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梅花山教学设计和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春到梅花山(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早春时节梅花盛开的美景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

2.学会本课9个生字,学习4个新偏旁,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熟练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让学生置于春光之中,受到美的熏陶。

四、教学准备
课件小黑板
五、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1、投影出示梅花图,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花?教师板书“梅花”后问:“见过梅花吗?能描述一下梅花吗?”
2、在“梅花”后面板书“山”。

3、同学们读读“梅花山”,梅花“山”说明什么?(多)
4、这么多的梅花,它在哪儿呢?打开看课本插图,图上画的就是梅花山,梅花山是一处旅游景点,就在离镇江不远的南京。

5、简介梅花山:梅花山位于南京市中山门外钟山南,处于明孝陵神道环抱中,因山上多红梅而得名。

每年到了红梅花开的时候,很多人
都来到这里游览。

6、春天到了,梅花山上的梅花开放了,你们想去看一看吗?(板书并出示课题)那我们就一起到梅花山看一看吧!
二、整体感知
1、先听老师读课文,请大家边听边想象梅花山的景象,听后交流一下你仿佛看到些什么。

2、同桌交流。

(梅花全都开放了,在梅花山游玩的人很多很多……)
三、深入文本
1、师:老师看出来了,小朋友们很想自己走进梅花山去看一看,那就让我们自己再去读读课文吧!读课文前,老师有两个要求:
出示自读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

2、把句子读通顺,注意读好文中的轻声。

2、学生读课文老师巡视检查
3、检查自读效果:
检查生字读音:
(1)打开语文书,找到生字。

学生利用文本多种形式读生字。

(自读、遮住拼音读、同桌打乱顺序点读、组词读)
(2)出示文中生字词,各种形式再读——分行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去拼音读,开火车读。

(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①出示课文中的长句子(指名读)(分组读)(一起读)
②分段读课文一段一段地读(指名读、男女生读)
③一起读课文
4、总结:同学们读得真好!春天,梅花山上开满了晶莹透亮、像朵朵彩云般的的梅花,挤满了喜爱梅花的人们,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梅花山,近距离的欣赏它的美丽动人。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寒还尽挨
2、认读生字。

3、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够记忆这些生字?你认为哪些字比较难写?
寒:理解新偏旁“宝盖头”,下面是“一、一、丨、丨一”再一个“八”加两点。

还:半包围结构的字,注意先写里边,再写走之底。

尽:“尺”要居中,写在横中线的上部。

挨:理解新偏旁“提手旁”,注意右边的写法。

4、老师范写“寒”,学生仔细看,怎么样把字写漂亮和美观。

5、学生打开习字册练写。

(注意强调写姿)
6、投影反馈评议。

五、作业设计
1、熟读课文
2、写《硬笔习字册》
教学反思:
本课是苏教版一年级第二册的一篇意境很美的文章。

课文图文并茂地描述了早春时节梅花山梅花盛开时的动人景象和人们游览梅花山、观赏梅花的盛况。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是发展的主体”。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

因而,本课的教学,无须老师过多的讲解,孩子们对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趣具有很强的领悟和欣赏水平,我们教师要努力创设一个让孩子自主、合作的学习环境。

一开课我就用图片把学生引入梅花山,通过图片和书中插图让学生先领略梅花山的美景,进而再带大家走进美丽的梅花山,细细的欣赏梅花。

在这个课时中,我重点指导孩子掌握生字词、朗读好课文,在检查生字词时,我层层深入,从字到词,再到文中的句子,最后到整篇课文,在读生字时,先让他们自己读,再把拼音遮起来读,最后同座位互相指读并实行反馈,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孩子们的自主学习,同座位在互相检查中也实行了合作学习,效果较好。

在读词语和长句时,也是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来读,让每个学生都读起来。

在指导读“你挨着我,我挨着你”时,我让学生用俏皮可爱的语气读,通过一步步的朗读,学生仿佛看到了梅花山上的梅花像片片彩云,晶莹透亮,一朵连着一朵,开得非常旺盛,他们情不自禁地发出阵阵赞美声。

当然
这节课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我会在以后的课堂中进一步反思并进行改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