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提高消防实战化教学训练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教师教学综合论坛
一、引言
消防部队是公安机关的重要职能部门,也是我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承担着公安消防保卫任务、重大灾害救援和应急救援等多种职能。
当前,随着消防事业的发展,以及消防工作职能范围的不断扩大,对消防部队的建设与消防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与要求。
公安消防学校必须要以任职需求为导向,加强实战化教学训练,培养更多实用型高素质消防人才,以提高消防学员的实际战斗能力和综合素质,使之更好地适应新时期消防工作的需求。
二、公安消防院校实战化教学训练存在的问题与不足1.灭火救援指挥层面
灭火救援指挥是公安消防院校学员毕业后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基层指挥员灭火救援指挥是否得力,既是防止火灾蔓延,实现灾情有效控制的重要因素,也是为顺利处置大型协同性、复合性灭火救援战斗赢得主动的基础。
当前,在灭火救援指挥层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实战经验不足。
学员普遍入伍时间较短,参与灭火救援实战较少,入校后又因学历教育而侧重理论知识的学习,独立指挥作战时力不从心,问题频出;二是灭火救援专业素质较为薄弱。
据调查,目前公安消防院校学员毕业的基层干部,大部分由于日常工作繁忙,同时自身缺乏积极主动钻研消防业务的主动性、自觉性,对消防部队灭火救援中面临的新问题、新知识学习不够、研究不深,造成了部分基层指挥员不能完全灵活运用灭火救援理论,不能较好掌握灭火救援技战术措施,对事故处置的基本程序和方法不熟悉,操作使用装备器材不熟练,现场观察判断能力弱、合理运用技战术水平低,导致灭火救援指挥能力与实际工作不相适应。
2.队伍管理教育层面
现在,年轻学员在公安消防院校中占据多数,由于受到市场经济带来的多元思潮冲击,以及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有的学员思想政治素质不过硬,不愿意从事基层消防工作。
有的甚至价值取向出现偏移,片面追求个人享受,图名求利,不愿意吃苦,学习和工作热情不高;在工作中,制度落实不到位,对问题和矛盾处理简单,方法欠妥当,把管理教育当成“抄笔记”,表面工作多,实际教育少。
3.组训施训层面
组训施训即组织实施训练。
作为消防部队基层指挥员所必须具备的能力素质有很多,其中组训施训能力无疑是指挥员带兵打仗所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
在组训施训层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训练与实战脱节。
没有以根据实际灭火救援的特点来设置训练科目,也未结合辖区保卫对象和中队现有装备进行训练。
操作要求高、动作难度大的科目训练少,基本停留在操场和训练塔的简单训练,练为看和练为赛的情况较为突出,训练与实战严重脱节;二是不按纲施训、训练盲目性、随意性大。
部分学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伤病,致使其对实战化训练有一定的排斥心理。
三、提高消防学员实战化水平的策略1.紧贴实战需要,科学构建教学体系
消防院校应坚持面向火场、面向部队,以服务灭火救援和部队管理为导向,进一步优化教学体系,改革培养模式,遵循“由任务确定能力,由能力确定学习训练内容”的根本教学思路,依
据任务需求制定能力标准,依据能力标准设立课程体系,加大课程整合力度,精选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开设自修课,扩展讲座课,结合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任职岗位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科学构建教学体系。
同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增加实践教学学时。
2.围绕能力培养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并改进教学方法
以任职需求和能力培养目标为导向,优化教学内容,不选创新教学手法,是培养优秀消防学员的重要手段。
围绕能力培养精选教学内容,增加灭火救援典型案例分析,以增强学员实战经验。
继续深化“两门课程改革”,将学员队作为模拟任职的中队,让学员们展示自己的管理理念和工作能力,在军事体育类课程中,精选运动学、体育学等基本理论教学内容,让学员轮流担任操课组织者,促使学员掌握组训施训的方法并增强自身体质。
坚持“训用一致”的原则,因地制宜利用学校营区营房、废旧车辆和模拟设施,逼真设置实战训练场景,组织学员开展全员、全装、全队的实战化战术训练教学,同时教学中坚持“只定目标、不限方法”的模式,使学员领会战术动作的运用时机,锻炼和提升学员的临机作战能力。
在体能体质方面实行跟踪培训机制,从学员入校就建立体能档案,制定个性化体能训练方案,训练由中队督促实施,大队定期考核,训练部负责最终考试,考试不合格者不发毕业证。
3.完善考核评价方式,加强实战化教学设施建设形成性考核评价包含平时考勤、提问和讨论、基础知识作业、小论文、实验实践考核、操作考核、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组成部分。
在实际操作中,特别是灭火救援类课程实战化战术训练考核,要改变以往单纯“卡时间、比速度”的成绩评定模式,注重考分工、考程序、考战术、考协同、考安全,引导学员平时练分工、练指挥、练协同、练战术,以此形成“学、训、考”三位一体、互相配合的实战化教学形成性考核评价模式。
另外,学校应进一步加强与实战一致的训练场馆、训练设施的建设。
建设烟热训练馆、真火模拟设施和综合训练楼等实训场所,继续购置先进的教学训练装备设施,结合课程开展相应科目的实战化教学训练,提高学员的业务技能水平。
四、结语
综上所述,公安消防院校要牢固树立“向实战聚焦、向部队靠拢”的指导思想,切实更新办学理念,转变办学思路,改革教学模式,加大实战化训练力度,并建立一整套与实战化要求相适应的管理教育机制,为消防部队培养更多“能打仗、打胜仗”的高素质消防指挥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琰.论强化我国消防部队实战化训练水平[D].东北师范大学,2014.
[2]吕垚.对提升消防部队实战化训练水平的几点思考[J].武警学院学报,2015,08:34-37.作者简介:李建才(1974-),男,公安消防部队高等专科学校训练部军事体育教研室,讲师,主要从事《灭火救援技术训练》,《队列训练》,《军事体育》,《心理拓展训练》等课程的教学及基层消防救援技术方面的研究。
浅议如何提高消防实战化教学训练水平
李建才
(公安消防部队高等专科学校训练部军事体育教研室 云南 昆明 650208)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化,人口集聚程度越来越高,消防安全也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新形势下,公安消防院校必须要加强实战化教学训练,以提高公安消防官兵的战斗能力、协同能力和攻坚能力,充分满足我国消防安全和救灾等应急救援需求。
【关键词】公安消防;实战化教学;训练【中图分类号】D63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7-0284-01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