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丁香结》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丁香结》说课稿
《丁香结》是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课。
本篇课文是作家宗璞的一篇散文。
它不但语言优美,而且条理清晰,意蕴丰富。
这篇文章共6个自然段,1-3自然段对丁香花生长环境、颜色、气味、形态以及室外三棵白丁香进行了描写,4-6自然段着力感悟丁香结。
作者超越传统意义上的丁香象征的愁怨,抒发了豁达积极的人生态度。
是一篇进行阅读教学的典范文本。
六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自学能力,能够基本把握文章内容。
但由于阅历有限,还不能完全理解文本蕴含的思想情感,不能全面赏析语言。
学生个体之间还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这些都需要老师重点关注。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和学情的把握,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字词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词语。
2、关键能力:能够简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在品读关键语句基础上想象画面,理解丁香结的内涵。
大胆交流自己的想法。
3、必备品格:学习作者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4、语文素养: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让学生爱上散文,爱
上阅读。
新课程理念和语文课标指出,教是为了不教。
阅读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所以本节课采用的教法有:问题驱动阅读法、点拨法、诵读法。
本节课采用的学法有:圈点勾画读书法、小组合作讨论法、练习法。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难点,我的教学过程是这样安排的。
环节一:导入新课。
出示丁香花图片并谈话:同学们,认识这种花吗?这是丁香。
许多花草都被我国的文人赋于某种品格,牡丹象征富贵,菊花寓意坚贞,梅花代表高洁。
那么丁香花,又象征什么样的品格呢?你听到过关于丁香的诗句或歌曲吗?作者由丁香生发了怎样的人生思考呢,让我们一起学习宗璞女士的《丁香结》。
(著名教育家于漪老师说,课堂第一槌就要敲在儿童的心灵上,激发学习兴趣。
)
环节二:初读感知。
让学生独自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完成自学任务:1、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并试着读出情感。
2、积累描写丁香颜色的语句。
3、试着概括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丁香花?
教师提问展示,指导朗读,强调纠正字音,最喜欢的句子。
(比如:缀、襟。
比如: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
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
比如:两片雪白、半树银妆、潇洒、积雪、莹白等)
教师明确:作者从丁香生长的环境、开放的姿态、气味、形状、颜色、花蕾等方面描写。
(问题和任务的设置,为学生提供了自主阅读的脚手架,学生就可以借之对文本展开学习。
)
环节三:研读讨论。
让学生找出描写丁香结的语句进一步研读,展开想象,对课件上两个问题进行小组讨论:
1、什么是丁香结?丁香结比喻什么?丁香结让作者想到了什么?引发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思考?
2、本课语言生动优美。
在小组内找出喜欢的一两句,说说理解。
比如,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
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
让人觉得,丁香确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观看插图,反复读这句话,想象一下画面,小组内交流一下对这句话的理解。
(通过关键问题的设置,合作交流,把学生思维引入深入。
)环节四:点拨强调。
在小组汇报分享基础上,明确两名小组代表在全班分享展示。
教师补充、归纳并强调。
1、丁香结其实就是小花苞。
想到了描写丁香的诗句、丁香象
征愁怨、忧伤、不顺心。
生命中需要“结”,否则生命太平淡了。
丁香花年年有,人生常有愁怨和不顺心事,要豁达。
2、比喻写法,雨中的丁香模糊、色彩美好。
环节五:拓展练习。
再次朗读课文,想一想,在今后生活中你怎样对待生活和学习中的不顺心事?写一个100字左右小片段。
环节六:课堂小结。
先让同学在小组内交流本节课阅读收获。
然后教师强调:同学们,一朵朵普通的丁香花,滋润了作者的生活。
一个个小小的丁香结,让作者领悟到人生要豁达。
让我们也像作者一样养成细心观察生活,积极思考的好习惯,去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吧。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阅读宗璞的《紫藤萝瀑布》。
最后说一下板书设计。
板书:2、丁香结
赏花:颜色、气味、形状
悟花:小花苞——愁怨比喻
有结就会不平淡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