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PPT课件13心肺复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课件13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基本概念与重要性
•识别心脏骤停与启动应急反应系统
•胸外按压技巧与注意事项
•人工呼吸方法与注意事项
目录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指南
•心肺复苏效果评估与后续处理
01心肺复苏基本概
念与重要性
定义及背景介绍
定义
心肺复苏(CPR)是一种紧急救护措施,通过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等手段,维持患者呼吸和循环功能,为抢救生命争取时间。
背景
心脏骤停是一种常见的急危重症,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心肺复苏已成为公众应掌握的基本急救技能之一。
心脏骤停原因与危害
原因
心脏骤停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心
室颤动、室性心动过速、心脏传导阻
滞等。
此外,窒息、中毒、外伤等也
可能导致心脏骤停。
危害
心脏骤停会导致全身器官缺血缺氧,尤
其是大脑。
如果不及时进行心肺复苏,
患者可能在短时间内死亡或造成不可逆
的脑损伤。
心肺复苏意义及价值
意义
心肺复苏是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关键措施,通过维持患者呼吸和循环功能,为专业
医疗救治争取时间,提高患者生存率。
价值
掌握心肺复苏技能对于公众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在紧急情况下,及时进行心肺复苏
可以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减少因心脏骤停导致的死亡和残疾。
同时,普及
心肺复苏知识有助于提高公众的急救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02识别心脏骤停与
启动应急反应系
统
识别心脏骤停表现
患者突然倒地,呼之不应,没有意识反应。
观察患者胸腹部没有起
伏,没有呼吸动作。
在颈动脉、股动脉等大
动脉部位触摸不到搏动。
患者出现瞳孔散大,对
光反射消失。
意识丧失呼吸停止脉搏消失瞳孔散大
评估现场环境安全
判断患者意识和呼吸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实施心肺复苏
启动应急反应系统流程
确保自身和患者的安全,避免在
危险环境下进行急救。
拨打急救电话,请求专业救援。
轻拍患者肩部并大声询问,观察患者胸腹部起伏。
在等待专业救援的过程中,立即
进行心肺复苏。
心脏骤停后,早期除颤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早期除颤的重要性
CPR 与除颤的结合
除颤器的使用
持续CPR 与反复除颤
在进行心肺复苏的同时,尽快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进行除颤。
按照AED 的语音提示和屏幕显示进行操作,确保正确贴放电极片,并分析心律决定是否除颤。
如果首次除颤后患者仍未恢复自主心律,应继续进行心肺复苏,并在必要时再次进行除颤。
早期除颤与CPR 结合应用
03胸外按压技巧与
注意事项
正确胸外按压位置选择
胸骨中下1/3交界处
此位置为心脏投影区,按压时能够直
接对心脏产生挤压作用,增加心排血
量。
两乳头连线中点
对于体型较胖或女性患者,可采用两
乳头连线中点作为按压点,此位置接
近心脏投影区。
剑突上两横指
对于体型较瘦或肋骨较突出的患者,可选择剑突上两横指处作为按压点,避免肋骨按压时产生的疼痛。
合适力度和频率掌握
力度
成人胸外按压的力度应使胸骨下陷
5-6cm,儿童为胸廓前后径的1/3,
约5cm,婴儿为4cm。
频率
胸外按压的频率应为100-120次/
分钟,保持稳定的按压速率对于复
苏效果至关重要。
按压位置不正确
按压力度不足
按压频率不稳定
按压中断时间过长
避免常见错误操作
01
02
03
04
避免按压位置过高或过低,以免对肋骨造成损伤或影响按压
效果。
过轻的按压力度无法对心脏产生足够的挤压作用,影响心排
血量。
不稳定的按压频率可能导致复苏效果不佳,甚至对患者造成
伤害。
在复苏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按压中断的时间,保持持续有效
的按压。
04人工呼吸方法与
注意事项
口对口人工呼吸操作要点
深吸气并包住患者口唇
施救者深吸气后,用嘴包住患者
的口唇,形成密闭的气道。
捏住患者鼻子
用一手捏住患者的鼻子,防止漏
气。
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
在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前,需先
清除患者口腔内的异物,保持呼
吸道畅通。
缓慢吹气
施救者缓慢吹气,使患者的胸廓
抬起,吹气时间应持续1秒以上。
松口并观察
吹气后,施救者松开嘴,同时侧
头观察患者胸廓是否有起伏,如
有起伏则表明人工呼吸有效。
开放气道
将简易呼吸器的面罩紧扣在患者的口鼻部,一手固定面罩,另一手抬起患者下颌,开放气道。
检查简易呼吸器
确保简易呼吸器完好无损,各部件连接紧密。
挤压呼吸囊
用均匀的力量挤压呼吸囊,使气体进入患者肺部。
重复操作
按照规定的频率和深度,重复挤压呼吸囊的操作,直至患者出现自主呼吸或专业救援人员到达。
松手并观察
挤压呼吸囊后,松开手,观察患者胸廓是否有起伏。
简易呼吸器使用方法介绍
施救者在进行人工呼吸时,应做好自我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或面罩等,以避免与患者体液的直接接触。
做好自我防护
在可能的情况下,施救者应保持与患者一定的安全距离,以减少感染风险。
保持安全距离
如施救者的口罩或面罩被污染或破损,应及时更换新的防护用品。
及时更换防护用品施救者应接受专业的心肺复苏培训,掌握正确的人工呼吸方法和安全防护措施。
接受专业培训
人工呼吸时安全防护措施
05自动体外除颤器
(AED)使用指
南
AED 能够自动检测心室颤动(VF)或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VT),并通过电击使心脏恢
复正常节律。
AED使用简单,只需按照语音或视觉提示操作即可,无需专业医
疗人员指导。
AED是一种便携式、易于操作的
医疗设备,用于在心脏骤停时自
动分析心律并给予电击除颤。
AED简介及作用原理
心肺复苏(CPR )
除颤后,立即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持续进行CPR 直至专业医护人员到场。
如果AED 建议除颤,确保所有人员未接触患者,按下“电击”键进行除颤。
分析心律
确保所有人员未接触患者,按下“分析”键,AED 将自动分析患者心律。
开机
打开AED 电源开关,启动设备。
贴电极片
按照AED 电极片上的图示,将电极片紧贴在患者裸露的胸部皮肤上。
AED 操作步骤演示
AED使用注意事项
在贴电极片前,确保患者胸部皮肤干燥、无异物。
在进行CPR时,注意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按压深度和频率符合要求。
在使用AED前,确保已经拨打急救电话并告知患者情况。
在分析心律和电击
除颤时,确保所有
人员未接触患者,
以免触电。
在专业医护人员到
场前,持续进行
CPR并使用AED进
行监测和治疗。
06心肺复苏效果评
估与后续处理
患者出现自主心跳,血压逐渐回升,表明心肺复苏成功。
自主循环恢复
呼吸功能恢复
神经系统功能恢复
患者自主呼吸逐渐恢复,呼吸频率、深度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趋于正常。
患者意识逐渐恢复,瞳孔对光反射、肌张力等指标有所改善。
03
02
01
心肺复苏效果评估指标
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给予必要的生命支持措施,如吸氧、心电
监护等。
转运前准备
保持患者平稳,避免剧烈颠簸;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转运过程注意事项
与接收医护人员详细交代患者病情、治疗经过及目前状况;确保患者信息准确无误地传递给下一环节。
交接流程
复苏成功后患者转运和交接流程
03
完善抢救流程和团队协作
优化抢救流程,缩短抢救时间;加强团队协作和沟通,确保抢救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01
分析复苏失败原因
针对每次心肺复苏失败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02
加强培训和学习
医护人员应定期参加心肺复苏相关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技能水平和应急能力。
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抢救成功率
THANKS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