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产品加工-绪论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以鲜蛋消费为主,分别占总产量约95%的鸡蛋 和10%的鸭蛋,以鲜蛋形式上市。另5%的鸡蛋用 于食品加工,90%的鸭蛋被用传统方式加工,蛋类 制品品种主要有松花蛋、咸蛋、糟蛋等。松花蛋、
咸蛋不仅用于满足国内市场,而且在福建、浙江、 湖南等省形成了年产量在1000吨以上的出口生产 场。
目前中国加工乳制品的品种主要有液态奶和固态乳 制品两大类。液态奶包括饮用鲜奶、酸奶和其他花 色奶。固态乳制品主要是全脂和脱脂奶粉,而黄油、 干酪和炼乳等由于加工技术和国内市场的制约,产 量很少。2000年液态奶和奶粉等固态乳制品产量 分别达到1082万吨和82.9万吨,其中液态奶产量 比5年前增长近两倍。在加工工艺上,加大对加工技 术和装备的引进,主要包括砖型纸盒包装的超高温 灭菌奶生产线、塑料袋软包装奶生产线、屋型纸盒 包装的杀菌奶灌装设备、杯装酸奶装设备等,使中 国的乳制品行业的技术与设备得到明显改变。
肉类
禽肉制品方面,一是肉鸡屠宰加工企业,从欧美引 进世界先进的屠宰、肉制品加工技术和设备,产品 的质量按照国际标准的要求组织生产,全面提高了 综合加工能力。由于我国劳动力低廉,不少企业延 长产业链条,其产品可以做得很细,只要市场有需 求就生产,以满足现代人快节奏的需要。目前,一 只鸡可生产出几百个品种,既能提供冷冻分割产品, 又能提供半成品或熟制品,从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有效地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增加了经济 效益。二是以传统中式家禽制品为主,如板鸭、盐 水鸭、板鸡。
主讲:王娟
2020/7/27
1
畜产品是指通过畜牧生产获得的产品。 畜产品加工是指对畜产品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
畜产品加工学是研究畜产品加工的科学理论和工艺 技术的学问。
畜产品加工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一个分支。
历史悠久 民族特色 地域特色 产品繁多
按加工的对象,现代畜产品加工主要可分以下几类: ①乳品加工。包括鲜乳的处理,如净化、消毒、冷 却和冷藏,以及各种乳制品如奶油、炼乳、干酪、 乳粉和发酵乳饮料的制造等。②肉品加工。包括家 畜屠宰,肉的冷却冷藏,和各种肉制品的加工制造 等。
我国毛纺拥有358.8万锭的加工能力,年需羊毛(折 净毛)约30-35万吨,国产羊毛只能满足需要量的三 分之一,三分之二的羊毛需要进口。毛纺企业中30% 左右为国有企业,70%左右为集体、民营企业和三资 企业。
我国山羊绒以其纤维细软、洁白、保暖等特点,在
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近年来,我国生产的羊绒一直占 居世界贸易的50%以上。羊绒加工能力超过了我国羊 绒原料的生产能力,目前羊绒制品的40%是羊绒衫, 羊绒制品的60%为出口பைடு நூலகம்品。
中国绵羊毛生产或供给,也存在结构性过剩的问 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畜产品生产结构出现了明显的 变化。除政府的政策因素外,推动畜产品生产结构 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国内外市场对畜产品需求的变 化、畜牧业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科技进步促使畜 禽生产性能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首先,从主要畜产品生产结构来看,长期以来中国
全国皮革企业约1.4万个。 在皮革加工企业中,制革企 业2100个,制鞋企业6200个,生产皮鞋24.7亿双; 皮衣生产企业1500个,生产皮衣7938万件;此外还 有毛皮及制品企业1000多个,皮箱生产企业450多个, 皮包生产企业1300多个。2001年皮革工业商品进出 口金额总值158.8亿美元,占世界皮革国际进出品贸易 总额的40%左右,其中出口创汇124.8亿美元。
(一)肉类
我国肉类加工企业3728个,冷库4000余座, 库容量450万吨,冷库容量在万吨以上的有60多 座。自80年代以来,中国先后从德国、丹麦、日 本和美国等国引进了肉类屠宰加工机械设备,对提 高中国屠宰加工能力,增加产品的花色品种起了很 大作用。
肉类
肉制品主要分中式制品和西式制品两类,中式制 品,如腌腊、酱卤、烧烤、油炸、干制、香肠、 火腿等,约占肉制品的60%。西式肉制品逐步 被国人所接受,占肉制品份额的40%。西式肉 制品中,火腿肠是一种高温肉制品,具有营养、 安全、卫生、方便、价廉的特点,火腿肠生产在 西式肉制品中的比例最大,年产量60多万吨,占 全国肉制品产量的1/3。目前全国火腿肠生产线 有500余条,较大的火腿肠生产企业有双汇、金 锣、得利斯、雨润、鹏程等。(春都)
我国是养蜂大国,蜂群数量和蜂产品产量居
世界第一。全国蜂群约650万群左右,生产蜂 蜜20.7万吨,蜂王浆1000多吨,蜂花粉约 3000吨,蜂蜡约3000吨,蜂胶约300吨, 其它产品还有蜂毒、蜂蛹、蜜蜂幼虫等。
第一篇 肉与肉制品 第二篇 乳与乳制品 第三篇 蛋与蛋制品 第四篇 畜禽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结束
谢 谢 大 家!
畜产品加工学是研究畜产品加工的科学理论和工艺 技术的学问。
畜产品加工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一个分支。
历史悠久 民族特色 地域特色 产品繁多
按加工的对象,现代畜产品加工主要可分以下几类: ①乳品加工。包括鲜乳的处理,如净化、消毒、冷 却和冷藏,以及各种乳制品如奶油、炼乳、干酪、 乳粉和发酵乳饮料的制造等。②肉品加工。包括家 畜屠宰,肉的冷却冷藏,和各种肉制品的加工制造 等。
③蛋品加工。包括鲜蛋的保存和各种蛋制品如皮蛋、 咸蛋、冰蛋品和蛋粉的加工等。④毛皮加工。如皮 革鞣制和猪鬃、羊毛、羽毛的加工等。⑤其他副产 品的加工。如肠衣、骨粉、骨胶和血粉等的加工, 以及从脏器、腺体中提制生化药品等。
畜产品是指通过畜牧生产获得的产品。 畜产品加工是指对畜产品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
③蛋品加工。包括鲜蛋的保存和各种蛋制品如皮蛋、 咸蛋、冰蛋品和蛋粉的加工等。④毛皮加工。如皮 革鞣制和猪鬃、羊毛、羽毛的加工等。⑤其他副产 品的加工。如肠衣、骨粉、骨胶和血粉等的加工, 以及从脏器、腺体中提制生化药品等。
③蛋品加工。包括鲜蛋的保存和各种蛋制品如皮蛋、 咸蛋、冰蛋品和蛋粉的加工等。④毛皮加工。如皮 革鞣制和猪鬃、羊毛、羽毛的加工等。⑤其他副产 品的加工。如肠衣、骨粉、骨胶和血粉等的加工, 以及从脏器、腺体中提制生化药品等。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畜牧业生产大国,肉类和禽
蛋生产量居世界首位,但是奶类生产滞后,绵羊毛 还不能满足国内毛纺工业的需求。
供给总量从短缺到基本平衡,并出现结构性、区域性 相对过剩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畜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 新阶段,畜产品的供给也经历了从短缺到基本平衡, 并出现结构性、区域性相对过剩。从总的情况来看, 多数畜产品都达到基本供需平衡状态,但猪肉、禽蛋 的供给量有时会出现某种过剩的问题。从国内潜在的 市场或进口量增长的情况来看,绵羊毛和奶类的供给 量又显得不足。
比较偏重与发展肉类和禽蛋生产,但奶类发展相对 缓慢。1985年中国禽蛋产量开始超过美国,成为 世界上禽蛋第一生产大国;1990年肉类产量又开 始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肉类第一生产大国。 1980年中国奶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仅为 0.3%,到1990年才上升到0.9%。
再从肉类生产结构来看,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 逐步改变“以养猪为纲”,猪肉在肉类产量中的比
重呈下降之势,而禽肉及牛羊肉的比重呈上升的事 态。1980年猪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高达 88.8%,1990年下降到79.8%,2001年继续 下降到66.1%;
全国生猪生产已形成以长江中下游区为中心产区 向南北扩散的格局,历史上“南肉北调”的格局 已宣告结束。肉牛业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带是以黄 淮海平原为中心的中原农区,即中原肉牛带,其 次是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的东北肉牛带。牧区 以绵羊肉生产为主;长江以北农区生产绵羊肉和 山羊肉;长江以南省份以山羊肉生产为主。禽肉 (肉鸡)生产主要集中在东部省份。禽蛋生产基 本上集中在长江以北的省份。奶牛生产主要集中 在东北与华北两大地带,以及西北的新疆和大中 城市郊区。
1、主要畜产品状况
1、主要畜产品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畜牧业取得了巨大发展。 2001年中国肉类总产量达到6337.9万吨,禽 蛋2336.7万吨,奶类1122.9万吨,绵羊毛 29.8万吨,分别比1980年增长4.0倍、8.1倍、 7.2倍和69%,平均年递增7.9%、11.1%、 10.5%和2.5%。分别占2001年世界总产量 的27%、42%、1.9%和13%。2001年人 均占有肉类49.9公斤,蛋类18.4公斤,奶类 7.4公斤。
具体来说,1996年以来尽管猪肉、禽蛋产量的增长 速度有所放慢,。因此,猪肉、禽蛋的供给经常发生 暂时性的过剩现象,经过市场调节的作用,这种过剩 现象又逐步趋于平衡。然而在多数情况下,这种过剩 现象又属于结构性或地区性的相对过剩。从表面上来 看,猪肉的供给量有时似乎过多了,但优质的瘦猪肉 供给仍较紧缺,这就是所谓结构性过剩。中国的鸡蛋 这也就是所谓区域性过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