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课时作业:1-2-2 气体摩尔体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5气体摩尔体积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标准状况下,1 L HCl和1 L H2O的物质的量相同;
②标准状况下,1 g H2和14 g N2的体积相同;
③28 g CO的体积为22.4 L;
④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它们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也相同;
⑤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物质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压强越大;
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
A.①②③B.②⑤⑥
C.②③⑥D.④⑤⑥
解析:标准状况下,H2O不是气体,而HCl为气体,故虽然二者体积相同,但物质的量不相同,①错误;同样在④中所指的物质不一定是气体,④错误;标准状况下,1 g H2和14 g N2的物质的量均为0.5 mol,故二者体积相同,②正确;③中28 g CO的物质的量是1 mol,但温度、压强不确定,所以不一定是22.4 L,③错误;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的压强与物质的量成正比,所以物质的量越大,则压强越大,⑤正确;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其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⑥正确,故选B。
答案:B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是22.4 L
B.在标准状况下,某气体的体积为22.4 L,则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 mol,所含的分子数目约为6.02×1023
C.当温度高于0 ℃时,一定量任何气体的体积都大于22.4 L D.当压强大于101 kPa时,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小于22.4 L 解析:A未指明气体所处的状况;C未指明压强;D未指明温度。
气体摩尔体积同时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故A、C、D都不正确。
答案:B
3.空气可近似视为N2和O2按体积比为4:1组成的混合气体,则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A.28 B.29
C.32 D.60
解析:N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根据平均值规律,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应大于28,小于32。
答案:B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气体都占有相同的体积
B.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C.1 mol O2中含有1.204×1024个氧原子,在标准状况下占有体积22.4 L
D.由0.2 g H2和8.8 g CO2、5.6 g CO组成混合气体,其密度是相同状况下O2密度的0.913倍
解析:同温、同压下,质量相同的不同气体的物质的量不一定相同,所以不一定占有相同的体积,故A项错误;由阿伏加德罗定律知,B项正确;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气体所占体积均为22.4 L,1 mol O2中含氧原子数为2×6.02×1023=1.204×1024,C项正确;0.2 g H2、
8.8 g CO2、5.6 g C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1 mol、0.2 mol、0.2 mol,该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为14.6 g,总物质的量为0.5 mol,所以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29.2 g·mol-1,氧气的摩尔质量为32 g·mol-1,两者的相对密度为29.5÷32≈0.913,D项正确。
答案:A
5.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气体,若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且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分子数比乙的分子数多
B.甲的物质的量比乙的物质的量小
C.甲的摩尔体积比乙的摩尔体积小
D.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乙的相对分子质量小
解析:由题意可知,同温同压下,ρ甲
ρ乙=
M甲
M乙
>1,则M甲>M乙,D
错;又由M=m
n可知,
M甲
M乙
=
m甲
n甲
m乙
n乙
=
n乙
n甲
>1,可知A错,B正确;又由于
气体摩尔体积只与温度和压强有关,则二者相等,故C错误。
答案:B
6.下列各组物质中,所含分子数一定相同的是()
A.1 g H2和8 g O2
B.0.1 mol HCl和2.24 L He
C.150 ℃、1.01×105 Pa时,18 L H2O和18 L CO2
D.常温常压下,28 g CO和6.02×1022个CO分子
解析:根据N=n·N A知,若N相同,则n相同。
A项1 g H2为0.5 mol,8 g O2为0.25 mol,故分子数不相同,不正确;B项2.24 L He
在标准状况下为
2.24 L
22.4 L·mol-1
=0.1 mol,但此处未指明是标准状况,
因此B不正确;C项温度相同,压强相同,体积相同,分子数一定相同;D项中28 g CO的物质的量为1 mol,而6.02×1022个CO的物质的量为0.1 mol,因此D不正确。
答案:C
7.标准状况下,下列物质占体积最大的是()
A.98 g H2SO4B.6.02×1023个CO2
C.44.8 L HCl D.6 g H2
答案:D
8.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2体积X2气体与3体积Y2气体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体积气体化合物Z,则Z的化学式可能是() A.XY3B.XY
C.X3Y D.X2Y3
解析: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又等于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由题意可得,化学方程式:2X2+3Y2===2Z,由质量守恒定律可得,Z的化学式为X2Y3或Y3X2。
答案:D
9.同温、同压下,某容器充满O2,重116 g,若充满CO2重122 g,现充满某气体重114 g,则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28 B.60
C.32 D.44
解析:方法一:按常规思路:设瓶重m g。
某气体的相对分子质
量为M1,由V1
V2=
n1
n2,因为容器体积不变,所以有
116 g-m g
32 g·mol-1
=
122 g -m g 44 g·mol -1,得m =100,然后由116 g -m g 32 g·mol -1
=114 g -100 g M 1,得M 1=28 g·mol -1,即相对分子质量为28,选A 。
方法二:差量法:因为同温同压下,气体质量之差和相对分子质量之间存在着正比关系,因此可以不计算容器的质量,直接由气体质量差和相对分子质量差的正比关系求得。
即:
122 g -116 g 44 g·mol -1-32 g·mol -1=122 g -114 g 44 g·mol -1-M (某)
M (某)=28 g·mol -1,即相对分子质量为28。
方法三:估算法:由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n (O 2)=n (CO 2)=n (气体),m =n ·M ,m 与M 成正比。
故M (气)<M (O 2),M (气)<M (CO 2)
即M (气)<32 g·mol -1,选A 。
答案:A
10.在同温、同压下,A 容器中的氧气和B 容器中的氨气所含的原子个数相同,则A 、B 两容器中气体体积之比为( )
A .1:2
B .2:1
C .2:3
D .3:2
解析:n (O 2)×2=n (NH 3)×4,故n (O 2):n (NH 3)=2:1,V (O 2)V (NH 3)
=n (O 2)n (NH 3)
,故选B 。
答案:B
11.(双选题)关于m g H 2和n g He 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同温同压下,H 2和He 的体积比为m :2n
B .同温同压下,若m =n ,则H 2与He 的物质的量比为2:1
C .体积相同时,He 的质量一定大于H 2
D.同温同压下,若二者的物质的量相等,其体积也相等
解析:A选项V(H2)
V(He)
=
m
2
n
4
=
2m
n。
B选项
n(H2)
n(He)
=
m
2
n
4
=
2
1。
C选项无
法比较,没有给出相同条件。
D选项正确。
答案:BD
12.某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分解,产物都是气体。
分解方程式为:2A=====
△B+2C+2D。
测得生成的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a,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7a B.5a
C.2.5a D.2a
解析: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若反应前为2 mol A分解,则反应后生成5 mol混合气体,则2M A=5M=5×2a,M A=5a。
答案:B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3.(10分)(1)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甲烷(CH4)和二氧化碳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__,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原子总数之比为__________,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密度之比为__________。
(2)在标准状况下,4 g H2、11.2 L O2、1 mol H2O中,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________,含原子数最多的是________,质量最大的是________,体积最小的是________。
解析:(1)同温同压下,同体积CH4、CO2的物质的量相同。
(2)n(H2)=
4 g
2 g·mol-1
=2 mol,n(O2)=
11.2 L
22.4 L·mol-1
=0.5 mol,再
转化为其他的相关的量进行比较。
答案:(1)1:11:15:34:114:11(2)H2H2H2O H2O
14.(10分)(1)质量之比为16:7:6的三种气体SO2、CO、NO,分子个数之比为________;氧原子个数之比为________;相同条件下的体积之比为________。
(2)标准状况下,1.7 g NH3的体积为________L,它与标准状况下________L H2S含有相同数目的氢原子。
(3)某气体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O2,在标准状况下,1.28 g该氧化物的体积为448 mL,则该氧化物的摩尔质量为______,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
解析:(1)质量之比为16:7:6,说明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6
64:
7
28:
6
30=
5:5:4,所以其分子数之比为5:5:4,氧原子数之比为10:5:4,相同条件下的体积之比为5:5:4。
(2)1.7 g NH3的物质的量为1.7 g÷17 g·mol -1=0.1 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1 mol×22.4 L·mol-1=2.24 L,0.1 mol NH3含有0.3 mol H,与0.15 mol H2S含有相同数目的氢原子,则标准状况下0.15 mol H2S的体积为0.15 mol×22.4 L·mol-1=3.36 L。
(3)在标准状况下,1.28 g该氧化物的体积为448 mL,其物质的量为0.448 L÷22.4 L·mol-1=0.02 mol,摩尔质量为1.28 g÷0.02 mol =64 g·mol-1,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4-16×2=32。
答案:(1)5:5:410:5:45:5:4(2)2.24 3.36
(3)64 g·mol-132
15.(10分)某气体的摩尔质量是M g·mol-1,分子数为N,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是V L,质量是m g。
某元素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 g·mol-1,原子个数是Y,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试说明下列各式表示的意义。
(1)M
N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 N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 N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Y N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m V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m 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该气体一个分子的质量 (2)该气体的物质的量
(3)该元素一个原子的质量 (4)该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
(5)标准状况下,该气体的密度 (6)该气体的物质的量
16.(11分)一定量的液态化合物XY 2,在一定量的O 2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式为XY 2(l)+3O 2(g)点燃,XO 2(g)+2YO 2(g)
冷却后,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生成物的体积是672 mL ,密度是2.56 g·L -1。
(1)反应前O 2的体积是________mL(标准状况下)。
(2)化合物XY 2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
(3)若XY 2分子中X 、Y 两元素质量比是
,则X 、Y 两元素
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填元素符号)。
解析:(1)由题示化学方程式:XY 2(l)+3O 2(g)=====点燃XO 2
(g)+2YO 2(g),可知,该反应是一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即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相同。
因反应物中的XY 2为液态,故反应前O 2的体积为672 mL 。
(2)n (O 2)=672×10-3L/22.4 L·mol -1=0.03 mol 。
因XY 2与O 2恰好完全反应,且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由化学方程式知),故
XY 2的物质的量为0.01 mol 。
又因反应后的气体为672 mL ,密度为
2.56 g·L -1,则反应后气体总质量为m =ρV =2.56 g·L -1×672×10-3L ≈1.72 g 。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m (XY 2)=1.72 g -m (O 2)
=1.72 g -0.03 mol ×32 g·mol -1
=0.76 g
M (XY 2)=0.76 g 0.01 mol
=76 g·mol -1 (3)由题意⎩⎨⎧ M (X )+2M (Y )=76 g·mol -1M (X )2M (Y )=316
解得⎩⎪⎨⎪⎧
M (X )=12 g·mol -1M (Y )=32 g·mol -1 即X 为碳,Y 为硫。
答案:(1)672 mL (2)76 g·mol -1 (3)碳 硫
17.(11分)现有14.4 g CO 和CO 2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其体积为8.96 L 。
回答下列问题:
(1)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________。
(2)混合气体中碳原子的个数为________(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3)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下列如图所示装置,最后收集在气球中(实验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①气球中收集到的气体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
②气球中收集到的气体中,电子总数为________(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③气球的体积为________L 。
解析:(1)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8.96 L 22.4 L·mol -=0.4 mol ,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M =14.4 g 0.4 mol
=36 g·mol -1。
(2)0.4 mol CO 和CO 2的混合气体中,碳原子为0.4 mol 。
(3)①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NaOH 溶液和浓硫酸,则最后收集到的气体是CO 。
②设原混合气体中CO 的物质的量为n 1,CO 2的物质的量为n 2。
⎩⎪⎨⎪⎧ n 1+n 2=0.4 mol 28 g·mol -1n 1+44 g·mol -1n 2=14.4 g ,解得⎩⎪⎨⎪⎧
n 1=0.2 mol n 2=0.2 mol , 因此气球中收集到0.2 mol CO ,含有2.8 mol 电子。
③0.2 mol CO 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 L 。
答案:(1)36 g·mol -1 (2)0.4N A (3)①28 g·mol -1 ②2.8N A ③
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