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秋九上语文第15周周练:期末复习——综合性学习测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5周周测卷:期末专题复习——综合性学习测试卷
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一定要保持稳定呼吸,不要焦躁,要自信,相信自己能找到答案!
2.拿到试卷后,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上。

3.不要舍不得放弃,一道题无思路做不出来,你在那里耗时间,就是在减少试卷分数!
4.越狂躁,越容易粗心,和答案失之交臂!
1.(8分)(2023·湖北襄阳·九年级校联考期中)“自强不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

学校将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任务。

(1)任务一:请根据材料划线内容,补写上联。

“自强不息”出自《周易》。

古人认为,天体恪守自身本性运行,刚健有力,永不停息;君子应当勤勉不懈,奋发进取。

这是中国人树立的自身理想,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品格之一。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我们时刻铭记过往,中华民族要奋发,走好新时代的伟大复兴之路;时代潮流浩浩荡荡,我们要勇追时代激流,每一个青年都应该在时代激流之中自强不息。

上联:
下联:勇追激流,时代青年应自强不息。

(4)任务四:综合探究下面三则材料,说说奋斗的意义。

【材料一】
明朝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踏遍千山万水,克服千难万险,花费27年时间,终于写成享誉世界的《本草纲目》。

【材料二】
胡春霞打工的酒店经常要接待外宾,这让只有技校学习经历的她“压力山大”。

胡春霞咬着牙学习,几年时间硬是学会讲一口流利的外语,胡春霞把现在的幸福生活归结于奋斗:“只有踏踏实实干好工作,才能在奋斗中成就自我、贡献社会、收获幸福。


【材料三】
我国数学家陈景润为解决“哥德巴赫猜想”,坚持每天凌晨3点起床学外语,同时每天去图书馆,有三天中午,管理员临走时曾大声喊问里面是否有人,但全神贯注的陈没有听见,被反锁在里面,后来他毫不在意的微笑一下,又重回书堆中。

最终他成为数学大师。

探究结果:
【答案】(1)铭记历史,中华民族要奋发复兴
(2)D
(3) 天行健一次采访知自强
(4)示例:奋斗成就事业,提升能力,创造幸福生活。

青年创业者应树立崇高的目标,肩负起国家民族的未来,这样奋斗才能更有价值。

【详解】(1)考查拟写对联。

根据画线句中的“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我们时刻铭记过往”可得“铭记历史”与下联“勇追激流”相对,都为动宾短语。

根据画线句中的“中华民族要奋发”可得“中华民族”,与下联“时代青年”相对,都为偏正短语。

根据画线句中的“中华民族要奋发,走好新时代的伟大复兴之路”可得“要奋发复兴”,与下联“应自强不息”相对,都为动宾短语。

故上联为:铭记历史,中华民族要奋发复兴。

(2)考查语句赏析。

A.句意:读书人必须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因为他对社会责任重大,要走的路很长。

体现了自强不息;
B.句意: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能够驰骋千里。

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体现了自强不息;
C.句意:这些都是我内心之所珍爱,就是让我九死(或多死)还是不后悔。

体现了自强不息;
D.句意:迎着浩荡春风得意地纵马奔驰,就好像一天就可以看完长安似锦的繁华。

表达自己满心按捺不住得意欣喜之情。

与自强不息无关;
故选D。

(3)一空考查名句默写。

注意“健”的写法。

二空考查活动设计。

依据“一句名言颂自强”“一首诗歌看自强”的形式,结合“采访同学:向班级学习标兵提问,了解其自强奋进的动力”的内容,可设计为:一次采访知自强
(4)考查提取信息能力。

结合关键句子回答。

由材料一“踏遍千山万水,克服千难万险,花费27年时间,终于写成享誉世界的《本草纲目》”可提取:奋斗成就事业;由材料二可提取:只有踏踏实实干好工作,才能在奋斗中成就自我、贡献社会、收获幸福;由材料三“坚持每天凌晨3点起床学外语,同时每天去图书馆”“最终他成为数学大师”可提取:奋斗成就事业,提升能力,创造幸福生活。

因此,可概括为:奋斗成就事业,提升能力,创造幸福生活。

青年创业者应树立崇高的目标,肩负起国家民族的未来,这样奋斗才能更有价值。

2.(7分)(2023重庆·九年级重庆巴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君子自强不息”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也是中华⺠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之一。


(2)你班响应学校活动,将开展一次“青春的名义——自⺠自强”演讲比赛。

赛前,你作为演讲比赛策划者,正在拟写比赛程序,完成下列填空。

●赛前准备
①个人搜集资料,撰写演讲稿;
②⺠组比赛,推荐选⺠;

●现场比赛
①选⺠依序上场,发表演讲;

③获奖选⺠发表感言,评委点评。

【答案】(1) 锲而不舍,持之以恒。

挑战新高,超越自我。

(2) 推选评委,设计奖项,制定评选细则。

评出奖项(或等级),公布结果。

【详解】(1)考查观点提炼。

“⺠娲补天”是神话故事,相传远古时代,天塌地陷,世界陷入巨大灾难;女娲不忍生灵受灾,于是炼五色石补好天空。

“⺠娲补天”形容改造天地的雄伟气魄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夸⺠逐日”是神话故事,传说巨人夸父敢于与太阳竞跑,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为往来的过客遮荫,为勤劳的人们解渴。

“夸⺠逐日”表现了夸父英勇无比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精卫填海”是神话故事,相传太阳神炎帝的小女名叫女娃,因驾船游东海而溺,其精灵化精卫鸟衔草石誓填东海。

后来多用以比喻人类天经地义的有仇必报,或不畏艰难﹑坚持永恒奋斗的精神。

“愚公移山”是《列子》中的一篇寓言小品文。

叙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

通过愚公的坚持不懈与智叟的胆小怯懦,以及“愚”与“智”的对比,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信心和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坚持不懈的道理。

结合以上分析,可提炼出观点:英勇无畏,坚持不懈;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等。

结合谷爱凌“选择训练时从未完成的动作,挑战成功,获得冠军”,可提炼出观点:勇攀高峰,挑战自我;挑战新高,超越自我等。

(2)考查活动设计。

根据“小组比赛,推荐选手”可知“已经经过小组角逐,并且推荐出了决赛选手”,那么下一项的准备必然是“评委或主持人”方面的准备,因此可以总结为“邀请评委,制定评选规则”或“遴选主持人,安排串词”。

根据“选手依序上场,发表演讲”,可知比赛开始,选手开始演讲;根据“获奖选手发表感言,评委点评”可知比赛结束,选手获奖。

那么中间环节必然是“测算分数,公布获奖结果”等内容,故可以概括为“测算分数,公布结果”。

3.(7分)(2023·重庆开州·九年级校联考阶段练习)“自强不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

小淳所在的学校将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思”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内涵我探究】
(1)结合下列材料,谈谈“自强不息”的内涵。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韩愈《进学解》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荀子《劝学》
自强不息的内涵:
【品质我学习】
(2)中国古代有很多自强不息的人物,请你从下面备选人物中任选一位,仿照示例,学习他的精神品质。

示例:祖逖胸怀报国大志,刻苦锻炼,闻鸡起舞,终成旷世之才。

备选人物:司马迁李白范仲淹
(3)在学校组织的“手拉手”活动中,小淳与留守少年小鹏成了好朋友,一天小鹏给她发来短信:“哎,真不知道该怎么办!爸爸妈妈在外打工,奶奶老毛病又犯了,农活、家务、学习、……马上又要期中考试了,真不知道该怎么办……”请你结合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收获帮助小淳开导他,做到观点明确,有说服力,50字左右。

【答案】(1)勤学善思、自信乐观、坚韧不拔、持之以恒__(至少两个)(2)示例一:司马迁受宫刑,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示例二:李白受铁柠磨针的启发,一政以前的顽劣,发奇读书,终为一代诗仙。

示例三:范仲淹三次被贬,仍自强不息,以天下为已任,写下了著名的《岳阳楼记》。

(3)示例:小鹏,父母在外面打工都是为了你,你要理解他们的难处。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用自强不息的精神去战胜困难,我支持你!(注意称呼,语气,须有理有据)
【详解】(1)考查材料的理解与概括。

从材料一“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可知,学业由于勤奋而专精,由于玩乐而荒废;德行由于独立思考而有所成就,由于因循随俗而败坏,这里是强调勤奋专一、思考谨慎的重要作用;
从材料二“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可知,这是自信的表现,始终对自己的未来抱以乐观的信念;
从材料三“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可知,骏马一天的路程,驽马虽慢,但努力不懈,走十天也可以到达,这里是说智力低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追上资质高的人;这里是在强调坚持、持之以恒的重要性;
综合三则材料可知,“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包括勤学专一、谨慎善思、自信乐观、坚韧不拔、持之以恒等。

(2)考查仿写句子。

示例:司马迁虽然遭受屈辱的酷刑,仍自强不息完成浩浩史家之绝唱——《史记》。

范仲淹少有大志,以天下为己任,断齑画粥,发奋苦读,终成一代大家。

(3)考查的是口语交际中的劝说他人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第一步要分析情景,明确题意。

根据题意,可知是劝说好朋友小鹏,让他自强不息,不要被困难吓倒,第二步要正确、得体地表达。

首先要礼貌地称呼对方“小鹏”;然后结合平时积累,说明自强不息的好处,可引用名言,如“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等,劝说他自立自强。

注意语气要委婉,表达要得体。

4.(8分)(2023宁夏石嘴山·九年级统考期末)九年级开展“君子当自强不息”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内涵我诠释】
A组同学搜集了3副关于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的对联,但顺序已乱,请你根据要求搭配上下联。

要求先上联后下联。

(只写序号)。

①躬自厚薄责于人②要将弦诵答潺湲③历劫方显钢骨硬
④经霜更知秋水明⑤行不得反求诸己⑥故作悬窗掩苍翠
不屈不挠:勤思苦学:自律自省:
(2)【事迹我寻找】
B组同学们为“自强不息”故事会整理了一段“中国航天追梦人”的事迹介绍,请选择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填入语段中。

()
太空探索的进步不仅映照着“可上九天揽月”的豪情,也进一步增强了科技自立自强的信心和底气。

神舟十二号载人航天任务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的多个首次,使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这个“国之大者”展现在更多世人面前,赢得了世界的惊叹和点赞。

回顾我国的航天事业发展史,一代代航天人接续奋斗、攻坚克难,才实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跨越发展。

如今,中国人拥有了自己的太空之家,飞天梦圆,凝结着中国航天人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的汗水和智慧,体现着中国科技强起来的决心和勇气。

①从小到大②从弱到强③从无到有
A.①③②B.③②①C.③①②D.②③①
(3)【评委我邀请】
C组同学们要以“青年当自强不息”为话题,在班级内组织一次演讲比赛,特邀王校长为评委。

请你代表班委,根据下面提供的信息,撰写一封邀请函。

时间:12月25日下午15:30
地点:九年级(1)班
时间:举行“青年当自强不息”演讲比赛
演讲主题:青年当自强不息
特邀评委:王校长
【答案】(1)
③④;⑥②;⑤①
(2)C
(3)
邀请函
尊敬的王校长:
您好!我班定于12月25日下午15:30在班里举行“青年当自强不息”演讲比赛,现诚请您为特邀评委。

恳盼您能届时参加。

九年级(1)班班委
2022年12月22日
【详解】(1)考查对联。

对联的特点是上下联字数相等,结构对应,词性相同,内容相关,仄起平收(上联尾字声调为仄声,即第三声或第四声,下联尾字声调为平声即第一声或第二声)。

结合题干的分类,符合“不屈不挠”的两联是③和④,再根据“仄起平收”的规律确定上联是③句,下联是④句。

据此可得“勤思苦学”的上下联分别是⑥②,“自律自省”的上下联分别是⑤①。

(2)考查句子排序。

按照一个事物的发展顺序,应该是先从无到有,其次是从小到大,最后是从弱到强。

故排序为:③①②。

故选C。

(3)考查应用文拟写。

拟写邀请函,由标题、称谓、正文、落款组成。

标题即“邀请函”在第一行中间;后另起一行顶格书写称谓;接着是正文,正文部分应写清活动时间、地点、内容、要求;然后是结束语,可用“敬请参加”“敬候光临”“敬请届时光临”等语。

最后是落款,即发函者的署名与发函日期。

5.(7分)(2023吉林长春·九年级统考期中)班级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活动设计】围绕“君子自强不息”这一主题,活动策划小组设计了活动的内容,请你再设计两个主题,以丰富活动内容。

活动一:搜集有关自强不息的名言、格言;
活动二;;
活动三:。

(2)【材料整理】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体现“自强不息”精神的材料,这些材料中不符合主题要求的两项是________。

①曲高和寡②孙康映雪③车胤囊萤④宋濂抄书⑤岳母刺字⑥诸葛亮出山
(3)【材料解读】“自强不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

请你结合对“自强不息”内涵的解读,说说下列故事体现了怎样的自强不息精神。

9月27日上午,在杭州亚运会滑板女子街式决赛中,13岁的崔宸曦以三轮成绩242.62分一举夺冠。

成为中国队历史上最年轻的亚运冠军。

崔宸曦,2020年3月26日真正接触滑板,只是一种兴趣爱好。

2022年暑假结束,父亲带她去南京找教练。

每天训练七八个小时,强度很大,但她乐在其中。

2022年底,她参加了中国滑板队“筑梦巴黎”国内选拔赛,但不走运的是在比赛前四天脚崴了。

她带伤比赛,取得第三名,获得参加奥运积分赛的资格。

此后,又接连参加系列赛,获得杭州亚运会的参赛资格。

2023年1月,开始了在日本的为期二个月的封闭训练。

训练非常艰苦,但她很能吃苦。

面对新的道具,别人不太敢上,她敢上。

练习一个动作,练不成就不肯休息,直到练成功为止。

她与滑板接触只有三年,不断突破自我,正是日复一日的训练和努力,才有了今天的成果。

【答案】(1) 示例:搜集有关自强不息的故事;搜集有关自强不息的古典诗词;等等。

(2)①⑥;
(3)君子自强,主要体现在面对困难,勇敢无畏;君子自强,应意志坚强,不言放弃;君子自强,还要持之以恒地刻苦训练,一定能够取得好的成绩。

【详解】(1)考查主题活动的设计。

据题意可知,班级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围绕“君子自强不息”这一主题,根据活动一的示例,再设计两个活动的内容。

学校综合性学习活动一般
有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辩论赛、班会活动、手抄报比赛、黑板报评比、征文比赛、硬笔书法比赛、毛笔字书法比赛、图片展、读书报告会、主题班会、演讲比赛、主题歌咏比赛、古诗文朗诵大赛等,注意设计的活动要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并适合在学校开展,具有可操作性。

示例:举办“君子自强不息”主题的手抄报评比;举行“君子自强不息”主题的硬笔书法鉴赏。

(2)考查材料的辨析。

“曲高和寡”是寻找知音,表达知音难觅之情,不符合主题要求;“诸葛亮出山”属于报效国家,不符合“自强不息”主题要求。

“孙康映雪”“车胤囊萤”“宋濂抄书”“岳母刺字”都是发奋读书,自强不息的典型故事,符合“自强不息”主题要求;故选①⑥。

(3)考查提炼信息。

根据“面对新的道具,别人不太敢上,她敢上。

练习一个动作,练不成就不肯休息,直到练成功为止”可得:君子自强,主要体现在面对困难,勇敢无畏;
根据“每天训练七八个小时,强度很大,但她乐在其中”“但不走运的是在比赛前四天脚崴了。

她带伤比赛,取得第三名”可得:君子自强,应意志坚强,不言放弃;
根据“她与滑板接触只有三年,不断突破自我,正是日复一日的训练和努力,才有了今天的成果”可得:君子自强,还要持之以恒地刻苦训练,一定能够取得好的成绩。

6
.(8分)(2023江苏南京·九年级南师附中树人学校校考阶段练习)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自古至今,已融入中华民族精神的血液之中,并在新时代产生了新的内涵。

(1)小强同学通过网络,查到“强”的甲骨文体(如图),他发现这个字左边部分和右上角合在一起,就是“弘”。

“弘”,弓声也,特指声音洪大。

而右下角则像“虫”。

因此,我们可以推测“强”的本义:。

(2)随着字形演变,“强”的本义不再使用,引申出其他意义,以下成语中的加点字与“自强不息”“强”意思最接近的是()
A.强词夺理B.发愤图强C.富国强兵D.博闻强识
(3)开学已一月有余,但小强同学因为不适应九年级高强度、快节奏的学习,打起了退堂鼓,产生了厌倦的念头,作为他的好朋友,你将怎样运用所学的“君子自强不息”的知识来规劝他?
(4)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作为一名青少年,我们如何才能不辜负祖国对我们的期望呢?请参考以下知识卡片,结合生活实际,根据下联拟写出上联。

知识卡片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除极个别情况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知识卡片2: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互相衔接,但又不能单调重复。

上联:/勤学恒怀兴邦愿
下联:奋斗常存报国心
【答案】(1)叫声大的虫子。

(2)B
(3)示例:小强,我知晓并理解你现在的困境,然而我们每进入一个新的环境,都需要时间逐步适应。

面对困难,我们应如屈原所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只有坚持不懈,自强不息,我们才能磨炼出坚强的意志,才能从容地面对这个世界。

相信你会如你的名字一般,做自强的自己,加油!
(4)发奋自有图强志
【详解】(1)考查词语理解。

结合“查到‘强’的甲骨文体(如图),他发现这个字左边部分和右上角合在一起,就是‘弘’”可知“强”字由“弘”和“虫”组合,结合“‘弘’,弓声也,特指声音洪大”可推断,“强”的的本义就是声音洪大的虫。

(2)考查词语意思理解。

自强不息:自己努力上进,永不懈怠。

强:努力向上。

A.强词夺理:指无理强辩,明明没理硬说有理,多用于形容无理辩解。

强:硬要,迫使。

B.发愤图强:有奋发向上的意思,并能通过努力有所成就。

强:努力向上。

C.富国强兵:使国家经济繁荣富有,武装力量强盛。

强:健壮,有力。

D.博闻强识: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强:程度高。

故选B
(3)考查劝说词。

作答时,结合“君子自强不息”的相关理解,劝说时要注意语言得体,以鼓励为主。

如:小强,你好!进入九年级,学习的氛围自然严肃、紧张,但我们不能就此打退堂鼓,甚至产生厌学的念头。

人生就是这样,只有自强不息,才能磨炼出自己坚强的意志,才能从容地面对这个世界。

相信你如你的名字一样,做自强的自己,你终会走向成功,加油!
(4)考查拟写对联。

注意对联要求上下联对应部位的词语词性相同,意义相对或者相反。

还要注意对联要求仄起平收。

根据下联“奋斗常存报国心”可知,“奋斗”动词,上联也应该对出动词,可以对“拼搏”;“常存”应该对“应有”;“报国心”可以对“凌云志”;故上联可以为:拼搏应有凌云志。

7.(7分)(2023四川成都·九年级校联考阶段练习)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自古至今,已融入中华民族精神的血液之中。

学校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1)请写出关于“君子自强不息”的两组连续性诗句。

【解说清华校徽】
注:①“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清华大学校训,来自1914年梁启超在清华的题为“君子”的演讲。

(2)今年是清华大学建校112周年,小州的梦想就是考入清华大学。

他发现清华大学的校徽别具一格,请帮他用简洁的语言向小扬介绍校徽的构成要素及寓意:“小扬,你好!。


(3)【材料解读】“自强不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

请你结合上述对“自强不息”内涵的解读,说说下列故事体现了怎样的自强不息精神。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

终有一老者,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答案】(1)示例: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2)示例:清华大学校徽由三个带有装饰性的同心圆环所组成。

外环上下分别书有中英文校名以及建校年份;中环左右并列标有“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的清华校训;内环中有五星。

校徽寓意勉励学生养成不屈不挠的治学精神、博大深广的担当意识,培养“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君子人格。

(3)示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君子自强,主要体现在即使环境恶劣仍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君子自强,还应有一颗宽容善良的心;同时还要持之以恒地刻苦学习,一定能够取得好的成绩。

【详解】(1)考查名句积累,开放类试题,符合题目的要求,书写正确完整即可。

示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考查图文转换。

清华大学校徽色彩为紫色,由三个带有装饰性条纹的同心圆环所组成。

外环上下分别书有中英文校名以及建校年份。

中环被分为均等的八个部分,左右并列标有“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的清华校训。

内环中有五星。

清华大学校徽不仅代表着“清华人”的身份,更承载着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承载着清华人的使命与荣光。

1914年,著名学者梁启超作《君子》为题的讲演,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勉励学生,后被铸入校徽,高悬于大礼堂的上方,成为师生共同遵守的校训。

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不断获得丰富和发展,被赋予新的内容。

作为一个高尚的人,在气节、操守、品德、治学等方面都应不屈不挠,战胜自我,永远向上,力争在事业与品行两个方面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