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化学添加剂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logy科技食品科技
俗话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食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食品安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非常多人工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

企业在食品生产过程中使用这些添加剂主要是对食品染色、调味、防腐、保鲜,使得食品更加吸引人,味道比其同类产品更加丰富。

这些食品添加剂的出现,为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增加了很多安全隐患。

1 化学添加剂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化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体中各个活动很多都离不开化学元素,人体也需要适量的微量元素来保证身体健康,过多或过少都会造成身体不适。

比如,人体内必须含有钙、铁、锌、硒四大元素,以促进人体各项机能的正常运转,缺钙就会出现骨质疏松,缺铁会出现缺铁性贫血,缺锌出现发育障碍,缺硒导致脱发脱甲。

由此可知,人们日常生活饮食中必不可少各种微量元素,以保证人体内各项元素相互平衡,促进身体健康。

但是虽说化学微量元素对人体有积极影响,但是也有消极影响,补钙过量会导致高钙血症,补铁过量会对肝脏造成损害,补钾过量可能造成组织损伤,过量摄入硒可导致中毒,总体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食品添加剂也是一样,接下来将详细辨别化学添加剂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1]。

1.1 积极影响
在食品生产过程中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积极影响,主要是体现在以下方面:①染色,使食品的外表看起来更加诱人。

从商人的角度来说,自己的产品外观比别的美观,色泽鲜美,自
然就会吸引更多消费者,如想市面上
常见的熟食酱牛肉等,吸引着过路来
来往往消费者的眼球。

②防腐,添加
防腐剂已经是屡见不鲜了,几乎所有
包装食品中都会添加防腐剂,使食品
的保质期得以延长且不变质,满足人
们的保存需求,比如各类薯片虾条中
都会放入防腐剂。

③补充微量元素,
保证人体正常摄入所需要的各种微量
元素,促进身体健康,比如各类品牌
奶粉会直接表明奶粉中所包含的各项
微量元素等等[2]。

1.2 消极影响
然而,食品中使用化学添加剂同
时也具有严重的消极影响,危害着人
体健康。

如在食品中添加山梨酸,主
要目的是提高食品的卖相和口感,但
是很多不法商家为了追求“口味”在食
品生产过程中过量添加山梨酸,危害
人体肝脏,也会抑制人体骨骼的正常
生长发育,非常不利于身体健康,尤
其是对于青少年。

在食品制作过程中
有些厂家还会过量添加糖精,使得人
体摄入糖分过多,肠胃消化酶的分泌
能力受到影响,吸收能力下降,造成
食欲减退,严重者会导致消费者的肾
功能受到严重损害。

如之前社会中出
现最严重的食品安全事故—三鹿毒奶
粉事故,无良厂家为了促进奶粉的销
量,恶意在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影响
了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以及正常生活。

2 化学添加剂检测技术在食品检
测中的应用
鉴于以上化学添加剂对人体的消
极影响,过量滥用化学添加剂会导致
食物中毒,重则有生命危险,严重威
胁人体生命健康安全。

在这样的背景
之下,开展食品检测工作格外重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对食
品检测的高度重视,科研工作者也研
发出了几种现代的食品检测方法,已
初步取得成效。

目前,主要采用以下
4种方式对食品中的添加剂进行检测,
有效提高食品安全性,缓解消费者对
食品安全的顾虑[3]。

2.1 液相色谱检测技术
在食品安全检测中使用最广泛的
一种技术就是液相色谱检测技术,其
具有便利、高效、检测种类多的特点。

可同时检测9种物质;用时短,甚至
三四十秒的时间就可以检测出食品中
是否含有添加剂。

因而,受到食品检
测机构和检验人员的青睐,比如使用
液相色谱检测技术对蛋糕类食品中的
脱氧乙酸和山梨酸等化学添加剂,饮
料、果冻中的安赛蜜、着色剂、糖精
钠和苯甲酸等添加剂,面粉中过氧化
苯甲酰等添加剂进行定量分析。

检测
它们是否超标。

如果超标,必须制止
其流通到市面上,针对小学生和青少
年的食品,必须严格要求,食品添加
剂超量使用,会严重危害青少年的正
常生长发育,容易出现性早熟,过度
肥胖,骨骼肌发育不完全,个头矮等
问题[4]。

2.2 离子色谱检测技术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
技术的不断发展,离子色谱检测技术
出现并被广泛推广,较之以往的液相
色谱检测技术,离子色谱检测技术更
具优势,可以说是在液相色谱检测技
术之上优化和完善而来的,离子色谱
检测技术使用条件限制较少,不需要
对样品进行提纯操作,即使在高浓度
的环境下,依然可以对低浓度的物质
浅析化学添加剂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 颜培珍 郯城县检验检测中心
摘 要:随着社会经2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在生活中,除了满足日常基本需求外,人们对于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现在很多企业为了改善食品的外观、风味、组织结构或贮存性质等,向食品中加入了各种非营养物质,以使自己的产品更加畅销。

这些添加剂多为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给广大消费者埋下了食品安全隐患,笔者将对化学添加剂对食品安全的影响进行分析,同时提出食品检测中的几种化学添加剂检测技术。

关键词:化学添加剂;食品安全检测;影响;具体应用
142食品安全导刊 2020年6月
食品科技
进行检测,并快速得出结果,使用的范围相对液相色谱检测技术也更加广泛,可以对离子型化合物以及各种极性有机物进行检测,而且灵敏度更高,精准度也同样有保障。

2.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技术在食品化学添加剂的检测中,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技术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检测方式,其具有应用范围广,易上手,操作简便,性能稳定,检测综合性较好等优势。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使用计算机技术和光电技术对食品中添加剂进行检测的一种技术。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技术可用来检测色素、维生素A、防腐剂以及亚硝酸盐等的含量。

目前来说,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技术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在药物原理分析、化学物质检测、食品检测等方面都得到了有效应用,其检测结果也是相对令人满意,值得被广泛应用。

2.4 气相色谱检测技术
气相色谱检测技术的流动相是气
体的方式呈现,在使用气相色谱检测
技术检测时,会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
限制,其要求食品添加剂的分子量必
须在1 000以内,且化合物的沸点是
在350 ℃之内,但凡超过以上条件,
都无法顺利检测。

因此,使用气相色
谱检测技术对食品进行添加剂检测时,
需将对检测物体进行样品分离,而且
这项操作对工作人员的要求较高,对
于实验所需的器材的要求也相对较高,
必须使用高敏检测仪器。

气相色谱检
测技术可以检测酯型防腐剂、酸性防
腐剂、农药残留等。

3 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对化学添加剂对
食品安全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的细
致分析,可知,化学添加剂是一把双
刃剑。

在食品生产中合理使用食品添
加剂,有利于食品销售、食用、保存,
但是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可能会对人
体健康产生巨大危害。

因此,必须提
高科学技术水平,不断完善检测技术、
设备和方式,提高检测食品添加剂水
平,提高食品添加剂检测标准,汲取
国际先进的检测经验和分析技术。


时,加强食品安全立法、监管,杜绝
食品安全事故,促进食品行业的健康
可持续发展发展。

参考文献
[1]宁振鑫.化学添加剂在食
品检测中的应用[J].粮食科技与经
济,2019,44(3):65-66.
[2]方爱丽.化学添加剂在食品检
测中的应用[J].现代食品,2020(1):49-
50,60.
[3]王儒.化学添加剂在食品检测中
的应用[J].食品安全导刊,2020(3):165.
[4]马芬丽,黄韡,陈胜城,等.化学
添加剂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J].化工管
理,2015(9):218.
择合适的样品处理方法,尽量选择无损失、无污染以及受外界影响小的方法进行检测,保障测定结果与实际值的一致性,如果出现较大误差,则要进一步改进方法,直到样品的结果与标准值相符合。

3.4 加强技术人员素质
优秀的技术人员,在食品检测分析方面,能够掌握好不同的情况和标准,检测工作效果较高。

相比之下,一些能力、素质较低的人员,日常工作拖沓,对技术的掌握不够健全,理念方面非常落后,降低了食品检测分析的速度,在最终的检测结果上,同样得不到精准的成绩。

因此,需要不断提高食品检测分析技术人员的素质。

针对所有的技术人员,全部开展培训、指导,科班出身的人员,全面提高检测技术人员的能力、素质,尤其是对于刚毕业入职的专业人才,其专业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能力、经验欠缺,需要对其进行针对性培训,提高其实
践能力,丰富其经验。

4 食品检测分析的注意事项
现如今的食品检测分析体系上不
断健全。

未来,应继续注意食品检测
分析的注意事项。

①仪器分析法在食
品检测分析中的应用,可以给出更多
的参考和指导,并且在各类检测的效
率上大幅度提升。

此种情况下,要对
食品检测分析的内容进行完善,加强
对流程的设计和调整,从而提高食品
检测分析的可靠性、可行性。

②食品
检测分析的所有技术措施以及样本的
处理,包括对信息的分析和报告的生
成,都要结合专业的检测系统来完成,
这对于食品检测分析综合效果的改善
具有更好的作用。

③食品检测分析的
体系完善,以及方案设计过程中,需
要密切结合食品行业的发展走向,减
少不必要的问题的发生[4]。

5 总结
我国对食品检测分析保持高度关
注,一系列的措施、方法可以改善
检测效果,对仪器分析法进行不断
调整,使检测效率和检测质量得到
提升,有效维护食品安全。

未来,
应继续提升食品检测分析的创新力
度,促使每一项食品的安全水平都
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吴延立.仪器分析法在食
品检测分析中的应用[J].现代食
品,2020(6):120-121.
[2]杨波,王立石,李可人.仪器分
析法在食品检测分析中的应用[J].现代
食品,2019(22):98-99.
[3]王伟,霍新慧,崔春晓.仪器分
析法在食品检测分析中的应用[J].食品
安全导刊,2019(33):49.
[4]王振威.在食品检测分析工作
中仪器分析方法的应用探析[J].现代食
品,2019(19):100-101,104.
(上接141页)
Jun. 2020 CHINA FOOD SAFETY 14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