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职生学习《精神科护理学》积极性的因素与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中职生学习《精神科护理学》积极性的因素与对策
作者:周晓渝
来源:《大东方》2018年第02期
摘要:《精神科护理学》是中职护理专业高二年级教授的专业课程。

由于专业性强,内容较抽象,在护士执业资格证考试中所占比例小,学生长期认为这是一门“副科”。

本文顺应精神卫生护理的时代发展需求,重点论析了影响中职生学习《精神科护理学》积极性的几点因素以及相应对策。

关键词:精神科护理学;积极性;对策
精神病专科属于相对特殊的一个医疗科室,医护人员面对的对象主要是缺少自制力、自知力以及具有较强攻击性的人群。

患者多需要长时间住院治疗,同时所处的环境主要为封闭式管理[1]。

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指出,目前过多关注患者负面问题的精神医疗无法真正解决问题,导入积极心理学理念对精神医疗具有重要意义[2]。

为了学习这种积极思考的方法,首先学生自身需要在学习中体验到积极的情绪,感受到乐趣和收获。

如何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积极情绪和成长感受,本文分析其影响因素,探索有效对策,为精神护理教学提供参考。

一、教师
鲍良克在其著作《教学论》中认为:“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是教学的三个基本要素,它们被称为教学论的三角形,无论失去其中的哪一个,都不能成其为教学。

” 作为教学中的主导方,教师的综合素养成为影响学生学习中体验到积极情绪的最主要因素。

(1)人格魅力
人格魅力是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很能吸引人的力量。

对教师来讲,它很重要。

拥有较好人格魅力的教师,无疑他在学生中会有更好的声誉,较高的威信,更深的影响力。

反之,只顾按书教课,缺乏与学生真诚沟通的教师难以向学生传递思想与知识。

自我介绍是教师与学生建立起信任的第一步。

任课教师应重视自我介绍,可在PPT的配合展示下做真诚、详细的自我介绍,内容包括姓名、教育背景、实习情况、培训情况、工作经历等,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心灵温度与个人风采。

其次应从考试与就业两个角度向学生强调学习《精神科护理学》的重要性与实际意义。

(2)教材把握
教师应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在内容上选择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以适应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证考试为尺度,把握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增强实际应用的针对性,可以适当整合“护理心理学”和“精神科护理学”两门课程,突出心理技术、护理技术的实践性,加大学生学习自我心理护理的练习,让学生感受到自我成长、自我塑造、自我完善的乐趣。

(3)教法
教学中加大情景模拟法的运用,重点通过“感知——理解——深化”三个教学阶段来进行。

在设置的情景中可结合角色扮演,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模仿、观察学习精神病人,尝试理解病人的痛苦,唤起同理心和责任心,消除偏见。

比如,可设置某一具体情景请学生探讨使用积极暗示法处理。

小李在急救中心妇产科实习。

一个护士对她说:“小李,你离12床的张某远点,她事儿特别多。

”一天,小李给病人张某做青霉素皮试,病人非常紧张,紧紧抓住小李的手说道:“护士,不是我事多,而是我遇到的倒霉事太多了。

我今年45岁,20岁就得了白血病,这都够倒霉了吧?前几年又因为急性阑尾炎不得已做了手术,现在腹部又有包块,还不知道是不是恶性的,医生说要剖腹探查。

你说我多倒霉啊!我真的特别紧张,怕青霉素过敏,万一过敏,我不就完了吗?……”这个方法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精神科护理的兴趣,在教学中起到积极作用。

(4)学法
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可以多合理使用小组讨论学习法,培养学生在团队中的角色意识、责任担当意识、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比如,小组成员最好不超过5人,确定好发言人、记录员、计时员、信息员、观察员的角色,向学生明确各角色的职责,组内分工确认岗位,各岗位定期轮换,再辅助个人评分、团体评分等过程评价模式,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参与感与获得感,提升自信心。

二、学生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和受益者,也是除了教师以外另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由于学生个体差异性大,对同一教师的教学具有不同的反馈体现。

(1)学习团队
不少学生反馈,独立学习时通常会有孤立无援感,不懂的问题也不好意思向同学请教,时间一长就养成学习的惰性。

由此,建立稳定的学习小组是很有必要的,既能使学生有固定的团队使其产生归宿感,又能在团队中学习分工合作,养成担当责任的习惯。

(2)学习体验
成功体验是影响自尊的重要因素。

教师可采取如下行动来帮助学生,使其获得积极的成功体验。

第一,建立成功是可能的信心。

关注学生过去的成功经历,激励现在做事的动力。

第二,运用多种方式满足学生的自我实现欲。

比如,在小组谈论法的使用中,结合个人评价、他人评价、组评等各种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加分。

比如,教师可根据本次课内容设计问题,使学生个人回答或学习小组讨论后发言人回答,实施团队捆绑加分,可对学生的仪容仪表、知识点正确性、操作熟悉度等进行评价,更多角度的关注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尝到成功的滋味。

三、平台
充分利用学校、社区、见习医院等社会力量,组建“校-社协同”教育联盟,架构实践平台,开启中职生“社会参与”素养培育模式,让学生参与,把测量血压、肩颈护理、头部护理等专业服务带进社区,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以致用,在实践中体验南丁格尔精神,收获快乐,提升自信心。

综上所述,教师要整合各类资源,并且善于洞察学生的消极和积极体验,引导其表达出来,促进学生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进行整合,更大的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孔燕,周筱红,李静贤.护患沟通技巧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民康医学,2013,24(18)145-146.
[2]马丁·塞利格曼.赵昱鲲,译.持续的幸福[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43 -57.
[3]谢素芳,邹华钦,张晓敏.精神科护患沟通的技巧[J].中国民康医学,2012,36(14):972-973.
(作者单位:重庆市渝中职业教育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