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池遗址出土新石器时代陶器浅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7-
2018.1
青池遗址出土新石器时代陶器浅析

究 一个初步分期 由于材料所

限 能不能代表青池二期遗存


所有的发展阶段 以及分期可
不可以细化 有待随着材料的
补充再做仔细的论证
青池二期遗存仅发现于
青池遗址一处 且叠压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池 第一组上 上文已经分析青池 第一组遗存主体为兴隆洼文
第三组陶器包括饰有刮条纹的筒形罐以
及红顶钵 同样出土这两类器物的有迁西西
[11]
[12]
寨遗址 第二期 迁安安新庄遗址 对于燕
[13 14]
山南麓此类遗存的性质学界说法不一 多
[15]
数人认为属于赵宝沟文化西寨类型 笔者
亦赞同这种观点 因此第三组陶器应当属于
赵宝沟文化西寨类型
三 分期 年代及相关问题
cn. All Right料 s Reserved. 文章通过对青池遗址所出新石器时代陶器进行分析 区分出三个年代组 分属于兴隆洼文化东寨类型 青池
二期遗存 赵宝沟文化西寨类型 其中青池二期遗存为本地区新发现的一种考古学文化 可分为两期 年代大约 为公元前 5500 5000 年
青池遗址位于天津市蓟县五百户乡青池 村北 1.5 公里处的马头山 该遗址在 1990 年 10 月 天津文物地图集 编辑组进行文物复 查时发现 1997 年 由于于桥水库工程对遗 址存在威胁 天津博物馆和天津市文化遗产
兴隆洼文化东寨类型
根据以往的研究成果及现有材
料 在燕山南麓地区继兴隆洼文化
[8]
东寨类型之后出现的是上宅文化
主要遗址有北京平谷上宅遗址 北
[9]
埝头遗址 河北三河县孟各庄遗
[10]
址 等 将青池遗址第二组陶器与
上宅文化陶器对比 可发现二者差
异较大 第一 从纹饰来看 青池遗
址第二组所出陶器最常见的纹饰为
- 5-
2018.1

究 罐 图二 1 4 和东寨遗址 G1∶180 与 筒形罐 图二 12 纹饰三段式布局

索 颇为相似 青池遗址 T2G1⑧∶7 碗 图二 2 与西寨 T15④∶3 碗 图
二 13 均饰虾节纹 青池遗址 T2G1 ⑧ ∶1 筒形罐 图 二 5 与 东 寨 G1∶163 筒形罐 图二 11 的主体 纹饰均为横排竖划纹 青池遗址 T2G1⑥ ∶1 碗 图二 3 与 东 寨 G1∶8 碗 图二 14 器型和纹饰相 近 其次 通过比较发现 少量外来
报告 将山顶第 4 层也归为新石器时代 当 是探方地层分布不一所致 笔者尊重发掘者
意见 也将这部分遗存纳入分析 陶器多为筒 形罐伴红顶钵 图一 53 筒形罐均腹部以下 残缺 大多饰刮条纹 图一 49 50 其余口部 饰有弦纹 图一 52 或 之 字纹 图一 51
二 文化性质
青池遗址虽然出土的文化遗存不多 但 是文化内涵十分丰富 对于 报告 所提 混合
筒形器


早 期
支脚
2018.1
研 究 与 探 索
晚 期
图三 青池二期遗存陶器分期图 1. 97G1⑤∶3 2. T4G1⑤∶15 3. T4G1⑤∶5 4. T2G1⑤∶1 5. T4G1⑤∶13 6. 97G1②∶5 7. 97G1②∶9 8. 97G1②∶3 9. 97G1③∶7 10. 97G1④∶11

青池遗址堆积较为简单 坡下遗存历年
发掘的层位关系不一 发掘者将历年发掘资 料统一为 G1 的第 1 9 层 山顶遗存仅第 5
层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 报告 公布陶器 的单位有 28 个 根据遗址的层位关系以及出 土陶器的器形 纹饰 可以把这 28 个单位依
据早晚关系分为三个小组
第一组即为 报告 中新石器时代第一期 文化遗存 包括坡下部分的第 6 9 层 陶器
文化因素主要来自北福地一期文
[7]
化 特征是口沿处饰有刻划和压印 几何纹的直腹盆 图二 15 20 兴 隆洼文化东寨类型是本地自身的传
cn. All统R文ig化h因ts素 Re而s北er福v地ed文.化因素的
存在 应该是交流的结果 基于以上
的分析 青池一期也就是本文划分
的第一组遗存的文化性质应该属于
青池二期遗存包含了坡下的第 1 5 层 存在着地层上的叠压关系 其中 2A组出于第 5 层 所出筒形罐为斜腹或微弧腹 钵多为平 底 2B 组出自第 1 4 层 遗物特征较一致 筒形罐多为弧腹 钵多为圈足 根据地层关系 和器物的演变关系 可将青池二期遗存分为 早晚两期 图三 早期以青池遗址第 5 层为 代表 晚期为第 1 4 层 发展趋势表现为 筒 形罐腹部由斜腹或微弧腹到弧腹或鼓腹 尖 唇盆口沿处泥突从突出到平滑 并在口沿下 方出现数周弦纹 素面钵由弧腹到斜腹 同时 口沿内侧泥突变小 饰有 之 字纹的钵由平 底到圈足 支脚由下部开豁口到四面各开一 长方形镂孔 需要指出的是 笔者的分期只是
综合以上分析 青池遗址出土的新石器 时代遗存代表了三种不同的考古学文化或遗 存 其年代自然存在差异
当前对兴隆洼文化东寨类型的年代和分 期研究普遍认为 兴隆洼文化有从交叉纹到 潦草 之 字纹再到成熟的 之 字纹的发展轨
[16]
迹 分别代表着三个发展阶段 同时 学界 对于交叉纹早于 之 字纹都表示认可 并将 其作为分期的依据 青池遗址第一组所出陶 器的纹饰为交叉纹和潦草的 之 字纹 应该 属于兴隆洼文化的早中期 但是两种纹饰的 陶器出于同一地层中 应当是早期遗物混入 晚期地层 故笔者对青池遗址所出的兴隆洼 文化东寨类型暂不做分期
型文化 笔者不能认同这种不科学的说法 因为 任何一种考古学文化都不是孤立地产 生和发展的 在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都必然 和其他文化特别是周邻文化发生交流 这种 交流的物质体现便是某一考古学文化中往往
[2]
包含有其他因素 任何考古学文化处于一 定的时间和空间 在继承母体文化的发展过 程中 也会同周邻文化产生交流 从而使一个 考古学文化往往包含不同的文化因素 进而
主要以筒形罐为主 为夹砂红陶 深腹平底
多为敞口 口沿下饰有多道弦纹或者一周附
加堆纹 主体纹饰为交叉纹 潦草的 之 字纹
或刻划纹饰 代表标本有 T1G1⑧∶1 T5G1
cn. All⑨R∶ig2hTt3sG1⑦ Re∶s2erTv2eGd1.⑧∶2 T2G1⑧∶1
T5G1⑨∶2 T4G1⑧∶2 T2G1⑧∶3 图一 1 8 与筒形罐共存的典型器物有饰 之 字纹的钵 以 T3G1⑦∶3 T2G1⑥∶1 为代表
之 字纹 而上宅文化以刮条纹最
为常见 此外青池遗址第二组的方
格纹为上宅文化所不见 上宅文化
的三角纹在青池第二组亦不见 第
二 从陶器组合来看 青池遗址常见
的豆 盆不见于上宅文化 上宅文化
常见的敛口平底碗 勺等不见于青
池第二组 由上述的差异可以看出
- 6-
青池遗址出土新石器时代陶器浅析
青池遗址出土新石器时代陶器浅析
青池遗址出土新石器时代陶器浅析
2018.1
研 究 与 探 索
青池遗址出土新石器时代陶器浅析
贾领
吉林大学 文学院考古学系 吉林 长春 130012
关键词 青池遗址 新石器时代 陶器分组 文化性质 年代判定 摘 要 1997 1999 年发掘的天津蓟县青池遗址 为研究燕山南麓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提供了一批新资
保护中心对遗址的坡下部分进行试掘 确定
为一处埋藏于山坡沟壑内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遗存 1998 年 考古人员又在山顶试掘 发现 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文化遗存 1999 年 在 1997 年清理的基础上 继续清理沟壑向下 延伸的部分 三次发掘总面积约 500 平方米 全部发掘材料最终以 天津蓟县青池遗址发
第一期 二期和三期是同一支文化的独立发 展过程 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面貌特征 以
河流域为分布腹地 存在达千年以上 可称 为青池文化或青池遗存 本文拟从 报告 刊 布材料出发 结合以往的研究成果 对青池遗 址新石器时代遗存的文化性质 年代等问题 作进一步的讨论
- 3-
2018.1



一 陶器分组

图一 9 10 以及饰虾节纹和刻划几何纹的 盆 以 T2G1⑧∶4 T5G1⑦∶4 T5G1⑦∶3 T5G1⑧∶1 T2G1⑧∶6 为代表 图一 11 15
第二组为 报告 中新石器时代第二期文 化遗存 包括青池遗址坡下的第 1 5 层 根
据陶器的器型和纹饰 还可进一步细分为 2A 2B 两个小组 2A 组仅包括坡下第 5 层
[3]
形成了文化的多元结构 从已发表的陶器资料来看 青池遗址第
一组陶器群由两种不同风格的文化因素组 成 一种是土著文化因素 也是主体因素 一 种是外来文化因素 也就是与周邻文化产生
[4]
交流后的结果 兴隆洼文化是燕山南麓地区 较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学界目前将兴隆洼 文化分布在这一地区的地方类型确定为东寨
出土陶器以筒形罐为主 为夹砂红陶 敞口斜
腹或者微弧腹 口沿下横压竖排 之 字纹并 通体竖压横排 之 字纹 代表标本有 97G1⑤ ∶3 T5G1⑤∶1 图一 16 17 同时出土夹
砂与夹云母盆 深腹钵 豆 支脚以及饰有 之 字纹的矮圈足碗 图一 18 36 2B 组
包括坡下的第 1 4 层 出土有与 2A 组类似
的口沿下横压竖排 之 字纹并通体竖压横排
之 字纹的筒形罐 只是多为弧腹或鼓腹 以 97G1② ∶5 97G1④ ∶1 为代表 图一 37
- 4-
青池遗址出土新石器时代陶器浅析
38 另出土口部饰弦纹的盆 图一 39 40 共存的还有圈足碗和豆等 图一 41 48
第三组即 报告 中新石器时代第三期文 化遗存 包括山顶的第 5 层和 H17 因 H13 H18 H22 H23 未公布陶器 本文暂不讨论
2018.1
研 究 与 探 索
图一 青池遗址新石器时代陶器分组
1 8 16 17 37 38 49 52. 筒形罐 T1G1⑧∶1 T5G1⑨∶2 T3G1⑦∶2 T2G1⑧∶2 T2G1⑧∶1 T5G1⑨∶2 T4G1⑧∶2 T2G1⑧∶3 97G1⑤∶3 T5G1⑤∶1 97G1②∶5 97G1④∶1 T1508④∶1 T1609⑤∶1 T1508④∶4 T1608⑤∶1 9 10 23 25 27 29 43 44 47.钵 T3G1⑦∶3 T2G1⑥∶1 T4G1⑤∶5 T5G1⑤∶3 T4G1⑤∶8 97G1⑤∶4 T2G1⑤∶1 T4G1⑤∶7 97G1④∶6 97G1③∶7 97G1②∶3 11 15 18 22 26 39 40 42 45 46.盆 T2G1⑧∶4 T5G1⑦∶4 T5G1⑦∶3 T5G1⑧∶ 1 T2G1⑧∶6 T5G1⑤∶5 T5G1⑤∶4 T4G1⑤∶16 97G1⑤∶8 T4G1⑤∶15 T2G1⑤∶2 97G1③∶5 97G1②∶9 97G1③∶ 13 97G1④∶3 97G1③∶10 30.杯 T4G1⑤∶4 31 34 41.豆 97G1⑤∶6 T4G1⑤∶10 97G1③∶11 32 33.碗 T3G1⑤ ∶3 T5G1⑤∶2 35 36 48.支脚 97G1⑤∶7 T4G1⑤∶13 97G1④∶11 53.红顶钵 T1510④∶5
[5 6]
类型 青池一期土著文化因素也就是主体 文化因素包括饰有网格纹和 之 字纹的筒形
罐 饰有 之 字纹的钵 饰有虾节纹的盆 与 兴隆洼东寨类型相比较 两者的共同性一望 可知 青池遗址 T1G1⑧∶1 T5G1⑨∶2 筒形
青池遗址出土新石器时代陶器浅析
cn. All Rights Reserved.
[1]
掘报告 以下简称 报告 为题 在 考古学
报 发表 报告 将坡下和山顶遗存分开描
述 坡下均为新石器时代遗存 山顶遗存可分
为新石器时代 商周时期 西周燕国文化遗
存 其中新石器时代遗存分为三期 坡下灰
沟第 6 9 层为新石器时代第一期文化遗存 第 5 层为新石器时代第二期早段遗存 第 1 4 层为新石器时代第二期晚段遗存 山顶 H13 H17 H18 H22 H23 及第 5 层定为新石 器时代第三期文化遗存 对于各期的文化性 质 发掘者认为 第一期 兼含兴隆洼文化和 北福地一期文化两种文化因素 并且都居突 出地位 应是这两支文化在前沿地带形成 的混合型文化遗存 第二期 第三期是青池 第一期混合型文化的承袭和发展 同时认为
cn. All Ri青 gh池t遗 s 址R第 es二e组 rv陶e器 d.与上宅文化应属于两个
不同的考古学文化 且在该地区是第一次发
现 但是由于未发现居住址 墓葬等 且仅在
青池遗址一处发现 我们可以暂时称之为青
池二期遗存 二者有些器物相像 应当是交流
的结果 同时可以指示青池第二组遗存与上
宅文化年代相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