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升华和凝华--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上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物态变化
第4节升华和凝华
1. 知识点典例解析
知识点1 升华和凝华现象
【知识总结】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典例解析】
例1图中配有《立冬》古诗句,“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

诗中描写的“霜”,其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是()
A.凝华B.凝固C.汽化D.升华
答案:A
解析: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

故A正确。

例2(2023•绥化)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A.冰雪消融B.雾凇
C.昆虫和植物上的露珠D.冰凌
答案:B
解析:冰雪在太阳光照射下熔化成水,属于熔化现象,故A错误;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B正确;昆虫和植物上的露珠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故C错误;冰凌是液态水凝固变成的冰,故D错误。

故选B。

【变式题】
1.(2023•滨州)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

下列节气涉及的物态变化正确的是(C)A.“谷雨”节气,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B.“白露”节气,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C.“霜降”节气,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D.“小雪”节气,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答案:C
解析: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固态小冰晶,是凝华现象;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固态小冰晶,是凝华现象。

故选C。

2.在烧瓶里放少量的碘,放入装有热水的烧杯中微微加热。

在此实验中可以看到,固态的碘没有(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态碘,而直接变成紫色的碘蒸气,这种现象叫。

停止加热后,紫色碘
的蒸气消失,烧瓶壁出现黑色固体,这种现象叫。

(填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熔化;升华;凝华
解析:在烧瓶里放少量的碘,放入装有热水的烧杯中微微加热。

在此实验中可以看到,固态的碘没有液化成液态碘,而直接变成紫色的碘蒸气,这种现象叫升华。

停止加热后,紫色碘的蒸气消失,烧瓶壁出现黑色固体,这种现象叫凝华。

知识点2 升华和凝华的生活应用
【典例解析】
例 3 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叫干冰。

干冰具有很好的制冷作用,可用于人工降雨,分析上面一段描述中物态变化的顺序是()
A.液化、凝固、熔化、汽化、液化B.凝华、熔化、汽化、液化
C.凝华、升华、液化D.液化、凝固、升华、液化
答案:D
解析:干冰(固态的二氧化碳)是在高压和低温的条件下将二氧化碳气体冷凝成无色的液体,再在高压下迅速凝固而得到的,所以干冰的形成过程涉及的物态变化分别是液化、凝固;干冰变成二氧化碳气体,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属于升华;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由气态变成液态,属于液化;由此可知,上面一段描述中物态变化的顺序是液化、凝固、升华、液化。

【变式题】
3.下列关于生活中常见热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人游泳之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这是由于身上的水升华吸热
B.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会蒙上一层小水珠,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C.夏天剥开雪糕包装纸时,雪糕周围冒“白气”,“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D.冻肉出库时比进库时重,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霜附着在冻肉上面造成的
答案:A
解析:蒸发吸热,所以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上的水分蒸发带走热量的说法正确;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会蒙上一层小水珠,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眼镜片液化形成的;夏天剥开雪糕包装纸时,雪糕周围冒“白气”,“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雪糕液化形成的;冻肉出库时比进库时重,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霜附着在冻肉上面造成的。

故选A。

知识点3 水循环
【典例解析】
例4 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面层中的水不断吸收热量,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变成小水滴或成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云中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成了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答案:汽化;凝华;熔化
解析: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吸收热量,汽化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
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液化成小水滴,有的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云中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熔化成了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

【变式题】
4.如图所示的是冬天松花江畔的自然美景——雾凇,它是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在雪、雾、露、冰雹的形成过程中,与雾凇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答案:凝华;雪。

解析:雾凇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露是从气态到液态,是液化;雪是从气态直接到固态是凝华;雾是从气态到液态,是液化现象;冰雹是水凝固成冰。

与雾凇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雪。

2. 题型专题典例解析
专题升华吸热和凝华放热的应用
【典例】(2023•永州)今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在炎热的夏天可以吃上远方的新鲜食品,人们为了防止食品在长时间运输中腐烂变质,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给食品降温,这是因为()A.干冰熔化吸热B.干冰液化吸热
C.干冰升华吸热D.干冰凝华吸热
答案:C
解析:干冰是极易升华的物质,在干冰升华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从而使周围的温度降低,以获得低温,从而防止食品腐烂变质。

故选C。

【专题变式题】
1.宁夏西海固地区近几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且按预期脱贫摘帽,但是部分山区还是常年干旱少雨,有时要人工降雨,人工降雨要选择在阴天进行,阴天时天空中的水蒸气比较充足,将“干冰”打向天空,干冰会迅速变成①二氧化碳气体;空气中有些水蒸气会变成②水,有些水蒸气变成③冰;冰在下落过程中变成④水。

有关人工降雨中的四个“变成”涉及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升华,吸热B.②凝华,吸热C.③液化,放热D.④熔化,放热
答案:A
解析:干冰会迅速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升华过程吸热;空气中有些水蒸气会液化为水,液化过程放热;有些水蒸气凝华为冰,凝华过程放热;冰在下落过程中熔化为水,熔化过程吸热。

故选A。

2.北方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结“冰花”,“冰花”是水蒸气(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生成的,出现在玻璃窗的表面(选填“内”或“外”),这个物态变化过程需要热。

答案:凝华;内;放
解析:冰花是室内较温暖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玻璃,发生了凝华现象,从而形成固态的冰花;且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因为室内气温较高,水蒸气才会遇冷凝华,凝华放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