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浙江专用)滚动练9 语言文字运用+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滚动练9语言文字运用+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炮.制(páo) 怃.然(wǔ)
轧.钢厂(zhá) 悄.无声息(qiǎo)
B.瓦砾.(lì) 癖.好(pǐ)
和.稀泥(huó) 差.之毫厘(chā)
C.盘桓.(huán) 嫉.恨(jí)
刽.子手(kuài) 垂涎.三尺(xián)
D.奢靡.(mǐ) 供.职(ɡònɡ)
涮.羊肉(shuàn) 硕果累.累(léi)
答案A[B项,和huò。

C项,刽ɡuì。

D项,靡mí。

]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前几日正值大寒,一个疏忽,结果一夜之间大门外朝西北窗台上的几盆菟丝子花给冻蔫了,花儿像铃铛一样耷拉下来,让人心疼不已。

B.谬误与真理掺拌一起抛撒,人类像挨了一场殒石雨,它损伤的是人的感知器官。

一个现代人即便睁大双眼,还是拨不开无形的眼障,错觉总是缠住你,最终使你臣服。

C.由情至美,始终围绕着生命的主题。

苏东坡把美衍化成了诗文和长堤,林和靖把美寄托于梅花与白鹤,而苏小小则一直用美熨贴着自己的本体生命。

D.万方这么描述父亲曹禺:他一生不追求享乐,他很真诚;他有很多的缺陷和弱点,但是他没有罪孽;如今,他透明的生命在无比自由的地方遨翔。

答案A[B项,殒石—陨石。

C项,熨贴—熨帖。

D项,遨翔—翱翔。

]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参加教学评估的领导虽然只是走访了几所学校,但管中窥豹
....,他们对我市推进
...,.可见一斑
素质教育的现状还是有一些了解的。

B.日前,记者暗访这家被曝光的偷排地下污水的大型制药厂,当采访有关人员时,他们躲躲闪
闪,讳莫如深
....。

C.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外出旅游时异地的风物让人迷醉欣喜,可是一路上的旅游购物却常
常使人不厌其烦
....,兴味索然。

D.面对当今社会一些不良风气和现象,几位经常聊天的老人坐在一起边议论边慨叹人心不古
....,还不时摇摇头。

答案C[A项,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比喻从观察到的部分,可以推测全貌。

B项,讳莫如深:紧紧隐瞒。

C项,不厌其烦:不嫌麻烦。

本句应用“不胜其烦”。

D项,人心不古:现在的人思想感情不如古人那样真挚纯朴。

多用以感叹世风浅薄。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专家强调,地方性公共场所戒烟规定远不能解决我国公共场所的烟害问题,国家控烟立法已经刻不容缓,劝阻青少年戒烟也显得尤为重要。

B.“嫦娥二号”卫星成功飞抵距地球约700万公里远的深空,这标志着“嫦娥二号”工程完美收官,为中国未来更远深空的探测奠定了科技基础。

C.以世界末日高调出场的2012年12月21日这一天平静地过去了,不过一些现实问题,像环境污染、能源枯竭等,终将导致地球走上漫长的衰败。

D.铜川昌盛煤矿重大责任事故之所以能被隐瞒一年,是因为煤矿老板用重金买通了煤炭局的官员,并和当地主管媒体的官员相勾结的结果。

答案B[A项不合逻辑,否定不当,可将“劝阻”改为“劝导”,或将“戒烟”改为“吸烟”。

C项搭配不当(或成分残缺),“走上”与“衰败”不搭配,可在句末加“之路”。

D项结构混乱,“是因为……的结果”句式杂糅,可删去“的结果”。

]
5.阅读下面的一则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代排”本不是什么新鲜事,最近杭州下沙一家服务公司推出的“银行代排”颇有意思:付2元钱,就帮你排队。

许多市民说,上银行少则排队半小时,多则2小时,2元钱换2小时,值得啊;还有人说,这种服务的推出,银行应该感到脸红。

请从雇佣者和被雇佣者两个不同角度,分别给“银行代排”下一个定义。

(所下定义要分别突出两者不同的利益;每条不超过20字)
(1)雇佣者角度:“银行代排”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一种雇佣行为。

(2)被雇佣者角度:“银行代排”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一种雇佣行为。

解析要包含两个要素:“行为”——花2元钱雇人去银行排队/到银行去替别人排队,“目的”——以节省时间/以获得2元钱的报酬。

答案(1)花2元钱雇人去银行排队以节省时间
(2)到银行去替别人排队以获得2元钱的报酬
6.在我们生活的城市里到处是故事,到处有美丑。

大街上,天桥下,我们经常看到各式各样的乞丐,经过这些乞丐身边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现。

请你设计一个人经过某个乞丐身边时的情景。

要求:①侧重细节描写;②要有环境描写;③10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的特点之一是要求细节描写与环境描写相结合,其中侧重对人物的细节描写。

注意思考两个方面:①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的一个什么样的乞丐,这就涉及两种描写手法的结合;②所设计的经过乞丐旁边的那个人的表现,可以是厌恶、不理睬,可以是同情、热心肠的帮助。

需要注意的是,不需要限定表现正面的主题,只要真实生动即可。

答案(示例)北风呼啸,雪花飞舞。

人们用围巾、棉衣紧紧地裹着瑟瑟的身子,匆匆地赶路。

一位衣衫褴褛而又骨瘦如柴的老人正坐在天桥下乞讨。

他布满皱纹的脸冻得发紫,目光呆滞,端着搪瓷碗的双手颤巍巍的,口中含混不清地说:“行行好……我两天没吃东西了……”迎面走来一个夹着公文包的人,他上身穿着一件黑色皮夹克,脚下踩着一双锃亮的皮鞋。

他用鄙视的眼光横了一眼
老人,皱了皱眉头,嘴里还嘀咕着:“糟老头,真是影响市容!”天色慢慢暗下来,风更猛了,雪更大了,可怜的老人……
7.请仿照给出的画线的句子,另写两句话。

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修辞一致。

循环往复的四季,寄寓着大自然不一样的感情。

春风送暖,给大地披上新绿,那是风对大地的抚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冬雪带寒,给大地捎来洁白,那是雪对大地的爱恋。

解析内容上,注意春、夏、秋、冬的顺序,注意“四季”的“感情”这一主题,要选择最具季节特征的事物;修辞上,注意拟人、排比的要求。

答案(示例)夏雨缠绵给大地送来活力那是雨对大地的问候秋叶飘落给大地铺上金黄那是叶对大地的赞美
二、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8~9题。

夏日杂诗
[清]陈文述
水窗低傍画栏开,枕簟萧疏玉漏①催。

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

【注】①玉漏:玉做的计时器。

8.这首诗写夏末秋初之“凉”,别开生面,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先写自身的触觉,身下枕簟凉爽宜人;再写好雨送“我”入梦,梦境依旧清凉,奇妙地写出了“凉”的惬意。

9.“万荷叶上送秋来”和周邦彦《苏幕遮》中的“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相比,在描写角度上有何不同?分别写出了荷叶的什么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陈诗从听觉角度来写,周诗从视觉角度来写。

陈诗写出了雨打在荷叶上所形成的声势,周诗写出了荷花在雨水晒干后亭亭玉立的风姿。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诰授朝议大夫贵州遵义府知府胡公墓志铭
梅曾亮
君姓胡氏,讳钟,字山音,又字兰川,后自号晚晴居士,江宁人。

其先自婺源以明末来居,数世有隐德,不仕。

君性孝友,博学多能,书画尤工。

年十六,补邑庠生,应乾隆丁酉科拔贡,以是科举于乡。

于四库会要内廷、方略两馆誊录,议叙,授云南太和县,历任至贵州遵义府知府,以嘉
庆九年致仕..
归。

始在云南时,靖变民,严苞苴,立学校,卓卓可纪述,而家居不一语.
人。

乡里善事,锐身坚行,与后进均劳逸。

当事者知君署可辄行,而平居不一至官府。

自学士大夫、老亲流辈、新进小生至山僧羽士,无不交;茂树幽石、寂寥莽苍之.墟,无不游。

州闾聚会文酒之盛事人必引之以为名而未尝辞以事古今图书钱鼎画印其妍蚩真伪有问者必告以诚。

所.
作丹青、真行篆隶,无疏戚,为之必尽其技。

然常退然若无能,和平斋庄,以一律持物,不见其待富贵贫贱迹者,二十年而不衰。

七十七岁而卒。

嗟夫!士君子度其身其时其地,有可以禆国家、庇民人者,则出可也;不自苦其心而逍遥无为以适己,则处可也。

使君乞身之时不早、志不坚,以增其禄位荣宠,即优游强健之乐,亦时有兼得者,而必有所弃以全.
之,可谓能尊生矣。

君卒于.嘉庆二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后二年而配卢恭人卒,以.
道光某年月日,合葬于聚宝门外某乡。

子潆,湖南候补县丞;澂,嘉庆癸酉科举人,充镶红旗官学教习;沛,县学生。

女三人,适.
张、适蓝、适汪。

孙男八人,女孙六人,凡嫁婚皆仕族,雍雍可风。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嘉庆九年致仕..
归 致仕:退休。

B .而家居不一语.
人 语:说话。

C .而必有所弃以全.
之 全:使……保全。

D .女三人,适.
张、适蓝、适汪 适:嫁给。

答案 B [“语”,这里是“告诉”的意思。

]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茂树幽石、寂寥莽苍之.墟巫医乐师百工之.
人 B.⎩⎪⎨⎪⎧所.作丹青、真行篆隶小子无所.
畏 C.⎩⎪⎨⎪⎧君卒于.嘉庆二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是臣尽节于.
陛下之日长 D.⎩⎪⎨⎪⎧以.道光某年月日赵王岂以.
一璧之故欺秦邪
答案B[A.结构助词,“的”/代词,“那些”。

B.用在动词之前,构成名词性的词组,指代人或事物。

C.介词,“在”/介词,“向”。

D.介词,“在”/介词,“因为”。

]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胡钟年轻时就显出“多能”的特点,在乡试中举,后在两馆抄录,得到奖励被授予官职,后连续担任官职直至贵州遵义府知府。

B.胡钟非常谦虚,和气宁静,寡欲庄重,用同样的态度把握事物,对待富贵贫贱没有什么不同,二十年都不改变这样的态度。

C.胡钟在任上能有所作为,弃官为民又能自得自乐,进退随缘任意,这实际是一种养生哲学,但作者对这种不为国尽力的人生态度是有些微词的。

D.胡钟夫妻死后在聚宝门外某乡合葬,其子孙也都各得其所,家庭幸福,所婚嫁的都是官宦家族,家庭和谐可为模范。

答案C[作者对这种人生态度并没有不认同。

]
13.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州闾聚会文酒之盛事人必引之以为名而未尝辞以事古今图书钱鼎画印其妍蚩真伪有问者必告以诚
解析断句要依据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通读文段,整体把握文段的内容大意及主题。

第二步:找出标志性的词语,如名词、动词、句首句末虚词、有特殊用法的词语等。

第三步:先易后难,逐步断句(先断有把握的部分,后断吃不准的部分)。

第四步:诵读全文,详加验证。

语段断好后,再通读一遍,用语法分析或凭语感,根据文言断句的基本要求,结合文段意思,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

答案州闾聚会/文酒之盛事/人必引之以为名/而未尝辞以事/古今图书钱鼎画印/其妍蚩真伪/有问者必告以诚
1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当事者知君署可辄行,而平居不一至官府。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可以裨国家、庇民人者,则出可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要做到“信”“达”“雅”,即要抓住重点的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句式等关键点。

(1)句“当事者”“署可”“平居”。

(2)句“禆”“出”。

答案(1)当官的人了解胡君,凡是安排交代的事他就会马上去做,但他平时从不到官府里去。

(2)有可以来增益国家、保护人民的才干,那么做官是适宜的。

【参考译文】
君姓胡,名钟,字山音,又字兰川,后来又自称晚晴居士,是江宁人。

他的先人在明朝末年从婺源迁居江宁,几代人都有隐逸的德行,不做官。

胡君性情孝顺友爱,学问广,才能多,特别擅长书画。

十六岁,增补为县学生员,参加乾隆丁酉科拔贡考试,在这次考试中中了举人。

后来在四库会要内廷、方略两馆抄录,得到奖励,授官云南太和县知县,一直做到贵州遵义府知府,在嘉庆九年辞官回家。

起初他在云南时,安定造反的百姓,整肃贿赂之风,建立学校,政绩突出,值得记载叙述,但他回乡后从不把这些事讲给别人。

每当乡里有积德行善的事,他总能挺身而出并坚决去做,与后辈同甘共苦。

当官的人了解胡君,凡是安排交代的事他就会马上去做,但他平时从不到官府里去。

从学者大夫、老亲同辈、新进后生到山僧道士,他没有不交往的;茂密的树木幽僻的山石、寂静空旷景色迷茫的荒废之地,他没有不游览的。

乡间里巷聚会、饮酒赋诗这类美事,人们一定邀请他参加,以借用他的名声,胡君却未曾因有事而推辞。

古今图书、钱鼎、字画印章,它们的美丑真伪,如有人询问,他一定以实相告。

他所创作的画、各类书法字体,不论关系亲疏,替别人创作的话,他一定竭尽才能。

可是他常常谦卑得好像没有能力,平静安宁,寡欲庄重,用相同的方式把握事物,看不出他对待富贵与贫贱有什么不同的表现,二十年都这样,没有改变自己的节操。

他七十七岁去世。

唉!有学问而品德高尚的人估量自身所处的时代、所处的地方,有可以来增益国家、保护人民的才干,那么做官是适宜的;而想自在无为地获得舒畅自由,那么隐居是适宜的。

假使胡君自请退休的时间不早、意志不坚定,以此提高自己的官运荣宠,即使是那种悠闲强健的快乐,也常有同时得到的情形,然而他一定有所舍弃来成全自己的自由,可以说是善于养生了。

胡君在嘉庆二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去世。

两年后,原配妻子卢氏去世,在道光某年月日,胡君与妻子在聚宝门外某乡合葬。

儿子胡潆,是湖南候补县丞;胡澂,是嘉庆十八年乡试的举人,担任镶红旗官学教习;胡沛,是县学生员。

女儿三人,嫁给张氏、蓝氏、汪氏。

男孙八人,女孙六人,不论嫁出去还是娶进来,都与官宦家族联姻,家庭和谐可为模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