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医学“风痰火淤”辩证治疗脑血管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辩证治疗;风痰火淤;脑血管病
各代医家继《内经》提出“脑为髓之海”,“治上冲于脑”,“头为精明之府”等论述后,还对脑血管病有许多发挥,特别是明代医学家李时珍“脑为无精之府”高度概括了脑主神志的生理功能,却对脑血管病的辩证论治始终缺乏详尽论述,在临床治疗上业杂而无章。

笔者就临床所得进行归纳总结,并按实、虚之证分而述之,并附病案于后,以供探讨。

对于脑血管病的治疗,实则按风、痰、火、淤论治,兼用疏肝之法;虚证益气补髓,兼顾扶肾之法治之,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1 实证
实证按病因病机可分为风痰上扰;血阻清空;清阳不升。

现分别介绍如上:
1.1 风痰上扰
主症:心悸恍惚,闷乱烦躁,头目眩晕,头痛失眠或面红目赤,甚而癫狂,舌多胖大,苔厚腻,脉滑数。

治则:祛风涤痰,养阴安神。

方药:多选温胆汤变通加减合涤痰疡加减。

常用胆星、贝母等清热涤痰;志远、石菖蒲、茯神清窍安神;防风、钩藤、磁石祛风镇静;沙参、麦冬、生地等味养阴清脑。

如烦渴喜饮者可加石膏、知母等。

案例:xxx,男,长期头痛,头目眩晕,烦闷不舒,曾多次服用中西药无效,自从服用上方10余剂并随证增减变换药物组成,好转已达半年。

此证的辨证要点在于头痛,临床上应与心悸相鉴别。

1.2 庆阳不升
主症:头晕耳鸣,心悸失眠,健忘,滑精早泄,肢疲懈怠,面色灰暗,舌质淡,脉沉数。

方药:多选用柏自养心丸加减。

柏子仁、石菖蒲、茯神安神镇静;当归、枸杞、红参补血益髓;加五味子、芡实等固精剑神。

案例:xx,女,从46岁开始觉头晕耳鸣、失眠、健忘、肢疲懈怠,面色苍白,舌质淡、口中无味,曾服用复方阿胶浆,古汉养生精等中药后,自觉有效但很快又复发,自认为此病已基本好转,现下服用上方,以求全效果,此症的辩证要点是头昏耳鸣、肢疲懈怠、脉沉数。

在临床是会出现细脉,辩证需结合具体情况,病情往往实中有虚,虚实夹杂,合理处治,方能收效。

1.3 血阻清空
主症:神志不清,头晕头痛,舌强语謇,面瘫,肢体一侧或双侧偏瘫,口渴口苦,唇舌瘀斑、苔黄,脉数。

治则:清热醒脑,止血通络。

方用:自拟方,命名为“通络清窍汤”。

方中用红藤、鸡血藤、红花、桃仁、地龙等舒经通络、活血化瘀;生地、赤芍、地榆等凉血止血;当归尾、川芎行气活血;黄芩、栀子、石菖蒲、钩藤等清热开窍,茯神安神醒脑。

案例:胡xx,男,一向体健,一日在家中提水浇地,突然倒地,言语不清,神智瞻妄,寄送医院救治,当时查血压22/17kpa,头昏,口渴口苦,暂时性舌强语謇,舌质红、苔黄、脉数。

笔者仍给于上方,自述服十剂后,现头痛头昏已无,口渴口苦现已消失,发作次数很少,又能下地劳作了。

笔者抓住此证抓住头痛头晕且较剧烈,舌强口苦,肢体一侧或双侧偏瘫、苔黄、脉弦数之辩证要点,治疗当不至失误。

2 虚证
按其临床表现、主症、病因病机将虚证分别划分为气虚不养、髓海不足、虚热内扰三型。

2.1 气虚不养
主症:智力减退,神疲健忘,甚则烦躁不安,丧失理智进而昏迷,舌淡苔白,脉沉弱。

治则:益气安神,养血定志。

方药:多选用远志饮加减。

方中选远志、党参、黄芪、茯苓、肉桂益气安神;当归、枣仁养气血定神志气。

若证见虚脱落者当用附子、人参回阳救逆,大补元气。

案例:容xx,女,长期思想无法集中,神疲乏力,健忘、智力减退,记忆力每况愈下。

因甚是焦虑,服用过多种养血安神药,收效甚微。

笔者给其诊治。

给其上方三剂,服后竟见其效,始料有及,乃仍给上方五剂,并给与归脾汤善后,半年后病人病愈。

此症辩证要点在于智力减退,神疲乏力,健忘,舌淡苔白、泳沉弱。

2.2 髓海不足
主症:意志消沉,虚怯气弱,疑虑重重,心悸健忘,头晕目眩,夜寐欠佳,食少神疲,面色不华,舌淡苔薄,脉细弱。

治则:益心养髓,补脑安神。

方药:多选用脾汤加五味子、柏子仁治之。

方中用归脾汤血气双调,加五味子、柏子仁以达益心养髓,增补脑安神之力。

案例:张xx,女,入厂工作以来,一直意志较为消沉,心悸健忘,夜寐不佳,噩梦不断,面色少华,干工作没有信心,经笔者诊治,观其症状,适合本证,遂以上方再加入夜交藤,八剂后,精神渐好,又后推荐其服用归脾丸,安神补脑等中成药,已获痊愈。

纵观此案与辩证要点之后,其根本物质气、血、津、液客观地影响着脏腑功能活动,是物质基础。

其本症要点在于气弱虚怯,疑虚重重。

心悸健忘,食物少神疲惫,舌淡苔薄,脉细弱。

在临床上当与归脾汤证作鉴别,本症重在有神志的改变,而归脾汤证则无。

2.3 虚热内扰
主症:多梦失眠、怔仲健忘、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干津少,舌质红,脉细数。

治则:清热养血,镇静安神。

方药:选用朱神丸加减。

用朱砂、黄连清热安神;当归、生地滋阴补血;失眠甚者加大枣;心悸甚加磁石,痰多者加法夏、瓜萎仁。

案例:陈xx,男,因长时间多梦失眠,盗汗,午后发热。

口干舌质红,脉弦数,曾被某医疑为“结核”后经x光片验证并非结核,就诊于我院门诊。

笔者以“脑血管病”虚热内扰型治之。

五剂后,收效甚佳,再服五剂后得愈。

此症辩证关键在于多梦失眠,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质红,脉细数。

此证在临床上多见辩证之当属不难。

应与肺痨等相鉴别。

但其无咳嗽、咯痰等肺典型特征。

脑血管病病源虽多,病理繁杂,但从临床实际来看,不外乎虚实两类。

但虚实往往是相互兼证,即实中有虚,虚中夹实,总之,脑血管病史一个综合性病症。

它是心、肝、肾、脑的综合,决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主神明二忽视变化,只有综合考虑,运用中医学之整体观念灵活用药才能取得疗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