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湖北八市高三3月调考作文“贾雨村和高启盛”导写及范文两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届湖北八市高三3月调考作文“贾雨村和高启
盛”导写及范文两篇
【原题呈现】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 分)
《红楼梦》中的贾雨村刚出场时是个穷书生,他饱读诗书,有真才实学,心怀大志,脂观斋曾为他写下“雨村真是英雄"的批语。
可在登科及第步入官场后,他丧失了做人的良知与道德,逐渐变成了一个忘恩负义、丧尽天良的奸险小人。
书中曾预言他“因嫌纱帽小, 致使锁枷杠" ,脂观斋曾十几次怒批他为“奸雄" 。
热播剧《狂飙》中的高启盛出身寒微,从小学习刻苦,有较高的人生目标,凭借优异成绩考上了重点大学。
但是, 由于毕业后长期遭到旁人的歧视,他的自尊心受到了严重的扭曲,他贪慕钱、权与“胜" ,失去了读书人的信仰,逐渐沦为一个不择手段、没有道德底线的黑恶分子,最终坠入毁灭的深渊。
作为新时代的有为青年,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警示意义。
请结合材料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 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审题指导】
第一段材料讲述的是《红楼梦》中贾雨村的人生轨迹。
一个满腹才华、抱负不凡的穷书生,因为在走入官场后迷失了人生的方向,丢失了读书时的雄心壮志,丧失了做人的良知与道德,最终从“英雄”蜕变为“奸雄”,让人感叹。
第二段材料讲述的是热播剧《狂飙》中的高启盛的人生轨迹。
一个成绩优异的学霸,在踏入社会后,开始执著于追求钱、权与“胜”,逐渐丢弃了学生时代的理想目标,抛弃了做人的道德底线,堕落为一个黑恶分子。
两段材料讲述的都是学霸“黑化”的故事,虽然他们都是文艺作品中的人物,但其人生轨迹能给有为青年带来深刻的启示。
考生可以选取的写作角度是多样化的,如分析“才”与“德”的关系,思考坚持理想、信仰、初心在成才路上的意义,思考读书的意义,思考健全的人格与成才之间的关系,如何看待功利心,等等。
【参考立意】
1.立德广才,方成其志。
2.德才兼备,方为栋梁。
3.德为才之本,才为德之力。
4.无德有才终坏事。
5.以德为先,以才为后。
6.成才路上,携理想(信仰、初心)前行。
7.读书人不必有太多功利心。
8.健全的人格有助于成才。
【作文素材】
(1)有才无德,小人也,有德无才,君子也;然德才兼备者,圣人也
——《资治通鉴》(2)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资治通鉴》(3)才德全尽为之圣人,才德兼之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司马光(4)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司马光(5)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鲜不及矣。
——《周易·系辞下》(6)富贵名誉,自道德来者,如山村中花,自是舒徐繁衍;若以权力得者,其萎可立而待矣
——《菜根谭》
(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刘备(8)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左传》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
(9)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
——孔子
(10)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
——东汉·王充《论衡》
(11)德者事业之基,未有基不固而栋宇坚久者。
——《菜根谭》
(12)欲载岳岳千仞之气概,必先具谡谡松风之德操。
——陶行知
(13)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
——蔡元培
(14)一个人如果不是真正有道德,就不可能真正有智慧。
精明和智慧是非常不同的两件事。
精明的人是精细考虑他自己利益的人;智慧的人是精细考虑他人利益的人。
——雪莱(15)养成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
【优秀范文】
1读书怀正道
莫为利欲熏
世界既锦绣无疆亦光怪陆离,吾辈青年身处其间,当凝思善择,读书怀正道,莫为利欲熏。
贾雨村从英雄变为奸雄,高启盛从勤奋学子变为黑恶分子,光与暗的交叠映射了善与恶的抉择,而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在于个人价值观的塑造与周围环境的影响。
贾雨村为官场所惑,丧失良知与道德,就此沉论;高启盛受人歧视而心灵扭曲,失去读书人的信所,坠入深渊。
读书怀正道,塑造正确价值观。
正如易卜生所说,“你最大的责任就是把你这块材料打磨成器”,所持之道的正义与否,关键在于个人的做法。
虎狼环伺,战火纷飞,鲁迅以笔为刃,毛泽东、周恩来化所学为救国之道,此三者皆坚定心中道义,将“为生民立命”作为不灭的信仰;而汪精卫等卖国通敌之徒抛却胸中道义,成为时代的渣滓。
由此观之,正确价值观的塑造应为每一名读书人的第一要务,需要一份“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与“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执著,如此,方可立于天地之间。
莫为利欲熏,社会也需要给读书人以正确的指引与导向,传递爱与温情。
环境的影响与价值观的塑造同等重要,社会有义务为读书人们营造一个相对开明、公平的环境。
君可见希望工程为闭塞的山区带来希望,如“大眼睛”苏明娟一般的孩子又将希望向更远处播洒;君可见郭小平建立红丝带学校,为艾滋病儿童带来知识的浸润与精神的慰藉。
无论是希望工程还是红丝带学校,他们都摒弃了利益至上的圭皋,让爱与温情根植在读书人的内心,让利欲的种子无处埋藏。
揆诸五千载大河泱泱,年少时第一次读到横渠先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
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哪一个读书人不曾动过心头血?可这点心头血被功名利禄磨去一点,被利益欲望磨去一点,被世道叵测磨去一点,到头来,便也落入了庸俗的“窠臼”之中。
可即便如此,仍有陆放翁“铁马冰河入梦来”携满腹诗书心系家国,仍有秦玥飞耶鲁求学归来助力国家脱贫攻坚。
“青衿之志,履践致远。
”每一位读书人都应当怀瑾握瑜,而社会亦需为其营造“惠风和畅”的清朗环境。
吾辈青年,怀鸿鹄之志,携满腹经书,谨记“读书怀正道,莫为利欲熏”。
2不畏浮云遮望眼
心怀明月上高峰
不论是饱读诗书心怀大志的贾雨村,还是学习刻苦、成绩优异的高启盛,兼因名利的浮云,物欲的洪流而坠入深渊,新时代的有为青年应以古为鉴,不畏浮云遮望眼,心怀明月上高峰。
有道是“江湖风波恶”,重观高、贾二人的悲剧,究其原因在于名利二字对人的异化。
登高及第步入官场则追名逐利,丧失为人的道德良知;自卑自傲心理扭曲则贪钱慕权,丧失读书人的信仰。
可见名利背后的代价是失去人性。
荀子言”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知有义,故为天下贵。
”当人性泯灭,道德良知论丧,人与禽兽何异?而当信仰崩塌,人又如何不被物欲异化成为名利的工具?故言之、:吾辈应不畏浮云遮望眼,心怀良知,信仰勇攀高峰。
不畏浮云遮望眼,以信念为炬,行稳致远,一路生花。
有二者在我心中凛然不可犯,一为头顶的星空,二为心中的道德。
”于读书人而言,这星空都便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君可见韩退之纵仕途蹭蹬命运乖蹇,亦不改其志,甫一至潮州即理州事,竹杖芒鞋,夜以继日,护佑一方百姓,成就“潮州山水尽姓韩”的佳话;君可见秦玥飞自哈佛归来,却不曾被纸醉金迷迷乱心中的坚守,躬身下乡,带领全村脱贫致富…何为信仰?是“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道德操守,是“春蚕到死丝方尽”的责任担当,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家国情怀”。
惟有坚定信仰,生命方不会被局限于互窥互监,互猜互损,人生方有长天大地、远山沧海的澎湃。
诚然,作为青年学生,我们的人经历,生活体验,知识储备或许尚不足以支撑我们树立坚定的信仰。
然而,只要你我怀抱信仰之明月,积良知之跬步,就能不被物欲横流流尽理想,一上高峰窥皓月。
揆诸当下,且不论信仰,能致良知之人又有几何?循私枉法的官员,偷税漏税的演员,拖欠工钱的老板…全心全意地坚守信仰或许很难,但“知行合一”跟从良知的指引“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则是每一个人都可以选择的价值导向。
身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应自
省自察,自立自强,不畏名利浮云遮望眼,心怀明月,方有“一览众山小”的格局。
“我最怀念的,不是那些终将消逝的东西,而是鸟鸣时的那种宁静。
”愿你我,纵浮云蔽目,亦可拨的云开,以心中月明,照朗朗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