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专题四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 4.3 禁止生物武器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 禁止生物武器
目标导航 1.说出生物武器的主要种类和特点。

2.举例说出生物武器给人类带来的威胁。

一、生物武器的种类及危害(阅读P102-103)
1.种类
(1)致病菌:侵华日军在中国领土上修建了几十座细菌武器工厂,大量培养鼠疫、伤寒、炭疽、霍乱和菌痢等传染性病菌。

(2)生化毒剂:如肉毒杆菌毒素分子可以阻滞乙酰胆碱释放,从而引起肌肉麻痹。

(3)病毒:如天花病毒或某些动物的痘病毒。

(4)基因重组致病菌
实例:①将蜡状杆菌通过转基因技术改造成像炭疽杆菌一样的致病菌。

②将生物毒素分子的基因与流感病毒的基因拼接在一起,然后再用基因工程方法进行批量生产;对流感病毒基因进行改造,以使具有某种易感基因的民族容易感染这种病毒,而施放国的人却不易感染。

2.危害
(1)侵华日军曾在中国20多个地区使用了细菌武器,造成了几十万中国老百姓死亡。

日本战败投降时,侵华日军又一次把培养的细菌释放出来,在中国造成传染病大流行。

(2)传染性极强、造成感染者死亡率极高的炭疽杆菌,只要有0.00 1 mg就能引起炭疽病。

(3)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制造或改造的致病菌或病毒可以让大批无相应免疫能力的受感染者突然发病,而又无药可医。

二、禁止生物武器的公约(阅读P103)
1.1972年4月10日,苏联、美国、英国分别在其首都签署了《禁止试制、生产和储存并销毁细菌(生物)和毒剂武器公约》(简称《禁止生物武器公约》),并于1975年3月26日生效。

1984年11月15日,中国也加入了这一公约。

2.1998年6月27日,中美两国元首在关于《禁止生物武器公约》议定书的联合声明中,重申了在任何情况下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生物武器,并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扩散。

生物武器的种类(连线)
一、生物武器的特点
1.传染性强。

2.污染面广。

直接喷洒的生物气溶胶,可随风飘到较远的地区,杀伤范围可达数百至数千平方千米。

在适当条件下,生物战剂存活时间较长,不易被发现。

3.难以防治。

4.具有一定的潜伏期。

5.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二、生物武器的作用途径
1.吸入。

生物战剂污染空气,可以通过呼吸吸入,感染致病。

2.误食。

食用被生物战剂污染的水、食物而得病(如霍乱、痢疾等疾病)。

3.皮肤接触。

生物战剂如炭疽杆菌等,或带菌物品上的病毒可直接或间接经皮肤、黏膜、伤口进入人体。

4.昆虫叮咬。

人被带有生物战剂的昆虫叮咬后,会因血液感染而致病。

三、生物武器的局限性
1.生物武器主要指病原微生物,所以它们的生存、繁殖、死亡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1)温度:适宜温度:37 ℃左右
①过高:40~50 ℃细胞停止繁殖;50~70 ℃,死亡;但芽孢必须在100 ℃以上条件下才会死亡。

②过低:一般会停止生长、繁殖,但不会死亡。

(2)湿度:大多数在干燥的空气中容易死亡,如霍乱弧菌;少数在干燥环境中仍较易存活,如结核杆菌。

2.还受地形、风向等多种条件影响。

3.生物武器使用不易控制,使用不当可危害己方安全。

1.生物武器与其他常规武器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案具有生命力,能够在宿主体内繁殖,并随宿主移动散布到不同地方。

2.与常规武器相比,生物武器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病原微生物的生存、繁殖、死亡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3.对待生物武器,我们必须形成何种明确的立场?
答案关于生物武器,必须形成明确的立场:不论在何种情况下,生物武器的生产、储存和使用都将对受害国的民众,以及所有爱好和平的人们造成极度的恐慌和致死危害。

下列关于生物武器的叙述中,不确切的是( )
A .生物武器造价昂贵,但却是具有大规模杀伤性的武器
B .生物武器是致病微生物、毒素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的总称
C .生物武器可以直接或者通过食物、生活必需品等散布
D .生物武器一旦使用,将对军队和平民造成大规模的杀伤后果 问题导析 (1)生物武器的类型:包括致病菌、病毒、生化毒剂,以及经过基因重组的致病菌等。

(2)生物武器的特点与危害:与常规武器、核武器和化学武器相比成本低廉,容易获得。

(3)生物武器的危害:这些病原菌直接或者通过食物、生活必需品等散布到敌方,可以对军队和平民造成大规模的杀伤后果。

答案 A 一题多变
生物武器的危害有传染性强的特点,针对这一特点,下列哪项不是防治生物武器的有效措施
( )
A .提前接种和个人的防护
B .发现病人,立即报告,及时隔离
C .注意切断传播途径
D .只注意环境消毒,不注意动植物灭菌
答案 D
解析 防护生物武器,既要注意环境消毒,又要注意动植物灭菌,因为动植物都可以成为传染源。

禁 止生物武器⎩⎨⎧ 生物武器⎩⎪⎨⎪⎧ 种类:致病菌、病毒、生化毒剂,以及经过基因重组的致病菌等散布方式:通过食物、生物必需品等散布致敌方危害:对军队和平民造成大规模杀伤后果禁止生物武器的国际公约
1.下列不属于生物武器范围的是( )
A.寄生虫 B.致病菌
C.被改变的病毒 D.神经毒剂
答案 A
解析生物武器必须是能致病的病菌、病毒、生化毒剂以及经过基因重组的致病菌等。

2.若转基因技术被滥用,除了哪项外,都可能成为恐怖组织的利用方式( )
A.把蜡状杆菌通过转基因技术改造成像炭疽杆菌一样的致病菌
B.把炭疽杆菌基因通过转基因技术重组到人体内,使人具有免疫力
C.把流感病毒基因改造,以使具有某种易感基因的人群感染,而其他人却不易感染
D.将生物毒素分子的基因与流感病毒的基因拼接在一起
答案 B
解析如果转基因技术被恐怖分子所掌握,肯定会对人类不利,而选项B是对人类有利的一面。

3.下列关于《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不发展、不生产生物武器
B.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散
C.不储存生物武器
D.可储存少量的生物武器,以备急用
答案 D
解析《禁止生物武器公约》中明确提出在任何情况下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生物武器,并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散。

4.基因工程技术和其他一切先进技术一样是把双刃剑,既能造福社会,也可能给
社会带来灾难。

据报道,有的国家在痘病毒的基础上通过转基因技术已经研制出了新型的鼠痘病毒,这种病毒一旦用于战争,将对人类造成毁灭性打击。

请解释这种病毒给人类造成毁灭性打击的原因。

(两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新型的鼠痘病毒是人类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一种病原体,人们没有对该病毒的抵抗力,会导致大批感染者突然患病
(2)该病毒是新型病毒,现在社会上不存在治疗该病毒的药物,会导致感染者大量死亡(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解析新型的鼠痘病毒是人类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一种病原体,人们没有对该病毒的抵抗力;天花早已从地球上消失,青年人没有接种过天花疫苗,缺乏对任何痘病毒的免疫力;由于人类从来没有接触过该病原体,会导致大批感染者突然患病;由于该病毒是新型病毒,现在社会上不存在治疗该病毒的药物,会导致感染者大量死亡。

基础巩固
1.下列有关生物武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武器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致病力
B.转基因生物有可能被用于制造“生物武器”
C.埃博拉病毒极易传染,致死率高
D.生物武器无法防护
答案 D
解析生物武器是有办法防护的,主要措施是针对生物战剂气溶胶和敌投媒介生物进行防护。

2.生物武器是指在战争中使人、畜致病,毁伤农作物的微生物及其毒素。

通常包括致病菌、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病毒和毒素等六大类。

根据它们的类型,预测下列不是生物武器危害性特点的是( )
A.传染性强B.传染范围广
C.传播途径多D.传播不受气候影响
答案 D
解析由于生物武器主要使用致病微生物,它们的生存、繁殖、死亡,主要受气温和湿度的影响,其次,风、水、烈日、雨、雪等都能影响生物武器的危害作用。

3.生物武器的传播途径包括( )
①直接传播②食物传播③生活必需品传播
④施用者人体传播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 C
解析生物战剂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使人感染发病,如经口食入、经呼吸道吸入、昆虫叮咬、皮肤接触等,因此生物武器的传播途径包括直接传播、食物传播和生活必需品传播。

4.生物武器的防护可采取多种不同措施,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战剂气溶胶防护的方法有戴防毒面具和防护口罩等
B.生物战剂气溶胶防护要保护好皮肤
C.带菌昆虫、鼠类及其他小动物不可人工扑杀
D.带菌昆虫、鼠类及其他小动物可用烧燎熏蒸、喷洒药液法
答案 C
解析选项A、B均为针对生物战剂气溶胶的正确防护方法;选项C、D为针对敌投媒介生物进行防护的方法,D项为正确方法。

5.下列这些行为,我们应该支持的是( )
A.对流感病毒基因进行改造,以使具有某种易感基因的民族感染这种病毒,而施放国的人却不易感染
B.在任何情况下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生物武器,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散C.用重组技术制造全新的致病菌
D.将蜡状杆菌改造成像炭疽杆菌那样的致病菌
答案 B
解析A、C、D项都是可能产生使人类造成很大伤害的致病菌,所以我们要坚决反对。

6.生物武器之所以令人们担心是因为其( )
A.毒性大B.传播途径多
C.拥有生命力D.难禁止
答案 C
解析生物武器最令人担心的是它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持续时间可达很多年。

巩固提升
7.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制造的全新致病菌比一般生物武器的危害性大,其原因是( )
①人类从来没有接触过这种致病菌②无药可医③具有某种易感基因的民族容易感染,而施放国的人却不易感染
A.① B.②
C.②③ D.①②
答案 D
解析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制造的全新致病菌比一般生物武器的危害性大,是由于人类从来没有接触过这种致病菌,可以让大批受感染者突然发病,而又无药可医。

8.下列哪项基因工程对人类有益无害( )
A.将抗病毒的干扰素基因转移到大肠杆菌中批量生产干扰素
B.培养超级病毒来治害虫
C.将某种生物毒素的基因与流感病毒基因拼接
D.将流感病毒基因进行改造,可引起某种动物染病
答案 A
解析干扰素是一种抗病毒的特效药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生产干扰素已为人类战胜疾病作出了巨大贡献。

其他选项都是基因工程的滥用,对世界和平、人类健康有极大威胁。

9.科学家将生物毒素分子的基因与流感病毒的基因拼接在一起,然后再用基因工程方法进行批量生产,请问在这一过程中用到以下哪项原理( )
A.基因重组B.基因突变
C.染色体变异D.细胞融合
答案 A
解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原理为基因重组。

10.炭疽杆菌之所以能引起美国人的恐慌,主要原因之一是它能产生两种成分为蛋白质的内毒素。

有的科学家将该菌的大型DNA分子破坏,该菌仍然能产生内毒素。

请分析推断,应该破坏该菌的什么结构,才能使它从根本上不再产生内毒素( )
A.核糖体B.质粒
C.内质网D.细胞核
答案 B
解析要想从根本上不再产生内毒素必须破坏遗传物质。

既然遗传物质不是该菌的大型DNA 分子,只能是在质粒上了。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材料一联合国组织的一个专家小组的研究报告指出,虽然许多国家签订了《禁止生物武器公约》,但对这方面的研制工作并未停止,因此,对生物武器防治方法的研究也应得到加强。

材料二战剂做成干粉或液体喷洒到空气中,形成有害的气雾云团,叫做“生物战剂气溶胶”。

它的颗粒很小,肉眼很难看得见,渗透力极强,杀伤范围广,一些通常通过食物或昆虫传播的病原体也可以通过气溶胶进行呼吸道感染。

所以,使人致死的剂量较其他感染途径小。

(1)有可能成为“生物战剂气溶胶”病原体的生物,应属于哪些类群?(请列举两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体抵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有效的防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战争中,为预防敌方使用生物武器,你认为参战部队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简述这一措施的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细菌、病毒、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等(答两项即可) (2)皮肤、黏膜特异性免疫(3)接种常见病原体的疫苗使参战人员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当病原体侵入时,会迅速产生强烈的免疫反应
解析人体免疫有三道防线:第一道是皮肤和黏膜,第二道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三道是特异性免疫,其中最有效的是第三道防线。

生物武器常见的是致病菌、病毒等,所以预防生物武器的最有效措施是接种疫苗。

12.炭疽病是一种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疾病,症状之一是皮肤等组织发生黑炭状坏死,炭疽芽孢杆菌能产生外毒素来增加微血管通透性,导致出血和组织肿胀,而且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迅速和显著的抑制作用,从而使人发生呼吸衰竭和心脏衰竭而死亡。

一般来说,炭疽杆菌对青霉素敏感。

可采用预防接种的办法预防炭疽病,但需持续、频繁注射减毒菌苗,注射减毒菌苗后能在体内检测出抗体的存在。

(1)炭疽杆菌在生物分类上属于________生物,其代谢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繁殖方式为________。

(2)炭疽杆菌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________种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3)炭疽杆菌从损伤的皮肤、胃肠黏膜及呼吸道进入人体后,首先在局部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组织及脏器发生出血性浸润、坏死和高度水肿,形成原发性皮肤炭疽、肠炭疽等。

若在培养炭疽杆菌的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病菌将______________。

(4)注射疫苗是预防炭疽病有效的方法,当已预防接种的机体再次受到毒性很强的炭疽杆菌感染时,________将迅速增殖分化形成________,产生大量抗体而及时清除病菌。

答案(1)原核异养需氧型二分裂(2)DNA 4 脱氧核苷酸(3)死亡(4)记忆B细胞浆细胞
解析细菌是原核生物,其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生殖方式为二分裂。

细菌对抗生素敏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