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17生命的壮歌(蚁国英雄)_苏教版-最新学习文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17生命的壮歌(蚁国英雄)苏教版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本身是一种个性化的学习行为,更是一种鲜活的生命状态。
阅读教学必须尊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独特的生命感受。
”但我想这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驾御之下“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以“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当然,我们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我在教学《蚁国英雄》时,紧紧抓住重点问题“为什么称外层的蚂蚁为‘蚁国英雄’?”来具体读悟。
同学们很快找到了答案,因为它们“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
如果就此收住,浅尝辄止,无异于蜻蜓点水、半途而废。
我又马上引导同学联系前后,具体感悟蚂蚁们在巨大的灾难面前又有怎样的表现——是怎样壮烈献身的?接着,以“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为什么能“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诱导同学由表及里,由蚁国英雄们的行为推及它们的精神世界。
一开课,就运用“提起英雄,你想谁?”和“说到蚂蚁,给你的印象是什么?”两个问题揭题导入,一来意在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世界,二来意在激发学生阅读本文的兴趣,运用问题作桥梁,连接了课堂的外与内。
疏通文路是初读感知中较为关键的一环,而对于中年段学生而言,他们还不一定能较为完整、全面地把握住文本的主要内容,教师适当的扶助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因此在学生自由朗读全文的基础上,相机抛给学生“草丛起火、蚁群被围、抱团突围、成功脱险”四个词语,帮助学生抓住故事的起因、经过、高潮、结局,理清文章的思路,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体会、掌握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在提问“面对如此险境,小蚂蚁们是怎么做的”时,我请他们运用如“扭团突围”这样的小标题简洁扼要地来说明,学生们说“迅速滚动”,我转身板书,写了“加速滚动”,觉得这样更好,因为文中有一句“蚁团在火舌舐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学生们说“至死不放”,我转身板书,写了“至死不渝”,两个词意思一样,可是我觉得后者更好,还能让学生们有个词语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