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资阳外国语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资阳外国语实验学校高2017届高二第一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对应题目的答案填在试卷最后的答题卡内) 1.下面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B C D 2.下列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地球自转无关的是
A .昼夜现象
B .乌苏里江上朝霞满天时,帕米尔高原还星斗满天
C .长江三角洲的发育
D .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杭州(30°N )某同学对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改造(如图):将
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装在一个大玻璃箱里,并将热水器的支架改造成活动形式。

据此回答下题。

3.12月22日正午,为使热水器受热最多,需调节活动支 架,使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为
A .23°26ˊ
B .36°34ˊ
C .53°26ˊ
D .66°34ˊ
4.当北京白昼时间最长的10天后,地球处于公转轨道的 A. 近日点附近 B .线速度最大处
C .远日点附近 D. 角速度最大处 5.黄赤交角的存在,产生的现象是
A .地方时
B .长江三角洲的形成
C .昼夜更替的周期为24小时
D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6.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A.南北纬60°线速度约为赤道的一半 B.地球表面任何地点自转角速度相等 C.地球上赤道处自转线速度最大 D.两极点既无角速度又无线速度
N
7.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是
A.90°W、89°S B.80°E、40°N C.10°E、1°S D.180°W、71°N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8~10题。

8.当地球公转到图上四个地点时,
所对应的节气正确的是
①甲——春分日
②乙——夏至日
③丙——春分日
④丁——夏至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地球从甲地运动到乙地
①公转速度越来越快②公转速度越来越慢
③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④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图中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时段是
①从甲到乙②从乙到丙③从丙到丁④从丁到甲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 某地太阳位于地面以上最高点时,北京时间为12时16分,则该地的经度应该是
A.124°E B.116°E C.104°E D.136°E
12.在下列各地中,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的是
A.20°N、30°E B.25°N、25°E C.23°26′S、60°W D.28°S、22°W 13.位于赤道和180º经线上的某舰艇,向正北方发射炮弹,炮弹应落在
A. 180º经线上
B. 180º经线以东
C. 180º经线以西
D.东半球上
14.下图中,虚线箭头表示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运动方向,实线箭头表示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后实际的运动方向,图中所示四种情况,正确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 .①④
15.下图是两幅大河河口示意图,图中小岛因泥沙不断淤积而扩展,按一般规律,最终将分别与河流的哪一岸相连
A .甲岸、丙岸
B .乙岸、丙岸
C .甲岸、丁岸
D .乙岸、丁岸
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图,回答16-17题。

16.M 点所在半球是 A .东半球、北半球 B .西半球,北半球 C .西半球,南半球
D .东半球,南半球
17.若N 地的地方时为7:20,则M 地的地方时是 A .4:40
B .10:00
C .5:20
D .9:40
18.我国目前采用的北京时间是:
A..北京的地方时 B .北京所在经线的时间
C .北京所在的东8区的区时
D .我国领土所跨5个时区的各个区时的平均值 读太阳直射点移动图,据图回答19-20题。

19.当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0.10月1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
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C.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D.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21.读下图“地球圈层构成示意图”,图中所示的圈层A 、B 、C 分别是( )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M
70
° 40°° 60°
30°
N ·
·
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完成22~23题。

22.图中各箭头,能反映大气的保温作用的是
A.A B.B C.C D.D
23.下列现象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大气削弱、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B.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大气削弱、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C.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削弱、地面吸收、地面辐射
D.太阳辐射、大气削弱、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24、如果下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引起热力环流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B.温度:A>B>C>D
C.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
D.气压:D>A>B>C
25.下列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正确的有
A


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班级学号姓名总分
一、 选择题答题卡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
26.当某处发生地震时,附近有明显震感的城市中,街道上的行人与湖中船上的人的感觉有何不同,为什么?(8分)
27.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此图所示的日期是 月 日前后。

(2)图中A 点的时刻为 ,D 点的昼长为 ,这一天C 点的昼长是 。

(3)图中A 、C 、D 三点中,太阳高度小于00
的是 ,
等于00
的是 。

(4)图中A 、B 、C 、D 四点中,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角速度的对比是
(5)图中A 、B 、C 、D 四点中,此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长由短到长的顺序是 。

28.读下
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在上图中画出地球公转方向,用★标出近日点、远日点并写出日期。

(2)地球处于①位置时,为北半球的日,该日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该日后,太阳直射点将向(方向)移动。

(3)地球处于④位置时,右图所示的四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
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

(4)地球由②向③位置运行过程中,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将逐渐(增大或降低),北京白昼的变化规律是。

29.下图是一幅“以极地为中心的光照图”,读图完成
下列问题。

(共9分)
(1)此图表示的半球,判断依据是。

(2)图中EDC是晨昏线,其中
ED表示线,DC表示线。

(3)图中A、B、C 三地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
列顺序为。

(4)图中A点的地方时为,D点的经度为。

(5)图中A点在H点的方向,B点在H点的方向。

30.(13分)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
(1)图中地震波速度变化线中A表示______ 波,B表示_______ 波。

(2)图中各层名称:C:_________ E:_________ G:_________ H:_________ (3)两种地震波大约在地下33km处速度,从而发现了D 不连续面。

(4)在2900km深处,A波,B波波速,从而发现了F 不连续面。

(5)岩石圈包括_________层的全部和_________层的顶部(软流层之上的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