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分层次教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课堂分层次教学
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的确定。

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等,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分
层次教学”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而产生的。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又称分组教学、能力分组,它是将学生按照智力测验分数和学业成绩分成不同水平的班组,教师根据不同班组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

一、教学目标层次化。

“分层次教学”要以“面向全体,兼顾两头”为原则,以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为依据,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
的认识能力.将知识、能力和思想方法融为一体,合理地制定
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并将层次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各个
环节。

比如教学《繁星》一课时,可以设计这样的教学目标:理解本文内容,体会作者的丰富感情。

懂得写作文要有感而发,主动观察并感受生活的变化。

学习欣赏名家优美诗文.
提高阅读兴趣。

了解有关巴金的文学常识。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从中选择不同的教学目标要求。

二、课前预习层次化。

针对初中生阅读理解能力相对提高,学习的目的性、自觉性明显增强的特点,只要教师能深钻教材,领会课程标准精神,把握其弹性,根据己定的教学目标,明确提出各层次的预习目标,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看书预习方法。

就会获得满意的预习效果。

三、课堂教学层次化。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交流,调动双边活动的积极性是完成分层次教学的关键所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完成教学目标,同时又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在安排课时的时候,必须以中等学生为基准,同时兼顾优等、较差等两层。

要注意调动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比率,不至于受冷落。

一些深难的问题。

课堂上可以不讲,课后再给较差学生讲。

课堂教学要始终遵守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上升的规律,要求不宜过高,层次落差不宜太大。

要保证较差生在听课时不等待,优等生基本听。


中等生“吃得好”懂,得到及时辅导,即较差生“吃得了”优等生“吃得饱”。

从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过渡尽量做到衔接无缝、自然,层次分明。

教学《陋室铭》时,在精读课文时候设计这样的环节:小组合作解决三个问题:你知道统领全文的词语是什么吗?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陋室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完成上述问题。

全班交流。

明确:本文通过对陋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华、安贫乐道的情趣,处在今天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中的你如何看待作者的这种生活态度?这个问题可由
优等生来发表见解并评价。

中等生适当参与。

从而使全体学生悟出道理,学会方法,掌握规律,提高了信心。

此外,还要安排好教学节奏,做到精讲多练.消除“满堂灌”,消除拖泥带水的成份,把节省下来的时间让学生多练。

在此基础上可适当补充些趣味阅读,以便活跃课堂,努力做到全体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参与教学全过程。

四、布置作业层次化。

在教完一篇课文后,学生要通过做练习来巩固和提高.因此课后布置多层次习题是分层次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

课后作业一刀切,往往使较差学生吃不消,优等学生吃不饱。

为此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a层是基础性作业(课后练习),b层e,(课
后习题)同时配有少量略有提高的题目.以基础性为主
层是基础性作业和有一定灵活、综合性的题目(课后复习题)各半。

布置作业要精心安排,一般学生在20至30分钟内完成。

分层次布置作业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能力,并由学生选择适应自己的作业题组,克服了“大一统”的做法,使每个学生的思维都处于“跳一跳,够得着”的境地,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较差的学生也没有过大的压力,可以减少抄袭作业的现象.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单元考核层次化。

评价具有导向、激励的功能,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参与教学效果的评价,是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个人成功感为前提的。

“每一个孩子身上都有‘金
矿脉'。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以不同起点为标准的相应评价,这样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利于激发其学习积极性,从而保持他们良好的心态和学习的自信心。

每一单元学完后,均安排一次过关考核,它以课本习题为主,着重阅读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检测,根据三个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同一份试卷拟定出不同层次的单元测试题,提出不同的要求,供三个层次学生按规定要求自由选择完成,也可直接注明部分题只要求较差学生完成.部分题只要。

就是
在统考中,也可求优等学生完成(可用附加题形式).
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如上次考50分的,这次
考60分就算达标了。

在每次考核后,每层次的人员应作适
当的变动,这样一来,基础差的学生感到有奔头,基础好的学生不敢有丝毫放松。

此外,还要注意课外辅导的层次化。

教师要做好补缺、提高工作,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因材施教.
给没有过关的较差学生补课、开小灶,给优等学生增加课外讲座等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这样可以进一步使较差学生“吃得了”,能奋发向上,优等学生“吃得饱”.能充分发
展成一种你追我赶的良好的学习气氛.从而扎扎实实地提高
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总之,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分层次教学”要
以“面向全体,兼顾两头”为原则,以课程标准、考试说
明为依据,进行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