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期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数学下期知识点
一、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同级运算,从左到右;不同级运算,先乘除后加减。
有小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有中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二、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
1、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2、乘除法的关系:
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被除数÷除数=商
商×除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除数=商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0”不能作除数(0作除数,商不能确定)
3、运算定律:
①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
②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
③加法结合律:3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3个数;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一个数,和不变。
(a+b)+c= a+(b+c)
④乘法结合律:3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第3个数;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一个数,积不变。
(a×b)×c= a×(b×c)
⑤减法的运算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差不变。
a-b-c= a-(b+c)
⑥除法的运算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除数的积,商不变。
a÷b÷c=a÷(b×c)
⑦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将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a±b)×c= a×c±b×c
4、常见数量关系:
速度×时间=路程单价×数量=总价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三、确定位置总数÷份数=平均数
1、表示物体位置时,竖排叫作列,横排叫作行。
2、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时,用两个数加小括号表示,列写前,行写后,列数、
行数之间写上“,”。
四、三角形
1、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三角形。
每个三角形都有三个顶点,三条边,三个
内角。
2、过三角形的一个顶点画对边的垂线,顶点与垂足之间的线段是三角形的高,
对边是三角形的底。
三角形的高与底互相垂直。
3、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是180°。
4、有一个角是90°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钝角三
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锐角三角形。
5、三角形按角分可分为: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按边分可分
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
6、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
等边三角形三个内角都是60°。
五、 小数
1、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就是小数。
小数的计数
单位有0.1,0.01,0.001,……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2、读小数时,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部分从左到右顺次读出每一个
数位上的数字。
3、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4、小数的大小比较:两个小数比大小,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
同,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和十分位上的数都相同,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以此类推。
5、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100倍、1000倍……。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01,1001,1000
1…。
6、移动小数点位数不够用“0”补足。
7、常见单位间的换算
⑴长度单位: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100cm=1000mm 1km=1000m ⑵质量单位:1kg=1000g 1t=1000kg
⑶面积单位:1㎡=100d ㎡ 1d ㎡=100c ㎡ 1k ㎡=1000000㎡ ⑷人民币单位:1元=10角 1角=10分
8、名数的互化
高级单位(大单位)化成低级单位,乘以进率,小数点向右移动;低级单位(小单位)化成高级单位,除以进率,小数点向左移动。
9、小数的近似数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要先看清保留的位数,然后再看保留位数的后一位上的数,再按“四舍五入”法决定是舍还是入。
改写数,得到的是精确数,用“=”连接;保留几位小数,是求近似数,用“≈”连接。
六、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就是平行四边形。
过平行四边形一顶点,向对
边画垂线,这点到垂足的线段是高。
这条对边就是底。
平行四边形的高与底互相垂直。
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2、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平行的一组对边是梯形的底。
梯形的高
是与两底都垂直的线段。
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等腰梯形的两底角相等。
七、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先把数位对齐,即小数点对齐,再按整数加减法法则进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