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县高三12月联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答案byfe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題)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1、必修2、选修4第一章〜第三章。
第I卷(选择题共42分)
―、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代文献中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
下列常见古诗文对应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2.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的是
A.碳纤维是一种新型高强度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B.用高纯单质桂制得的光导纤维,可提高信息传输速度
C.研制高性能的耐磨轮胎,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PM2.5等细颗粒物的产生
D.开发由二氯化碳制成的全降解塑料,可缓解日益严重的“白色污染”
3.升高温度,下列各项不一定增大的是
A.可逆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B.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B.水的离子积常数 D.碳酸钠的水解平衡常数
4.通过乙醇制取氢气通常有如下两种途径: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和b都是放热反应
B.由b可知乙醇的燃烧热为13.8 kJ • mol-1
C.升高a的反应温度,乙醇的转化率增大
D.制取等量的氢气,途径a和途径b的热效应相同
5.在探究Ba
2C10(0H)
3
• H
2
0性质的实验中,先取该物质溶解,再分别和下列所加
溶液充分混合后,溶液中大量存在的一组离子是
6.下表各组物质之
间通过一步反应不
可以实现如图所示
转化关系的是
7.黄禅脑和氢化黄樟脑(结构简式如图)均可用于制备香兰素,香兰素是配制高级香水的常用香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与氢化黄樟脑互为同分异构体,苯环上只有一个支链且含羧基的结构有5种
B.
上述黄槔脑转化为氢化黄樟脑的反应属于皂化反应
C.黄樟脑能使溴的四氣化碳溶液褪色,但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黄樟脑分子中最少有9个碳原子共面
8.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 倍,X在周期表中位于m A族,Y与W位于同一主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Y>Z
B.简单离子的半径:X<W<Y
C.化合物Y
2Z
2
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
D.工业上用电解熔融XZ
3
制备X单质
9.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的结论正确的是
10.通过加入适量乙酸钠,设计成微生物电池可以将废水中的氣苯转化为苯而除去,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C. H+由a极穿过质子交换膜到达b极
D.—段时间后b极区电解液的pH减小
11.下图所示
与对应叙述不相符的是
A.图甲表示一定温度下FeS 和CuS 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则Kap(FeS)>(CuS)
B.图乙表示pH=2的甲酸与乙酸溶液稀释时的pH 变化曲线,则酸性:甲酸<乙酸
C. 25℃时,图丙表示用0.100 mol•L -1 的NaOH 溶液滴定25.00 mL 盐酸的滴定曲线,则 c (HC1)=0. 080 mol•L -1
D.图丁表示反应N 2(g)+3H 2(g) =2NH 3(g)平衡时NH 3体积分数随起始)
()
(22H n N n 变化 的曲线,则转化率:a A (H 2)<a B (H 2)
12.化学上常用AG 表示溶液中的酸碱度,AG=)
()(-+OH n H n ,25℃时,用0.100 mol•L
-1
的
NaOH 溶液滴定20.00 mL 0.100 mol • L -1 HNOa 瑢液,AG 与所加NaOH 溶液的体积(V) 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 点溶液中的PH=11.25
B.B 点溶液中存在 c(H+)-c(OH - -) =c(N02-) -c(HNO 2)
C. C 点时,加入NaOH 溶液的体积为20.00 mL
D.25℃时,HN O 2的电离平衡常数Ka =1.0×10-5.5
13.草酸(H 2C 2O 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常温下其Ka1=5.4×10-22=1.0×10-5。
常温下几种草酸盐溶液的pH 如下表所示。
下列有关溶液中离子物质的量浓度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14.有I 、II 、Ⅲ3个体积均为0.5 L 的恒容密闭容器,在I 、Ⅱ、Ⅲ中按不同投料比(Z)充入HC1 和O 2(如下表),加入催化剂发生反应:4HCl(g) + 02 (g)=Cl 2 (g) + 2H 20(g ) △H。
HC1的平衡转化率与Z 和T 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0 B.a<4<6
C.若容器in 反应某时刻处于R 点,则R 点的反应速率υ(正)>υ (逆)
D. 300 ℃时,该反应平衡常数的值为320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8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58分)
15.(8分)A 、B 、C 、D 、E 是常见化合物或单质,有如下转化关系(略去条件和副产品)。
(1)若D 为氧气,C 为NaAldE 为NaOH ,则B 转化为C 的离子方程式为。
(2)若A 、B 、C 均为钠盐溶液且A 为NazC03,D 、E 均为卤素单质且有一种为黄绿色气体,则 E 的化学式为。
(3)若B 、D 均为质子数小于18的元素原子形成的单质,A 、C 、E 均为氧化物,其中E 为 Si02,且D 所含元素原子的质子数是B 的2倍,A 转化为B 、B 转化为C 两个反应均属于置换反应,请写出A 的电子式: ,A 转化为B 的化学方程式为 。
16.(10分)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的有效利用对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1)在酸性条件下催化氧化黄铁矿的物质转化关系如图1所示, ①图1转化过程的总反应中,FeS 作
(填“催化剂”“氧化剂”或“还原
剂”,下同该转化过程中NO 的作用是 。
②写出图1中Fe 3+与FeS 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FeSi 氧化为Fe 3+的过程中,控制起始时Fe 2+的浓度、溶液体积和通入O 2的速率不变, 改变其他条件时,Fe 2+被氧化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
①加入NaNO 2发生反应:2H ++3NO 2- =NO 3-+2NO↑ +H 20。
该反应中若有 6 mol NaNO 2完全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
②加入NaNO 2、KI 发生反应:4H ++2NO 2- +2I -=2NO↑+I 2 +H 20,解释图 2 中该条件下能进一步提高单位时间内Fe 2+转化率的原因: 。
17. (10分)煤炭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出大置的SO 2、CO 等有毒气体,工业上常用CaS04、海水来消除它们对大气的污染。
(1)以CO 作还原剂可以将CaSO 4还原,改变反应温度可得到3 不同的产物,不同温度下反应后所得固态物质
的物质的量2 如图1所示。
在低于800℃时主要还原产物为;;高于800℃时两种固态物质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S0
4• 2 H
2
0脱水反应相关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已知三种海水体系的二氧化硫吸收量随温度变化如图2所示,从S0
2
吸收量的角度
分析工业上常采用作为S0
2
的吸收剂。
海水中的钠镁比(钠镁元素的质量比)
是影响吸收S0
2
的主要因素,某海水随水分的蒸发,钠镁比与海水密度的关系如图3所示,该海水中的钠镁比在密度高于1.23时急剧下降的原因是
(已知饱和NaCl溶液的密度大于1.23g • cm-3)。
8. (10分)3—氯丙烯(CH
2=CHCH
2
Cl)是重要的化工料,工业上可用丙烯取代法生产,
反应原理为CH 2=CHCH 3(g)+ Cl(g)=CH 2=CHCH 2Cl(g)+HCl (g) △H=-102 kJ •mol -1. (1)—定压强下,向密闭容器中充ru 一定量的CH 2—CHCH 3和Cl 2发生反应。
设起始的
ω=)
Cl ()
CHCH =CH (232n n ,平衡时Cl 2的体积分数(ϕ)与温度(T)、ω的关系如图
甲所示。
1ω =1时,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①图甲中, 2ω (填“ >”“ <” 或“=”)
②图乙中,表示正反应平衡常数的曲线为 (填“A"或“B”)。
③T 1K 下,平衡时CH 2=CHCH 2C1的转化率为 。
(2)起始时,向某恒容绝热容器中按辦充入一定量CH 2=CHCH 3和Cl 2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内气体压强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T ℃时,向10 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H 2=CHCH 2C1和2 mol HC1,发生反应:CH 2=CHCH 2C1(g)+HCl(g)=CH 3ClCHClCH 3(g)。
5 min 时反应达到平衡,测得0〜5 min 内,CH 2C1CHC1CH 3 的反应速率为 0.016 mol . L -1 . min -1。
平衡时,HCl 的体积分数为 (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19. (10分)镑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在电池制造、储氧及大气治理等方面用途非常广泛。
以硼镇泥 (主要成分为MgSiO 3、Fe 2O 3及少量Al 2O 3、FeO)为原料制高纯Mg(OH)2的流程如图所示。
己知:
①常温下此体系中各氢氧化物开始沉淀与沉淀完全时的pH 如下表所示。
②温度高于340 ℃时,Mg(OH)2开始分解为MgO 和H 2O 。
(1)“浸取”时,为提高镁的浸取率可行的措施为 (填字母 a.将硼镁泥制成浆料b.用盐酸多次浸取c.降低浸取温度 (2)“氧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除铁、铝”时,需调节溶液pH 范围为 。
(4)“沉镁”时,沉降温度与Mg(OH)2的产率如图所示,当温度趄过60 ℃,随温度升高Mg(OH)2产率反而降低,其原因可能是 。
(5)Mg(OH)2浆液是高活性的脱硫剂,脱除烟气中的SO 2主要反应如下:
已知20 ℃时,H 2SO 3的KJ= 1.54X10-2,K a2 = 1,02X 10-7,则脱硫过程中使架液pH 减小最显著的反应是 (填“ I ”“Ⅱ“或“Ⅲ”)。
20. (10分)TiCL 是制备钛及其化合物的重要中间体,某小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在实验室制备 TiCl 4,设计实验如下(夹持装置略去):
相关信息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气流由左到右的方向,上述装置合理的连接顺序为a→__→→f→g→
→→d→e→j。
(填仪器接口字母)
(2)根据完整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检査装置气密性后,装入药品;
(按正确的顺序填入下列操作的序号)。
①关闭分液漏斗活塞②打开分液漏斗活塞
③停止加热,充分冷却④加热装置D中陶瓷管
(3) 装置A中导管m的作用是。
(4) 装置D中除生成TiCl
4
外,同时生成一种气态不成盐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设计实验证明装置E中收集到的液体中含有TiCl
4
:。
(6)制得的TiCl
4中常含有少量CCl
4
,从混合液体中分离出TiCl
4
的操作名称
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