十分成功,显示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瑰丽特色,凸显了人物的性格特征,为人物的出场作了铺垫。

试从片段中选出一处加以分析。

(4分)

(二)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后面的题目(15分)

汤学春
徒儿功成,拜别师父下山。

师父送至山门。

风雨凄迷,山色空蒙。

山风拂动师傅银髯,撩起师父衣带。

师傅走了,就如山间一片飘零的黄叶。

这是师父最后一个徒儿,师父再也不会收徒了。

师父潜心武功绝技“天罡刀法”的修炼,终生不娶,因而没有子嗣,以后就只有师父一个人孤守寒山了。

这也是师父一生中最疼爱的一个徒儿,聪明好学,伶俐精明,平日饮食起居待师父如同亲父。

师父于是把毕生心血全都传给了他。

此时此刻,师父望着徒儿踽踽而行的背影,心想以后他立足江湖,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因而孤寒凄苦的同时,心中也就有了欣慰。

可是,就在这时候,徒儿回首了。

师父一怔。

徒儿不该回首,这是武林中的规矩。

徒儿回首意味着他对师父还有所求。

可是,这位风烛残年的师父已经一无所有了。

是师徒情份实在难分难舍么?
师父想到这层,心中不快;似这等儿女情长,今后怎生成得大器?却又一热: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何况自己待他如同亲生,这孩子怎能丢舍得下也是人之常情。

这么想着,又见那凄迷冷雨,徒儿可还是光着个脑袋呢!于是一阵心痛,慌忙回身找了把雨伞,给徒儿送去。

徒儿在前面断崖边的青石板小道上跪下了。

师父热泪盈眶,慌忙上前伸出双手,欲将徒儿扶起。

却是扶不起。

师父愕然。

一会儿心里明白了,师傅好容易冷静下来,说:“天罡刀法乃我平生绝技,于今你已经得到了,可以无敌于天下了,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徒儿拜磕在地,说:“师傅曾教我,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克相生,徒儿想这天罡刀法总有解法,望师父教我。


师父说:“刀法乃精、气、神所致,实在五行之外。


“谢师父。

”徒儿起来,拱手。

然后背转身去,却是不走。

横在小道上,如一截树桩。

“师父,天罡刀法就算无敌于天下,若是师父另传他人,徒儿与他也只是个平手。


师父长叹,说:“为师已是风烛残年,你是我最后一个徒弟,这话可不是今天说的呵!”
“别怨徒儿放心不下。

”徒儿说着,别过脸拿眼睛向小道一边的断崖斜斜,
“师父从这儿跳下去,就算说了真话。


断崖万丈,但见崖边烟缭雾绕。

师父心中打个寒噤,随即哈哈大笑。

师父说:“只是担心爱徒的刀法未必学到了家。


徒儿想,自己的刀法已经炉火纯青,这一点他自己心里绝对有把握;师父笑,说明这刀法果然有解。

“求师父指点。

”徒儿又跪下了。

师傅把撑着的伞收拢,一边说:“何必如此多礼,起来吧。


待徒儿起来,师父将那伞伸到他面前说:“你未必一刀能断得了它。


徒儿知道江湖上有以伞为兵器的,并且巧藏机关,暗器伤人煞是厉害。

但是师父所用兵器虽多,唯独没用过伞;况且,这把普通的竹骨纸伞,还是他自己给师父买的,就在附近小镇上一家伞铺里买的。

难道师父有什么神功一下子将它变成了铜针铁骨?即使是铜针铁骨,他的天罡刀法只要斜削下去也能将它挥为两段。

徒儿于是想:好吧,就削了这伞,看你老东西还有什么说的!想罢,抽出刀来,运足平生功力,斜着照准那伞,一刀挥去。

这自然是一把极普通的伞,哪里需要许多功力。

一刀下去,纸伞顿时骨散筋飞,老师父手里握着的只是一把竹匕。

然而说时迟那时快,就在徒儿用力躬身的一瞬,师父的竹匕也就从他的后脑直穿咽喉,把他钉在青石板上。

山雨凄迷,山风如诉。

师父老泪纵横,一声长啸,扑下山崖。

(选自《小小说十年宝典》)9.“风雨凄迷,山色空濛”一句,写景简洁明了,请分析这一写景句的作用。

(3分)

10.写出“只是担心爱徒的刀法未必学到了家”这句话的含义。

(4分)

11.“伞”在文中具有什么含义?并分析以“伞”为题目的作用。

(4分)

12.这篇小小说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4分)

三.古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16题。

①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尝废离。

②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③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节选自李密《陈情表》)13.下列各句中加点意义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夙遭闵.凶(同“悯”,忧伤)B.终鲜.兄弟(少)
C.逮.奉圣朝(等到)D.岂敢盘桓
..(回旋环绕)
14.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B.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足以.极视听之娱某所,而.母立于兹C.臣之.进退,实为狼狈D.母孙二人,更相为.命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15.下列全部属于李密“区区不能废远”理由的一项是(▲)
①生孩六月,慈父见背②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③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④郡县逼迫,催臣上道
⑤刘病日笃⑥圣朝以孝治天下
⑦本图宦达,不矜名节⑧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A.①②③④ B.②③⑤⑧C.③⑤⑥⑦D.④⑤⑦⑧
16.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①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文:▲
②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文:▲
(二)阅读以下几章文字,完成17—18题。

(6分)
(1)颜渊、季路侍。

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2)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3)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4)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5)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17.第一章子路的话中有一个字是衍文。

请指出哪一个字是衍文,并说明衍文现象产生的原因。

(2分)
衍文:,产生原因:▲。

18.中庸,是儒家的道德标准,指做人处事守正不偏,无过不及。

孔子对中庸极为推崇,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但也有人认为孔子所说的中庸就是无原则的折衷主义。

请根
据上述有关论述,作出你的判断,并指出中庸之道的原则及现实意义。

(4分)

(三)诗文名句填充(4分)
19.补写出下列空缺部分。

(任选四句)
①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
飞。

?。

②,,是以见放。

③及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

④子曰:“,;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
⑤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论语》)
四.作文(40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40分)
“认识你自己!”——这是铭刻在希腊圣城德尔斐神殿上的著名箴言,希腊和后来的哲学家喜欢引用来规劝世人。

对这句箴言可作三种理解。

第一种理解是,人要有自知之明。

这大约是箴言本来的意思,它传达了神对人的要求,就是人应该知道自己的限度。

希腊人大抵也是这样理解的。

有人问泰勒斯,什么是最困难之事,回答是:“认识你自己。

”接着的问题:什么是最容易之事?回答是:“给别人提建议。

”这位最早的哲人显然是在讽刺世人,世上有自知之明者寥寥无几,好为人师者比比皆是。

第二种理解是,每个人身上都藏着世界的秘密,因此,都可以通过认识自己来认识世界。

在希腊哲学家中,好像只有晦涩哲人赫拉克利特接近了这个意思。

他说:“我探寻过我自己。

”还说,他的哲学仅是“向自己学习”的产物。

不说认识世界,至少就认识人性而言,每个人在自己身上的确都有着丰富的素材,可惜大多被浪费掉了。

第三种理解是,每个人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都应该认识自己独特的禀赋和价值,从而实现自我,真正成为自己。

这种理解最流行,但未必符合作为城邦动物的希腊人的实情,恐怕是文艺复兴以来的引伸和发挥了。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哪些领悟?请把你的领悟写成一篇文章。

可以编故事,可以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

要求:
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

富阳二中高二3月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一、语基题( 18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
1.B(A“靡”第三声,复辟(bi)C应该是piāo D应该是“xiu”)
2A(B 一幅C朦胧D犄角)
3.C(“平地一声雷”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一般指喜事,旧时多用以比喻科举中试)
4.D(A去掉“不再”,B“建立”后面缺少宾语的中心词,C““游客和居民之间”前面加上“使得”)
5.(1)海明威(2)《战争与和平》(3)英雄(4)复仇(对1个不得分)
6.(1)人肉搜索会侵犯个人的隐私权(2)网上有些信息未必准确,人肉搜索缺少公信力。

(每点2分,其他有道理的符合情况的也可)
二、(22分)
二.古诗文阅读(2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