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学习]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三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主题一水资源的分布
材料:中新社北京2011年1月30日电:中国北方部分地区的旱情仍在持续。

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显示,目前,山东、安徽、江苏、河南等地部分地区气象干旱已达特旱标准。

不论是世界还是中国,分布不均是水资源的突出特点。

在世界范围内,既有拥有全球 5.6%的淡水资源的亚马孙地区,也有干燥荒凉的撒哈拉地区……
结合材料探究:(1)衡量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水资源丰歉的标准是什么?以我国为例,南方地区水资源量比北方地区多得多,其主要原因是什么?从中可得出水资源分布的一般规律是什么?(2)影响水资源丰歉程度的因素除降水量外还有哪些因素?
主题二水资源问题及对策
材料1:水是一切生命之源。

但目前,水资源短缺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如果人类不珍惜水资源,人们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

我国也是一个人均水资源贫乏的国家。

例如上海的人均淡水拥有量仅为145米3,上海已成为一个典型的缺水城市。

(1)结合材料探究:①地球表面大约71%被水覆盖,为什么世界上有些地方还会闹“水荒”?②上海出现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2:咸海深居亚欧大陆内部,离海远,降水少,蒸发旺盛。

入湖河流从1960年的永久性河流到1987年的季节性河流,又到2000年河流消失,在这个过程中湖泊面积逐渐萎缩。

下面是“咸海区位图”及“咸海水域面积变化图”。

(2)结合材料探究:①咸海的主要补给水源是什么?②近年来,咸海面积不断缩小的原因主要有哪些?③咸海面积缩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有哪些?
1.水资源、水力资源和水利资源的区分技巧
①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是从能否饮用的角度说的,指物质;②水力资源是指天然河流所蕴藏的动能资源,又叫水能资源,是从发电的角度说的,指运动;③水利资源泛指航运、灌溉、发电、养殖等多方面的效能,指水的综合利用。

2.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判定技巧
所谓的地区缺水,一是指该地区提供的可用水资源量少;二是该地区水资源的需求量大,即供需矛盾越突出,缺水程度越大。

降水量多的地区水资源不一定丰富,降水量少的地区不一定缺水。

水资源的丰歉程度由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来衡量,如新加坡,属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丰富,水循环活跃,但因国土面积小,径流量少,所以其水资源并不丰富。

3.分析区域缺水严重的角度归纳
分析某地缺水严重一般要从“人为”和“自然”两个角度入手。

例如分析我国北方城市
缺水严重的原因:城市人口密度大,工农业规模大,耗水量大的重工业比重大,经济发展快,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而北方地区降水量较少,河网密度小,水资源并不丰富,因而缺水现象严重。

4.分析水资源问题对策的主要思路
水资源问题对策分析要从“开源”和“节流”两个角度入手。

一般思路归纳如下:
开源——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修建水库蓄积水,开渠修河调度水,海水咸水淡化水,人工增雨补降水;节流——提高节水意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和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等。

2011年3月22~28日是第二十四届“中国水周”,其宣传的主题是“严格管理水资源,推进水利新跨越”。

水资源问题再度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据此完成第1~2题。

1.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A.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
B.地下水、河流水、冰川
C.雨水、河流水、湖泊水
D.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2.针对我国水资源问题的现状和特点,为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除了跨流域调水、治理水污染外,还应从哪些方面采取相应对策?()
①节约用水,合理用水,减少浪费②修建水库③控制城市规模④加强法治,规范管理,提高全民珍惜水资源的意识⑤优先发展工业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④
3.2 000多年前,罗马人建造的蓬迪加尔输水渠,利用的水资源可能是()。

A.深层地下水 B.冰雪融水
C.海水 D.地表河湖水
4.在人类面临的各种资源危机中,淡水危机是其中之一。

据预测,到2025年,全世界2/3的人口将生活在缺水状态中。

目前世界普遍感到用水紧张的原因是()。

①环境污染严重,水质下降②全球气候变暖,蒸发量大,江河径流量下降③人口急剧增长,工农业及生活用水增长过快④世界上的水资源总量不足⑤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③⑤
5.下图是“我国部分流域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所反映的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我国水资源时间上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南水北调工程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重要举措,其中的“南”指________流域,“北”指________和________地区。

(3)(多选)目前,华北地区是我国最为缺水的地区之一,试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以下哪些措施可以解决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
A.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B.节约用水
C.防治水污染
D.研究和利用海水和咸水
E.改善生态环境,增强涵养水源的能力
参考答案
主题一活动与探究:提示:(1)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南方降水量大,北方降水较少。

降水量大、水循环活跃的地区,水资源丰富;降水量小、水循环不活跃的地区,水资源缺乏。

(2)蒸发量。

主题二活动与探究:(1)提示:①a.地球上约有96.53%的水为海洋水,属咸水,不能大规模地直接利用;b.人们可以直接利用的是陆地淡水资源;而陆地淡水的主体又是分布在高纬和高山地区的冰川,不易利用;c.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极不均匀;d.在利用中存在严重的污染和浪费现象。

②人口众多,经济密集,需水量大;水资源污染和浪费现象严重,属于水质型缺水。

(2)提示:①咸海的主要补给水源是高山冰雪融水。

②咸海面积缩小的主要原因是大量引水灌溉和全球变暖。

③咸海面积缩小使湖水矿化度升高,水生生物减少,周围土地荒漠化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当堂检测
1.D 2.D
3.D 解析:在2 000多年前科学技术水平比较落后,人们不可能大规模开采深层地下水,更不可能进行海水淡化,冰雪融水量又极少,因此利用的应该是对技术水平要求不高的地表河湖水。

4.D 解析:导致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和人为原因有: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人口剧增导致需水量大增;同时因水污染而导致可用水量减少。

5.解析:由图可以看出,我国长江及以南地区人均水资源多,北方地区普遍少,在时间上存在夏秋多、冬春少的分布特点。

南水北调就是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往黄河流域。

由于人口的分布、工农业的发展、浪费及污染现象的存在,华北地区成为我国最为缺水的地区之一;在解决其缺水问题时,要针对现象形成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

答案:(1)南多北少夏秋多,冬春少受我国降水的影响,雨带从南向北逐渐推移,且集中在夏秋季节
(2)长江华北西北
(3)原因:①华北地区的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②华北地区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生活及工业用水量大;③存在严重的污染及浪费现象等;④生态破坏较为严重,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

ABCD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