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故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故事
【解释】: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桑、榆:指日落处,也指日暮。

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

【成语故事】: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个成语,出自《后汉书·冯异传》。

公元25年秋天,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政权。

接着,刘秀就把屠刀指向赤眉起义军。

公元26年春天,长安断粮,樊崇领导的几十万赤眉军不得不向西转攻城邑,但遭到占据天水郡的隗嚣的阻击,只得又回到长安来。

这时,长安已被刘秀部将邓禹占据。

经过激战,赤眉军打败了邓禹,9月又重新占领长安。

这年冬天,赤眉军的粮食供应仍然极端困难,不得已于12月引兵东进。

刘秀一面派大将冯异率军西进,在华阴(现在陕西华阴东南)阻击赤眉军;一面在新安(现在河南渑池东)、宜阳(现在河南宜阳西)屯驻重兵,截断赤眉军东归的道路。

冯异率领西路军,在华阴、湖县一线,同赤眉军相持了60多天。

多次被赤眉军打败的邓禹,这时率部到达湖县,同冯异的部队会合。

邓禹妄想取胜,派部将邓弘抢先进攻赤眉军,又被赤眉军打得落花流水。

邓禹、冯异亲率主力救援,在回溪(现在河南宜阳西北)又被赤眉军打得大败。

邓禹只带着24骑逃回宜阳;冯异抛弃了战马,只带着几个人爬上回溪阪,逃回营寨。

公元27年正月,赤眉军在崤底(现在河南洛宁西北)被冯异打败,遭到重大损失。

剩下的起义军折向东南,不料在宜阳又陷入刘秀重兵的包围。

赤眉军经过艰苦的战斗,始终不能突围。

樊崇等人在粮
尽力竭的情况下,投降了刘秀。

战斗结束后,刘秀下了一道诏书,名叫《劳冯异诏》。

其中有这样几句,“开始在回溪遭受挫折,最后在渑池一带获胜。

这就是所谓在日出的东方吃了败仗,在日落的西边却得到了胜利。

”(原文是:“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渑池。

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后来,人们引用“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个成语,来比喻在这里失败了,在那边却得到了胜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