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生毕业实习说课稿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建图表说课样稿
尊敬的老师和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
本节课,我说课的内容是:创建图表。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指导、教学程序)四个方面展开说课。
一、教材分析
1.授课对象
本节课我讲课的对象是八年级学生,该年级的学生已学习了Excel表格的基本制作。处于该阶段的学生有着好奇心强,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对教材教法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已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家庭月开支报表
月份
生活费
水电费
燃气费
电话费
其他
总计
1
600
80
30
20
200
930.00
2
500
115
23
68
103
809.00
3
305
37
42
51
138
573.00
图1
图2
图3
问题1
比较图1和图2,哪个能直观地反映出小王家个月份的消费情况?
问题2
以上是图表是如何生成的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
下面通过演示和讲授法来讲解图表的制作。
1.回顾和引入
在这一环节中,我采取先带领学生复习上节课知识点,引入新问题,引导新知识的方法。来展开本节课的学习。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消费。同学们,你了解你们家每月的消费情况吗,下面我们通过三组数据来认识一下小王同学家的消费情况。回去以后,你们也给自己家做个小小的月开支账单。
下面是小王家1、2、3这三个月的家庭开支情况。
2.教材内容
本次说课教材内容来源:
《信息技术》(河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六节创建图表
3.地位和作用
从前面学习使用Excel表格编辑数据、计算数据到本节使用图表来直观表示枯燥复杂的数据,直观地看到数据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趋势。这一系列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根据Excel表格处理数据的方法。
4.教材目标
步骤三:
在该步骤中,我们可以在“图表标题”和“分类轴”中添加图表的注释。以便于让别人明白图表的内容。
步骤四:
在步骤四中,我们又可以选择两个选项中的一个,它们又有什么不同的效果?
3.布置作业,上机实践
通过第二环节的演示和讲解,同学们已经对图表的建立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下面我将学生分为小组,让学生们按小组选择不同的图表类型进行图表的创建,并且启发学生在完成所布置的作业之后,试探性地自学对图表的美化。
通过学习本节课,要求学生能根据电子表格中的数据来生成图表。在授课过程中,我采用提出问题,相互讨论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互动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上学生能力的培养则需要在学生对本节知识的重难点的学习和掌握过程中来慢慢形成。
5.重难点分析
本节课教学重点是使用Excel创建图表以及解释图表的基本含义。而对图表的进一步美化和修饰则是本节课的难点。这里我采用布置作业,让学生上机练习的方法。从而让学生突破重难点,更好地掌握本节知识。
2.讲授新知识
同学们,我们观察以上的三个图,感觉有什么区别呢,它们又有什么优缺点表:
步骤一:
我们在选择好数据,点击“插入”“图表”显示步骤1时,我们可以选择多种图表类型,那么我们应该选择那一种类型呢。
步骤二:
我们在点击“下一步”进入步骤二时,我们选择不同的行或列时,将会产生不同的数据图表。那么我们应该选择哪一种?
1.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自主、独立探究学习。这样既让学生了解了本节课的知识点,也相应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小组讨论
通过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学生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这样既开阔了学生思路也培养了学生合作沟通的能力。
四、教学流程
在教学中,我准备以学生“任务驱动”为主线,围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几个阶段:
学生按组做好作品以后,选出不同的图表作品,演示给学生,让学生在对不同作品的分析和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和突破重难点。提高学生实际分析数据,制作图表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学习的快乐。
本次说课到此结束,谢谢老师和各位同学!
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这就要求我们对教法进行分析。
二、教法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创设情境,问题探究,任务驱动,信息反馈”的教学方法。
根据八年级学生的特点,我通过创设情境,引入实际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来开展本节课的教授。
在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讲解时,不断地自我提出新要求,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相互探究,通过开发课堂环境,以小组讨论形式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考,体会所学本节知识的用途所在。
八年级的学生由于自控能力比较弱,在学生学习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之后,我通过布置作业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上机操作,对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及时反馈和及时评价,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法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是学生学习路上的领路人。教学过程中,只有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才能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节课我鼓励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的方法来学习。
尊敬的老师和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
本节课,我说课的内容是:创建图表。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指导、教学程序)四个方面展开说课。
一、教材分析
1.授课对象
本节课我讲课的对象是八年级学生,该年级的学生已学习了Excel表格的基本制作。处于该阶段的学生有着好奇心强,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对教材教法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已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家庭月开支报表
月份
生活费
水电费
燃气费
电话费
其他
总计
1
600
80
30
20
200
930.00
2
500
115
23
68
103
809.00
3
305
37
42
51
138
573.00
图1
图2
图3
问题1
比较图1和图2,哪个能直观地反映出小王家个月份的消费情况?
问题2
以上是图表是如何生成的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
下面通过演示和讲授法来讲解图表的制作。
1.回顾和引入
在这一环节中,我采取先带领学生复习上节课知识点,引入新问题,引导新知识的方法。来展开本节课的学习。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消费。同学们,你了解你们家每月的消费情况吗,下面我们通过三组数据来认识一下小王同学家的消费情况。回去以后,你们也给自己家做个小小的月开支账单。
下面是小王家1、2、3这三个月的家庭开支情况。
2.教材内容
本次说课教材内容来源:
《信息技术》(河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六节创建图表
3.地位和作用
从前面学习使用Excel表格编辑数据、计算数据到本节使用图表来直观表示枯燥复杂的数据,直观地看到数据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趋势。这一系列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根据Excel表格处理数据的方法。
4.教材目标
步骤三:
在该步骤中,我们可以在“图表标题”和“分类轴”中添加图表的注释。以便于让别人明白图表的内容。
步骤四:
在步骤四中,我们又可以选择两个选项中的一个,它们又有什么不同的效果?
3.布置作业,上机实践
通过第二环节的演示和讲解,同学们已经对图表的建立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下面我将学生分为小组,让学生们按小组选择不同的图表类型进行图表的创建,并且启发学生在完成所布置的作业之后,试探性地自学对图表的美化。
通过学习本节课,要求学生能根据电子表格中的数据来生成图表。在授课过程中,我采用提出问题,相互讨论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互动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上学生能力的培养则需要在学生对本节知识的重难点的学习和掌握过程中来慢慢形成。
5.重难点分析
本节课教学重点是使用Excel创建图表以及解释图表的基本含义。而对图表的进一步美化和修饰则是本节课的难点。这里我采用布置作业,让学生上机练习的方法。从而让学生突破重难点,更好地掌握本节知识。
2.讲授新知识
同学们,我们观察以上的三个图,感觉有什么区别呢,它们又有什么优缺点表:
步骤一:
我们在选择好数据,点击“插入”“图表”显示步骤1时,我们可以选择多种图表类型,那么我们应该选择那一种类型呢。
步骤二:
我们在点击“下一步”进入步骤二时,我们选择不同的行或列时,将会产生不同的数据图表。那么我们应该选择哪一种?
1.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自主、独立探究学习。这样既让学生了解了本节课的知识点,也相应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小组讨论
通过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学生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这样既开阔了学生思路也培养了学生合作沟通的能力。
四、教学流程
在教学中,我准备以学生“任务驱动”为主线,围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几个阶段:
学生按组做好作品以后,选出不同的图表作品,演示给学生,让学生在对不同作品的分析和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和突破重难点。提高学生实际分析数据,制作图表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学习的快乐。
本次说课到此结束,谢谢老师和各位同学!
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这就要求我们对教法进行分析。
二、教法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创设情境,问题探究,任务驱动,信息反馈”的教学方法。
根据八年级学生的特点,我通过创设情境,引入实际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来开展本节课的教授。
在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讲解时,不断地自我提出新要求,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相互探究,通过开发课堂环境,以小组讨论形式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考,体会所学本节知识的用途所在。
八年级的学生由于自控能力比较弱,在学生学习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之后,我通过布置作业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上机操作,对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及时反馈和及时评价,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法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是学生学习路上的领路人。教学过程中,只有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才能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节课我鼓励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的方法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