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陇南市2019-2020学年语文七上期末模拟质量跟踪监视试题(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省陇南市2019-2020学年语文七上期末模拟质量跟踪监视试题(3)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我注意到雨水与瓦的较量在一种高亢的节奏中进行,无法分辨谁是受伤害的一方。
②然后雨势变得小一些了,雾气就散了,那些瓦片露出了它简洁而流畅的线条。
③肉眼看到的现实是雨洗涤了瓦上的灰土,因为那些陈年的旧瓦突然焕发出崭新的神采。
④那是我唯一一次在雨中看见我家的屋顶,暴雨落在青瓦上,溅出的不是水花,是一种灰白色的雾气。
⑤在接受了这场突如其来的雨水冲洗后,它们开始闪闪发亮,而屋檐上的瓦楞草也重新恢复了植物应有的绿色。
A.④②①③⑤ B.③②④⑤①
C.③②⑤④① D.⑤③②④①
2.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
《战国策》简称《国策》,为国别体史书,由汉代刘向整理改编而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B.《左传》相传为春秋时期的左丘明所著,是我国最早的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它记事详备、文辞优美,《曹刿论战》就是其中的名篇。
C.《诗经》收集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共305首诗,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蒹葭》一诗出自“小雅”,表现了少女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
D.《论语》、《孟子》均为儒家经典著作,《论语》辑录了孔子及其学生的语录,而《孟子》则较为完整地记录了孟子的思想和言论。
3.“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的含义是()
A.春天迟迟不来,人们盼望了很久才到。
B.春天善解人意,人们盼望着盼望着就到了。
C.运用反复、拟人的修辞表达了盼春的急切心情。
D.东风是春天的先行官,东风到了,春天随后也就到了。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绽.开(dìng)罕.至(hǎn)倜傥.(tǎng)逾.矩(yú)
B.感慨.(kǎi)和蔼.(ǎi)惭愧.(kuì)锦簇.(cù)
C.确凿.(zuó)油蛉.(líng)收敛.(liǎn)书塾.(shū)
D.淋.漓(línɡ)啄.食(zhuó)奥.秘(ào)企.盼(qǐ)
5.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派遣(qiǎn)热忱(chén)漠不关心(mò)
B.狭隘(yì)殉职(xùn)晋察冀(Jì)
C.纯粹(cùi)鄙薄(bó)麻木不仁(rén)
D.佩服(pèi)拥护(yōng)拈轻怕重(zhān)
二、名句名篇默写
6.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
(1)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1分)
(2)很早以前,古代人们就有关于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如《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村,那“□□□□,鸡犬相闻”的安宁平静,以及桃花源人“黄发垂髫,□□□□□”的精神风貌,让多少人为之神往。
(陶渊明《桃花源记》)(2分)
(3)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1分)
(4)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美好祝愿的语句是□□□□□,□□□□□。
(2分)
(5)把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补充完整。
(4分)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
□□□□□□□,□□□□□□□。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三、诗歌鉴赏
7.诗歌赏析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小令在写作上运用了______的写法,能显示全篇主旨的一个词语是_____。
2)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综合性学习
8.请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 云南中南部地区四季如春,天气以温晴
..为主,年平均气温12℃-16℃,年降水量1000mm左右,气候十分舒适。
温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一股强冷空气席卷我市上空,一个多月的严重雾霾终于退去,天气那叫一个响亮
..,有点让人接受不了的感觉。
响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雪白的鸽子在响晴
..的天空中自由飞翔。
响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文言文阅读
9.文言文阅(14分)
狼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
⑴顾.野有麦场⑵驰.担持刀⑶意.暇甚⑷一狼洞.其中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屠暴起,以.刀劈狼首或以.钱币乞之
B.其一犬坐于.前贤于.材人远矣
C.乃.悟前狼假寐蒙乃.始就学
D.复投之.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
(1)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4)文中最能表现屠户当机立断杀狼的描写是:(2分)
5)读了《狼》这个故事,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
10.谢公泛海
谢太傅①盘桓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
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遽,便唱②使还。
太傅神情③方王④,吟啸⑤不言。
舟人以公貌闲意说⑥,犹去不止。
既风转急,浪猛,诸人皆喧动不坐。
公徐云:“如此,将无归?”众人即承响⑦而回。
于是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
(选自《世说新语·雅量》)
(注)①谢太傅:谢安。
②唱:提议。
③神情:精神兴致。
④王:通“旺”。
⑤吟啸:同“啸咏”。
啸是吹口哨,咏是歌咏,即吹出曲调。
啸咏是当时文士一种习俗,更是放荡不羁、傲世的人表现其名士风流的一种姿态。
⑥说:通“悦”,愉快。
⑦承响:承,应声。
响,声音。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太傅神情方.王______
(2)诸人皆.喧动不坐_____
(3)公徐.云______
(4)如此
..,将无归______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舟人以公貌闲意说,犹去不止。
3)文中的谢太傅是一个怎样的人?
4)仔细品味文中“太傅神情方王,吟啸不言”一句,发挥你的想象,生动描绘谢太傅当时的动作和神情。
六、现代文阅读
11.阅读《春》的部分选段,完成文后问题。
(10分)
①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
②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③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是:杂样的,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④“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⑤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文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的“钻”能否改为“伸”?为什么?(2分)
2)“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
霞,白的像雪。
”中“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语序能否颠倒?为什么?请说明理
由。
(2分)[来源:Z_xx_k.Com]
3)写春花,为何要写“蜜蜂嗡翁地闹着”呢?说说作者的用意。
(2分)
4)用两个成语概括“春花图”的特点。
(2分)
5)仿照例句,说说下边加点的词好在哪里。
(2分)
[例] 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答:“抚摸”这个词,从触觉的角度写出了春风温柔的特点。
……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11分)
散步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
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
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
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
但是春天总算来了。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原意。
我决安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我说“走大路。
”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
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竞幼小,自然也轻。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文章的中心意思。
(2分)
2)请用简练的词语或词组概括出一家四口的性格特点。
(4分)
“我”:母亲:
妻子:儿子:
3)下面的各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题目是从文章主要事件的角度确定的,概况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B.作者精心选材,以小见大。
以“背”为线索反映出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
C.文章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既让读者感到真实亲切;又强化主体意识,突显使命感。
D.本文语言平易朴实,然而内涵丰富,耐人寻味。
如“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给人自然怡人的印象,与前文的“有意思”呼应,也预示着前方是一片美好的路途。
4)结合文章,品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说说你对“整个世界”的理解。
(3分)
七、作文
13.由遮雨的荷叶、温煦的春风联想到母亲,由雪想到柳絮,由大风中的树林想到面团……这种由此及彼的联想,带给我们新鲜的体验。
你也可以尽情放飞思绪,来一番心灵漫游。
下面的这些事物,引起了你怎样的联想?
小溪烈日椅子数字“1”三角形
请从中选择一个,自由发挥联想和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表达真情实感;④能恰当地运用表达方式;⑤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6.(10分)
(1)思而不学则殆(2)阡陌交通并怡然自乐(3)山河表里潼关路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以上每小题每空1分,错、漏、多1字均扣0.5分,扣完该小题分值为止。
)
三、诗歌鉴赏
7.1)寓情于景断肠
2)游子(天涯沦落人)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的情感。
(意近即可)
四、综合性学习
8. (1)阳光和煦,不冷不热,气候温暖宜人。
(2)在这里是十分明亮的意思,与声音的大小无关。
(3)(天空)晴朗无云。
五、文言文阅读
9.1)(1)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
(2)卸下(3)神情、态度(4)打洞
2)A
3)(1)想要钻过去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
(2)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
4)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5)言之有理即可。
10.1)正都慢慢地像这样
2)船夫因见谢太傅神态悠闲,神情喜悦,便继续向前(划去)不停止。
3)谢太傅是一个性格沉静镇定、临危不乱的人
4)谢太傅此时兴致勃勃,只见他昂首捋须,迎着风浪或高声吟诵或吹口哨,一言不发。
六、现代文阅读
11.1)不能。
因为“钻”写出草破土的艰难,表现出了草顽强的生命力,而”伸“则不能表现。
(2分)
2)不能。
因为这是与前一句相对应的。
(2分)
3)从侧面衬托春花之多、之香甜、之美丽。
(2分)[来源:学&科&网Z&X&X&K]
4)万紫千红、姹紫嫣红(或繁花似锦、花团锦簇等)(2分)
5)这一句从嗅觉的角度表现了春风中各种气味混在一起的馨香与醉人。
(2分)
12.1)文章记叙了一家四口的一次散步,表现了一家人的互敬互爱,温馨融洽的关系,颂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意对即可)
2)我:孝顺有责任心母亲:宽容,体谅慈爱妻子:贤良孝顺
儿子:活泼可爱聪明伶俐(意对即可)
3)B
4)在“整个世界”表明了作为中年人的“我们”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突出)深化了文章的主题,表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七、作文
13.范文:
小溪的故事
在大森林的深处有一条小溪,它没有一个朋友,孤独地生活着。
有一天,它决定去旅行。
一大早,小溪就收拾好东西出发了。
它想先绕到附近的山后观赏风景,然后再去草原逛逛,找几个好朋友。
小溪流到了山脚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绕过了它。
“好美呀!”小溪发出了一声感叹。
蔚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山上美丽的野花……它看得入迷了。
突然,小溪脚下一滑,从山上掉了下来。
它害
怕地闭上了眼睛,心想:“完了,这回肯定没命了!”它只觉得身子轻飘飘的,突然一阵凉风迎面而来,感觉舒服极了。
小溪慢慢地睁开了眼睛,啊!原来它已经变成一个壮观的瀑布了。
后来,有许多人都来看它,小溪很高兴。
又过了几天,它渐渐开始厌烦这种生活了。
于是小溪再次踏上了旅程……
小溪沿着干枯的河床向前走去,它看见前面的河床上有一个小水坑,几条小鱼靠着仅存的一点河水生存,水坑旁边横七竖八地躺着一些快干死的小鱼,小溪赶紧流了过去。
溪水流进了坑里,又渐渐地漫了出来,周围的小鱼都得救了。
它们快乐地在水中游来游去,感激地对小溪说:“谢谢你,是你救了我们!”小溪说:“这算不了什么,是我应该做的。
对了,这里的河流为什么都干枯了呢?”小鱼们说:“这里有一年没有下雨了,有一部分河水蒸发了,另一部分流到下游去了。
听去过下游的鸟儿说,下游有一个村庄,庄稼都旱死了,没有水,人们就要渴死、饿死了……”小鱼的话还没说完,小溪就箭一般冲向了下游,它要去救那些人们。
在去下游村庄的路上,小溪看到了许多悲惨的景象:河流两岸的树木和植物都枯死了,土地裂开了一条条缝,两三只小鸟站在木桩上为失去家园而伤心地鸣叫着,动物们为了寻找水源纷纷离开了自己的家园……小溪下定决心要拯救这里的生命,就算耗尽自己所有的力量,也不放弃!
正想着,它已来到了下游的小村庄。
这里果然像小鱼说的那样,十分荒凉。
一个人望着枯死的庄稼,哭倒在地上。
他不经意地回头一看,发现了小溪,愣住了,接着又惊愕地揉了揉眼睛,来确认他没有看错。
那个人从地上站起,跑过来,弯下腰,贪婪地喝了起来。
他真是渴坏了。
他喝完后,又抬起头,用沙哑的嗓子朝村子的方向喊道:“有水啦!大家快来呀!“不一会儿很多人从村子里跑了出来。
当他们看见小溪的时候,眼睛里充满了惊奇、激动和喜悦,围着小溪喝起水来。
随后,村民们用溪水浇田、洗脸、做饭……小动物们也都来饮水。
过了儿天,溪边的小草悄悄地长了出来,这里又恢复了生机。
这一切,小溪都看在眼里。
看到自己成功了,它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但它也明白,自己的生命已经奉献给了这里,它就要枯竭了!
一天清晨,小溪用它最后一股清水滋润了这片她热爱的土地,悄悄地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