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堂吉诃德》(人教版高二必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著导读《堂吉诃德》(人教版高二必修)
一、作者塞万提斯和《堂吉诃德》
《堂吉诃德》是西方文学最伟大的文学作品之一。
其作者米盖尔德塞万提斯萨阿维德拉(1547-1616)一生艰辛,经历奇特。
塞万提斯是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
他21岁时因卷入萨拉曼卡城皇家院内的一次争斗,被判以砍去右手的刑罚。
塞万提斯为了躲避判刑,逃离家乡前往意大利。
在那里他先参加了罗马军队,后又为西班牙神圣兵团作战。
在与土尔其人的多次战斗中,他冲锋陷阵,多次受伤,左手致残。
七年之后,他带着奖章及推荐信准备回国,途中不幸被阿尔及尔人捕获,判作劳役。
几次越狱都不成功,直至五年后由家人和朋友交付巨额赎金,才得以返回家乡。
此时他已经33岁,左手残废,但他面临的是家庭的债务和失业。
他两次结婚都不幸福,为了养家糊口,他找到一份纳税员的工作。
但是又因他税收工作不力,账目混乱被关进监狱。
《堂吉诃德》就是在他经历坎坷穷困潦倒的境遇下孕育出的作品,其中自然映照出作者自我的体验和情感。
塞万提斯在谋求生存之余,潜心创作。
他用了8年时间完成了《堂吉诃德》的第一部,小说于1605年发表,受到人们的喜爱,书中的两个形象堂吉诃德和桑丘潘沙几乎家喻户晓。
然而这并未能改变塞万提斯经济上的窘境。
1605年后,塞万提斯着手写小说的第二部。
1614年在他即将完成之时,听到有人出版了《堂吉诃德》的续集,十分气愤,因此他在书中揭露了伪作,并结束了堂吉诃德的故事。
1615年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的第二部出版,人们的热情和喜爱不减,然而次年穷困交加的塞万提斯在马德里逝世。
《堂吉河德》是一部讽刺骑士小说的小说。
主人公堂吉诃德因沉迷于骑士小说,决定外出历险,做一名行侠仗义的骑士。
他找来同村的农民桑丘潘沙作他的侍从,把邻村的一位农家女儿杜尔希尼亚作为他的意中人。
他三次外出历险,作了许多可笑之事。
最后他被化装成白月骑士的朋友打败,放弃行侠游历,回家不久后病倒。
临死前,他醒悟到自己迷信骑士小说之过。
塞万提斯通过堂吉诃德的故事嘲讽了
流行一时的骑士小说,指出它们既违背现实的真实又缺乏艺术的真实。
从此以后,骑士小说在西班牙和欧洲一蹶不振。
《堂吉诃德》的意义还在于作者以喜剧的手法深刻地揭示了人们自身存在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堂吉诃德和桑丘是一组既互相关联又相互衬托的人物,前者体现了人对理想的追求,后者体现了人对实际生活的关注。
二者相互影响,到后来,堂吉诃德渐渐看到理想的梦幻性质,桑丘则看到他的主人的精神世界的美好。
二人一路上风趣幽默的对话,以及小说对西班牙现实生活的生动描写,使得读者从他们身上看见自身存在的对立矛盾,从堂吉诃德的喜剧性形象中看到悲剧的色彩。
《堂吉诃德》在表现人性及社会现实的同时,还表现了作者对文学创作的思考。
小说第二部还描写了人们对小说第一部的反映和批评,从人物对堂吉诃德的不同态度表现了社会各个阶层不同人物的形象。
因此,小说揭示了文学作品对读者的影响,揭示了作家、作品和人物的相互关系,表现了作者对文学创作强烈的自我意识。
本书可重点阅读第一部。
二、故事梗概和诙谐、滑稽精彩片段
堂吉诃德是西班牙拉曼却地方的一个穷绅士。
他五十来岁,“身材瘦削,面貌清癯”,爱读骑士小说,满脑子尽是些魔术呀、比武呀、打仗呀、恋爱呀、痛苦呀等荒诞无稽的故事。
他又十分迂腐,认为书上所写的都是千真万确的。
于是,他想入非非,要去做个游侠骑士,“消灭一切暴行,承担种种艰险,将来功成业就,就可以名传千古”。
他把祖传下来的一套破盔甲找出来,擦拭了又擦,面甲坏了,他便用硬纸补上一个。
他家有一匹瘦得皮包骨的马,他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字“驽骏难得”,意思是“原来是一匹驽马,现在是马中第一”。
按照骑士的习惯,除了名马,还要选个意中人。
他选中了邻村的一位农家姑娘阿尔东沙罗任索。
他给她起名为杜尔西内妮,意思是“甜蜜温柔”。
他又做了把长枪,臂上挎着盾牌,俨然象个骑士了。
他先后三次出门去打抱不平。
有过种种遭遇,闹了不少笑话。
堂吉诃德第一次出门是单枪匹马,为时两天。
头一天,他在大路
上看到一家客店,把它当作了堡垒。
店门中站着两个妓女,他把她们当成名门闺秀;他又把店主当成了堡垒长官。
他想起自己是个未受封的骑士,便要求“堡垒长官”给他封赠。
这位店主是个爱开玩笑的人。
他看出堂吉诃德有点疯傻,入店后又打了骡夫,怕再出乱子,便赶快满足了堂吉诃德的要求。
店主叫一男孩子点了蜡烛,又叫两个妓女跟着。
他自己则拿了一本帐簿,要堂吉诃德跪在他的面前。
然后,他对着帐簿念念有词,在堂吉诃德颈窝上狠狠打了一掌,又用剑在他肩膀上使劲地拍了一下,便由一个妓女给他挂上剑,另一个妓女给他套上马刺。
封赠仪式便算完成了。
堂吉诃德爬起来,谢了“长官”,满心喜悦。
第二天,他听从“长官”的劝告,决计回家一趟,因为他必须置办行装,还要找个仆从。
在一座林子里,他看到一个十五岁左右的牧童被绑在树上,主人一面骂他丢了羊,一面用皮带狠命地抽打他。
堂吉诃德路见不平,便拔刀相助,上前搭救了牧童,并警告和恐吓了那富农一番。
然后,他扬长而去。
等堂吉诃德走远后,那位富农重又把孩子绑上,更加没命地抽打起他来。
堂吉诃德遇见一伙商人。
他把他们当作一队兵马,挺枪跃马冲杀过去。
结果,他被一个骡夫打下马来,躺在地上动弹不得。
一个去磨麦子的同村邻居发现了他,才把他搭救回家。
堂吉诃德的朋友理发师和神甫,认为堂吉诃德的疯狂行为是受了骑士小说的毒害。
他们在堂吉诃德的外甥女和女管家的协助下,搜查了堂吉诃德的藏书室,把其中大部分的骑士书都扔到院子里,放把火烧了。
堂吉诃德第二次出外当游侠是在十五天之后。
他劝说了一个又矮又胖、满脸胡子的农民桑丘潘沙做仆从。
堂吉诃德允许将来封他做海岛总督。
桑丘家里很穷,正想出去碰碰运气,加上当仆从是赚工钱的,他便答应了。
于是桑丘骑了一匹自家的骡子,跟在堂吉诃德的瘦马后面,一同出发了。
他遇见的第一件事是郊野里有三、四十架风车。
这是西班牙农民借用风力推转石磨,磨麦子和饲料的。
堂吉诃德却把它当作三、四十
个巨人,把风车的翅翼看成是巨人的胳膊,要向前厮杀。
尽管桑丘大喊这是风车,要阻挡他,但堂吉诃德脑子里装满了妖魔鬼怪一类的东西,连理也不理。
他向第一架风车扑去,用长枪刺进了风车的翅翼。
刚好这时起了一阵风,那风车把他的长枪折做了几段,堂吉诃德连人带马都被摔了出去。
亏得桑丘上来搀扶,他才好不容易从地上爬了起来。
当天,他们在林子里度过了倒霉了一夜。
第二天,堂吉诃德遇见了一帮行人,后面还有一辆马车,车上是一位要到塞维利亚去的贵妇人。
堂吉诃德把走在前面的两个戴面罩、撑阳伞的修士当成劫持公主的强盗。
他提起枪冲了上去。
一个修士从骡背上吓得跌了下来,另一个落荒而逃。
接着,他和贵妇人的仆从比斯盖人大战一场。
结果他的剑击中了仆从的脑袋,车上的贵妇人便连忙恳求堂吉诃德宽宏大量,手下留情,饶了她仆从的生命。
堂吉诃德乐意地答应了。
这样,他便赢得了出游以来的第一次胜利。
桑丘佩服得五体投地,以为跟随这样一位英勇的主人,不久他的总督的封赠就可以到手了。
他们到一家客栈歇息。
堂吉诃德又把客栈看成是堡垒。
晚上,他还把一个偷汉子的女仆,当作是钟情于他的“堡垒长官”的女儿。
为此,他挨了女仆情人(一个骡夫)的一顿结实的痛打。
第二天,堂吉诃德离开客栈时,因没付房钱,落在后面的桑丘被人们揪住了。
他们把桑丘兜在床毯里,不停地向空中抛掷,象“狂欢节耍狗那样耍他”。
堂吉诃德回马要救他,可是店门被关上了。
他隔着一堵墙头看着,急得要命。
直到人们气力使尽,才把桑丘放了。
大路上赶来了两群羊。
堂吉诃德把公羊、母羊的叫唤,当成是“萧萧马嘶、悠悠角声、咚咚鼓响”,把羊群看成是出现在他面前的左右两支军队。
他便紧握长枪,象一道电光似地冲了上去,举枪乱刺。
这样一来,被他杀伤的羊可真不少。
最后,他也被牧羊人乱石打倒,还磕掉了三、四个牙齿。
这事发生时,桑丘在一旁直揪自己的胡子,咒骂自己的倒霉,跟随了这样一个疯主人。
等到牧羊人走后,他才上去,把堂吉诃德扶了起来,并抱怨主人不该自招烦恼。
堂吉诃德对他解释说,他被魔法师作弄了。
魔法师由于妒忌他胜利,便把敌对的两
军变成两群羊。
晚上,堂吉诃德又冲散了一队送葬行列,因为他把车上的死人看作是被害的骑士。
在一个山间,堂吉诃德听到一阵怪声,他把它当作重要敌情的信号,吩咐桑丘在原地等他,他要单独去进行冒险。
这时,天已黑下来了,胆小的桑丘吓得要命,他不能让主人离开,便暗暗地把主人的马腿用绳子拴住,一头结在自己的骡子身上。
堂吉诃德鞭马前往,马只在原地打转。
他以为自己又着魔了。
便坐在马上一直等到天明。
天亮后,桑丘悄悄地把绳子解了。
他不愿意单独留下,便跟堂吉诃德沿着响声传来的方向寻去。
他们来到一条溪边,发现响声原来是安装在那里的一台砑布机发出的。
这时,天下起雨来。
一位路过的理发师把铜面盆顶在头上遮雨。
堂吉诃德一见,硬说那是骑士的光灿灿的头盔,举枪冲了上去。
理发师以为是剪径强盗,赶快跳下骡背逃走了。
堂吉诃德夺得了铜盆,把它戴在自己的头上。
桑丘把理发师的骡子牵过来,并把他的行囊收归己有。
堂吉诃德遇见一队被押送到海船上服苦役的犯人。
他一一询问了他们被关押的原因,同情他们的遭遇,杀散了押送人,把犯人全放了。
可是,他和其中一个最凶的犯人希内斯冲突起来:堂吉诃德要犯人把他行的善事,去报告他的意中人杜尔西内妮,但希内斯不干。
结果堂吉诃德挨了犯人一顿揍。
他懊丧地对桑丘说:“对坏人行好事,就是往海里倒水。
”为了躲避巡逻队的追究,堂吉诃德不敢走大路,他和桑丘走进了一座深山。
在这里,他们遇见了一个叫卡迪纽的青年。
卡迪纽因爱人陆莘达被花花公子堂费南铎夺走,悲观失望,躲进深山过着野人一样的生活。
堂吉诃德受了启发,决定自己也要为意中人受苦,在深山过过修炼的生活。
他打发桑丘回家去。
这突如其来的决定,使桑丘大为诧异,但他要改变主人的意见是根本不可能的。
桑丘往回走。
他在客店里遇见了同村的神甫和理发师。
他把堂吉诃德入山修炼的事告诉他们。
他们便在一起商议如何把堂吉诃德弄回家。
最后,他们定下一条计策:由理发师化装成落难的贵妇人,神甫化装成家丁,引堂吉诃德出山为贵妇人复仇,以达到骗他回家的目的。
于是,桑丘便带路回去寻觅堂吉诃德。
在山里,他们首先遇见了那位失恋青年卡迪纽。
接着,又遇见了一个女扮男装的姑娘多若泰。
这是个从家里逃出来的年轻漂亮的女子。
原来她受了花花公子堂费南铎的诱骗,先是答应要娶她,后来,堂费南铎看上了陆莘达,便把她抛弃了。
神甫一行很同情她的遭遇,尤其是卡迪纽听到她提起堂费南铎和陆莘达的名字,更是怒火中烧。
这时,神甫也把自己到山里来的目的及搭救堂吉诃德的事讲了出来,要他们一同寻找他的朋友。
多若泰说扮演落难女子她更合适些。
神甫和理发师听了都很高兴,便叫她扮成一位公主,伪称她的王国被奸贼篡夺了,请求堂吉诃德前去帮她复国。
他们都扮作公主的随从。
事情进行得很顺利,他们在山里找到了堂吉诃德。
他也满口应许了“公主”的请求,认为这是他作为一名骑士义不容辞的职责。
于是他便离开了这座深山。
堂吉诃德一行借宿在一家旅店里。
店主也颇受骑士小说的影响。
他把堂吉诃德安顿在一间房里,那儿堆放着许多装满红酒的酒袋。
堂吉诃德惦记着替多若泰复仇的事,他连做梦也和迫害公主的巨人交战。
他把酒袋当作巨人的头颅砍杀,结果红酒流了一地,他还认为这是巨人的血呢。
店主知道后,也无可奈何。
客店里来了一伙客人,押送着一个戴面罩的姑娘。
这姑娘便是陆莘达。
她被堂费南铎强迫结婚的那天,原想自杀,后因晕倒,堂费南铎在她身上搜到了刀子和绝命书,婚礼便没有进行下去。
她被救醒后,逃进了修道院。
可是,堂费南铎又把她找到了。
现在,他正在从修道院中把她押解回家。
多若泰认出了堂费南铎,便向前求情,要他成全陆莘达和卡迪纽的婚事。
最初,堂费南铎不肯。
后来,他拗不过众人一致的劝说,终于同意了。
这样一来,堂费南铎和多若泰也言归于好了。
次日,客人们要各自分开了。
他们想了一个处置堂吉诃德的办法:半夜里,人们冲进他的住房,把他捆绑起来,装进一个木笼子里,然后把他放在牛车上,使他相信他已着魔了。
然后,由神甫和理发师把他押送回家。
从而堂吉诃德结束了他的第二次游侠活动。
堂吉诃德第三次出游是在相隔一个月之后。
女管家用了六百个鸡
蛋把他的身体调养好了。
他从邻居参孙加尔拉斯果学士那里,打听到萨拉果萨城要举行一年一度的比武大会的消息。
他想到那里去赢得荣誉,便和桑丘暗暗商量了一阵子,又瞒着家人出游了。
加尔拉斯果得知后,便化妆成“镜子骑士”,在半路去拦截他。
加尔拉斯果原想把堂吉诃德斗败后,使他回家。
可是,加尔拉斯果的马绊了一跤,反而被堂吉诃德冲倒马下。
这一胜利使堂吉诃德得意非凡。
他下决心“要使衰亡的骑士道重新振兴”,把“扶弱锄强,救危济因”当作自己应尽的职责。
堂吉诃德在路上遇见一辆运载狮子的车辆。
那狮子是献给皇上的。
他想在狮子面前不甘示弱,决定和这兽中之王较量一番。
他用长枪威逼管狮子的人把笼门打开。
那狮子雄健威武,它伸了伸腰,又张了张嘴巴。
但它似乎对胡闹无理的冒犯满不在乎。
它没有冲出笼门,漫不经意地向四周看了一下,掉转身子,懒洋洋,慢吞吞地重又在笼子里躺下了。
堂吉诃德便吩咐管狮子的人打它几棍,让狮子发脾气跑出来。
但管狮子的人不干,他说要是这样的话,他自己得先被狮子撕碎。
他假意地夸奖了堂吉诃德一番,随即把笼门关上了。
这之后,堂吉诃德便给自己加了一个光荣称号“狮子骑士”。
紧接着这次胜利,他又帮忙一个穷小伙子巴西琉从有钱人那里夺回了心爱的美人季德丽亚。
他和桑丘都受到了绝好的招待。
有一天,堂吉诃德在林子里遇到一对正在游猎的公爵夫妇。
他们对堂吉诃德荒唐的事迹早有所闻。
当他们知道眼前出现的就是堂吉诃德和他的仆从时,便想作弄他们一番。
他们以隆重的迎接骑士的典礼,把堂吉诃德迎回自己的城堡。
公爵夫人尤其喜欢桑丘的有趣的谈吐,便专门寻他开心。
他们在夜间举办了一个大型的游猎会。
公爵夫妇暗中令仆从妆扮成魔法师和堂吉诃德的意中人杜尔西内妮。
由魔法师把杜尔西内妮带到堂吉诃德面前,对堂吉诃德说,杜尔西内妮已着魔了,唯一解救办法是桑丘要承受三千三百鞭的鞭打,以惩罚桑丘曾欺骗主人,把一个过路的乡下女人说成是杜尔西内妮的过错。
桑丘害怕鞭打,但他在主人恳求下,只好答应了。
不过,他提出一个条件:鞭打不能一下子兑现,这样他受不了,要在今后陆续偿清。
公爵的总管又化妆
成“三尾裙伯爵夫人”,恳求堂吉诃德上天去和魔法师战斗,因为魔法师把她这样一个有身份的夫人和她的女仆都变成满脸胡子的男人。
堂吉诃德毅然答应了,但他担心上不了天。
“伯爵夫人”说,他可以和他的仆从骑一匹神奇的木马去。
在公爵花园里,堂吉诃德和桑丘被蒙上眼睛,坐在一只大木马上。
公爵叫人抬来几只大风箱,朝着他们拼命鼓风,弄出各种声响,堂吉诃德凭自己的想象,以为正在空中飞行去和魔法师作战呢。
然后,人们用亚麻点燃木马的尾巴。
马肚子里装满了花炮之类,立即一阵噼噼啪啪的爆炸,把堂吉诃德和桑丘都抛跌在地上。
堂吉诃德睁开眼,看到人们都伏在地下,他的长枪插在一张白羊皮纸上。
上面写着上天对他功绩的褒扬,说他已解脱了伯爵夫人的苦难。
公爵夫妇装得十分惊讶的样子,把一场闹剧扮演得象真的一样。
公爵夫妇为满足桑丘的宿愿,假意把他封作海岛总督,让他到自己的一块领地去上任。
临行时,堂吉诃德慎重其事地对桑丘进行了一番训诫。
要他“上应天意,下顺人情”,在任职内尽量实行“宽恕”,因为“仁爱比公正更光荣伟大”。
交代他生活上要勤俭、朴素、清洁、不要贪睡。
桑丘一一接受了,认为这些都是“金玉良言”。
桑丘带着他陪同总管去上任。
这位总管是受命来作弄他的。
在桑丘到达那天,总管便布置了一批居民去告状。
以各种难断的诉讼作难这位“总督大人”,但桑丘却把事情剖析得清清楚楚,决断得公正不阿。
这使人们大出所料。
办完案,桑丘被送到一个富丽的官邸。
饭厅里摆好了一桌供王公享用的盛馔。
桑丘一进门,喇叭便“滴滴哒哒”地吹奏起来,四个小厮上来给他倒水洗手。
桑丘又饥又累,入席便要用饭。
他身旁站着一个手拿鲸鱼骨棍子的人,每当桑丘要动手去吃一盘菜时,他便把棍子迅速一指,上菜的小厮连忙上来把菜撤了下去。
这样反复了十来遍,菜被撤光了,桑丘一口也没吃上。
他气得直问,这是搞什么名堂?那拿鲸鱼骨棍子的人说,他是他的医生,他应当为他的健康负责。
“总督大人”想吃的菜,正是他不能吃的。
桑丘发火了,他说他做总督连饭菜都吃不上,这个官也不要了。
人们见他发了这么大的脾气,才让他取食面包和葡萄。
在任职期间,桑丘廉洁奉公,亲自制订法令,规定价格,不准贩卖粮食,严禁淫荡歌曲,把辖区治理得井井有条,无可挑剔。
最后,总管导演了一场“外敌”入侵的把戏。
要桑丘穿着铠甲去打仗。
那铠甲又窄又长,把他折磨得半死。
“外敌”平息后,桑丘感到做总督真是不容易。
他说:“我生来不是总督的料……一个人最好干自己的老本行”。
于是,他弃官逃走了。
他回到公爵住地,对公爵说:“我光着身子进去,如今还是个光身;我没有吃亏,也没有沾便宜。
我这个官当得好不好,那里有见证,可以让他们说。
我解决了疑难,宣判了案件,经常饿得要死……”
萨拉果萨城比武会逼近了。
堂吉诃德主仆辞别公爵动身。
路上,他想去拦截一队斗牛群。
结果真是不堪设想,堂吉诃德主仆都被牛群冲倒,还遭到践踏,差点没送命。
末了,来了个“白月骑士”,他指名要和堂吉诃德决斗,而且他们双方商定:谁输了,便让对方发落。
结果“白月骑士”把堂吉诃德撞下马来,把他斗败了。
“白月骑士”罚他回家去,一年之内不准外出。
原来这个“白月骑士”不是别人,正是同乡参孙加尔拉斯果学士化妆的。
堂吉诃德不知就里,只好遵从约定,灰心丧气地往家走。
在回家路上,桑丘在堂吉诃德的请求下偿清了三千三百鞭的鞭打,以便让杜尔西内妮脱离魔法。
但他自个儿打自个儿,打得既轻,而且又作弊。
他一面把鞭子抽在树干上,一面大叫,当作是打在自己的屁股上。
堂吉诃德回到家,发了高烧,一连躺了六天,起不了床。
最后他已奄奄一息了。
终于,他理智清醒过来,对围拢在他身旁的家人和朋友说;“我以前成天整夜读那些骑士小说,读得神魂颠倒;现在觉得心里豁然开朗,明白清楚了。
现在知道那些书都是胡说八道,只恨悔悟太迟”。
他表示“对骑士小说已经深恶痛绝”了,叮嘱他的外甥女要“嫁个从未读过骑士小说的人”,否则更要取消给她的财产继承权,然后他死了。
三、人物形象--堂吉诃德
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长篇小说《堂吉诃德》中的主人公。
堂吉诃德世界文学史上著名的沉于幻想、脱离实际的艺术典型。
他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小贵族家庭,由于受到中世纪骑士小说的影响,沉醉于荒诞的幻想之中,试图复活已经成为历史的游侠制度,并以此来维护真理、反对现实和改造社会。
于是,他仿照骑上的做法,身穿古老的盔甲,手持生锈的长矛,骑上一匹瘦马,带着农民出身的侍从出门游侠。
一路上,他误把风车当巨人,把羊群当军队,把赶路的贵妇人当落难的公主,把苦役当受害的骑士……像疯子一样地乱砍乱杀,搞得头破血流,闹出了种种荒唐而又可笑的事,直到临死前才如梦初醒。
这一艺术形象有很强的生命力。
自他问世以来,人们一直把那些沉于幻想、脱离实际、在现实面前碰得头破血流的人称为“堂吉诃德”。
塞万提斯塑造的这个堂吉诃德,是世界文学史上非常成功的一个艺术典型,在西方,人们把他和哈姆雷特、浮士德并称为三个最杰出的典型。
《堂吉诃德》之所以被世人评为世界最佳,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对堂吉诃德这个人物形象塑造的巨大成功。
堂吉诃德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有哪些典型的特征?
首先,我们看到堂吉诃德是一个脱离现实、耽于幻想、行动盲目的这样一个人。
他因读骑士小说入了迷而想入非非,丧失了基本的理性。
他把骑士小说的描写当成现实生活,无视已经发生了变化的时代,企图以自己的游侠行为来复活过时的骑士制度,把单抢匹马打抱不平当做主持正义、改造社会的途径。
他沉浸在幻想中,完全丧失了对现实的感觉和判断:他把穷旅店当作城堡,把妓女当成贵妇,把理发师的铜盆当作魔法师的头盔,把皮酒囊当作巨人的头颅,把羊群当作魔法师的军队。
在他眼里,处处有妖魔为害,事事有魔法师捣乱,因此他到处不分青红皂白,对着臆想出来的敌人横冲直撞,乱劈乱刺。
结果呢?虽然他是出于善良的动机,怀着满腔的真诚,但却只能是四处碰壁,受尽嘲弄和伤害,使自己成为一个滑稽可笑的人物。
最令我们为堂吉诃德感到辛酸的是他的爱情梦幻。
《堂吉诃德》中写了许多的爱情故事,但这样的爱情故事没有一件是发生在堂吉诃德的身上。
他梦幻中的心上人杜尔西内亚,可以说是从来就没有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