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跟踪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三节氧化还原
反应跟踪练习
一、单选题
1.现有30 mL浓度为0.03 mol/LNa2SO3溶液恰好和15 mL0.02mol/L的K2Cr2O7溶液完全反应,已知Na2SO3被K2Cr2O7氧化为Na2SO4,则Cr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
A.+2B.+3C.+4D.+5
2.化学无处不在,当汽车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会发生反应:10NaN3+2KNO3=K2O+5Na2O+16N2↑。
若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75mol,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生成4.48LN2B.有0.250molKNO3被氧化
C.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25mol D.被氧化的N原子的物质的量为4.75mol
3.氮化铝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制备反应为Al2O3+N2+3C 一定条件
2AlN+3CO,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
正确的是( )
A.C是氧化剂B.Al2O3是还原剂C.N2发生还原反应D.A1N是氧化反应的产物4.下列化学反应中,水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的是( )
A.B.Si+ 2NaOH+H2O = Na2SiO3 + 2H2↑
C.2F2+2H2O= 4HF + O2D.2Na2O2 +2H2O = 4NaOH + O2↑
E.3Fe + 4H2O 高温
Fe3O4+ 4H2
5.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可由下列反应制得:2Fe(OH)3+3Cl2+10KOH=2K2FeO4+6KCl+8H2O,下列关于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A.KOH被还原B.Cl2发生氧化反应
C .Fe(OH)3是还原剂
D .生成1molK 2FeO 4转移6mol 的电子
6.工业上常用浓氨水检验氯气管道,其反应为:3Cl 2+8NH 3→6NH 4Cl+N 2,利用该反应中产生白烟这一现象来判断管道是否漏气,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氧化剂是 Cl 2
B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8
C .每生成 1molN 2,转移6mol 电子
D .被氧化与未被氧化的 NH 3物质的量之比为1:3
7.水热法制备Fe 3O 4纳米颗粒的反应为3Fe 2++22-23S O +O 2+xOH -=Fe 3O 4+2-46S O +2H 2O ,下列说法不正
确的是
A .每生成1molFe 3O 4,反应转移的电子总物质的量为4mol
B .Fe 2+和2-23S O 都是还原剂
C .1molFe 2+被氧化时,被Fe 2+还原的O 2的物质的量为13
mol D .x =4 8.现有如下反应:3S+6KOH(热)=2K 2S+K 2SO 3+3H 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K 2SO 3是氧化产物
B .S→K 2S :发生还原反应
C .当有0.3 mol S 参与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4 mol
D .氧化剂、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9.下列变化过程中,必须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
A .KMnO 4→MnO 2
B .Fe→Fe 2+
C .Cl 2→Cl -
D .CO 2→CO 23
10.在一定条件下PbO 2与Cr 3+反应,产物是2-27Cr O 和Pb 2+,则PbO 2与Cr 3+反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A .3:1
B .3:2
C .1:1
D .3:4
11.下列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
的是
A .铁制护栏生锈
B .食物的腐败
C .用天然气作燃料
D .蒸发海水制盐
12.做实验时不小心使皮肤上沾了一些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形成的黑斑很久才能消除,如果用乙二酸(俗称草酸,二元弱酸,化学式H 2C 2O 4)的稀溶液洗涤,黑斑可以迅速褪去,离子方程式为:2MnO -
4+5H 2C 2O 4
+6H +→10CO 2↑+2Mn 2++ 。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发生还原反应的是H 2C 2O 4 B .该离子方程式右侧横线内的产物是OH -
C .6 mol H +参加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5 mol
D .该反应的氧化剂为KMnO 4 13.实验室常利用以下反应制取少量氮气:NaNO 2+NH 4Cl 加热NaCl+N 2↑+2H 2O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NaNO 2是氧化剂 B .N 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 .NH 4Cl 中的氮元素被还原,NH 4Cl 发生还原反应
D .NH 4Cl 是还原剂 14.我国四大发明的黑火药时有硫磺、硝酸钾和木炭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爆炸的反应是
S+2KNO 3+3C=K 2S+N 2↑+3CO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由上述反应可以判断还原性:C>N 2
B .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S 和KNO 3
C .若消耗1molS ,则反应转移2N A 个电子
D .若生成标准状况下气体22.4L ,则有0.75mol 物质被氧化 15.酸性条件下,Mn 2+与NaBiO 3反应,产物是MnO 4-和Bi 3+,则与0.5molMn 2+反应所需NaBiO 3的物质的量是( )
A .1.25mol
B .2.50mol
C .3.75mol
D . 5.00mol 二、实验题
16.碘是人体不可缺乏的元素,为了防止碘缺乏,一般是在食盐中添加一定量的KIO 3。
但碘添加量也不能过多,过多会导致甲亢等。
国家标准GB14880-1994中规定每千克食盐中碘的含量(以碘原子计)应为20-60mg/kg 。
实验研究小组为了检测某加碘盐中碘含量是否合格,查阅了有关的资料,发现其检测原理是:3242224KIO + KI + H SO I + H O + K SO →(方程式未配平)。
试根据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检测原理中,氧化剂为_______,氧化产物为_______。
请在下面配平该方程式,同时用单线桥...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
____3KIO +____ KI+____24H SO —____2I + ____ 2H O +____ 24K SO
(2)取10g 加碘盐加蒸馏水溶解,然后加入稀硫酸和KI 溶液(H 2SO 4和KI 都稍过量),充分反应后,将反应液转入分液漏斗中,再加入一定量的CCl 4,振荡,静置,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后分液,即得到I 2的CCl 4溶液。
(3)查阅资料,CCl 4的沸点为78℃,I 2的升华温度约为120~130℃。
实验小组拟采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将CCl 4和I 2的混合溶液分离。
该分离方法的名称是___________,冷凝管的进水口是_______(填“a ”或“b ”)。
(4)上述实验结束,用电子天平称量出圆底烧瓶中I 2的质量为1.5 mg ,由此计算出该加碘盐中碘的含量为__________mg/kg ,该加碘盐_______(填“合格”或“不合格”)。
(5)KIO 3虽稳定性较好,但在高温下也可分解为KI 等物质,所以在使用加碘盐时最佳的添加时间是菜肴快出锅时。
请书写出KIO 3在锅中长时间高温爆炒时可能发生的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Ⅰ.某课外活动小组将下图所示装置按一定顺序连接,在实验室里制取一定量的FeCl 3(所通气体过量并充分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该反应中当 0.4molHCl 发生反应时,生成标准状况下的Cl 2 的体积为______。
浓盐酸在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__(填序号);
A.只有还原性B.还原性和酸性C.只有氧化性D.氧化性和酸性
(2)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为(填写装置代号)A→_____→_____→_____→D。
(3)装置E 的作用是_______。
写出装置D(D中所盛溶液为NaOH)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工业上用电解法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Ⅱ.某小组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在下图的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呈__________色;他们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却未见液体流下,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18.类比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已知硝酸能把铁氧化成Fe(NO3)3,但当铁过量时,产物是Fe(NO3)2。
某同学受此启发,提出一个相似的观点:氯气与铁粉反应,当Cl2足量时生成FeCl3,当铁粉过量时是FeCl2,为验证该观点是否正确,该同学将一定量铁粉与Cl2恰好完全反应得到一固体物质,然后通过实验确定其成分。
探究过程如下:
(1)提出假设:
假设1:该固体物质是FeCl2;假设2:该固体物质是FeCl3;假设3:该固体物质是_______。
(2)设计方案:
取少量固体物质于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得到溶液A,然后取两份A溶液分别进行实验,实验现象与结论如下表,请将表中现象和结论补充完整。
(3)根据上述实验结论,写出Cl2与铁粉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4)为进一步探究FeCl3溶液的性质,他又利用A溶液做了如下一些实验,其中明显错误的一项是______。
A.将A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继续加热得到红褐色液体,该液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B.铜片放入在A溶液中,铜片会被溶蚀
C.在A溶液中滴加NaOH浓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D.在A溶液中加入碘化钾淀粉溶液无明显现象
19.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模拟工业流程从浓缩的海水中提取液溴,查阅资料知:Br2的沸点为59℃,微溶于水,有毒性。
设计了如下操作步骤及主要实验装置(夹持装置略去):
①连接A与B,关闭活塞b、d,打开活塞a、c,向A中缓慢通入至反应结束;
②关闭a、c,打开b、d,向A中鼓入足量热空气;
③进行步骤②的同时,向B中通入足量SO2;
④关闭b,打开a,再通过A向B中缓慢通入足量Cl2;
⑤将B中所得液体进行蒸馏,收集液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中鼓入热空气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实验中尾气可用______(填字母)吸收处理。
a.水b.浓硫酸c.NaOH溶液d.饱和NaCl溶液
(4)若直接连接A与C,进行步骤①和②,充分反应后,向锥形瓶中滴加稀硫酸,再经步骤⑤,也能制得液溴。
滴加稀硫酸之前,C中反应生成了NaBrO3等,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5)与B装置相比,采用C装置的优点为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2.C3.C4.C5.C6.B7.C8.D9.B10.B11.D12.D13.C14.C15.A
16.KIO 3 I 2
溶液分为两层,下层呈紫红色 蒸馏 a 25 合格 322KIO 2KI+3O ↑高温
17.MnO 2+4HCl (浓)=MnCl 2+Cl 2↑+2H 2O 2.24L B E C B 除去氯气中的HCl
气体 Cl 2+2NaOH=NaCl+NaClO+H 2O 2NaCl +2H 2O
=2NaOH +H 2↑+Cl 2↑ 紫红色 未打开分液漏斗的上口玻璃塞或分液漏斗上口玻璃塞上的凹槽没有与分液漏斗上的小孔连通,导致无法与外界大气连通
18.FeCl 2和FeCl 3 溶液呈血红色 FeCl 2 2Fe+3Cl 22FeCl 3 D
19.使A 中生成的Br 2 随空气流进入B 中 Br 2+SO 2+2H 2O===4H ++2Br −+24SO - C
3Br 2+3Na 2CO 3===5NaBr+NaBrO 3+3CO 2↑ 操作简单、污染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