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提高公共管理硕士(mpa)培养质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I:10.19392/j.cnki.1671 ̄7341.202005078试析提高公共管理硕士(MPA)培养质量
徐长修
青海民族大学MPA研究生㊀青海西宁㊀810000
摘㊀要:公共管理硕士(MPA)主要是培养为政府部门服务ꎬ具备一定理论以及实践能力的行政人员ꎬ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ꎬ社会上对公共管理硕士(MPA)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ꎬ因此各大高校加强对公共管理硕士(MPA)的培养ꎬ提高他们的培养质量与水平ꎬ具有重要的理论以及现实意义ꎮ本文在此基础上ꎬ对我国当前公共管理硕士(MPA)的培养现状进行研究ꎬ阐述公共管理硕士(MPA)培养的意义ꎬ同时对当前在公共管理硕士(MPA)培养中的误区进行探讨ꎬ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ꎬ希望能够加强对公共管理硕士(MPA)的培养质量ꎬ提高公共管理硕士人才培养水平ꎮ
关键词:公共管理硕士(MPA)ꎻ培养意义ꎻ培养策略
㊀㊀我国自1998年开始进行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人才的培养ꎬ到2019年我国公共管理硕士已经发展到65个试点院校ꎬ覆盖全国32个省㊁市或者自治区ꎮ在短短的几年内我国公共管理硕士不管在培养院校ꎬ还是在招生人数上ꎬ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ꎮ党和国家对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寄予了较高的关心ꎬ从实际情况来看ꎬ加强对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ꎬ具有重要的理论以及现实意义ꎮ现阶段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如何提高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ꎬ使其能够更好地为社会以及政府部分服务ꎮ
1MPA培养的意义
公共管理专业(MPA)专业学位主要是为政府以及公共机构ꎬ培养具有高水平㊁专业型的人才ꎬ是政府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ꎬ提高政府专业化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ꎮ从我国当前对公务员的培养现状能够看出ꎬ老一代公务员中大多存在着年龄较高ꎬ学历水平较低ꎬ并且知识体系需要丰富的问题ꎬ并且随着老一代公务员的退休ꎬ急需新的专业人员进行补充ꎬ因此加强对公共管理专业人员的培养ꎬ对于提高公务员队伍行政管理水平ꎬ加强公务员系统的建设ꎬ打造复合型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1]ꎮ2MPA研究生的基本特点
公共管理硕士(MPA)学生的主要来源是在职公务员或者非政府机构管理人员ꎬ他们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以及较高的管理水平ꎮ但公共管理硕士(MPA)队伍中也存在着年龄差距较大㊁知识水平不高以及所学课程与实际工作岗位相差较远的情况ꎮ因此了解公共管理硕士(MPA)的特点ꎬ加强对其学科的设置ꎬ提高培养质量ꎬ显得格外必要ꎮ
2.1MPA研究生社会地位悬殊明显
从我国当前公共管理硕士(MPA)的实际情况来看ꎬ他们基本来自于不同的地区㊁不同的单位ꎬ并且所担任的职务也各不相同ꎬ有的学员是部门领导ꎬ而有的则是基层办事员ꎮ他们加入到公共管理硕士目的各有不同ꎬ有些是为了提高自身理论水平ꎬ有些是为了加强自身实践素质ꎬ而有的则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ꎮ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具有非常悬殊的社会地位ꎬ因此在培养过程中ꎬ需要采用正确的方法与手段ꎬ积极提高学员们的学习积极性ꎮ
2.2MPA研究生年龄差距大
年龄差距是公共管理硕士的第二个特征ꎬ从我国公共管理硕士的年龄层次来看ꎬ他们年龄差距较大ꎮ通过实地研究能够发现ꎬ在我国当前公共管理硕士学员中ꎬ年龄大的能够超过40岁ꎬ而年龄小的则不到30岁ꎮ由于年龄上的差距ꎬ使得不同年龄学员之间的知识接受程度有一定的差别ꎬ对于年龄小的学员来说ꎬ能够更加快速地理解教学内容ꎬ教学以及学习效果更好ꎮ而年龄大的学员则相对较差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相对欠缺[2]ꎮ3MPA培养过程中的误区
3.1MPA的实际定位存在误区
从我国公共管理硕士(MPA)的定位上来看ꎬ主要注重对学员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ꎬ与学术型硕士差距较大ꎮ对MPA的培养主要着重于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ꎬ而学术型硕士则主要注重于对学生理论的提升ꎮ对MPA地位认识的不足ꎬ容易导致后来对学生培养的差距ꎮ
3.2办学模式的误区
当前我国MPA的培养仍然处于发展阶段ꎬ并没有形成完善成熟的模式ꎬ并且在不同学校中对MPA的培养差异较大ꎮ从院系设置上来看ꎬMPA通常设置在公共管理学院㊁人文学院以及工商管理学院等ꎬ给学校日常的管理带来了麻烦ꎮ在办学模式上ꎬ不同培养单位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别ꎬ因此需要对办学模式进行规范ꎮ
3.3课程设置的误区
在对MPA课程的设置上ꎬ我国仍然处于对课程的摸索以及改进之中ꎮ当前我国在公共管理硕士课程设置上主要存在着课程设置雷同㊁课程质量不高以及课程结构畸形等特点ꎬ不利于公共管理硕士人才的培养以及提升ꎮ所以我们需要加强对公共管理硕士课程设置的更新ꎬ使其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ꎮ4实践活动提高MPA工作能力ꎬ毕业论文提高教学管理质量
公共管理硕士(MPA)培养的目的是通过学员们的工作能力ꎬ增加他们的理论基础ꎬ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ꎮ因此为了加强对公共管理硕士(MPA)的培养质量ꎬ培养单位需要从学员们的实践操作以及理论学习入手ꎬ加强对MPA学员实践活动的考核ꎬ例如按照培养单位的培养手册ꎬ让学员按时完成一定量的工作实践ꎮ同时培养单位要根据MPA学员的特点ꎬ采取针对性的措施ꎬ对他们的实践活动给予积极地指导ꎮ
学位论文是公共管理硕士(MPA)培养的重要环节ꎬ是检验学员学习情况的重要依据ꎮ同时学位论文的好坏也是培养单位培养质量以及教学水平的反应ꎮ因此加强对公共管理硕士(MPA)人才的培养ꎬ加强对他们学位论文水平的管理ꎬ从选题㊁开题到论文的撰写ꎬ都需要严格监督ꎬ不断完善论文写作以及答辩体系ꎬ做好论文的评审工作ꎮ而导师则需要对学员们的论文写作进行积极的指导ꎬ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出发ꎬ让学员在有限的时间内ꎬ做好学位论文的写作[3]ꎮ
5结语
公共管理硕士(MPA)是为政府提供专业型㊁高素质管理人员的一种途径ꎬ从我国当前对公共管理硕士(MPA)的培养过程来看ꎬ存在着课程设置不清㊁定位以及办学模式不明的问题ꎬ因此需要加强对公共管理硕士(MPA)的培养质量ꎬ为政府以及公共机构培养更多高水平的管理人才ꎮ
参考文献:
[1]袁兆国.试析提高公共管理硕士(MPA)培养质量[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ꎬ2009(8):196.
[2]曾垂锐ꎬ田莉ꎬ黄雕ꎬ等.国内高校公共管理硕士(MPA)课程设置比较探究[J].教师ꎬ2018(12):39 ̄40.
[3]孟娜.我国公共管理硕士(MPA)学位课程设置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ꎬ2008.
作者简介:徐长修(1986 ̄)ꎬ男ꎬ汉族ꎬ山东菏泽郓城人ꎬ本科ꎬ研究方向:公共管理专业(MPA)ꎮ
78
㊀科技风2020年2月
科教论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