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萝卜大棚栽培技术关键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萝卜大棚栽培技术关键环节
1整地施肥。
秋后,选择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比较肥沃的沙壤土地块。
清洁田园,将残株败叶和杂草及时清除,然后进行整地。
深翻30厘米以上,开沟施肥。
每亩施优质腐熟农家肥2500千克,混入过磷酸钙25千克。
翌年春天扣棚后,沟施20千克磷酸二铵做底肥。
白萝卜属大型萝卜品种,肉质根入土较深,多实行高畦栽培,做宽1米,高10厘米的高畦。
2选择品种。
大棚春茬萝卜栽培的品种,首先要求该品种具有春季抽薹迟的特性,其次要求其品质好,产量高,适合腌制加工。
如韩国的“白玉”和日本的“天春大根”等。
3适时播种。
3月下旬播种,播种前2~3天浇足底水。
每畦种植两垄,点播,株距30厘米。
一般每亩用种量为0.25~0.5千克。
播种深度为1.5厘米左右。
播种过深,子叶出土困难,会消耗种子内所贮藏的物质。
反之,覆土过浅,种子易干燥,影响出苗,且易倒伏。
4分次间苗。
间苗应掌握早间苗、分次间苗、适时定苗的原则。
苗出齐后可进行第一次间苗,过晚会使幼苗拥挤、徒长和倒伏。
待幼苗出现2~3片真叶时,可进行第二次间苗,拔除过密苗、弱苗和病苗。
当幼苗长到4片真叶时,即可定苗,每埯留1株。
每亩保苗4800~5000株。
5中耕除草。
中耕可以破坏土壤毛细管,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因此能起到保墒作用。
萝卜苗期需水量不大,由于播前已浇底水,加上通过中耕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依靠底墒就可以满足苗期水分供应,无需浇水。
另外,多中耕还可以除尽杂草,疏松表土,增强土壤通透性,有利于肉质根生长。
一般苗出齐后中耕1次,间苗后再中耕1次,不要太深,划破土皮即可。
定苗后再中耕1次,并结合进行追肥。
中耕时要培土,以保持垄背的高度。
6控温、湿度。
春萝卜播种后,为尽快出苗可在7~10天内密闭大棚,出苗后尽量控制大棚内温度白天在20~25℃,夜间15~20℃。
大棚内湿度大,要坚持通风换气。
大棚内温度超过25℃时,要加强通风。
7叶面追肥。
萝卜生产以施基肥为主,不提倡追肥。
若发现其叶片发黄,叶面积小,长势弱,可酌情喷施3~4次叶面肥。
8浇水增产。
萝卜需水量较大,但它的须根不发达,吸水力弱,因此浇水要勤浇、多浇,才能满足它对水分的需求。
萝卜的需水量在不同的生长时期各不相同,应根据各个时期不同的要求,合理、适时、适量地浇水,才能为夺取丰收打下良好的基础。
幼苗期生长量小,在底墒充足的情况下可不浇水。
定苗后进入“破肚期”,整个植株进入生长盛期,要浇1次小水,并及时中耕,防止土壤龟裂。
此后,适当采取蹲苗措施,控上促下。
当萝卜进入肉质根生长盛期后,停止蹲苗,开始浇水。
但这一次浇水也不能太大,使水从垄沟一过即可,否则会使肉质根吸
水急剧膨大而使表皮层胀裂,引起病害发生。
肉质根生长后期,需大量浇水,勤浇多浇,一般每隔5~7天即浇1次水,使地面经常保持湿润状态。
一直到收获前5~7天才停止浇水。
9防病治虫。
大棚春萝卜病虫害较轻。
要注意用10%蚜虱净防治蚜虫;用2.5%敌杀死或4%鱼藤酮乳油杀虫剂等防治黄曲跳甲、菜青虫、斜纹夜蚜蛾幼虫等;用15%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等防治霜霉病、黑腐病。
10及时采收。
收获过晚,会使肉质根糠心。
大棚春萝卜一般于6月初开始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