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鲈鲤流水养殖试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农业科技2019年第21期
动物科学表1金沙鲈鲤抽样检查结果
序号
体重/g 全长/mm 体长/mm 166.3200168295.022*******.6199168449.0180147550.0174144650.3181149749.8180148870.1210175951.71881541033.91571331152.41861551243.41751451343.71751461474.52181811561.41911591634.41611331741.91781461848.41781481927.71501252040.71761472146.21811472239.51671382323.11411182428.91511242523.61451172630.01551282726.71481232823.81441172924.714811830
23.5142116平均值
44.8
173
143
摘要2018年6月21日,云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在试验基地云南高背鲫原种场开展金沙鲈鲤流水池养殖试验,共投放平均体重约20g 的金沙鲈鲤苗种5000尾,合计100kg 。
2019年9月26日进行测产验收,经过188d 养殖,共收获金沙鲈鲤208.32kg ,成活率93%,平均体重达44.8g ,最大体重95.0g ,平均全长17.3cm ,最大全长22.5cm ,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金沙鲈鲤;流水养殖;成活率中图分类号S965.1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19)21-0208-01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
金沙鲈鲤流水养殖试验
华泽祥
郗啟文陈俊
杨树国
(云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云南昆明650034)
金沙鲈鲤(Percocypris pingi (Tchang )),属鲤科鲃亚科鲈鲤属鱼类,是我国特有鱼类,主要分布于四川金沙江、长江上游[1]。
金沙鲈鲤云南地方名为花鱼,分布于金沙江和螳螂川。
2018年6月21日,云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在试验基地——
—云南高背鲫原种场开展了金沙鲈鲤流水养殖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池塘与水质条件
云南高背鲫原种场位于昆明市盘龙区滇源街道办事处黑龙潭公园下游约500m ,水质优良、水量充足,注排水方便,符合《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 5051-2001)要求。
试验池塘规格为6m ×80m (面积480m 2)的长方形流水池,平均水深1.2m ,池塘编号8-3#。
1.2苗种来源及放苗
2018年6月21日从四川引进平均全长10cm 、平均体重20g 金沙鲈鲤苗种5000尾,全部投入8-3#流水池养殖。
1.3饲养管理
1.3.1饲料投喂。
饲料选用正大饲料厂生产的精养鲤鱼配合饲料(6081S ),蛋白含量38%,粒径1mm 。
苗种下塘第3天开始驯食,人工投喂饲料,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则,日投喂4次,分别为8:00、11:00、14:00和17:00,每次投喂量150g [2]。
3d 后,鱼苗可集中摄食,采用定时、定量、定质、定量的“四定”方法投喂,日投喂3次,每次投喂量为1kg ,投喂时间控制在15~20min ,日投喂量占鱼体重的3%。
根据鱼类生长情况及时调整饲料投喂量,控制投喂量不低于鱼体重的3%。
养殖期间,每15d 投喂1~2cm 的鳑鲏、麦穗鱼等新鲜野杂鱼苗2~5kg ,野杂鱼投喂前用3%食盐水浸泡消毒5~8min ,以补充金沙鲈鲤对动物性蛋白的需求。
1.3.2水质调节。
养殖池保持流水状态,水深1.2m 左右,池水交换量约1次/d ,保持池水清澈透明,溶氧5mg/L 以上。
1.3.3
日常管理。
坚持早、中、晚3次巡塘,观察鱼类活动、
摄食是否正常,发现摄食不积极,减少投喂量,直至恢复正常;及时清除进出水口杂物,保证进排水通畅,溶氧充足
[3-4]。
1.4病害防控
坚持预防为主原则,鱼苗下塘后,全部泼洒一元二氧化氯,使池水浓度为0.17g/m 3
,用药时间为8:00;后期每15d 泼洒戊二醛或三氯异氰尿酸钠,使池水浓度达到0.1mg/m 3
和
0.15g/m 3,用药后均停止进排水10h 左右[5]。
2结果与分析
经过188d 的养殖试验,2018年9月26日对养殖结果进行测产,结果显示,金沙鲈鲤养殖成活率高达93%,总产量为208.32kg ,增重108.32kg 。
通过抽样检查,金沙鲈鲤平均体重达44.8g ,最大体重95.0g ,平均全长17.3cm ,最大全长22.5cm (表1)。
3结论与讨论
3.1
生物学特性
金沙鲈鲤体略侧扁,头较大,前端较尖,头背面平而宽,头后背部隆起。
口亚上位,斜裂,下颌突出。
须2对,吻须略短于颌须。
鳃裂大,两侧鳃膜联于鳃峡处极接近。
背鳍刺弱,后缘具细齿。
鳞较小,胸、腹部鳞更小,浅埋皮下,侧线略下弯。
体背面青灰色,侧面及腹部白色;体侧鳞绝大部分有一黑
(下转第211页)
收稿日期
2019-07-16
208
(上接第208页)
色边缘,连成体侧整齐的直条纹,头、背部有分散的小黑点;背鳍、胸鳍、尾鳍微黑。
幼鱼多在支流或干流的沿岸,成鱼则在敞水区水体的中上层游弋,常见体重0.5~1.0kg 。
行动迅速,为凶猛性鱼类,专门猎食小型鱼类。
3冬龄鱼达性成熟,生殖期约在每年6月,产卵地点都在上游的急流水中[6]。
3.2生活习性
金沙鲈鲤具有集群特性,白天喜集中于养殖池深水区的角落,投喂饲料时,亦不上浮于水面摄食,而是等待饲料沉入水体中部后开始抢食,抢食习性强,摄食量大;投喂野杂鱼时,则突击撕咬,吞食后立即集群;夜晚则分散于池塘底部,光照后立即躲开。
3.3养殖前景
从金沙鲈鲤的试验情况看,云南高背鲫原种场6—9月,
当流水池水温14~24℃时,适宜金沙鲈鲤生长,而且生长速度较快;云南高背鲫原种场水质优良,养殖过程中,金沙鲈鲤摄食旺盛,病害少,成活率高,是一种适宜开展养殖的优良品种。
4参考文献
[1]詹会祥,杨德国,李正友,等.金沙鲈鲤人工繁殖技术研究[J].水生态学杂志,2016,37(4):84-88.
[2]詹会祥,周礼敬,朱永久,等.野生鲈鲤驯化养殖试验[J].河北渔业,2012(12):22-24.
[3]陈修松,邓思红,李雪梅,等.鲈鲤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J].河北渔业,2015(2):32-34.
[4]牟洪民,张波,刘本祥,等.鲈鲤驯养繁殖技术试验[J].基层农技推广,2018,6(10):49-51.
[5]刘必生,李正友,李建光,等.鲈鲤驯化养殖技术初探[J].水产养殖,2013,34(2):5-7.
[6]曾如奎,严太明,何智,等.鲈鲤人工繁殖初步研究[J].水产科技情报,2017,44(2):83-86.
3结论
本研究利用MHC 区域遗传标记位点对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半野血牦牛及当地家养牦牛群体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2个群体免疫区域遗传多样性丰富,同时2个种群尽管存在一定特有MHC 基因型和单倍型,但总体遗传差异不明显。
另外,由于半野血牦牛群体近交系数较高,存在近交风险,故建议今后对2个群体进行混群保种,加大外源野牦牛血液渗透的同时,提高现有种群种畜利用率和参与度,以保障该地区牦牛资源群体的可持续发展利用。
4参考文献
[1]王开胜.杜泊羊、湖羊MHC-DRB1基因外显子2多态性与绵羊支原体肺炎抗性关联分析[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17.
[2]张栋.尼罗罗非鱼MHC 基因多态性及其与无乳链球菌抗性的关联分析[D].上海:上海海洋大学,2018.
[3]王元元.绵羊MHC ⅡDRB1基因酵母表面展示库的构建及布鲁氏菌M5株抗原表位的筛选[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18.
[4]WANG Z ,ZHOU X ,LIN Q ,et al.Diversity and selection of MHC class I genes in the vulnerable Chinese egret (Egretta eulophotes )[J].PLoS One ,2017,12(5):e0176671.
[5]GILLINGHAM M A ,B ÉCHET A ,COURTIOL A ,et al.Very high MHC class IIB diversity without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in the mediterranean population of greater flamingos[J].BMC Evol Biol ,2017,17(1):56.
[6]MISHRA S K ,GONGE D S ,BEHL J ,et al.Allelic diversity and locus duplication at the MHC class II DQ sub-region in the Indian yak popul-ation[J].Anim Genet ,2019,50(1):112-113.
[7]陈李鹏.牛羊SSR 分析及MHC 进化机制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7.
[8]张栋,庞纪彩,高风英,等.3个不同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 )群体MHC II A 基因多态性和遗传分化[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9,38(4):1532-1539.
[9]屠云洁,束婧婷,苏一军,等.狼山鸡保种群不同世代MHC BF 基因遗传多样性研究[J].中国畜牧杂志,2018,54(5):34-37.
[10]肖衎,杜合军,赵珣,等.中华鲟野生群体及迁地群体的MHC Ⅰa 基
因遗传多样性变异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7,56(2):306-313.[11]肖衎,杜合军,赵珣,等.中华鲟MHC IIB 基因遗传多样性初步研
究[J].水生态学杂志,2018,39(3):76-86.
[12]黄勋和,邓春苗,余哲琪,等.麒麟鸡MHC-B 区域微卫星位点LEI-0258遗传多样性研究[J].畜牧与兽医,2017,49(6):15-19.
[13]黄勋和,李丽芝,张金枫,等.华南家鸡MHC-B 区域复合微卫星位
点LEI0258的遗传多样性与进化研究[J].畜牧兽医学报,2016,47(11):2175-2183.
[14]黄勋和,张金枫,陈洁波,等.贵妃鸡MHC-B 区域微卫星位点LEI-0258遗传多样性研究[J].中国畜牧兽医,2016,43(12):3300-3305.[15]魏磊,杜永才,王玉民.皖北黄牛MHC 基因遗传多样性及分子系统
关系[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648-8649.
[16]岳远瑞,袁晓航,周路,等.新疆7个绵羊品种MHC 区段微卫星遗
传多样性的分析[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2(4):438-443.
[17]PARK S D E.Trypanotolerance in west African cattle and the popula-tion genetic effects of selection[D].Dublin :University of Dublin ,2001.[18]EXCOFFIER L ,LISCHER H E L.Arlequin suite ver 3.5:a new series of
programs to perform population genetics analyses under Linux and Win-dows[J].Molecular ecology resources ,2010,10(3):564-567.
[19]RAYMOND M ,ROUSSET F.GENEPOP (Version 1.2):Population gen-etics software for exact tests and ecumenicism[J].Journal of Heredity ,1995,86(3):248-249.
[20]GOUDET J.FSTAT (Version 1.2):a computer program to calculate fst-atistics[J].Journal of Heredity ,1995,86(6):485-486.
表4
利用单倍型分析2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群体H E ±SD H O ±SD MNA ±SD PIC F IS HWE GZD 0.8759±0.00000.8000±0.103312.00±0.00000.83230.0891GZY
0.8690±0.0000
0.6875±0.1159
11.00±0.0000
0.8237
0.214
1
可能,这与2个牦牛群体地理分布的交叉性是密不可分的。
利用单倍型对2个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可以看出,利用单倍型数据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的结果与利用单个位点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的结果相似。
如GZD 群体期望杂合度(H E ±SD 为0.8759±0.0000)、观测杂合度(H O ±SD 为0.8000±0.1033)、多态信息含量(PIC=0.8323)高于GZY 群体的期望杂合(H E ±SD 为0.8690±0.0000)、观测杂合度(H O ±SD 为0.6875±0.1159)、多态信息含量(PIC=0.82
37)。
GZD 群体的近交系数为0.089,低于GZY 群体的近交
系数(0.214)。
在哈代温伯格检测中,2个群体中MHC 单倍型都偏离了哈代温伯格平衡,2个群体间的群体遗传分化指数为-0.00300,表明2个群体之间差异不显著。
以上结果进一步暗示从MHC 单倍型水平来看,2个群体的遗传结构相似。
同时,MHC 单倍型的高度多态和杂合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2个地方牦牛种群具有极其丰富的免疫相关的MHC 变异,这可能是由于当地自然群体受到人为选种选育压力低所致,最重要是可能与2个群体具有高度的环境适应性能力存在联系。
朱彦宾等:基于MHC 遗传标记的改则县本地牦牛与半野血牦牛群体遗传多样性评估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