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坊乡初中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坊乡初中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2分)为了直观地表示出5班女生人数在全年级女生人数中所占的比例,应该选用()。

A. 条形统计图
B. 折线统计图
C. 扇形统计图
D. 面积图
【答案】C
【考点】扇形统计图
【解析】【解答】为了直观地表示出5班女生人数在全年级女生人数中所占的比例,应该选用扇形统计图. 故答案为:C.
【分析】扇形统计图是用整个圆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数,通过扇形统计图可以很清楚的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单位1),用圆的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占总数的百分数.
2.(2分)在实数, ,,中,属于无理数是()
A. 0
B.
C.
D.
【答案】D
【考点】无理数的认识
【解析】【解答】在实数, ,,中,属于无理数是,
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无理数的定义可得.无限不循环小数叫无理数,常见形式有:开方开不尽的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和字母表示的无理数,如π等.
3.(2分)下列语句叙述正确的有()
①如果两个角有公共顶点且没有公共边,那么这两个角是对顶角;②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对顶角;
③连接两点的线段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④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答案】B
【考点】两点间的距离,对顶角、邻补角,点到直线的距离
【解析】【解答】解:①如果两个角有公共顶点且没有公共边,那么这两个角是对顶角,错误;
②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对顶角,错误;
③连接两点的线段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正确;
④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的有1个.
故答案为:B.
【分析】对顶角定义:有一个共同的顶点且一边是另一边的反向延长线,由此可知①和②均错误;
两点间的距离:连接两点的线段长度,由此可知③正确;
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由此可知④错误. 4.(2分)如果2x a﹣2b﹣3y a+b+1=0是二元一次方程,那么a,b的值分别是()
A.1,0
B.0,1
C.﹣1,2
D.2,﹣1
【答案】A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解析】【解答】解:∵2x a﹣2b﹣3y a+b+1=0是二元一次方程,
∴a﹣2b=1,a+b=1,解得:a=1,b=0.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含有两个未知数,且两个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次的整式方程,就可建立关于a、b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方程组求出a、b的值。

5.(2分)下列对实数的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 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B. 两个无理数的和不一定是无理数
C. 负数没有平方根也没有立方根
D. 算术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只有0或1
【答案】C
【考点】算术平方根,实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有理数及其分类
【解析】【解答】A. 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故A不符合题意;
B. =2,故B不符合题意;
C. 负数立方根是负数,故C符合题意;
D. 算术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只有0或1,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两个无理数的和不一定是无理数,可能是0,也可能是有理数;负数立方根是负数,负数没有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只有0或1.
6.(2分)实数a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如图所示,则a,﹣a,1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a<﹣a<1
B. ﹣a<a<1
C. 1<﹣a<a
D. a<1<﹣a
【答案】D
【考点】实数在数轴上的表示,实数大小的比较
【解析】【解答】解:由数轴上a的位置可知a<0,|a|>1;
设a=﹣2,则﹣a=2,
∵﹣2<1<2
∴a<1<﹣a,
故答案为:D.
【分析】由数轴得:a<0,且大于1;所以,>1>a.又因为a<0,所以=-a.所以最终选D
7.(2分)下列调查中,调查方式选择合理的是()
A. 为了解福建省初中学生每天锻炼所用时间,选择全面调查;
B. 为了解福州电视台《福州新闻》栏目的收视率,选择全面调查;
C. 为了解神舟飞船设备零件的质量情况,选择抽样调查;
D. 为了解一批节能灯的使用寿命,选择抽样调查.
【答案】D
【考点】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
【解析】【解答】解:A. 为了解福建省初中学生每天锻炼所用时间,选择抽样调查,故A不符合题意;
B. 为了解福州电视台《福州新闻》栏目的收视率,选择抽样调查,故B不符合题意;
C. 为了解神舟飞船设备零件的质量情况,选普查,故C不符合题意;
D. 为了解一批节能灯的使用寿命,选择抽样调查,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全面调查适合工作量不大,没有破坏性及危害性,调查结果又需要非常精确的调查,反之抽样调查适合工作量大,有破坏性及危害性,调查结果又不需要非常精确的调查,根据定义即可一一判断。

本题考查了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的选择,当数据较大,且调查耗时较长并有破坏性的时候选用抽样调查,但是对于高精密仪器的调查则必须使用全面调查.
8.(2分)已知一个正方形纸片面积为32cm2,则这个正方形纸片的边长为()
A. 8 cm
B. 4 cm
C. 8 cm
D. 4 cm
【答案】B
【考点】平方根,算术平方根
【解析】【解答】设这个正方形纸片的边长为x(x为一个正数).
根据题意得:x2=32.
所以x= =4 .
故答案为:B.
【分析】设这个正方形纸片的边长为x(x为一个正数).根据正方形的面积=边长的平方可得:x2=32.由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可求解。

9.(2分)下列各组数中,是方程2x-y=8的解的是()
A.
B.
C.
D.
【答案】C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解析】【解答】解:先把原方程化为y=2x-8,然后利用代入法可知:当x=1时,y=-6,当x=2时,y=-4,当x=0.5时,y=-7,当x=5时,y=2.
故答案为:C.
【分析】能使方程的左边和右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就是方程的解,首先将方程变形为用含x的式子表示y,再分别将每个答案中的x的值代入算出对应的y的值,将计算的y的值与每个答案中给出的y的值进行比较,如果相等,该答案就是方程的解,反之就不是方程的解。

10.(2分)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3
B. (﹣2)3=8
C. ﹣22=﹣4
D. ﹣|﹣3|=3
【答案】C
【考点】绝对值及有理数的绝对值,算术平方根,实数的运算,有理数的乘方
【解析】【解答】解:A、原式=2 ,不符合题意;
B、原式=﹣8,不符合题意;
C、原式=﹣4,符合题意;
D、原式=﹣3,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做这种类型的选择题,我们只能把每个选项一个一个排除选择。

A项:指的是求8的算术平方根(在这里,我们要区分平方根与算数平方根的区别,求平方根的符号是);B项:指的是3个-2相乘,即(-2)(-2)(-2)=-8;C项要特别注意负号在的位置(区分与),像是先算,再在结果前面填个负号,所以结果是-4;D项:先算绝对值,再算绝对值之外的,所以答案是-3
11.(2分)下列各数中,2.3,,3.141141114…,无理数的个数有()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答案】B
【考点】无理数的认识
【解析】【解答】解:∵
∴无理数有:、、3.141141114…一共3个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无限不循环的小数是无理数;开方开不尽的数是无理数,含的数是无理数,就可得出答案。

12.(2分)如图,在某张桌子上放相同的木块,R=34,S=92,则桌子的高度是()
A. 63
B. 58
C. 60
D. 55
【答案】A
【考点】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设木块的长为x,宽为y,桌子的高度为z,
由题意得:,
由①得:y-x=34-z,
由②得:x-y=92-z,
即34-z+92-z=0,
解得z=63;
即桌子的高度是63.
故答案为:A.
【分析】由第一个图形可知:桌子的高度+木块的宽=木块的长+R;由第二个图形可知:桌子的高度+木块的长=木块的宽+S;设未知数,列方程组,求解即可得出桌子的高度。

二、填空题
13.(1分)解方程组,小明正确解得,小丽只看错了c解得,则当x=﹣1时,代数式ax2﹣bx+c的值为________.
【答案】6.5
【考点】代数式求值,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解析】【解答】解:把代入方程组得:,
解②得:c=5,
把代入ax+by=6得:﹣2a+b=6③,
由①和③组成方程组,
解得:a=﹣1.5,b=3,
当x=﹣1时,ax2﹣bx+c=﹣1.5×(﹣1)2﹣3×(﹣1)+5=6.5,
故答案为:6.5.
【分析】先将小明求的方程组的解代入方程组,求出c的值,再将小丽求得的解代入方程组中的第一个方程,
然后建立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然后将a、b的值代入代数式求值。

14.(1分)已知二元一次方程组则________
【答案】11
【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解析】【解答】解:
由得:2x+9y=11
故答案为:11
【分析】观察此二元一次方程的特点,将两方程相减,就可得出2x+9y的值。

15.(4分)如图,已知AD∥BC,∠1=∠2,要说明∠3+∠4=180°,请补充完整解题过程,并在括号内填上相应的依据:
解:∵AD∥BC(已知),
∴∠1=∠3(________).
∵∠1=∠2(已知),
∴∠2=∠3.
∴BE∥________(________).
∴∠3+∠4=180°(________).
【答案】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DF;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考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根据平行线判定: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根据平行线性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6.(1分)二元一次方程的非负整数解为________
【答案】,,,,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解析】【解答】解:将方程变形为:y=8-2x
∴二元一次方程的非负整数解为:
当x=0时,y=8;
当x=1时,y=8-2=6;
当x=2时,y=8-4=4;
当x=3时,y=8-6=2;
当x=4时,y=8-8=0;
一共有5组
故答案为:,,,,
【分析】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出y,由题意可知x的取值范围为0≤x≤4的整数,即可求出对应的y的值,即可得出答案。

17.(1分)的立方根是________.
【答案】4
【考点】立方根及开立方
【解析】【解答】解:=64
∴的立方根为=4.
故答案为:4
【分析】先求出的值,再求出64的立方根。

18.(1分)已知方程组由于甲看错了方程①中a得到方程组的解为,乙看
错了方程组②中的b得到方程组的解为,若按正确的a,b计算,则原方程组的解为________.
【答案】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解析】【解答】解:将代入②得,﹣12+b=﹣2,b=10;
将代入①,5a+20=15,a=﹣1.
故原方程组为,
解得.
故答案为:.
【分析】甲看错了方程①中的a 但没有看错b,所以可把x=-3和y=-1代入方程②得到关于b的方程,激发出可求得b的值;乙看错了方程组②中的b 但没有看错a,所以把x=5和y=4代入①可得关于a的方程,解方程可求得a的值;再将求得的a、b的值代入原方程组中,解这个新的方程组即可求解。

三、解答题
19.(5分)阅读下面情境:甲、乙两人共同解方程组由于甲看错了方程①中的a,得到方程组的解为乙看错了方程②中的b,得到方程组的解为试求出a、b的正确值,并计算a2 017+(-b)2 018的值.
【答案】解:根据题意把代入4x﹣by=﹣2得:﹣12+b=﹣2,解得:b=10,把代入ax+5y=15
得:5a+20=15,解得:a=﹣1,所以a2017+(﹣b)2018=(﹣1)2017+(﹣×10)2018=0.
【考点】代数式求值,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解析】【分析】根据甲看错了方程①中的a,因此将甲得到的方程组的记为代入方程②求出b的值,而乙看错了方程②中的b,因此将乙得到的方程组的解代入方程①求出a的值,然后将a、b的值代入代数式计算求值。

20.(5分)如图所示,直线AB、CD相交于O,OE平分∠AOD,∠FOC=90°,∠1=40°,求∠2和∠3的度数.
【答案】解:∵∠FOC=90°,∠1=40°,
∴∠3=∠AOB-∠FOC-∠1=180°-90°-40°=50°,
∴∠DOB=∠3=50°
∴∠AOD=180°-∠BOD=130°
∵OE平分∠AOD
∴∠2=∠AOD=×130°=65°
【考点】角的平分线,对顶角、邻补角
【解析】【分析】根据平角的定义,由角的和差得出∠3的度数,根据对顶角相等得出∠DOB=∠3=50°,再根据邻补角的定义得出∠AOD=180°-∠BOD=130°,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得出答案。

21.(5分)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括号内:
①整数{ };
②正分数{ };
③无理数{ }.
【答案】解:∵
∴整数包括:|-2|,,-3,0;
正分数:0.,,10%;
无理数:2,,1.1010010001(每两个1之间依次多一个0)
【考点】实数及其分类
【解析】【分析】根据实数的相关概念和分类进行判断即可得出答案。

22.(5分)如图,直线a,b相交,∠1=40°,求∠2、∠3、∠4的度数.
【答案】解:∵∠1=40°,∴∠3=∠1=40°,∴∠2=∠4=180°-∠1=180°-40°=140°
【考点】对顶角、邻补角
【解析】【分析】根据图形得到对顶角∠3=∠1、∠2=∠4,∠1+∠2=180°,由∠1的度数求出∠2、∠3、∠4的度数.
23.(10分)为了解用电量的多少,李明在六月初连续八天同一时刻观察电表显示的度数,记录如下:
(1)估计李明家六月份的总用电量是多少度;
(2)若每度电的费用是0.5元,估计李明家六月份共付电费多少元?
【答案】(1)解:平均每天的用电量= =4度∴估计李明家六月份的总用电量为4×30=120度
(2)解:总电费=总度数×每度电的费用=60答:李明家六月份的总用电量为120度;李明家六月份共付电费60元
【考点】统计表
【解析】【分析】(1)根据8号的电表显示和1号的电表显示,两数相减除以7可得平均每天的用电量,然后乘以6月份的天数即可确定总电量;
(2)根据总电费=总度数×每度电的费用代入对应的数据计算即可解答.
24.(5分)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O点,∠AOC=80°,OE⊥AB,OF平分∠DOB,求∠EOF的度数.
【答案】解:∵∠AOC=80°,∴∠BOD=∠AOC=80°,∵OF平分∠DOB,∴∠DOF= ∠DOB=40°,∵OE⊥AB,∴∠AOE=90°,∵∠AOC=80°,∴∠EOD=180°-90°-80°=10°,∴∠EOF=∠EOD+∠DOF=10°+40°=50°.
【考点】角的平分线,角的运算,对顶角、邻补角
【解析】【分析】根据图形和已知求出∠EOD的度数,再由角平分线性质、对顶角相等和角的和差,求出∠EOF=∠EOD+∠DOF的度数.
25.(5分)如图,∠ABC+∠BCD+∠EDC=360°.求证:AB∥ED.
【答案】证明:过C作AB∥CF,
∴∠ABC+∠BCF=180°,
∵∠ABC+ ∠BCD+ ∠EDC=360°,
∴∠DCF+ ∠EDC=180°,
∴CF∥DE,
∴ABF∥DE.
【考点】平行公理及推论,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分析】过C作AB∥CF,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得∠ABC+∠BCF=180°,再结合已知条件得∠DCF+ ∠EDC=180°,由平行线的判定得CF∥DE,结合平行公理及推论即可得证.
26.(9分)某中学对本校500名毕业生中考体育加试测试情况进行调查,根据男生1 000m及女生800m 测试成绩整理、绘制成如下不完整的统计图(图①、图②),请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该校毕业生中男生有________人,女生有________人;
(2)扇形统计图中a=________,b=________;
(3)补全条形统计图(不必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300;200
(2)12;62
(3)解:由图象,得8分以下的人数有:500×10%=50人,
∴女生有:50﹣20=30人.
得10分的女生有:62%×500﹣180=130人.
补全图象为:
【考点】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
【解析】【解答】解:⑴由统计图,得男生人数有:20+40+60+180=300人,
女生人数有:500﹣300=200人.
故答案为:300,200;
⑵由条形统计图,得
60÷500×100%=12%,
∴a%=12%,
∴a=12.
∴b%=1﹣10%﹣12%﹣16%,
∴b=62.
故答案为:12,62;
【分析】(1)根据条形统计图对应的数据相加可得男生人数,根据调查的总数减去男生人数可得女生人数;(2)根据条形统计图计算8分和10分所占的百分比即可确定字母a、b的值;
(3)根据两个统计图计算8分以下的女生人数和得分是10分的女生人数即可补全统计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