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古代西亚非洲文化+一课一练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班级_______学号_______姓名_______
课标要求:
1.通过了解古代西亚、埃及、阿拉伯地区的文化,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2.认识古代西亚、埃及和阿拉伯文化对人类文化发展所作出贡献。
()1.在两河流域,楔形文字初创之时仅是一种记账的工具,朴素而简陋。
其后,两河流域的居民用楔形文字来辅助记忆。
接着,楔形文字成为记录口头语言的体系。
最后,楔形文字则成为表达和沟通思想的工具。
这表明
A.文字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B.文字的功能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C.文字产生之后就具备完善功能
D.文字的书写经历了一个由繁到简的演变()2.古代希伯来人有大洪水毁灭几乎所有人类,仅留下诺亚一家的传说,古代希腊人也有类似的洪水故事。
这些洪水传说的源头是苏美尔神话。
在苏美尔人的泥版文书上,人们发现了洪水故事最早的版本。
泥版上的故事通过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被古代希伯来人继承,并传到古代希腊人那里,于是有了流传至今的洪水传说。
这一史诗是
A.《摩诃婆罗多》
B.《吉尔伽美什》
C.《罗摩衍那》
D.《荷马史诗》()3.约公元前18世纪,基本统一两河流域,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并颁布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的国王是
A.汉谟拉比
B.拉美西斯二世
C.亚历山大
D.大流士一世
()4.《汉谟拉比法典》又名“石柱法”,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石柱上端是汉谟拉比王站在太阳和正义之神沙马什面前接受象征王权权标的浮雕,这反映了《汉谟拉比法典》
A.集该区域各国法律之大成
B.宣扬君权神授的思想
C.建立种姓制度的意图
D.维护奴隶主利益的性质
()5.下图中的古老文字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尼罗河流域,它曾记载了哪一文明古国的历史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中国
()6.文字是人类交流的符号。
在纸张发明前,人类所用的书写材料各不相同。
以下表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A.埃及象形文字在纸草上书写
B.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在羊皮纸上书写
C.埃及象形文字书写在泥版上
D.中国的甲骨文书写在竹木片上
()7.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
通过考察研究金字塔,我们可以了解到古埃及的社会文明包括
①建筑技术②宗教信仰③自然科学④专制制度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把来自印度、埃及、波斯和两河流域的几百个故事串联起来,成为研究阿拉伯帝国的珍贵资料。
这反映了阿拉伯帝国
A.重视对历史资料的搜集
B.地跨亚、非、欧三洲
C.对世界文化的继承融合
D.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9.互相学习、充实、传承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必然规律,阿拉伯文化在整个中世纪是一支强势文化,对东西方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特别是“阿拉伯人点燃了文明之火,照亮了欧洲黑暗的走廊”。
材料表明
A.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化传播使者
B.阿拉伯文化对文艺复兴有推动作用
C.文化传播实现于国家统治范围内
D.欧洲文明源自阿拉伯及东方国家
()10.阿拉伯帝国繁荣时期,哈里发重视知识,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大量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这些后来又成为欧洲中世纪大学兴起的重要条件;同时中国的四大发明也是经由阿拉伯传入欧洲。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阿拉伯文化是中西文化融合的产物
B.阿拉伯人创造了领先世界的文化
C.阿拉伯帝国是沟通东西文化的桥梁
D.东学西传都是由阿拉伯文字完成
()11.如表为阿拉伯历史上“百年翻译运动”时期(约750—850)所翻译
书籍的情况。
据此可知,百年翻译运动
所译书籍的来
源
侧重的领城
波斯文学
古希腊科学、哲学
印度数学、天文学、医
学
A
C.侧重自然科学的研究D.丰富了伊斯兰文化的内涵
()12.《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它规定:“自由民犯强盗罪而被捕者,应处死。
”这反映了法典
A.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
B.集该区域各国法律之大成
C.规范各阶层义务的意图
D.维护奴隶主利益的性质
()13.互相学习、充实、传承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必然规律,阿拉伯文化在整个中世纪是一个强势文化,对东西方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特别是“阿拉伯人点燃了文明之火,照亮了欧洲黑暗的走廊”。
材料表明
A.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化传播使者B.阿拉伯文化对文艺复兴有推动作用C.文化传播实现于国家统治范围内D.欧洲文明源自阿拉伯及东方国家
()14.它是人头、牛身的组合,生有鹰的翅膀,更特别的是它有五条腿。
人从其身边走过时,从大多数角度,都可以看到它的四条腿,以充分显示其完整性。
它是一种王权神圣不可侵犯的象征,该雕像属于古代哪个文明的产物A.古巴比伦B.古埃及C.古希腊D.亚述
()15.观察下列三幅图片,从中传达的信息正确的是
A.甲骨文的出土,有力证明了我国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
B.罗塞塔石碑碑文有楔形文字,是研究古埃及历史的珍贵资料
C.《汉谟拉比法典》的出现,说明印度河流域进入了文明时代
D.不同区域出土了不同的文物,充分体现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阿拉伯帝国在政治上经常分裂,但在文化上却建立了一个非常广阔的阿拉伯文化区。
这个文化区,既有古代东方文化的韵味,又有西方文化的气质,阿拉伯文化是东西方文化的综合和创新。
埃及、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波斯、希腊诸地的文化,都在阿拉伯帝国时代得到了广泛的接触和交流。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上自哈里发,下至平民,所有的人仿佛忽然间变成学生或文学的奖励者。
一般人为求学而游历欧亚非三洲,然后犹如蜜蜂一般,载蜜而归,把他们储蓄的宝藏,分给发奋的学生们,并且孜孜不倦地编辑许多典籍,其卷帙之伟大,与内容之丰富,不亚于现代的百科全书,而其对于现代科学的贡献,远非一般人的想象所及。
——摘编自郭应德《阿拉伯中古史简编》材料三巴格达城的码头,有好几英里长,那里停泊着几百艘各式各样的船只,有战舰和游艇,有中国大船……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染料;从中亚细亚突厥人的地区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
——摘编自[美]菲利浦·希提《阿拉伯通史》(1)根据材料一、二,谈谈阿拉伯帝国文化的特点及其繁荣的原因。
(2)综合材料,说说阿拉伯帝国在沟通世界经济文化中的作用。
第3课练习参考答案
1-5:BBABA 6-10:ADCBC 11-15 DABDD 17.(1)特点:将东西方文化进行兼容并包,结合阿拉伯人的风俗、语言和宗教传统,创造出独特的阿拉伯文化。
原因:地处东西方的传统商路的中心;阿拉伯帝国的扩张及疆域的扩大;阿拉伯帝国统治者及民众的好学精神及知识创造等。
(2)作用: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传播
各民族文化,成为东西方交流的友好使者和桥梁;对东西方经济文化发展均作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