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棵树河径流量与气候影响因子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棵树河径流量与气候影响因子分析
井立军 1 , 高 婧 1 , 井立红 2 , 阿依努尔 〃孜牙别克 3 , 榕 4
秦 ( 1 乌苏市气象局 , 新疆 乌苏 833000;
3 塔城地区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 新疆 塔城 834700;
2 塔城地区气象台 , 新疆 塔城 834700;
4 新疆气象局信息中心 ,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
摘 要 : 运用最小二乘法 、相关分析 、方差分析等方法对近 50年四棵树河径流量 ,乌苏 、克拉玛依 站温度 、降水等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 ( 1 )四棵树河径流量年际变化平稳 ,月际分布极不均匀 ;
( 2 )四棵树河年径流量以 0. 107 ×108 m 3
/10 a 的速率增多 ; ( 3 )四棵树河年径流量时间序列存在着 18 年的丰枯水年周期 ; ( 4 )克拉玛依站 850 hPa 、700 hPa 、500 hPa 、300 hPa 规定等压面平均温度与 平均流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0. 75、0. 77、0. 77、0. 81 ,并得出二者之间的定量关系 ; ( 5 ) 6、7、8 三月平 均流量与克拉玛依站 0 ℃层相关系数分别为 0. 75、0. 54、0. 61。
关 键 词 : 中图分类号 : 四棵树河 径流量 气候影响因子 相关和方差分析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0 - 6060 ( 2007
) 04 - 0513 - 06 ( 513~518) P343. 1 袁玉江 、崔彩霞
…1 , 2 ‟
等人研究证实 ,气象因子在 河流径流量中起重要作用 ,气候是形成和影响径流 的最重要的因素 。
四棵树河发源于天山北坡 ,是新 疆北部准噶尔盆地南缘的一条中小河流 ,在为农业 ,也是维系下游生态环境 的主要水源 ,而连年的农业开发 ,使得水土矛盾日益 突出 ,不但制约着流域经济的发展 ,也使生态环境有
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
文献…3 ‟
研究显示乌苏近 45 年
气温以 0. 36 ℃ /10 a 的变化速率显著增暖 , 降水量 以 12. 2 mm /10 a 的 变 化 速 率 显 著 增 多 。
又 据 文 献
…4 ‟
,北疆多数河流存在径流量减少的趋势 。
但由
于各地气候 、地形等条件不尽相同 ,各流域之间亦有 差异 ,因此在四棵树河流域这样一个生态环境脆弱 , 水资源问题日益突出的区域 ,研究气候因子对径流 量的影响以及径流量的变化规律 ,更有着极其重要 的现实意义 。
积的 48. 3 % ,共有农业人口 7 万余人 , 占全市农业 人口的 47 % ,该灌区人口密集 , 有着充足的土地资 源 ,丰富的光热条件以及悠久的耕作历史 ,是乌苏市 的主要粮棉产区 。
1. 2 地理位置
四棵树河位于新疆北部准噶尔盆地南缘 ,介于
83 °37 ′E ~84 °30 ′E, 43 °53 ′N ~44 °58 ′N 之间 ,流域全
长 137 km ,流域总面积为 6 669 km 2。
1. 3 流域特性
四棵树河水系由四棵树河 、特吾勒特河 、喇嘛沟 河构 成 , 集 水 面 积 921 km 2 。
多 年 平 均 径 流 量 为
3. 02 ×108
m 3
(吉勒德水文站 ) ,其中最大年径流量
为 4. 27 ×108 m 3
( 1998年 ) ,最小年径流量为 2. 27 × 108 m 3 ( 1957 年 ) , 年平均流 量为 9. 58 m 3
/ s 。
实 测
最大洪峰流 量 360 m 3
/ s, 多 年 平 均 洪 峰 流 量 78. 7
m 3
/ s 。
四棵树河 发源 于天 山 北坡 西段 依 连哈 比尔 尕 山 ,而依连哈比尔尕山的高山地区是天山山脉降水 1 概况
…5 ‟
高值中心之一
,依连哈比尔尕山山区径流深 700
mm 以上 ; 依连哈比尔尕山有冰川 128 条 ,冰川面积 1. 1 基本情况
四棵树河发源于天山北坡 ,是新疆北部准噶尔 盆地南缘的一条中小河流 ,流经乌苏市的五镇二乡 一场 ,该灌区有耕地面积 23 333 hm 2 ,占全市总播面
2
3
106 km ,冰川储冰量 7. 084 km , 最长冰川长 10. 3 km ,面积 221 km 2
,冰储量 2. 722 km 3
,雪线高度变化
3收稿日期 : 2006 - 07 - 15; 修订日期 : 2006 - 12 - 19
作者简介 : 井立军 ( 1973 - ) ,男 ,山东东平人 ,工程师 ,现从事天气预报及服务工作. E - m a il: J inglj201 @ 163. c om
514
干 旱 区 地 理
30卷
于 3 600~4 400 m 之间…6 ‟。
F 检验 (即方差分析 )方法来确定序列是否具有显著
的周期性 。
因为方差比越大 ,统计检验的臵信度就
愈高 ,周期愈显著 ,由此可以得出时间序列有无周期 性及周期的主次 。
2 资料与方法
2. 1 资料选取
本文所用资料为四棵树河吉勒德水文站 、乌苏 市气象局近 50年 ( 1955 - 2004 年 )径流量 、气温 、降 水量等观测资料 ;因克拉玛依站纬度 、海拔及气候类 型等与乌苏站最为接近 ,故高空资料使用克拉玛依 站 1961 - 2003 年实测 850 ~300 hp a 规定等压面温 度及 1961 - 2004 年实测 0 ℃层高度资料 (缺 1968
- 1971 年 ) 。
在统计分析中均使用实测资料 ,未对资料进行 插补延长处理 。
以 WMO 推荐 的 1971 - 2000 年 的
30年平均值作为气候及水文标准态 。
2. 2 研究方法
2. 2. 1 运用最小二乘法原理 对水文 、气象要素时
间序列进行线性拟合 ,即令 y ( t ) = a + b t 为序列线 性趋势方程 ,其中 t 为时间序列 , b ×10 a 为水文 、气 象要素倾向率 。
b > 0 表示要素序列呈上升 (增加 、 推迟 )趋势 , b < 0 时表示要素序列呈下降 (减少 、提 前 ) 趋 势 , | b ×1 0 |大 小 表 示 要 素 变 化 速 率 。
通 过 对水文 、气象资料的线性拟合 ,分别得出四棵树河 在 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 ,径流量的变化趋势及 变化 速 率 , 用 F 检 验 对 线 性 趋 势 方 程 进 行 检 验 , 以显著性 水 平 达 到 0. 05 作 为 通 过 显 著 性 检 验 的 标准 。
2. 2. 2 运用相关分析方法 对乌苏站 、吉勒德水文
站 、待甫僧站气温 、降水及克拉玛依站高空各规定等 压面温度 、自由大气 0 ℃层高度与同期四棵树河流 量求相关系数 ,从而得出气象要素与河流流量的定 量关系 , 并用 F 检验进行显著性检验 , 以显著性水 平达到 0. 05作为通过显著性检验的标准 。
2. 2. 3 时间序列周期方差分析法 将时间序列从 2 - n /2 ( n 为时间序列长度 )的周期长度进行分组列
表 ,将列内差异看成是组内差异 ,列间差异看成组间
差异 ,利用组内和组间差异性的比较 ,即应用方差比
3 径流量变化规律
3. 1 径流补给
据文献
…6 ‟
四棵树河发源于天山北坡高山带 ,既
有高山冰川和永久性积雪补给 ,又有中 、低山区季节 性积雪和夏季降水补给 。
径流量由冰川融水 (约占 年径流量的 25 % ~35 % ) 、降雨融雪混合补给 (约占 年径流量的 45 % ~55 % ) 和地下水 (约占年径流量 的 15 % ~25 % )组成 。
海拔 3 800 m 以上的冰川和 永久性积雪为河流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
由此可见 ,
四棵树河的径流由降水补给 、冰雪融水补给和地下 水补给共同构成 ,其中冰川 、积雪消融在四棵树河径 流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
3. 2 径流量月 、季分布
由表 1 可知 ,四棵树河与天山北坡多数河流类 似 ,有着月际分布极不均匀 ,水热同步
…7 ‟
,季节变化
明显 的 特 点 。
6 ~ 9 月 径 流 量 占 全 年 径 流 量 的
75. 2 % ,其中又以 7、8两月径流量最大 ,仅 7、8 主汛
期两月平均径流量便占全年径流量的 51. 7 % ; 径流 最大月 ( 8月 )多年平均径流量是最小月 ( 4 月 )多年 平均径流量的 13. 3 倍 ; 其中 ,春季径流量占全年径 流量的 7. 6 % ,春汛较少发生 。
夏季径流量占全年 径流 量 的 63. 6 % , 秋 季 径 流 量 占 全 年 径 流 量 的
20. 8 % ,故四棵树河洪水多发生在夏秋两季 。
冬季
占全年径流量的 7. 3 % ;夏 、秋两季径流量占全年的
84. 4 % , 1 ~4月径流量仅占全年径流量的 8. 3 % ,其
中又以 4月径流量为最小 ,仅占全年径流量的 2 % , 而 4月中下旬至 5 月上旬四棵树河灌区棉花 、番茄 等大宗春播作物陆续进入播种期 ,四棵树河来水难 以为春播作物提供足够的农业用水 , 因此春旱 (又 称卡脖子旱 ) 频发是四棵树河流域的一大特点 , 个 别年份旱情可持续至 6~7月 。
表 1 四棵树河吉勒德水文站 1955 - 2004年平均月径流量分布
Ta b . 1 M on th l y a v era g e run o ff vo l um e d istr ibu t i o n of S i k e s hu R i ver i n 1955 - 2004
月径流分布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占全年比率 %
2. 3
2. 0
2. 0
2. 0
3. 6
11. 9
25. 2
26. 5
11. 6
5. 6
3. 6
3. 0
515 4期井立军等:四棵树河径流量与气候影响因子分析
3. 3 丰枯水年频次
本文沿用文献…8 ‟用距平百分率将河流径流量
值划分为 5 级的标准, 即> 40. 0 %为特丰水年;
< - 40. 0 %为特枯水年; 10. 0 %~40. 0 %为偏丰水
1 ),年径流量序列与时间的趋势关系可用线性方程
( 2 )描述:
Q
t
= 0. 0107 t + 2. 7499 ,(2)
式中: Q t为四棵树河逐年径流量, t为时间。
由( 2)
式可知四棵树河近50 年径流量在波动中有逐年增年; - 40. 0 %~- 10. 0 %为偏枯水年; - 10.
10. 0 %为平水年。
0 %~
8 3
多的趋势,年径流量以0. 107 ×10 m /10 a 的速率
增多,且通过了α= 0. 05 的显著性水平检验。
这与
北疆多数河流存在径流量减少的线性趋势…4 ‟结论
不一致。
各月平均流量均表现为增多趋势, 与文
献…9 ‟结论一致,其中6、7、9 三个月线性倾向率通过
了α= 0. 05 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即6、7、9 三个月径
流量呈显著增多的趋势。
3. 6 丰枯水年年代际分布
通过对图1分析可知,四棵树河1965 - 1979 年
的15年中只有1966、1969、1970、1974、1978 五年为
正距平,其余10 年均为负距平,这一段阶主要为平
- 偏枯水年; 1983 - 1996 年的14 年中只有1987、
1988、1991、1995 四年为正距平, 其余10 年均为负
距平,这一段阶主要为平- 偏枯水年; 1997 - 2004
年的8 年全部为正距平,这一阶段主要表现为平-
偏丰水年,这与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以后乌苏区域
仍至全球气候显著变暖,从而加速了冰川和高山积
雪消融有着密切的关系。
表 2 四棵树河丰枯水年频次表
Frequen c i e s of bo t h we t an d low wa ter
yea r s of S i ke s hu R i v er
T a b. 2
项目特丰水年偏丰水年平水年偏枯水年特枯水年
出现次数
出现频率(% )
1
2. 0
11
22. 0
26
52. 0
12
24. 0
对四棵树河1955 - 2004 年年径流量的丰枯水
年频次进行统计(表 2 ) 。
统计结果显示近50 年中
以平水年份出现次数最多占52 % ; 特枯水年没有出
现;特丰水年出现1 次( 1998 年) ,占2. 0 % ; 偏枯水
年次数较偏丰水年次数多2. 0 % ; 四棵树河最丰水
年与最枯水年径流量倍比系数为1. 9; 最大模比系
数为1. 4 ,最小模比系数为0. 8 ,即最丰水年径流量
不超过正常年径流量的一倍,最枯水年径流量不少
于多年平均径流量的一半,说明四棵树河径流量年
际变化较为平稳, 特大旱(涝) 灾出现的机率都较
小,发展灌区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3. 4 径流量年际变化
统计学中通常用变差系数( CV % ) 的大小确定
某一时间序列的变异程度,当C V % < 10 %时为弱变
异性,当10 %< CV % < 100 %时为中等变异性, 当
CV %≥100 %时为强变异性。
经求解得四棵树河
1955 - 2004年径流量的变差系数CV %= 13. 9 %,
由此可知,近50 年四棵树径流量序列属中等变异
性,为我国和西北地区径流年际变化低值区, 近50
年四棵树河径流量年际变化较小,水量相对稳定,为
灌溉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水源。
变差系数计算
公式如下:
图1 四棵树河1955 - 2004年径流量距平变化图
F i g. 1 A n om a l y chang e of yea r ly ave r ag e runoff
vo l u m e of Sike s h u R ive r fr om 1955 to 2004
3. 7 丰枯水年周期
运用方差分析方法对四棵树河1955 - 2004 年
径流量时间序列进行分析。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四棵
树河年径流量时间序列存在着18年的准周期,并通
过了α= 0. 05 的显著性检验, F 值为 2. 835 8 ,原数
据序列与对应的周期序列(即拟合值) 之间的相关
系数r = 0. 890 39。
此周期与平流层大气客观存在= S×100 %( 1)
CV %,
X
式中: CV %为变差系数, S 为标准差,
值。
3. 5 径流量线性变化趋势
为径流量均
利用最小二乘法对吉勒德水文站1955 - 2004
年径流量时间序列进行线性拟合(线性趋势线见图
516
干 旱 区 地 理
30卷
的 17 - 18 年自然周期相对应…10 ‟。
hPa 年平均温度每升高 1 ℃,年平均流量增大 0. 551 1 m 3
/ s; 500 hPa 年平均温度每升高 1 ℃,年平均流
量增大 0. 503 5 m 3
/ s; 300 hPa 年平均温度每升高 1
℃,年平均流量增大 0. 462 3 m 3
/ s 。
4. 3 径流量与 0 ℃层高度的关系
文献…13 ‟提出阿克苏等三站的 0 ℃层高度与托 什干河 、库玛拉克河日流量之间存在显著的定量关 系 。
通过对 1961 - 2004 年 克 拉 玛 依 站 自 由 大 气
0 ℃层高度进行分析发现 ,该站 6~8 月平均 0 ℃层
高度分别为 3 739、4 014、3 929 gpm (位势米 ) ,以 7 月份 0 ℃层高度为最高 ,其次为 8 月和 6月 。
6月份四棵树河逐年平均流量与高空 0 ℃层高 度相关系数为 0. 75 ,通过 α = 0. 000 01 的极显著性 水平检验 ; 7月份逐年平均流量与高空 0 ℃层高度 相关系数为 0. 54 ,通过 α = 0. 001 的显著性水平检 验 ; 8月份逐年平均流量与高空 0 ℃层高度相关系 数为 0. 61 ,通过了 α = 0. 000 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 。
由计算可知 , 0 ℃层高度与四棵树河夏季流量 有着十分显著的定量关系 ,可以做为夏季洪水预报 的重要指标 。
7月份流量与 0 ℃层高度的相关 系数小于 6、8两月 ,说明 7月径流量构成较为复杂 ,
7月份山区降水等其它因素对径流的贡献要大于 6、 8两月 。
4. 4 径流量对高空温度变化的响应
分析 发 现 克 拉 玛 依 指 标 站 高 空 850 hPa 、700
hPa 、500 hPa 、300 hPa 规定等压面温度均表现出不 显著增暖 趋 势 (未 通 过 α = 0. 05的 显 著 性 水 平 检 验 ) ,这与四棵树河径流量显著增多 ,有着较为密切 的关系 。
有研究证实 ,中亚地区大部分高山冰川都处于
后退和萎缩的状态…14 , 15 ‟
, 昆仑山 、天山的冰川也不
例外 。
而天山山区的两个站吉勒德水文站及待甫僧 气象站实测降水量并未显著增多 ,作为河川径流重 要补源的降水没有显著增多 ,而径流量却呈显著增 多的趋势 ,因此气候变暖是四棵树河径流量显著增 多的主要原因 。
4 径流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4. 1 径流量与地面气象要素的关系
文献
…4 ‟
研究显示 ,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增高呈增
多的趋势 。
乌苏南部天山山区降水量远多于平原及 准噶尔盆地腹地 , 如海拔 975m 的吉勒德站年平均 降水量为 261. 3 mm ,而海拔 1 945 m 的待甫僧气象 站年平均降水量在 400 mm 以上 。
经分析吉勒德站 与待甫僧站年降水量及夏季降水量均呈不显著增多 的趋势 (未通过 α = 0. 05 的显著性检验 ) ,这些因素 都与四棵树河径流量逐渐增多有着密切的联系 。
而有研究显示新疆近 40 年来河川径流量的显 著变化与气候变暖有着密切的关系…11 ‟。
对 1955 -
2004年四棵树河逐年径流量与乌苏站逐年平均气
温序列进行相关分 析 , 二者 呈正 相关 , 相 关 系数 为
0. 72 ,并通过了 α = 0. 01 的显著性检验 ; 对 1955 - 2004年四棵树河逐年径流量与乌苏站逐年降水量
序列进 行 相 关 分 析 , 二 者 呈 正 相 关 , 相 关 系 数 为
0. 42 ,通过了 α = 0. 01 的显著性检验 ; 径流量与蒸
发量呈负相关 ,这与文献…12 ‟结论一致 。
这也从另一 个侧面印证了高山冰雪融水和降水对径流量的重要 贡献 ,其中气温升高对四棵树河径流量的影响要大 于降水增多对径流量的补给 。
表 3 1961 - 2003年四棵树河逐年平均流量与
克拉玛依站高空规定等压面平均温度相关系数表
T a b . 3 C o rre l a t i o n coeff i c i e n ts be t ween yea r l y a v era g e run o ff vo l um e an d a v era g e t em pera ture of upper a ir a t
K a r am a y M e t eoro l og i ca l S t a t i on
相关系数 850 hPa 700 hPa 500 hPa 300 hPa 0. 753
0. 773
0. 773
0. 813
平均流量
注 : 3 表示通过 α = 0. 000 01 的显著性检验 。
4. 2 四棵树河流量与高空气象要素的关系
对克拉玛依站 1961 - 2003年高空 850 hPa 、700
hPa 、500 hPa 、300 hPa 逐年平均温度与四棵树河逐
年平均流量进行相关分析 (见表 3 ) ,得各规定等压 面平 均 温 度 与 平 均 流 量 相 关 系 数 均 达 到 了 α =
0. 000 01的极显著水平 ,即二者之间存在着极为显
著的定量关系 。
由线性拟合得 850 hPa 年平均温度 每升高 1 ℃,年平均流量约增大 0. 816 5 m 3 / s; 700
5 结 论
( 1 ) 四棵树河径流量月际分布极不均匀 ,夏 、秋
两季径流量占全年的 84. 4 % ,其中夏季径流量占全 年径流量的 63. 6 % ; 8月径流量最大 , 4 月径流量最
517
4期
井立军等 :四棵树河径流量与气候影响因子分析 Jou r na l of D e se rt R esear ch, 2003 , ( 2 ) . …魏文寿 , 何清 , 刘明哲 , 等. 准噶尔盆地的气候变化与荒漠环境研究 …J ‟. 中国沙漠 , 2002 , ( 1 ) . ‟
…6 ‟ Common Comp iling f o r X in jiang H yd r au lic Enginee ring O f fice and
X in jiang H yd r au lic Enginee ring Soc ie ty . H yd r o logy and wa te r r e 2 sou r ce s of rive r in X in jiang …M ‟. U r um q i: X in jiang Sc ience, Tec h 2 no logy and H ygien is m P r ess, 1999. …新 疆水利 厅 , 新 疆 水 利 学
会. 新疆河流水文水资源 …M ‟. 乌鲁木齐 : 新疆科技卫生出版 社 , 1999. ‟
…7 ‟ Ge X in juan, You P ingda, J i J inhuan, e t a l . A na lysis on low 2wate r 2
yea r r unof f of m ain rive rs at the m idd le sec tion of No r the r n P ied 2 mon t of Tian shan Moun tain s …J ‟. A rid L and Ge ogra p hy, 2006 , 29 ( 3 ) . …葛新娟 ,尤平达 ,吉锦环 ,等. 天山北坡中段主要河流的
枯季径流分析…J ‟. 干旱区地理 , 2006 , 29 ( 3 ) . ‟
…8 ‟ L i J iangfeng . I ce and snow r esou r ce in sou rce A rea of U r um q i R ive r
and I ts r unoff va riab ility …J ‟. B i mon th ly of X in jiang M e te o r o logy, 2002 , 25 ( 1 ) . …李江风. 乌鲁木齐河山区冰雪水资源及径流量
丰枯频率…J ‟. 新疆气象 , 2002 , 25 ( 1 ) . ‟
…9 ‟ G ong Yuan, Yuan Yu jiang, H e Q ing . I nf luence of c li m a te wa r m i ng
and hum an activity on r e la tion sh ip be t ween p r ec i p ita tion and r unof f f o r m idd le 2s m a ll rive r of No rthe r n X in jiang …J ‟. Jou r na l of D ese rt
R e sea r ch , 2003 , ( 5 ) . …龚原 , 袁玉江 , 何清. 气候转暖及人类
活动对北疆中小河流降水 - 径流关系的影响 …J ‟. 中国沙漠 ,
2003 , ( 5 ) . ‟
…10 ‟W ang Y up e i, L i W e ijing . R ela tion sh ip of 10 hPa c ir cu la tion a n o m 2
a lies of f ive wave w ith 17 a na tu ra l cyc le and Ch ine se f low a nd long 2ter m f o r ecast …J ‟. W a te r R e sou r ce s and Powe r, 1991. ( 2 ) .
…王玉佩 ,李维京. 10 hp a 环流异常五种波型的 17 a 自然周期
与我国流量的关系和长期预报研究…J ‟. 水电能源科学 , 1991 ,
( 2 ) . ‟
…11 ‟L iu W e i, Xun Y oup eng, H uang Yun . Ef f ec ts of globa l wa r m ing on
p r ec ip ita tion and r unof f vo lum e in X in jiang …J ‟. A rid L and Ge ogr a 2 p hy, 2005 , 28 ( 5 ) . …柳葳 , 许有鹏 ,黄云. 气候变暖对新疆降水
和径流影响分析…J ‟. 干旱区地理 , 2005 , 28 ( 5 ) ‟ …12 ‟ G ong Yuan, Yuan Yu jiang . Ef f ec t and a sse ss m en t of the c li m a t e on
the change of su rface wa ter r e sou rce s in no rth X inJ iang …J ‟. A r i d L a nd Ge ogra p hy, 2000 , ( 3 ) . …龚原 , 袁玉江. 新疆北疆气候对
地表水资源变化的影响与评估…J ‟. 干旱区地理 , 2000 , ( 3 ) . ‟
…13 ‟M a o W e iyi, W u jun . R ela tion sh ip of 0 ℃ leve l he igh t and sum m e r
f lood of A k su R ive r, X in jian
g …J ‟. Jou r na l of Glac io logy and G e o 2 c r yo logy, 2004 , 26 ( 6 ) : 697 - 704. …毛炜峄 ,吴钧. 0 ℃层高度
与夏季阿克苏河洪水的关系 …J ‟. 冰川冻土 , 2004 , 26 ( 6 ) : 697
- 704. ‟
…14 ‟ Sh i Y af eng . Glac ie r R ece ssion and lake sh rinkage ind ica ting t he
c li m a tic wa r m ing an
d d r ying tr end in Cen tr a l A sia …J ‟. A c ta G
e o 2
gra p h ica Sin ica, 1990 , 45 ( 1 ) . …施雅风. 山地冰川与湖泊萎缩
所指示的亚洲中部气候干暖化趋势与未来展望 …J ‟. 地理学 报 , 1990 , 45 ( 1 ) . ‟
…15 ‟ D iao p ing, L v b in, Y ang X iu lan . Fea tu r e s of c li m a te and glac ie r
小 ,春旱频发是四棵树河流域的一大特点 。
( 2 ) 四 棵 树 河 年 径 流 量 的 变 差 系 数 CV % = 13. 9 % ,属中等变异性 ,说明四棵树河径流量年际变
化较为平稳 ,特大旱 (涝 )灾害出现的机率都较小 。
( 3 ) 对 1955 - 2004 年四棵树河径流量时间序 列进行线性拟合发现 ,四棵树河近 50年来径流量在 波动中呈逐渐增多的趋势 ,年径流量以 0. 107 ×10
8
m 3
/10 a 的速率显著增多 , 各月径流量也呈不同程
度的增多趋势 ,其中 6、7、9 三个月径流量呈显著增 多的趋势 。
( 4 ) 方差分析显示四棵树河年径流量时间序列
存在着 18 年的丰枯水年周期 , 该 周 期通 过了 α =
0. 05的显著性检验 。
( 5 ) 克拉玛依站 1961 - 2003 年高空 850 hPa 、 700 hPa 、500 hPa 、300 hPa 逐年平均温度与四棵树河
逐年平均流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0. 75、0. 77、0. 77、
0. 81 ,并达到了 α = 0. 000 01的极显著水平 ,说明二 者之间存在着极为显著的定量关系 。
( 6 ) 6、7、8 三 月 逐 年 平 均 流 量 与 克 拉 玛 依 站 0 ℃层高度相关系数分别为 0. 75、0. 54、0. 61 ,并通
过了显著性检验 , 7 月流量与 0 ℃层高度相关性要小 于 6、8两月 ,说明 7 。
参考文献 ( Referen c e s )
…1 ‟ Y uan Y u jiang, Sang X i ucheng, G ong Y uan . P ri m a r y d iscu ssion on
r egiona l d iff e r ence of inf luence of c l i m ate on su r f ace wa te r r e 2
sou r ce s in X in jiang …J ‟. Q u arte r ly Jou r nal of App lied M e te o rlo l gy, 2001 , ( 2 ) . …袁玉江 ,桑修诚 ,龚原. 新疆气候对地表水资源影 响的区域差异性初探…J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1 , ( 2 ) . ‟
…2 ‟ Cu i Ca ixia, W ei Rongq ing, L I Y ang . Long 2te r m change of sea sona l
snowc ove r and its ef fec t s on r unof f vo lum e in the upp e r reaches of the Ta ri m R iver . A rid L and Ge ogra p hy, 2005 , 28 ( 5 ) . …崔彩霞 ,魏
荣庆 ,李杨. 塔里木河上游地区积雪长期变化趋势及其对径流
量的影响. 干旱区地理 , 2005 , 28 ( 5 ) . ‟
…3 ‟ Ga o jing, J ing L ijun, J ing L ihong . Fea tu r e s of cli m ate change i n
Tacheng A rea in the la st 45 yea rs …J ‟. B i mon th ly of X in jiang M et e 2
o r o logy, 2006 , 29 ( 5 ) . …高婧 , 井立军 , 井立红. 塔城地区近 45
年气候变化分析…J ‟. 新疆气象 , 2006 , 29 ( 5 ) . ‟
…4 ‟ Zhang J iabao, Sh i Yuguang . R e s ea r ch f o r c li m a t e change and sho r t 2
te r m f o r eca st in X in j iang …M ‟. B e ijing: M e te o r o l ogy P r e ss, 2002.
…张家宝 ,史玉光. 新疆气候变化及短期气候预测研究 …M ‟. 北
京 : 气象出版社 , 2002. ‟
…5 ‟ W e i W en shou, H e Q ing, L iu M ingz he, e t al . C li m a te change a nd
the de se rt envir onm en t in Jungga r B a s in, X i n j iang, Ch ina …J ‟.
518 干旱区地理30卷
change in sou r ce of U r um q i river and its eff ec t on r unof f…J ‟. B i2 mon th ly of X in jiang M e te o r o l ogy, 2000 , 23 (1 ) .…刁平, 吕斌, 杨秀兰. 乌鲁木齐河源地气候与冰川变化特征及其对径流的影响…J ‟. 新疆气象, 2000 , 23 (1 ). ‟
Run o ff vo l u m e of S ike s hu R iver an d its in f l uen t i a l fa c t or s of c l i m a te
J I N G L i2j un1 , G AO J i ng1 , J I N G L i2hong2 , A y i nue r Zi yab i eke3 , Q I N Rong4 ( 1 W usu M eteorolog ica l B u r eau, W usu 833000, X in jiang, C h ina; 2 Tacheng M eteorolog ica l B u reau, Tacheng 834700, X in j iang, Ch ina;
3 Tacheng S u r vey B u r eau of H yd rology and W a ter R esou r ce, Tacheng 834700, X in jiang, C h ina;
4 X in j iang E nvir onm en ta l & M eteorol og ica l Cen t er, U rum qi 830002, X in jiang, C h ina)
A b s tra c t: The co r re l a t i o n ana l ysis and va r iance ana l ysis m e t hod s and so on we r e u s ed t o ana l ysis the da t a of bo t h runoff vo l um e of Sike shu R i ve r and temp e ra tu re and p rec i p ita ti o n of t w o m e teo r o l o gi ca l sta ti o n s i n the l a st 50 yea rs. The re s u l ts showed tha t( 1) the annua l runoff vo l um e of the Sike s hu R i ve r is stab l e, bu t its mon t h l y d i stri bu t i o n is ve r y uneven; ( 2 )its unoff is i nc rea s ed by 0. 107 ×108 m3 /10 a; ( 3 )the r e a r e 18 2yea r cyc l e s of the annua l run2 offvo l um e i n te r m s of its tempo ra l o rde r w ith bo th we t and l o w wa te r yea rs; ( 4 ) the re l a ti o n s a re ana l y z ed be t w een the yea rl y m ean temp e ra tu re s on the isoba ri c su rface s of 850 hPa, 700 hPa, 500 hPa, 300 hPa a t the Ka ra m a y M e2 teo r o l o gi ca l Sta t i o n and the annua l runoff vo l um e s of the Sike s hu R i ve r and the i r co rre l a t i o n coeffi c i en t s a r e 0. 75 , 0. 77 , 0. 77 and 0. 81 re sp ec tive l y, wh i ch m ean s tha t the re is an obvi o u s quan tita ti ve re l a ti o n sh i p be t w een t he t w o fac t o r s; ( 5 )the co rre l a t i o n coeffi c i en t s of the m e an runoff vo l um e s of J u ne, Ju l y and A u gu s t of the Sike s hu R i ve r t o the 0 ℃l eve l he i gh t t the Ka r am ay M e t eo r o l o gica l Sta t i o n a r e 0. 75 ,0. 54 and 0. 61 re s p e c t i ve l y.
Key W ord s: Sike s hu R i ve r; runoff; i nfl uen t i a l fac t o r s of c li m a t e; co rre l a t i o n and va r i ance ana l ysis
瑞典L und大学专家访问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2007年7月,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的邀请,瑞典L und 大学副教授、著名生物传感器专家X i e B i n博士,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外国专家局引进的国外优秀人
才,访问了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X i e B i n博士同其导师均为热生物传感器
研究领域中的著名专家,曾在1995 年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个以微电子技术和固定化酶加工
成的人体多参数测定的阵列式热生物传感器,称为“家庭医生”,成为当时瑞典新闻媒体报
道的热点。
目前主要从事微型生物分析系统、生物芯片和纳米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工
作。
X i e B i n博士访问期间,应邀做了题为“酶热生物技术及其应用”的学术报告,他介绍的生物传感器平台技术引起了我所专家的极大兴趣,认为利用此平台技术,将来有可能研制出
测定干旱区植物各类参数的生物传感器。
X i e B i n 博士还将访问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并
将赴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阜康荒漠生态监测站进行参观考察。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综合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