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必修3 地理13 区域发展差异 教案设计1.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发展差异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范围。
2.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发展状况。
3.通过比较,分析我国的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差异。
4.知道我国南北方的区域差异,限制性因素和发展方向。
5.理解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读图,比较我国的东中西部的区域发展差异并分析其原因,提高学生地理读图,分析能力。
2.过程收集我国南北方的区域差异资料,讨论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处理信息和思辩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我国的区域发展差异,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的现实国情,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激发学生的思维,自觉投身祖国的建设中去。
通过西部大开发的讨论,培养学生思辩能力的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
【教材分析】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在自然条件,历史基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由此形成了显著的区域发展差异。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东、中、西部差异;二是南方与北方差异;三是西部大开发。
【教学重点】
1:东中西部发展差异;
2:南北方各自的区域优势和发展方向;
3: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
【教学难点】
1:分析区域发展的方法:
2:根据区域优势确定区域发展方向.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初中地理和高一必修1,必修2的学习.学生已经具有了一些中国地理区域的基础,掌握了一些区域分析的方法,学会了一定的地理规律,绝大部分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地理的兴趣.只要加以引导,能力将会获得巨大的提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新课):
展示冬季一月份:昆明世博会各国花卉展区的图片和哈尔滨周围的景观图片。
(学生思考):
为什么冬季一月份我国昆明和哈尔滨的景观有很大差异,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异?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新课推进):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在自然条件、历史基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别.由此形成了显著的区域发展差异.主要有东、中、西部的差异和南、北方的差异.那么同学们知道东、中、西部地区是怎样划分的吗?
一、东中西部的差异
板书:
1 :划分依据:
(活动探究):
2:东中西部发展差异:
(多媒体展示我国三个地带经济发展比较图)并指导学生的读图方法:强调图中的三个基本要素:横、纵坐标的含义、图例。
(教师引导):该图显示了近几年三个经济地带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情况。
从图中可以看出,近几年我国三个经济地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都较快,但也存在着明显差异。
东部地区经济水平高,增长速度快;中部次之,西部经济水平低,增长也最慢。
板书:
①:总体差异及形成原因:
(探究活动):活动1
(教师展示,学生读图2002年东、中、西部地带产业结构比较图"并思考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产业结构的差异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从三个经济地带来看,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都呈现出” 二、三、一"
的特征。
但也存在差异:从第二产业看,东部〉中部〉西部;从第三产业看,东部〉西部〉中部。
板书:
②:产业结构的差异-------- 导致了三大地带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原因:形成各种差异的原
因有许多.可从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进行分析,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学生再思考探究):活动2。
(学生讨论)略
(教师点拨)
该市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是第一产业的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
业的比重基本稳定,第三产业的比重明显上升.从工业结构看,轻工业的比重上升快,重工业比例呈逐步下降趋势。
第三产业比重迅速上升和轻工业比例大幅度上升,有助于活跃市场, 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推动城市化的进程,促进经济的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等。
(师生互动):师生
共同完成课本第2 0页的图表,填写完成后教师多媒体展示参考答案。
区域影响因素东部地带中、西部地带
地形
自然
气候
自然资源
城市化水平
社会
科技教育和文化
对外开放程度
发展基础
经济
产业结构
交通运输状况
地理区位
其他
通信条件
市场经济
(课堂小结):
本课主要学习了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并从产业结构角度分析了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差异。
对于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要落实到地图上,能够在图上找出三大经济地带所包含的主要省区。
东、中、西部的产业结构差异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主要能通过读图,分析数据等方法总结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