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果腺肋花楸嫩枝扦插技术及管理措施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果腺肋花楸嫩枝扦插技术及管理措施探讨
李丽艳
(山西潞安石圪节智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西长治046204)
摘要:黑果腺肋花楸属于经济林树种,于20世纪90年代引入我国,由于其较大的市场需求,需要采取嫩枝扦插的方式进行培育,从而解决国内市场用苗需求。

本文将针对黑果腺肋花楸关于裸地沙床扦插苗技术中的扦插条件、扦插材料、扦插时间、扦插方式等进行论述,并给出扦插苗后相应的管理和越冬策略,希望为我国未来经济林树种的发展推广提供有效支持。

关键词:黑果腺肋花楸;嫩枝扦插苗;越冬
中图分类号:S79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21)04-0027-02
0前言
黑果腺肋花楸隶属灌木浆果树种,拥有强大的环境适应能力,在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均能够种植生长。

其拥有优质的果实功能物质含量及果实产量,能为人体免疫系统的提升带来有效帮助。

近年来,我国黑果腺肋花楸市场不断扩展,对黑果腺肋花楸的需求也逐渐增加,但其培育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例如扦插苗的存活率低、无法有效防寒越冬等问题急需解决。

1裸地沙床扦插苗技术
1.1扦插苗条件
黑果腺肋花楸嫩枝扦插苗场地需选择地势平坦、光照条件良好、排水系统流畅、靠近水源、电源的场地,在选择的场地中铺设粒径约为0.3cm、厚度约为18cm的细河沙,并配备全自动喷雾控制系统。

1.2苗床要求
黑果腺肋花楸嫩枝扦插苗所需的苗床应采用新鲜细河沙进行铺设,苗床作业道宽约为35cm。

由于梅雨季节会导致排水不畅,造成苗床内部大量积水,因此,苗床制作之前,需将场地进行平整处理,修建有效的排水系统,并在苗床底部铺设大量泥土,从而提升扦插苗床面高度,减少发生积水的可能。

此外,需采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对扦插苗床进行4h以上的连续喷雾消毒工作。

1.3扦插苗材料
母树穗条的采集,应选用生长情况良好、无病害、虫害、遗传性状优质的植株进行采集。

采集时间应尽量选择阴天,若需晴天采集,则应在太阳升起前、晨间露水未干前完成采集工作。

采集到的穗条需放置于水桶之中,或采用湿布、保鲜膜等进行包裹,并快速运送至苗床。

穗条下端需采用清水进行浸泡,并放置在室内阴凉区域,上端枝叶需进行清水喷洒,以此保障材料的恒温及水分充足。

1.4处理插穗
黑果腺肋花楸嫩枝扦插苗插穗的制作应在低温度、高湿度的室内进行,若气候较为干燥,则需要在地面及操作台上适量喷洒清水,以此保障室内的温度及湿度处于标准状态。

与此同时,应保障室内环境及制作插穗所需的剪刀、水桶、浸药池等工具的清洁,可采用80%的酒精对其进行消毒杀菌[1]。

裁剪插穗时,需采用锋利、平滑的剪刀,从插穗顶端向下进行依次裁剪,茎段长约10cm,将茎端下端叶片去除,仅留取上端4~5片叶子,并将叶片长度超过5cm的部分进行裁剪。

处理完成的插穗每50根为一组进行捆绑,并放置于流动的清水中保存。

在非金属容器中调制200mg/kg的生根药剂,采用ABT1号生根粉或ABT2号生根粉,并加入约130mL的酒精促进生根粉溶解,溶解完毕后加入5kg 清水完成溶液配置。

将插穗放置在生根药剂中浸泡约2h,从而能够有效减少插穗根部的生长时间,提高插穗的存活概率。

1.5扦插苗时间选择
黑果腺肋花楸嫩枝扦插苗时间应尽量选择在每年的6月中旬至7月末,通过采用全自动喷雾设备,能够在任意时间段进行扦插苗工作,在穗条采集、制作、处理工作完成后,方可开展扦插苗作业,当日采集的穗条需在当日完成扦插苗工作,随后需对其进行喷雾处理。

1.6扦插苗要求
需将苗床约10cm深处的土壤进行翻土、喷水处理,待土质疏松、水分充足时方可开展黑果腺肋花楸嫩枝扦插苗工作。

将插穗底部快速插入苗床,其深度约为2~3cm,能够有效固定插穗即可,不宜过深。

并将插穗向光照充足方向合理倾斜,有利于其根
部的生长。

扦插苗的密度需根据插穗的叶片大小来决定,相邻两
株插穗叶片彼此相接但不可重叠,以此保障扦插苗的存活概率。

扦插苗的叶片应朝向阳光照射的方向,从而确保插穗拥有充足
的光照条件[2]。

在水分管理方面,早期扦插苗应采用少量多次的喷雾方式,保障插穗及苗床土壤的水分充足。

当插穗根部生长至5cm以上时,仅需在每日中午对其进行少量喷雾即可,扦插苗后期则需采用少次多量的喷雾方式,在每日晨间或晚间对其进行
大量喷雾作业,以此保障插穗的根部发育和健康生长。

若遇阴雨
天气,则需适当调整喷水时间,避免水分过多的情况发生。

2扦插苗后管理策略
2.1消毒灭菌措施
在黑果腺肋花楸嫩枝扦插苗培育过程中,极易滋生大量细菌
病毒,制作过程中的剪裁工作会对插穗造成大量伤口,导致插穗
感染细菌,造成插穗根部腐烂,若不及时处理,极有可能造成病
毒蔓延。

因此,在扦插苗作业结束后,应采用多菌灵800倍消毒液
或波尔多消毒液对苗床进行全方面的杀菌工作。

此后,连续3周,
每周进行一次消毒灭菌,若遇到阴雨天气,则需要额外进行一次
消毒杀菌工作。

2.2施肥措施
当黑果腺肋花楸嫩枝扦插苗作业结束3d后,应使用施肥器
具,对插穗叶片喷洒植物生长所必须的营养液[3]。

当插穗根部开始生长后,应将氮、五氧化二磷及氧化钾按比例配置成浓度小于0.2%的水溶液,对插穗叶片每一周进行一次喷洒,直至插穗起苗前一个月停止使用。

在扦插苗作业结束约20d时,其根部逐渐转化为土黄色并出现老化现象,此时,应将2SO4、2HPO4及K2SO4按标准比例调配成混合肥料,对苗床进行施肥,每次施肥量约为30kg/hm2,同时对其进行大量喷水,直至9月末停止施肥工作。

2.3杂草、落叶清理措施
黑果腺肋花楸嫩枝扦插苗作业结束后20d左右,苗床及其周
边通道会生长出大量杂草,将会对扦插苗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
影响,因此,需对周边杂草及时进行拔除处理,直至扦插苗长至
一定程度后方可结束。

当扦插苗根部发育后,其上端的叶片会逐
渐呈现红褐色或黄色,此时,扦插苗的顶芽处或根部处将会生长
出新叶,导致老叶的大量脱落。

脱落的老叶将会造成苗床无法吸
收阳光照射,从而造成苗床温度下降。

与此同时,若不及时处理
脱落的老叶,将会造成老叶在苗床上逐渐腐烂,并滋生大量细菌
病毒,对扦插苗的生长极为不利。

因此,需对落叶进行有效、及时
的处理,以保障扦插苗的健康生长。

2.4病虫害防治措施
黑果腺肋花楸嫩枝扦插苗病害防治主要是针对缺铁性黄化
病,也称为缺绿病,出现此病害的扦插苗,其顶部叶片及茎部会
呈现黄绿色,病害较为严重的会出现黄白色叶片,导致扦插苗无
法进行光合作用,对其生长发育及存活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需
采用浓度约为0.3%的硫酸亚铁溶液对出现缺铁性黄化病的扦插
苗叶片及茎部进行均匀喷洒,或直接在其根部进行灌注,每周喷
洒一次,3周左右即可消灭病毒。

绣线菊蚜和黄刺蛾是扦插苗虫害防治的主要对象,若发现扦插苗新叶上存在集群的绣线菊蚜时,应及时对受害的枝叶采取摘除处理,同时,采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杀虫液对受到绣线菊蚜虫害的扦插苗进行喷洒,喷洒时间可选在晨间或傍晚,若虫害情况较为严重,可进行2~3次喷洒,直至虫害结束[4]。

当发现扦插苗叶片背部存在黄刺蛾幼虫时,应及时组织人员对其进行人工捕杀,可以采用90%敌百虫晶体1500倍杀虫液,对遭受黄刺蛾虫害的扦插苗进行均匀喷洒,喷洒时间一般在傍晚进行,若处于黄刺蛾虫害高峰的6—8月,则应进行2~3次喷洒,以此保障扦插苗的安全生长。

3防寒越冬策略
3.1起苗措施
黑果腺肋花楸嫩枝扦插苗会在10月末至11月初完成落叶,其内部树液的流动将会逐渐停止,需在扦插苗进入休眠期后,对其进行起苗工作。

起苗作业前,应对苗床进行喷洒工作,之后,从苗床一端开始,将幼苗的根部从土壤中缓慢拔出,同时,需保护其根部不受外力破坏,最后将扦插苗按其生长情况进行分类储存。

3.2假植措施
黑果腺肋花楸嫩枝扦插苗越冬假植措施需在种植场地中挑选排水系统稳定的背阴区域,或在直接在苗床中挖掘一道深度约为40cm的假植沟,植沟的长度和宽度根据扦插苗的数量来决定,在假植沟底部铺设厚度约为8cm的新鲜细河沙,将起苗后分类完毕的扦插苗每20株一组进行假植作业[5]。

扦插苗的假植工作,需将扦插苗倾斜45毅左右插入植沟内,并覆盖泥土,泥土覆盖的厚度应符合措施要求,最后对其进行浇水灌溉。

至11月中旬,对扦插苗进行二次泥土覆盖工作,覆盖至扦插苗的顶端略微露出土面,方可完成假植工作。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黑果腺肋花楸嫩枝扦插苗工作需采用合理有效的采集、处理、种植方式,并积极把控后期的杀菌、施肥、清理、防病虫害工作。

与此同时,采取起苗、假植等措施,有效保障黑果腺肋花楸嫩枝扦插苗的防寒越冬,以此保障其安全、健康、快速生长。

参考文献
[1]赵明优.黑果腺肋花楸无公害土、肥、水栽培管理方法[J].特种经济动
植物,2020,23(3):41-42.
[2]刘长红.黑果腺肋花楸组培苗移栽管理技术[J].林业科技通讯,2018
(11):39-40.
[3]潘越,卢明艳,杜研,等.不同外源激素浓度对黑果腺肋花楸嫩枝扦插
生根效果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8(16):121-125.
[4]秦琳.黑果腺肋花楸嫩枝扦插育苗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7(12):162-163,167.
[5]许志刚,张凤才,苗海伟,等.黑果腺肋花楸嫩枝扦插苗越冬管理技术[J].林业科技通讯,2017(1):30-31.
收稿日期:2021-01-06
作者简介:李丽艳(1979—),女,汉族,山西黎城人,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农林类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