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代小学的教育现象及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当代小学的教育现象及特点
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素质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这些因素中,初级阶段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小学教育不仅是一个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强化学生想象力与创造性发展的关键环节。
当前我国小学教育的特点受到了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采用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想象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
因此,积极推动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教育学;小学教育;教育改革
在当前的教学体制改革和素质评估机制的推行中,教师要适应现代的教育,这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而素质教育则需要学生与现实相结合,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其成长起到积极的影响。
在实际的学习中,教师的评估是目前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作用既是科学制定教学计划的重要参考,也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素质教育始终朝着一个良好的方向发展。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小学教育的影响
中国人向来对“教育”一词有着独特的理解。
中国人的教育,并不是一种单一的、机械而僵硬的教育,而是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教育。
也就是说,所谓的教育,本身是鲜活的和成长着的。
这种关于教育理念的说法,被称为“学而时习之”或“不学则殆”,就是指如果孩子在学习中没有兴趣和动力的话,他永远也学不好知识;没有知识和能力的话,就永远也成不了一个真正懂得生活、热爱生活的人。
这种独特的理解中也包括了中国人对于学校这一教育机构本身就有着相当丰富和复杂的内涵。
学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而特殊的地位——既是文化传承之地,也是道德实践之地。
这就决定了学校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技能这么简单。
学校不仅有培养知识技能和专业人才的功能,它还同时承担着传承文化与道德文明这两项极其重要的功能。
中国教育不能只专注于传授
知识技能这一个方面,而忽视对学生本身进行人文关怀与道德培养。
对于学校而言,其主要功能就是通过对学生全面深入具体地进行道德教育、政治教化等方式
促进他们对人类共同道德文明与和谐理想的自觉认同和追求,并通过这种教育活
动形成其学生们对未来美好社会的追求及自觉维护人类的共同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数千年来积累下来的优秀文化遗产,是我国文化的瑰宝。
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教育,既能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又能深刻地影响学生
的人生价值观。
所以,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小学教育中是十分必要的。
当前,
中国传统文化与初等教育的结合已逐渐成型,并已初见成效。
首先,部分教师受
传统应试教育影响,在小学教学中仍以传授技巧为主,未将教学内容与中国传统
文化深度结合,这样的教学模式枯燥乏味,无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无法
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了解。
其次,未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学生的生活结
合起来。
在小学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若不能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只会让
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停留于表面,无法学以致用,无法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育人
价值。
最后,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缺乏兴趣。
学生在学习部分古文时,在
教师的讲解下不能完全理解文章的内容,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中国传
统文化的兴趣。
二、中西方小学教育体制的差别
西方学校虽然也有考试,但基本上是采用“自由考试+教师评价+家长反馈+
社会评价+学校成绩报告”的方式。
在美国,他们注重促进各州和地方政府改进
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提高中学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促进中学教育与社
区之间的合作。
而在中国,教育体制却和美国有着很大的差别。
中国的考试是以
考试为中心,而不以升学为目的。
在小学阶段,孩子们不用学习太多知识,主要
学习基础知识。
但中国学生的考试内容是“题海战术”指的是把一道题反复做十
几遍甚至几十遍。
这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是完全没有必要的,甚至会降低孩子
对学习的热情。
西方教育是一种实验式的教学,让学生在实验中进行学习,通过实验来获得
自己的实验结果。
西方的教育注重“以人为中心”,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
培养。
从小就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提倡思想自由,为自己的行为
和行为负责。
老师作为一个主要的指导者,在最大程度上维护着人的创造性思维
的自由与自主权。
而中国的教育是一种灌输式的应试教育。
中国的教室是老师的,老师站在讲台上,讲个不停,学生听讲,记笔记,相信教科书的回答,相信老师
的回答,是一种倾向性的教学。
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不够密切,导致了学生对知识
的被动接受,巩固而不牢固。
三、当代小学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现代的小学教育,远没有人们所想的那么容易,相反,小学教育让小学生们的学习变得
更加忙碌和紧张。
其中,“拔苗助长”是一个很大的教育问题。
简单来说,就是孩子在身体
和精神上都有太大的压力,从而导致身体和心理上的问题。
我认识的一个女孩在二年级的时
候就能把圆周率都背下来,可是到了六年级,她反而不会了。
这是因为她的老师给了她很大
的压力,让她学习的速度很快,所以很容易疲劳,而且还会产生其他的相关问题。
因此,我
们在日常生活中碰到这些现象时,一定要正确地理解,不要让他们过于紧张。
当然,如果孩
子的学业有问题,教师要从自己的角度来寻找问题的根源,不要把责任推到孩子身上。
新课
改中,有针对当前教育状况“推陈出新”,这也是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进行一次又一
次的变革。
新课程改革既注重学科的原有属性,又注重培养学生的发展,体现了以人为中心
的教学理念。
此外,新课程的改革必然是教学观念的变革,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一种进步。
教
育没有终点,改革没有终点,我们要成为新课程改革的推崇者。
因材施教是新教学改革所倡
导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思想。
这种教育现象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的年龄、智力、兴
趣等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另外,因材施教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材、
教学内容,更能充分调动每个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诚然,学校不布置家庭作业,这是教育领域中的一种典型的错误做法。
首先,家庭作业是学生必须完成的,因为学生的学习内容是固定在学校里学的,所以家
庭作业就是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复习巩固学过知识所需要的手段。
其次,如果学校
不布置家庭作业,就会给家长带来额外的负担,因为家长要管孩子学习上和生活
当中很多事情。
这是我国小学阶段一种常见的教育现象。
学生缺乏自主和独立学
习的能力,这样反而不利于其发展。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常常被安排到教
室的各个角落,而不是自己主动寻找学习的机会,教师则充当了一个“教练”、“助教”的角色。
这是一种不符合人的天性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即“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这种做法使学生失去了对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和创新意识与能力,
容易对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
结束语:当前,随着小学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也随之显现出来,其中,小学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积极探索
更加科学、有效的德育实践方法。
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促进初等教育的效果,促
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俊杰“生命教育”如何可能[J].高教发展与评估,2021,37(4):44-45.
[2] 刘风萍,李良,杨建军.青年生命教育:思想意蕴·现实困顿·实践选择[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27):78-80.
[3] 李春慧,冯建军.疫情背景下小学生生命态度现状及对策研究[J].教育学术
月刊,2021(7)63-69.
第一作者简介:隋金玲(2001),女,内蒙古,汉,本科,南阳理工2020级
学生。
作者单位:南阳理工学院河南南阳 47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